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作文是一封寄往未来的信件,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希望,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作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读者,以调整语言风格和内容,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乡的风俗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我的家乡武汉也不例外。
家乡有句谚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小年的早晨,家人拿着清洁工具,为迎接新年做准备——扫尘。扫尘寓意着扫除陈旧,把晦气扫出门。
一大清早,我们个个精神饱满。妈妈像是司令官一样,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我和爸爸开始分配任务,个儿高的爸爸负责打扫房顶和橱柜,细心的我则负责擦玻璃,说干就干,我先打来一桶清水,把抹布泡一下,然后拧干,在玻璃上擦来擦去。可是不管怎么擦,上面都留下了水的印记。我十分不解,便去问妈妈,妈妈拿给我一块干抹布:“你要等水分快蒸发时,再拿干抹布擦一遍,才能不留下印记”我按照妈妈的方法,不一会儿,玻璃就锃明发亮了。
转眼间,又到了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除夕吃饺子是由来已久的.习俗。
今年,我们家准备包带有红,绿,黄,白四种颜色的元宝饺子。其中有三种颜色分别用胡萝卜,菠菜,玉米打成汁揉进面粉做成。
接下来,是包饺子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和面”。爸爸把面粉和鸡蛋放入盆中,加入少量的温水,用筷子慢慢的搅拌,直到碗里成了面疙瘩,再把它分成四份。爸爸把先准备好的三种颜色的蔬菜汁分别倒进面团里,不停地重复揉搓,揉到面团的表面十分光滑时就开始醒面。这时,我们就有了红,绿,黄,白四种的面团。
然后,便是调馅,调馅十分简单了,妈妈把准备好的芹菜,猪肉,芝麻合在一起搅拌,放入佐料调味。
最后,便是元宝饺子成型了,此时,爸爸变得像是司令官一样,一边拿着擀面杖擀面皮,一边指挥我和妈妈包饺子。我拿起爸爸准备好的梯形的皮儿,将馅儿放到皮的上端,向前卷两圈,可是一卷,馅儿不听话的跑出来了,我一急,手一抖,饺子皮带馅儿全掉地上了,我一脸的失落,爸爸放下手中的活,过来给我做了一个示范,皮和馅儿像是爸爸的朋友一样,服服贴贴的粘在一起,形态像极了一个元宝,爸爸鼓励我说:“不要灰心,多试几次,相信你一定行的”。我接下来按照爸爸的步骤,小心翼翼的试着包一个,慢慢的一个不太像元宝的饺子包成了,我高兴的拿给爸爸看,爸爸夸奖我真棒,接着一个一个的真正元宝饺子在我手中完成了。通过参加包饺子全过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不怕失败,坚持一定会成功”。
夜幕降临,四种饺子排队跳入锅中,锅里先是“咕噜咕噜”直响,“噗”地一下,锅盖就被顶了起来,白沫沫直往外冒,我往锅中倒入凉水,才见那一个个饺子浮出水面,饺子端上桌,妈妈告诉我:元宝饺子寓意着吉祥如意,财源滚滚。我夹起一个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放入口中,尝了尝,味道还不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之夜,人人都得守岁。你听,窗外听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新的一年到了。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2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最喜欢节日,因为在那天不仅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粽子,还可以看上激烈的赛龙舟,人们整天都沉浸在这天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端午节这一天人人都要吃粽子,包粽子,听奶奶说这还有一个故事呢: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楚王因听信谗言而在与秦王决业战中失利了,后来首都也被秦国的军队占领了,面临着之国之痛的痛苦,在五月五日这天,悲愤地投进江汨罗江,屈原死了之后,楚国人都十分伤心,为不让鱼伤害屈原的身体,便用粽叶包米,就是现在的'粽子,煮熟后扔进江里,所以每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会煮粽子,包粽子,纪念着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屈原,把五月五日这天定为了端午节,以示悼念。
这天一大早,奶奶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先把粽叶洗的干干净净,然后端出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把水倒掉,随后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先拿出粽叶,用勺子舀一些糯米放在叶子中间,再放几颗蜜枣、豆子,用线包起来一个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奶奶包的那么容易,于是便也照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全部包好了,当水发出“咕嘟嘟”的声音时,就把粽子全部倒进锅里,等待个五六分钟,粽子就煮好了,一打开锅盖,屋里就满是粽子那香喷喷的味道,把线拆开,剥下粽皮,那蜜枣就像玛瑙一样,又大又红还有些透明,咬一口糯米又黏又软又糯,豆子已经面面的了。蜜枣十分甜腻,吃上一口真是十分满足,忍不住让人多吃几个。
吃完了粽子,我们一家人就一起去了西湖看赛龙舟,西湖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只见两只船上的选手目视着前方,眼睛里充满了斗志,开始两对选手的小舟就像箭一样飞了出去……
就这样充实的到一天就过去了,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也看到了十分热闹的赛龙舟。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3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城市里春节热闹非凡,但也处处充满着喜庆的味道。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人们早已准备好了。当夜幕降临时,便响起了轰轰烈烈的打鼓与乐器声。一支队伍缓缓走来了,队伍里每个人都打扮的十分滑稽!
