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制定好了,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解决方案,我们写活动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活动更加有趣,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粽子节活动方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粽子节活动方案篇1
一、 活动背景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活动目的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营造欢乐、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形成社区邻里互助、团结向上、健康文明的好风尚。同时增进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交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提升业主满意度。
三、活动主题:粽叶飘香迎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
四、活动组织
1) 总协调:各管理处经理
2) 组长:客服主管
3) 组员:管理处全体员工
五、参与对象:小区业主、住户
六、活动时间:6月20日下午14:00-16:30
七、活动地点:视项目报名人数、场地位置情况确定
八、活动内容:
1)物业统一采购菖蒲、艾草,由管理处负责对项目已入住的住户进行悬挂,每户标准为菖蒲、艾草各一支集成一束,在节日前一天完成。
2)包粽子:根据报名情况准备相应物料,参与活动的以户为单
位,均可带走5个粽子;包粽子期间进行小游戏互动:1.包粽子比赛,参与人员为活动现场人员,限时10-xx分,以包粽子的数量、外观形状、美观程度作为评定标准,(奖品1-5份由各管理处自行采购,标准为20元/份);2.猜谜或者活动现场知识讲解(视活动现场情况确定),在包粽子的.同时将进行猜谜抢答活动,由主持人出题,现场人员抢答,答对者有相应奖励(奖品10-xx份由各管理处自行采购,标准为5元/份)。
3)吃粽子比赛(根据活动规则,以最先吃完一个为第一名):参赛者以个人为单位,3-5人为一组(视参加人数而定),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向前找到盘子中摆好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第一位完成的选手将获得纪念品(奖品1-3份由各管理处自行采购,标准为20元/份)。
九、活动流程:
1、活动流程
14:00—14:10 现场负责人致辞、讲解活动细节,活动正式开始 14:xx—16:30 包粽子、吃粽子比赛、猜谜等活动 16:30—17:00 活动结束收尾工作
2、活动执行内容与人员分工
1)活动横幅、海报,题字:“粽叶飘香迎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 (由品质部对接广告公司设计,管理处综合助理负责跟进,6月xx日安装到位)
2)发短信、电话、温馨提示等通知业主(管理处客服中心负责,在6月xx日前完成通知,6月18日确定报名人数) 3)网络推广(运营与品质部负责,在6月xx前完成)
4)根据报名人数落实所需的材料与道具,如粽子的相关原料,与食堂联系盘子等(管理处经理负责协调)
5)让会包的人当师傅现场教学(管理处客服主管负责协调) 6)活动现场拍照(管理处指定客服助理负责) 九、活动物料清单
附件1端午知识竞答题
1、每年的农历几号是端午节?答案:农历五月初五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哪位爱国诗人?答案:屈原 3、屈原是战国时期哪国人?答案:楚国
4、请至少说出3种端午节的习俗? 答案: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草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5、端午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喝一种据说能辟邪的酒,请问是什么酒?答案:雄黄酒
6、请说出至少两个端午节的别名? 答案: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7、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答案:春秋战国时期
8、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请问这个“端”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答案:初 开端
9、端午节的来历? 答案: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10、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答案:春秋时期,“筒棕” xx、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答案: 象征牛,祭祖
附件2 宣传内容(通知、短信、海报、横幅)
1、 通知: 各位业主/住户: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即将来临,xx物业决定开展庆祝端午节特别活动,通过组织包粽子的活动形式与大家一起共同欢度节日,具体安排如下:
一、 报名时间及地点:省略
二、 活动时间及地点:省略
三、 活动内容:省略
xx物业恭祝全体业主节日快乐!
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xxx管理处
20xx年6月xx日
粽子节活动方案篇2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为了扬民族精神,承中华传统,也使社区社员能在游戏互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体味美好生活,xx镇决定举办首届社区文化节系列活动“我的节日—端午节包粽子比赛。
一、主题:“迎端午,包粽子,扬民族精神;庆节日,品美食,承中华传统”。
二、总体安排
(一)指导单位:xxxx镇委xx镇人民政府
(二)主办单位:xx镇宣传办xx镇文明办xx镇社会事务管理??
