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写心得体会是可以得到提升的,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心里念头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的感受性文字,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地震时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地震时的心得体会篇1
为提高我校广大师生对地震来临时的防震避险意识,这半年来,我校利用不同的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于2008年10月开展了一次模拟5-6级地震的地震防震演习。这次演习开展的目的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亲身参与,更广泛地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也借此检测我校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情况和应对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
下午三点整,随着演习总指挥熊校长"地震演习开始"的命令,"呜……!"一声尖利的警报突然拉响,"地震了"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先前所习的要领立即迅速抱头,闭着眼快速往各自的桌子下钻。两分钟后,一声长鸣的哨音传来,"主震结束",同学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有序地从不同的'路线撤离教室。整个过程只用2分37秒,虽然短暂,但让我们这些学生获益匪浅。
作文这次演习活动开展得十分成功,在演习过程中,每位同学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这项任务,这个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懂得了在地震过程中如何逃生,也懂得如何与他人默契。真希望学校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如果汶川那里早开展这样的活动,灾难也不会这么惨!
地震时的心得体会篇2
世所罕见的大地震,让数万同胞顷刻罹难,十三亿亲人为之默哀。在举国哀悼的日子里,对于逝者来说,什么才是最好的祭奠,什么才是最好的告慰?
是生者的坚强不屈!不能让灾难击垮我们的意志,不能让困难停滞我们的脚步,不能让废墟掩埋我们重建家园、重整河山的坚定决心。
为这坚强不屈,让我们在宣泄中抚慰心灵。汶川大地震紧紧揪住了全国人民的心,人们由惊愕到悲伤,由悲伤到焦虑,由焦虑到坚强。而在时间的煎熬、紧密的关切、焦急的期盼中,这心情在日渐焦灼,这心弦在日渐紧绷,这心绪在日渐难安。
全国哀悼日,既是对罹难同胞的祭奠,也是对生者心灵创伤的抚慰。那么,就让我们把这连日来积郁的悲情伤绪,一并尽情宣泄吧,一并尽情地荡涤吧。灾区干部群众不能倒下,全国人民不能倒下!
为这坚强不屈,让我们在泪眼中抬头挺胸。面对被无情摧毁的家园,面对被废墟埋压的生命,面对那一幕幕悲壮的场景,面对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翻飞的泪花是心灵无声的语言,是心底流出的哀歌。这里有伤恸泪,悲逝泪,亦有感动泪,欣慰泪。眼泪可以尽情流淌,但我们必须挺胸抬头,去把悲痛化为力量,去把感动化作坚强。而这,是我们在风雨中挺立、在灾难中前行的巨大动力。
为这坚强不屈,让我们在泣别中毅然前行。逝者已矣,家园已毁,而生活还将继续。伤者需要全力救治,无家可归者需要安置,家园待重建,河山待重整,我们必须泣别逝者,揩干眼泪,重新上路。重建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需要我们更加凝聚起来。尽自己最大努力施以援手,加倍努力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加倍激发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就是对灾区人民最好的支持和慰藉。
“现在灾难已经发生了,我们还要生活,不能什么都靠政府,睡着等饭吃。”17日一大早,有灾区村民就拿着镰刀下地割油菜和麦子去了。而面对灾难,灾区群众在高喊:“我们可以从头再来!”
那么,让我们更加坚强不屈,告慰罹难同胞,凝聚一切力量,去把困难踩在脚下,去把行动付诸实践,去把希望寄予明天!
