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观后感优秀6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是理解电影情节和主题的有效途径和工具,深刻的观后感能够让我们对作品的情感和意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红观后感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红观后感优秀6篇

中国红观后感篇1

12月24日电影《中国女排》发布最新一支预告片,在预告片内容当中,大家惊喜地看到了朱婷,惠若琪,徐云丽等中国女排运动员的身影。

从预告片中不难看出,影片再现了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取得关键性胜利的一幕。

在那次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1/4决赛当中对战东道主巴西队,如果这一场战败,中国女排就只能提前回家,在此之前中国女排对阵巴西女排已经18连败。

中国女排姑娘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失掉第1局之后,逆风翻盘战胜了巴西队,也成为了当年纽约奥运会上最大的"爆冷事件"。从此中国女排在赛场上越勇,一路高歌猛进,时隔12年之后,再次拿下了奥运冠军。

影片当中,2016年里约奥运会军队队员本色出演,向观众传达坚定不屈、奋力拼搏的精神。队长惠若琪是女排队里面不可多得的全面球员,在关键时刻总能够找准时机,赢得关键一球。

被誉为"mvp收割机"的朱婷是大家眼里公认的排球天才,在每一次的比赛里面,朱婷的表现都相当的亮眼。

二传丁霞在赛场上移动速度极快,并且能够出其不意地用左手发动进攻,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未满20岁就已经成为中国女排主攻队友的张常宁,成为了中国女排队伍员当中的一匹黑马,小小年纪的她让世界看到了她的实力。

预告片当中向观众们展现了在经历每一次重大比赛之前,这些女排姑娘们私下是如何训练的,汗水与泪水化作了路上的动力,为她们浇灌出了属于中国女排的一朵朵绚丽之花。

除此之外,在预告片的最后,大家也看到了中国女排姑娘们可爱又平凡的一面。在结束一天辛苦的训练之后,由巩俐饰演的教练郎平对她们说:"今天就练到这了,去谈恋爱吧。"

女排姑娘们欢呼着一哄而散,让大家看到了在赛场上"冲锋陷阵"的她们,在私底下其实是再普通不过的年轻姑娘。

中国红观后感篇2

二十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抗战时期,硝烟四起、烽火连天。当人民受尽战争折磨,费尽心思想逃离这篇血染的土地时,却有一位异国的记者意图带去光明,几经周折到达了战争前线,只为揭露事实、记录真相,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 斯诺。在电影中,我与记者一同走过抗战之路,真切地体会到了战争的纷乱、人民的无畏!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为衣食住行而担忧,我们是幸运的;而就在短短的几十年前,这种“稀松平常”的幸运是当时的人民想象不到的。穷苦的底层人民收入微薄,他们变卖家产、变卖儿女,甚至是变卖身上最后一块衣物,也依然饥一顿饱一顿,许多人一个月都吃不上饭。不仅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还有外国入侵、国共内战,百姓受压迫,颠沛流离,每天都有无数无辜的平民死去。共产党人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们勇敢的站了起来,力争一片清净的沃土。战士们不怕苦不怕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解救外忧内患下破碎不堪的中国!

共产党是万千黑暗中的一抹曙光!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以及强大的意志力!长征生活想象不到的艰苦,最困难时没有粮食充饥,红军战士们就吃皮带、煮树皮——这需要多高尚的灵魂才能忍受!就在这种环境下,红军依然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创下无数丰功伟绩!现在的和平,正是共产党战士们用十几年的奋斗与拼搏换来的,红军是一支真正铁打的部队,从将领到士兵,个个坚忍不拔、英勇无畏!

“赤匪”的不可战胜,离不开将领们优秀的指挥;共产党的胜利,离不开战士们的坚定斗争;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人民们的不懈反抗!今天的一切美好来之不易,无数伟大的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为后人铺就坦途;我们应当勿忘国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做国之栋梁,振兴中华!

中国红观后感篇3

?舌尖》在众多饮食节目中脱颖而出,靠的绝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进最平凡的乡野民间,一边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让观者不自觉的在舌尖上展现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性。

为了给弟弟上大学凑学费上山挖灵芝和天麻的藏族小伙白马,东奔西走从事辛苦的养蜂行业的老谭夫妇,以船为家、奔波在东海上讨生活的渔民、行走在秦岭北麓平原的'职业麦客,山东农村制作煎饼的老夫妇……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为充沛的镜头,再度瞄准了这块土地上最可爱的劳动人民和食物间的质朴联系,让人们无法不仰视这些寻常人的身影。

节目播出中,网友不断表达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显得不是那么主要了,突出的是人们的一种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采集者、生产者、加工转化者都是由人来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为主的叙事习惯,让人看到更为丰沛的人文气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似乎更应该叫做《舌尖上的中国人》。

但也有观众认为《舌尖2》不及《舌尖1》的浑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几分刻意:“完全没了第一季淡然乡愁的感动滋味,刻意煽情纠结人情乡味,素材太多展开太广,有些凌乱。”还有观众更加直白的指出该片缺点:“编得像走基层,形在意无存,主题之外承受了太多强加的信息和主观设计,画面够好,剪辑节奏太快。”

