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作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读者,以调整语言风格和内容,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合理,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1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过年的风俗。在我的家乡,过年时要祭祖,做甜粿,拜佛求签等,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风俗是:吃咸饼糖葱。
咸饼糖葱,是我家乡的一种风俗小吃。它由两部分组成:咸饼和糖葱。咸饼呈米黄色,由面粉,水,花椒等材料混合做成,味道有一点辣。糖葱雪白雪白的,中间有很多孔,像多段葱孔合在一起一样,故名糖葱。它的味道可不是一般的甜。用咸饼包裹住糖葱,就是美味的咸饼糖葱了!咸饼糖葱只在过春节时才会出现,错过的话就只能等下一年了。腊月来了,春节还未到,家乡的街道上会出现几个卖咸饼糖葱的摊位,香味溢满整条街,使人忍不住咽口水。平时,我总听爸妈说,街道卖咸饼糖葱的场景是他们至今都无法忘却的.童年记忆。
那咸饼糖葱的味道究竟怎样呢?在没尝过之前,我也是十分地好奇。
记得以前,有一回去外公外婆的老家时,舅舅刚好买了这小吃。那雪白的糖葱诱惑着我的食欲,我实在忍不住了,拿起一块,也不要咸饼包,就直接塞进嘴里。糖葱在我嘴里融化,穿过喉咙,进到肚子里。随之而来的甜蜜使我陶醉了,真是甜到我的心里啊!
“待会糖葱都要给你吃完了。”妈妈笑道。她接着把包好的咸饼糖葱递给我。我大咬一口,这次嘴里添加了一种面的糯香,在糯香中又有一丝甜辣味,味道确实不错!我忍不住又多吃了一个。
看我这么喜欢吃咸饼糖葱,从那之后,每次过春节,妈妈都会买咸饼糖葱给我们品尝。
对我而言,咸饼糖葱解了我的馋,它的甜是其他糖果无法取代的,而对一些离乡的人来说,它不仅仅是小吃,更是一份乡愁、一份情怀。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每个地区都要赛龙舟,家家都要吃粽子,个别地区还要挂香囊、插艾草。
听妈妈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吴国的著名大诗人屈原而流传至今的。传说,吴国有一位诗人,名叫屈原,他受尽小人陷害,最终投江自尽。人们为了把屈原的尸体捞上来,便用赛龙舟的方式来捞屈原的尸体,但却一无所获,于是,赛龙舟这个活动便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为了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吃掉,便往江中扔饭团。最后,人们为了祭奠屈原,便把屈原投江那天定为端午节,而当时的饭团也就变成了现在的粽子。
我十分喜欢端午节,因为在这天,我可以吃到自己喜欢吃的粽子。现在,粽子的种类很多,例如肉粽、蛋黄粽、蜜枣粽等。我最喜欢吃蛋黄粽了。咸香味十足的蛋黄配上软糯香甜的糯米团,拆开那青绿色的粽叶,米粽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使人想要马上咬上一口。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仿佛生怕有人跟我抢似的。不过,那绵密的口感,实在是太棒了!