地震时的心得体会篇3
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会直接造成建筑物与构筑物、地面、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还会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有可能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候,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要大。
“5.12”大地震,使四川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伤害;前一段时间,海地7级大地震使首都太子港等地化为一片废墟。地震再次显示了它巨大的杀伤力。为了防止遭受类似灾害,我校于本学期搬离了抗震能力较差的房屋。为了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针对突发事件情况下,如何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我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习。
这次地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演习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不但增强了同学们应付突发事情的意识,而且还让学生懂得了很多自救知识。他们知道了在操场或室外遭遇地震时,应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在室内遭遇地震时,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在楼上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不能站在窗外和阳台上。另外,学生们还亲身体会到了在逃生过程中,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要服从老师的指挥,镇定、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的重要性。
这次地震逃生演习,还让我想到了很多。我想到了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类似逃生演习的重要性。有些灾难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离我们很远,相反,有些灾难就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必要的知识宣传和实地演习,能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在灾难来临之际,减少伤亡。地震逃生演习、火灾逃生演习……我们要多开展类似的工作。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更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师生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我还想到了,学校发生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沉着冷静的指挥和合理得力的措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
地震时的心得体会篇4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宝贵,失去了就没有第二次了。日本大地震只是一个莫名的瞬间,就让许多鲜活的生命消失了,让许多人无家可归。地震是自然灾害,我们没有办法避免,但我们有减小损失的办法。一次地震发生,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生与死。而那则取决于我们当时果断的措施以及自身心理素质。
今天第六节课,班主任老师向我们宣布,全校要举行防震演习。同学们顿时兴奋异常,议论纷纷……等同学们安静下来,老师很严肃地告诉我们:“虽然是演习,大家要认真对待。掌握一定的逃生方法是我们自救、珍惜生命最简单也是的途径。”接下来老师除了教给了我们一些防震防灾知识之外,还向我们演示了自救的正确规范的动作。当同学们还沉醉于学习的海洋里时,警报突然拉响!同学们立刻按照老师讲的,反应都很迅速,有的钻到课桌下,有的躲到墙角,还有的用书包或者书本护住自己的头部。
在警报解除后,同学们自觉排队有序地抱头弓腰,毫不犹豫地快步向教室外移动,往楼梯口快步奔去。大家不再像平时那么放松了,都严肃了起来。每个楼梯口都有老师在疏散我们,同学们紧靠着楼梯右边两排走,下了楼梯。
在离教学楼较远的操场空地上,按照事先约定的位置停下来,四五个人蹲在一起,双手抱头原地待命。接下来是班长清点本班人数,向领导汇报,一切工作井然有序。
这次防震演习十分成功,不仅让我们增长了个人保护意识,更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生命。面对自然灾害,关键在于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遇险不惊,应对得法。要学习抗灾知识,学习补救技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避免出现不该有的损失。
地震时的心得体会篇5
2015年5月12日,是四川大地震七周年的纪念日。学校为了增强我们的防范意识,特地在下午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避震演练。
下午第二节课刚上课,徐老师就来到教室里给我们讲在避震演练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然后演练就正式开始了。广播里传来了孙校长的紧急通告:"余姚现在发生4.5级地震,请同学们做好避震工作!"随后便是一阵紧急的铃声,同学们像一窝蜂似的涌向墙角:有的大喊大叫着,还不时地发出"咯咯"的笑声;有的则像发生了真地震一样,一脸的紧张。教室里一下子乱成一团!一班人都蹲在墙角处,有的双手抱头,有的躺在地上,有的坐在同学的身上当马骑。我呢!个子最小,就按老师的要求躲在桌子下,由于是演练,我也一点儿不紧张,反倒觉得很好玩。过了几分钟后,铃声戛然而止。广播里又传来了校长的命令:"请各班排好队在操场集中!"铃声再次响起。同学们迅速站起来,跑出教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列成两队,然后火速奔向操场。
到达操场后,我们发现已有好多同学站在那儿了。他们有的讲空话,有的玩游戏,有的你推我搡的,队伍三三两两,很不整齐,没有一点逃生的紧张气氛。后来,陈校长严肃地对我们说:"这次避震演练非常失败,原因在于同学们没有认真对待。在地震时,为了提高我们的自救能力,希望同学们严肃认真地对待这次演练,下面再来一次!"于是,我们回到了教室,徐老师对刚才的演练进行了总结批评。随后,第二次避震演练又开始了。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同学们也基本掌握了避震要领,态度也严肃多了。我们只用了四分钟的时间,便转到了安全地带。这一回可得到了校长和老师们的肯定。
这次避震演练,既是对四川大地震中的遇难者的怀念,又增强了我们的防范意识,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临危险时有了一定的逃生经验。
地震时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 卖米心得体会5篇
★ 巡察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