在最前头的,是两个举着花伞的老年人,看起来像60多岁的人了。不过,精神得很呢!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扭着腰,像是两位容光焕发的少女。
紧接着,后面的两个扭秧歌的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们手里拿着一把带有彩带的扇子,脸上一个劲地笑不停。身体跟面条似的扭来扭去,豪无倦意。
再后面的,是最有趣的大头娃娃。几个人带着大头套,不时地向旁边的人招手。整个队伍热热闹闹,在街头上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除夕那天,许多小贩早已把天蓬拉开,摆上桌椅。准备迎接客户呢!一道街上摆设满了大盖蓬。大家都等着到晚上呢!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这条街上早已经人山人海了。有的人忙着吃饭,有的人忙这挑首饰挂链,还有的.人忙这买春联呀什么的。
每棵树上挂满了红灯笼,红火而美丽。不管是谁,只要一走到树下,总要停下观望一会……
家乡的习俗真是数不胜数,家乡的春节真是充满快乐的年味呀 !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4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5
过年最痛苦的事就是守岁,唉!,一言难尽。——题记
“小孩小孩你别馋……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放寒假了,我疯狂地写作业,终于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写完了大部分的作业,开始开开心心的过年了。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吃完饺子,爸爸妈妈出去散步了,我们在屋里等待春晚开始,我呆在屋里,愿意看书就看书,愿意弹琴就弹琴,愿意听故事就听故事,若都不愿意,就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姐姐也不管,很快春晚就开始了,有趣的小品,我喜欢;搞笑的笑声,妹妹喜欢;悦耳的乐曲,姐姐喜欢;精彩的魔术,爸爸喜欢;优美的舞蹈,妈妈喜欢。我很困,但仍然坐在沙发上,因为我需要与窗户为伴,盆栽为群,靠枕为友,沙发为亲。暮宿沙发之上,夜游太空之中,我要守夜,我太难了!
我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看,想让自己不困,可渐渐的,我的眼神涣散了;渐渐的,我的眼睛被五零二胶水粘起来了;渐渐的,我的头歪在一边了。突然我努力的换了换头,让自己清醒一点,不到一分钟,我又重复了刚才的一套动作,十分钟,我已经重复了不下十次这套动作,突然姐姐嘟囔着:“终于到了。”什么?什么到了?难道是十二点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冲向姐姐,一个饿虎扑食扑到姐姐面前,姐姐疑惑不解地看着我:“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是不是12点了?”我满怀希望,“什么啊?我是说有一首歌要开始了。”姐姐哭笑不得。“啊!”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失望极了,垂头丧气的去看书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妈妈,“几点了?”“十一点半了”“太好了!”我满面春光,再等半个小时就可以睡觉了,我再也不困了,坐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看起电视,不时还哈哈大笑,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十二点了,我冲向床,一跃而起,一陷而入,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那一晚我睡得格外甜。
苦苦苦,不苦如何熬年夜?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6
我的故乡是鄂东地区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有着丰富的地方特产,特别是我们当地的武穴酥糖。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提着酥糖去亲戚家拜年。
提起武穴酥糖,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呢!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武穴有一位姓董的孝子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年秋天,母亲突发风寒,卧病在床。因为家里贫穷,无钱治病抓药,这位孝子很着急,一心想着缓解母亲的病情。情急之下,他把自家田里种的芝麻炒熟后,碾成粉末状,然后摇落院中新鲜的桂花,用甘蔗糖水浸渍,与芝麻末混拌,最后让母亲吃下去。没想到奇迹出现了,母亲吃了几天后,居然康复了。这位姓董的孝子将这一良方传给了身边的人,经历代糕点名师不断改进,后定名为“酥糖”。这个美丽的传说伴随着武穴酥糖流传下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最初也许是动人的故事打动了我,但后来对它产生深厚的感情是因为它的.味道香甜。年关将近,亲戚之间相互串门,便会带上一盒“武穴酥糖”当作礼物,这是我的故乡特有的风俗。客人走之后,我们小孩便会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盒,从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封酥糖,还未来得及轻轻地咬上一口,浓浓的香气便弥漫开来。合上牙齿,酥糖的甜味便在舌尖回荡。松脆却不粘牙齿,细碎的芝麻末散落在唇齿间,酥酥麻麻的感觉妙不可言。吃完一封后,喝上一杯菊花茶,别提多惬意、多舒适了。
今天,武穴酥糖名扬四方,我想不仅与它的味道有关,还与它背后的美好民间传说有关,与它寄托着行孝和感恩的美好愿望有关。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7
欢乐的元宵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快过完了。所以这天是非常热闹。人们在这天的主要活动是看花灯、舞龙,更重要的就是看烟花了。
正月十五,我和妈妈一起回到我们的老家——垫江。到了垫江。我就和表妹到处去翻看外公都准备了哪些烟花。库房里烟花可真多呀!有“冲天炮”、“孔雀开屏”、“彩色喷泉”、“变色冰激凌”、“双喜炮”、“波彩明珠”,等等。不过,从名称来看,我还是对“双喜炮”更感兴趣。
吃过晚饭,天才刚刚擦黑,我就嚷嚷着要妈妈带我去坝子放烟花。妈妈说不过我,立刻就陪我去了。开始放烟花了,首先放的是“变色冰激凌”。只见,一束火花直冲上天,由红色变为绿色,绿色又变成黄色,黄色又变为蓝色,蓝色最后变为白色,形状真的像极了“冰激凌”。紧接着只听“砰砰”两响,我喜欢的“双喜炮”也上天了。就像两颗子弹激射出去,还带着“嗖嗖”的声音,美妙极啦。再接着“孔雀开屏”,“彩色喷泉”、“彩波明珠”,真是让人目不暇接,烟花缭乱。特别是哪个“冲天炮”飞出去的速度像火箭般快,直冲夜空。突然有一些像飞机的烟花四处乱窜,我和一些小伙伴们吓得抱头鼠窜,四处躲闪,生怕撞在身上把自己燃起来,场面好不热闹。
八点过后,大家的烟花都放完了,人群渐渐散去,我还沉浸在那场景中……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家乡的梦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