我们在撰写教案时,应重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许多学校,教案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经典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经典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的24时计时法,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使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学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具:教具钟面、学生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提问口答。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1个世纪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个月?1个月的天数有哪几种情况?
2、引入新课。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4时计时法。
二、教学新课1、教学24时计时法。
(1)说明:1天就是1日,1日的时间就是一昼夜。在一日的时间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时?
(2)演示:第一圈从夜里12时也就是0时起,夜里1时、2时、3时上午8时、9时、到中午12时,是12时。
提问:这是从夜里12时起走了几圈?现在是什么时候的12时?经过了多少小时?
板书下面的直线图:第二圈再从中午12时走,下午1时、2时、3时、晚上8时、9时、再到夜里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也是12小时。提问:第二圈是从中午12时到什么时候的12时?也就是经过了多少小时?板书直线图:
提问:谁来说一说在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走了怎样的两圈,共多少小时?
追问:一日等于多少小时?板书:1日=24小时
指出:从夜里12时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12时,是12小时;再走一圈到午夜12时又走了12小时,共24小时,所以1日等于24小时。
(3)认识24时计时法。说明:像上面这样分上午几时和下午几时来记时的方法,通常叫做普通计时法。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为了记时方便,不使上午和下午时间混淆,一般都采用的是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方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分别加上12:下午1时叫13时、下午2时教14时晚上12时叫几时?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几时?
指出:像这样的0时到24时的.记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比,上午的时刻相同,下午的时刻要把普通计时法的时刻数加上12。中央电视台每天19时播放新闻联播节目,这里的19时就是下午几时?
说明:在24时计时法里只要直接说几时,比较方便,在普通计时法里,一定要说明是上午几时或者是下午几时。
(4)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练习十第1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练习十第2题。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强调普通计时法要说明是上午还是下午。
2、教学求经过时间。
(1) 教学例1。出示例题,读题。画直线图。
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这辆汽车从南京的开车时刻是什么时候?
到达上海的时刻是什么时候?要求什么?
说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时,就是求14时30分到18时30分经过了多少时间?
追问:路上用了多少小时?你是怎样想的?这里的14时30分、18时30分指的是什么?4小时指的是什么?
(2)教学例2。出示例2,指名读题。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在24时计时法里,这两个时刻各是几时?每天从8时到19时,营业了多少时间怎样计算?老师板书。
小学经典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义务实验教科书P8~9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快捷方式。
技能目标:1.学会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进入程序,以及关闭程序;
2.熟练使用鼠标的单击、拖动、双击、右键单击等操作;
情感目标:感受电脑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电脑游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动手。
教学难点:正确的游戏观的渗透。
四、教学准备:将小游戏事先装入学生机,并建好快捷方式。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说生练,教师提示注意点。
拖动:先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把它移动到新的地方后,再放开鼠标左键。(练习:把我的电脑图表移到右下角)
单击:按鼠标左键一次。(提示:用食指按左键一次)
双击:连续快速的单击鼠标左键两次。(提示:连续快速按鼠标左键两次)
(二)传授新知
老师刚刚发现有些小朋友把鼠标已经玩的很好的,收放自如,接下来我们用我们手中的鼠标来玩一下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游戏,好吗?
游戏一:让小动物更漂亮
1.打开桌面上的“涂色游戏”
2.关闭桌面上的“涂色游戏”。
(先让学生回答如何关闭窗口)
3.用另一种方法打开“涂色游戏”
右击“涂色游戏”选“打开”。(右击:按鼠标右键一次)
4.师示范:首先选择小动物,然后在颜料盒中单击某一种颜色,最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再次单击,就能将颜色填好啦。
5.学生练习:让小动物变得越来越漂亮!
游戏二:移一移,拼一拼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打开它。(双击和右击打开)
2.师示范。
3.生练习。
(三)练习
1.怎么样打开和关闭软件?