端午这天还要去看赛龙舟比赛。这天,我和爸爸来到西湖边,此时才不到九点半,这里早已人山人海,天气十分炎热,而龙舟比赛却还未开始。“预备,划!”随着一声枪响,四条龙舟开始争先恐后地往前冲,此时,3号龙舟冲在最前面,其他龙舟都想着赶超3号龙舟。此时,眼看3号龙舟就要赢了,2号龙舟突然发力,甩开了4号,超过了1号,哇!2号反超了3号,成为了第一名!原来一直落后的2号进赢得了第一名,真是不可思议!在场的人们都为他们喝彩,这应该是他们的“战术”吧,我想。
我爱端午节!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3
一年中有很多个节日,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渡是为了捞投罗汉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河里面是让鱼虾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今年端午节又快到了,我提议张萌包粽子吃,妈妈一听马上同意了,利用星期天的时候,我跟妹妹还有妈妈一块包粽子,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会包,后来经过妈妈的耐心教导,让我跟着慢慢学,第一步先取出三片大叶子,把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在空心的圆锥形里面插一个筷子,拿小勺子舀一些糯米和葡萄干放在里面,然后摇动筷子,一直把粽子包的紧紧的。不一会儿,我妹妹妈妈就包了一盘又一盘的粽子,妈妈悄悄在粽子里面包了十个蛋黄馅的,包完才告诉我和妹妹说,我和妹妹惊讶的不得了,好期待马上把粽子煮熟了吃。
包完粽子打开电视,正在直播龙舟比赛,看的我热血沸腾的,这时妈妈也把粽子煮熟了,吃着粽子看着赛龙舟,甭提多开心了,虽然没有到达赛龙舟现场,但是对这个节日传统节目充满了热情和喜爱,希望这个风俗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忍不住要赞叹一声“啊,我热爱祖国,喜欢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4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古诗《寒食》就是写寒食节的。
寒食节在这一天内家家户户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这一传统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谈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中国民间第一大忌日,寒食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我的家乡到了寒食节,整天都不能生火,大人们都会带上家里的小辈们去忌拜先辈们,;有的人在买一些冷食,还有的人会三五人围在一起听中间的人讲故事……热闹及了。这就是我家乡的寒食节,热闹的寒食节。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往常一样,今年的清明也是细雨绵绵。
我和妈妈来到森林公园踏青……上山时,周围全都是油菜花啊!细细的雨丝柔软地飘落在花瓣上,融成晶莹的水珠。只见几只燕子在低空寻找落脚之地。
只顾享受森林山脉的.清香,双脚早已走的麻木,我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妈妈从包里拿出一个青团递给我,我看着拳头一半大小的青团,墨绿色的青团因为和了糯米粉变得晶莹剔透,活像一个圆鼓鼓的翡翠。我咬了一口,青团是粘的,是甜的,活像过年吃的汤圆,但又有一股清香,我两口把青团塞进嘴里,挤出一句话:“妈妈,为什么只有清明才有青团吃呢?“
妈妈微笑着给我讲了个故事: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一位农民在耕地时见清军正追赶以为太平军官,农民急中生智,将太平军官扮成自己的样子,才让他逃过一劫。后来,为了不让清军发现自己送他吃食,他就用艾草和着糯米粉做成青团。后来,太平军官成功返回大本营,原来他就是忠王的得力大将。
为了纪念“救命青团“太平军每年都吃青团。
我咽下甜甜的青团,顿时觉得它不止是吃起来香,还有一股力量所在——那是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力量。
对于这些风俗文化,我们不仅要感谢,更应该永远牢记这些富含古代劳动人民精神智慧的传统,将它们传扬出去,名扬海外。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篇6
我的家乡叶家是淳安县威坪镇六都的一个大村庄。这里有着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而舞龙就是这里最热闹的风俗了。
舞龙的时候,人们可以向龙祈祷幸福、祝福吉祥。每年的正月初三,就是舞龙的日子。
在去年正月初三的下午,广播里响起了招人参加舞龙的声音。我们在家闲着的.人都去参加舞龙这个活动。因为舞龙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愿意谁都可以参加。听到这个消息,我可高兴坏了,便和几个小伙伴去当彩旗队的成员。我们练习了好几个小时,为的是在观众面前展示出美好的姿态。3:00多钟的时候房顶上陆续升起炊烟,在4:30左右家家户户陆陆续续都吃好了晚饭。虽然舞龙还没有开始,但人们都还是迫不及待地来到广场上等候。
当天一擦黑儿,舞龙就正式开始了。演员们都穿着各种各样的古装,敲大鼓的人有节奏地敲起来‘咚锵咚锵咚咚锵’,这个鼓声给场面增添了几分热闹感。舞龙的队伍要出发了,此时,已是人山人海欢呼声不断,但观众还是为队伍让出一条道路来。队伍走到哪儿,观众就跟到哪儿。整条大街上处处悬灯结彩,鞭炮声不断,一串串烟花陆续射入天空,在天空中绽开了笑脸,仿佛就是在办喜事,真是热闹非凡,灯红酒绿!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游行,我们把大龙头放在大会堂里,有无数的人来参观,并且于龙头合影,人们还轮流去摸龙头,并且向龙祈祷幸福,祝福吉祥。
到了8:30左右,舞龙结束了,人们都回家了,各家门口都堆放着爆竹纸。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一一舞龙。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