中国红观后感篇4

这几天是中央六台的电影季。我和妈妈宅在家看了一部叫《中国机长》的影片。这部影片惊险刺激,震撼人心。影片太激动人心了,我一连看了两遍。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航班号为3u8633的飞机飞往拉萨时,在高空,飞机的前挡风玻璃破碎、舱内释压、遭遇强气流等诸多恶劣时,机长和乘务员沉着冷静、勇敢应对。乘务长用镇定的'声音对全舱恐惧、慌乱的乘客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请相信我们。我们也是儿子、女儿,我们也是爸爸、妈妈,我们有能力带你们回家,这就是我们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在面临死亡时,当死亡近在咫尺时,飞机上每一个乘客都有一个小故事。因为恐惧,解开安全带吵着闹着要见机长的,那个骗老婆说自己是大厨的男人向老婆道歉……在面临生死时刻,乘务长镇定地鼓励大家说:“请大家配合我们,相信我们,机长一定会带我们回家!”最终,面对恶劣天气环境,机长冷静勇敢地将飞机开出了云团,将飞机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保证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安全。创造了中国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奇迹。

电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我认识到: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或遇到什么事,都要像这位中国机长一样,沉着镇定,勇于担当面对。

为中国机长骄傲,为祖国骄傲!

中国红观后感篇5

?中国诗词大会》看完最后一期,殷怡航作为第一个挑战者黑马,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气迫,力压群雄(芳),终获冠军。

她天真无邪,阳光灿烂,无忧无虑。暗合了一身“正能量”,赢固欣然,失亦愕然,本性流露出于自然,尽管有些神经大条,仍不失可爱。挑战时十道题满分;对决时先声夺人,拿下第一分,竟然产生4:1的阶段性优势。对方李子琳追上2分,场上出现4:3,但李子琳在此关键时刻丢分给她,成全了她最后的胜利。

回过头来,咱再说说李子琳同学,16岁的年龄,五次上台,三次守擂,其诗词积累、临场发挥、应变能力都没得说。好象今天的总决赛运气不在她方面啊。对绝时双方分别丢一分,但优势的殷怡航丢得起,而劣势的李子琳丢不起呀。此时,李子琳犯了陈更轻率出击的错误,这本不是她的风格,一贯以稳准狠著称李子琳丢分题本身,也是因低极错误使然,那题是:说出哪个不属于孤独的情形,她却快速选择了恰恰表现孤独的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不是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莫非天意?守擂三、四次也够多了,岂能好事都归一人?

小小年龄,成府太深,心机太重,往往言不由衷。对手说她“危险”,此前笔者说她“恐怖”大概“英雄所见略同”吧?要说李子琳失败,只能说她败给了自己,其精准度如答题机器,加沉着冷静,而所以落败,是其太想夺冠了。小孩曾以“灭绝师太”名之,从年龄看未免太过,但观其做派风格却无一不象。不想“危险妹”竟最终输给天真“女汉子”。这结果把小孩感动的.热泪盈眶,为殷怡航欢呼!同时,怎能忘记那些星光闪耀的群英谱啊——李四维、石继航、夏昆、祝浦成、吴空、陈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尽管诗词大会并不完美,并不尽如人意。但有主持人董卿美才女轻松驾御,平添了几许格调风韵。让人流连忘返,一步三回顾,恍若梦回大唐,穿越两宋。仅以些诗与诸君共勉“何当再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又“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希望这种诗词类节目更多更好!这不,这次“诗词大会”把小孩的馋虫勾起来了,将本已多年来束之高阁的爱好又重拾起来,又知道和背诵了多首诗词以增扩储蓄量级。

中国红观后感篇6

国庆,我观看了最近上映的电影《夺冠》。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跌宕起伏的故事。诠释了即使落入低谷也始终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女排精神。

1980年训练赛,中国女排对战中国男排冠军江苏队。女排队员们虽然输了,但当时的环境之艰苦,训练之刻苦,队员之永不言弃,已深深地感动了我们。1981年大阪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战日本队,赢得了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对战当时主教练是郎平的美国队,中国女排结束了五连冠的传奇故事。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挂帅执教中国女排,带领着中国女排开启了新的征程。2016年,中国队对战东道主世界排行第一的巴西队,最终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片段是郎平再次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力排众议,力争改革。“举国体质已经不适合中国女排了,唯有改革,才能使中国女排重回巅峰。”郎平以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打动了领导们。获得了领导支持的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冲破了旧体制的牢笼,使中国女排从亚锦赛第四的低谷,重回了世界冠军的巅峰。

在我们看来,郎平的改革似乎十分简单:三言两语打动了领导;三两条纲领就确定了资料;三两年就有了成效……其实并不然,只要你回眸看一下中国那历经沧桑的一百年,就会发现改革十有八都是失败的:打动了领导,为何戊戌变法失败?有了纲领,为何预备立宪失败?有了成效,为何洋务运动的成果一场战争之后化为乌有?由此可见,改革不仅仅要有纲领,要支持,更需要勇气和决心以及一次次的尝试。郎平在改革过程中也遭到了质疑,遭遇了队员的不信任,领导的嗤之以鼻,可是她并没有放弃,她凭借着自我对女排的那种热爱,那种精神,获得了胜利!

中国红观后感优秀6篇相关文章:

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最新5篇

中国好教师读后感5篇

读《可爱的中国》读后感7篇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优秀5篇

共筑中国演讲稿优秀8篇

我在中国心得体会优秀5篇

中国青年演讲稿优秀5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礼演讲稿优秀8篇

红公鸡音乐教案7篇

红五月演讲演讲稿7篇

中国红观后感优秀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