2.选择一个合作伙伴,比比谁完成拼图更快?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七、教后反思
小学经典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及描述路线图。
教学难点:
画平面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预习
1、自学课本第20、21页例2。
2、汇报自学收获。
二、合作探究
1、探讨新知。
小组合作学习课本第22页例3。
2、如何 理解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及描述路线图。
3、汇报交流。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2)同坐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三、展示提升
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 确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的距离。
四、检测拓展
完成教材22页的 做一做。集体订正。
小学经典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
教材p1——2
二、教学目的:
1、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知道10个十是一百。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具准备:
小棒,橡皮筋
四、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知道10个十是一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p1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你从这副图上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汇报)
这些数都是比20大的数,除了从图上观察到的再想想我们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数?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不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的吗?
(生交流)
2、揭示课题
3、师:100以内的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会有用的,你们想认识这些数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首先让我们学习数数,(板:100以内的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一新|课 | 标| 第 |一| 网
(1)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你能数出桌上这堆小棒有多少根吗?(生数)
(2)师:你们在数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交流)
(3)师:数到28时你是怎样往后数的?29再添一根,该数几了?数到45时呢?
(4)请你把这一百根小棒,每10根捆一捆,看看能捆成多少捆?
(5)生捆、汇报
(6)全班一起10根10根的数到一百。
(7)师:100里有几个十?(板:10个十是一百)
(8)师:你还有其他的数法吗?
(9)指导生看书:书中的小朋友数数时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小组交流)
(10)师引导生总结数数时的方法。
(三)练习
1、课堂活动:12、练习一:13、游戏:对口令
第二课时数的组成
一、教学内容:
p3——4例2、3练习一:2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数数这种形式,让生直观的了解数的组成,让生理解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让学生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数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四、教具准备:
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游戏:开火车,数数
2、十个十个的数,数到一百
(二)探索新知
1、例二
①师:请小朋友数数白色的小兔有几只?(生数、汇报)
你是怎么数的?28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小结:28这个数,是由2个十8个一组成的。
②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板:数的组成)
③师:请小朋友数数灰色的小兔和白色的小兔一共有多少只?(生数)
④汇报是怎样数的?
⑤同桌讨论,55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汇报)
⑥请小朋友数出这幅图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你是怎么数的?10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2、教学例三
①出示例3图
师:请小朋友门仔细观察,这些商品每盒的数量是几?为什么这些商品中的数量都是10?
第一副图,这幅图有几盒和几个乒乓球,那么就是()个十和()个一,3个十和2个一组成多少呢?
讨论:比较2支钢笔和2盒钢笔谁多谁少?为什么?
3、结:你今天学习了什么?
(三)练习
①课堂活动3仔细看图,数数,填填。
②练习一、2
小学经典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
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我们来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3,例4。
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人民币,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进行换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讲的对。
大家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完成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课后小结
人民币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课后习题
一、填空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2、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3、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4、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5、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6、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7、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8、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9、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10、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65角=()元()角9角=()分5角4分=()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板书
1元=10角,1角=10分
小学经典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
2.过程与方法: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已学知识,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重点]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市有哪些公园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去了一趟小公园,在这个小公园里,它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老师今天也带你们去一趟这个公园,看看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小公园的挂图。这就是那个小公园,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在同学提出的许多问题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点研究其中的一个与我们这段时间学习的数学知识——周长有关的问题。
3、你能指出这个小公园的周长吗?如果让你来计算这个公园的周长,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有办法获得这些信息吗?
4、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这些信息,你能求出这个小公园的周长吗?试试看。
5、让学生展示不同解法。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你们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求小公园的.周长的方法吗?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在这个小公园的附近,小动物们还拿着一些很有趣的事物和图形,你们认识它吗?
我们班有六个组,老师这里一共有六个图形,每个组可以拿几个?但老师想请每个小组算两个图形的周长,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2、今天我们一起去游玩了一个小公园,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小学经典教案优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