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5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为确保教案顺利实施,教师应提前熟悉课堂环境,教案的结构清晰,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节奏,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5篇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潜力和计算的潜力

2、过程与方法:透过学生在小组内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同学们,上新课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口算潜力,你们有信心理解挑战吗?(出示口算卡片):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608×5=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想从本节课中学会什么呢?

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一样的思维方法和错例,个性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忙、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算法展示:

a、160×3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 30

―――――

4800

b、106×30=自我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能够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错例展示

(每一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其它小组均能进行质疑。)

(3)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闯关游戏)

1、第一关:口算练习

练习八第一题

2、第二关:选取题

(1)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a、100000b、10000c、1000

(2)5600乘50,积的末尾有()个0。

a、3b、4c、5

(3)508×40,它们的积是()

a、2320b、20320c、20xx

3、请写出400×230的简便的竖式计算?

4、解决生活问题

(1)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8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20天吗?

(2)如果一个城市有50万户家庭,每个家庭每年所用易拉罐的数量是60个,假如全部回收,这个城市1年能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促进迁移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你能列竖式计算下面的题吗?

出示:144 5 44 15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并组织反馈。

提问:上面这两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144 5用5和144每一位上的数相乘;44 15先要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5去乘44,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44,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追问:为什么用十位上的1去乘44,乘得的数44的末位和十位对齐?(表示44个十)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 探索交流,建构新知

1. 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笔算乘法,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读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求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可以怎样列式?(板书:144 15)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就是求15个144是多少)

提问:144 15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2. 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3. 尝试笔算。

提问:你能用竖式算出144 15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练习,同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都写完整。

4. 交流总结。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竖式。(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44个10,144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引导:用两位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在题目中实际就是求出了什么?(5幢楼共有720户)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 440,在题目中实际就是求出了什么?(10幢楼共有1 440户)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得2 160,就是求出了15幢楼共有多少户。

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三位数比两位数多了一个百位,乘的时候还要乘百位)

提问:谁能概括地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应注意些什么?

归纳:(1) 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 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 拓展练习,深化理解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把第二题309 26改成302 26)

学生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校对。

提问:这三道题中,哪道题的乘数比较特殊?为什么?(乘数中间有零)

再问: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追问:为什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6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没有零,而用十位上的2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有零?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刚才同学们做了三道题,做得非常好,小马虎也做了三道题,请同学们帮他诊断一下,他有没有做对,把不对的改正在旁边。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找错改错,再说说错在哪里。

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不过,为了不让小马虎以后犯同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小马虎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指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要注意每次相乘积的末位与乘数的那一位对齐;二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三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个比赛,看谁都能算对。

学生独立练习。

提问:这三道乘法算式,哪道乘法算式比较特殊?(25 112)

再问:你是怎样列竖式计算的?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当回小会计,帮水果批发部算一算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每种水果的总价,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学生汇报后,提问:计算梨、苹果、橘子和橙子的总价时,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单价 数量 = 总价。

五、 全课总结,知情共融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获得并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老师祝贺你们!谁能告诉大家,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评析

1. 在比较中建构新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本课的设计,没有孤立地看待三位数乘两位数,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而是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教学时,先通过两道不同复习题的比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为新授作充分的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14415,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教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上,而是让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两次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充实与完善。

2. 在比较中完善认识。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中,主要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乘数中间有零,二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在教学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时,先让学生比较哪道题目的乘数比较特殊,再让学生比较为什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6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没有零,而用十位上的2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有零?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时,先让学生比较哪道乘法算式比较特殊,再让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比较中得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这样既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又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更加熟练地掌握除法口算的方法,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法则,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法则,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并且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总结了笔算法则。这节课练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进一步练习口算,并重点练习笔算。

二、练习口算

1.巩固方法。

(1)口算。

60÷272÷836÷3

600÷2720÷8360÷3

6000÷27200÷8840÷4

先指名学生一组一组口算,要求说一说怎样想的,再集体口算。

(2)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

2.做练习十一第4题。

小黑板出示,。注意学生的`正确率。

指名板演,学生写在课本上,然后集体校对。

三、练习笔算

1.练习笔算。

(1)我们已经能熟练地计算口算除法,谁能说一说,笔算除法要按怎样的方法算?

(2)出示3674÷5。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笔算过程。结合笔算过程,提问学生是怎样想商的。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想商的方法,在练习十一第5题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集体校对。

指出:笔算除法试商时,就可以按这样的方法,想每次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1)让学生说每组题里商的位数有什么不同,并要求说明理由。

(2)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两组题。

(3)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看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指出:除法笔算,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一位上的数,如果前一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试除前两位。从哪一位除起,商就从哪一位写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4.做练习十一第8题。

让学生讨论怎样比,自己解答。提问结果,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7、9题。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3×3=答案 20×4=答案 50×6=答案 300×2=答案 210×4=答案 160×1=答案

2、32×3读作(),3×32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

4、9乘6可写成()×(),还可写成()×()。

5、计算(指名板演)

×7

————————————

42

×5

————————————

15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例1,计算31×2。

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31

×2

————————————

62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

□1

× 2

————————————

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

31

×2

————————————

62

————————用虚线写0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

2、教学例2,计算231×2。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

(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上台板演。

(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

231

× 2

————————————

462

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

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

4、应用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5、聪明题:□里填几?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鹅教案最新5篇

小学三年级翠鸟教案6篇

小班三只猴子教案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8篇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推荐6篇

三年级下册园地八教案8篇

三年级下册翠鸟教案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篇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模板6篇

音乐三只猴子教案8篇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