(三)承办单位:xx网总策划
(四)协办单位:xxxxxx
(五)比赛时间:20xx年6月29日下午2点
(六)比赛地点:xx镇财富广场
(七)参加对象:xx镇17个社区代表队和天才宝贝代表队10户。
要求:每个社区派2个家庭代表队。
三、比赛内容:
比赛以家庭为单位,每次分为9对家庭为一组进行比赛,时间为5分钟,每组选手分发1。5斤糯米,10块肉馅,比赛过程中须用勺盛去糯米,不得用手抓取,每个粽子准放一块肉馅包好后必须用红绳捆扎,放于规定方板上。主持人邀请现场抽取三名观众团为评委)根据以“数量、速度、质量、美观”作为评判标准评选出1位胜者。最后各组晋级的家庭(42对家庭参加,最终晋级11对家庭)进行最后pk。活动结束后,所有参赛的粽子均作为节日礼物赠送给参赛家庭。
第一名:1名价值1000元礼品第二名,1名价值500元礼品。
第三名:1名价值300元礼品优秀奖,8名价值198元礼品。
粽子节活动方案篇3
一、 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自包米粽,欢度佳节,互赠祝福”。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其中吃粽子是最为普遍的活动,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动手包粽子,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还能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 活动目的:
1、 通过亲手包粽子,让社区居民能够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的美食制作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以及配料等等,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享受过程。
2、 体验劳动的乐趣,分享劳动成果,赠与社区老人,感受节日的气息。
三、 活动时间:20xx年5月30日(周五)14:00~16:00
四、 活动地点:三楼多功能厅
五、 活动流程:
1、 前期准备:
联络社区居民参与,具体人员如下(计划10-20人):
居家养老护理员:钱学妹、 临沂五村居民:于慧群、龚海英、陈秀林 沂南日托所老人代表 老年协会成员:黄葛芳 日托所老人(观看)部分参与搜索相关资料,如制作方法,制作注意事项等。和迪亚天天负责人联系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器具及数量。
2、 包粽子阶段:
张仕扬负责活动拍照摄影。
瞿桂香负责调剂安排包粽子人员
3、 活动后期:
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存放并帮助煮熟分发至居民及包粽子人员。
由吉主任将煮好的粽子发至食堂活动老人(每人2只)。 活动结束后由陈得欣写一篇活动报道发给南风报。
六、 包粽子的步骤:
若粽叶太小就用两片放一起,把粽叶左上右下并列成一个大的,用剪刀把根部剪齐,折成漏斗状,注意捏紧漏斗交界处。
先在漏斗中放上一层糯米,然后加上一层馅,最后在加上一层糯米。
漏斗放满米后,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以不漏米为原则把粽子包严实。
用准备好的棉线把粽子绕圈扎紧,这样粽子就包好了。
七、 烹煮粽子:
下午由食堂工作人员配合煮粽子,煮粽子一定要水开后才放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后再用旺火煮3小时左右。 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粽子节活动方案篇4
活动名称:包粽子(艺术)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
2、尝试用包裹、团圆的方法制作粽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信息粘贴在活动区、带一些相关物品如艾草、香包等。
2、实物粽子、各色卡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交流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风俗习惯。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区里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资料,看看自己带来的艾草、香包,说说在家里是怎么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小结:端午节也是一家团聚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插艾草、缝香包、赛龙舟等。端午节与春节一样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2、出示实物粽子,让幼儿观察其特点。
说说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粽子是怎么包成的?
3、幼儿包粽子。
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分别团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当作米、豆、枣馅,用各色卡纸剪成长条将“米、豆、枣馅”包裹起来。
粽子节活动方案篇5
为庆祝端午节、纪念屈原和保留民俗传统节日,园工会联合团队、保教组织全园教职工、小朋友和部分家长举办端午节包粽子等系列活动,方案如下:
一、人员安排: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具体负责:
主持:
统计:
场地:
宣传:
后勤:
医务:
安全保卫:
队长:各段段长
拉拉队:全园小朋友
二、活动项目:
活动一:端午节的故事
时间:包粽子比赛前(具体时间由各班老师自行安排)。
地点:各班活动室
内容:
1、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2、制作五丝。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五丝,戴在小朋友的手腕上。传说要一直戴到下大雨,再解下来扔在水流里,顺水漂走。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活动二:包粽子比赛
地点:塑胶操场
时间:6月5日(周四)上午9:30-10:30
准备:
1、横幅:“粽子飘香迎端午暨教职工包粽子比赛”
2、浸泡过的糯米、粽叶若干;棉线若干;勺子各队4把;硬币和蜜枣若干;毛巾架4个;桌子4张。
3、围兜和一次性手套参赛人各一份。
4、划定比赛区。
5、各班教师带领幼儿集中在塑胶操场。
参加人数:以段为单位组队(队员名单附后),每队选出教师4人家长4人共8人,合计:32名选手(名单附后)。
比赛程序:
1、4队在比赛区里做好赛前准备。
2、主持人发出开始口令,20分钟后停止比赛。
3、记录每组完成的'数量(质量差的减去),多的队获胜。
4、公布结果。(一等奖1队,二等奖1队,三等奖2队)。
5、比赛结束各班按次序回活动室。
6、粽子送到厨房。
活动三:送粽子。
时间:6月5日下午4:20。
地点:园门口塑胶操场。
准备:煮熟的粽子;桌子;各段幼儿若干名;温馨提醒牌上写:“当心!你的粽子里可能有硬币!”
程序:
1、队长带领幼儿来到送粽子场地。
2、送给离园的小朋友每人一个粽子,送完为止。(送粽子时说:祝你好运能吃到硬币!)
3、整理,活动结束。
粽子节活动方案篇6
一、背景材料: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活动四长命缕
目标:
1、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学习搓线的技巧。
幼儿反映:
显然,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搓长命缕,每天我都要给孩子准备一批制作的毛线。区域活动或课间休息时,都爱到美工区去搓长命缕玩,有些孩子一连搓了好几条戴在手上、脚上,有的甚至连脖子上也戴了一条。女孩子还戴着跳起了舞。
活动五做龙舟
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活动六包粽子
目标:
1、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幼儿反映:
包粽子的活动提早已经通知孩子和家长了,孩子们可开心了,总是来问我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急切地等待和盼望着。活动那天,孩子们似乎来的很早,还一个劲地嘱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等一会不要迟到。活动之
前的准备,孩子们已经急不可待了,看者调好料的糯米、粽子壳、线一样样地摆上桌子,他们纷纷要开始动手了。活动中,孩子们学得可认真,可积极了,一个劲地要求大人帮忙指导。虽然他们包的并不好,有的甚至屡屡失败,但那份积极性和兴趣依然很浓。下午,孩子们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说又笑,离园时还带一个回家让大人品尝,成功的喜悦溢与言表。
家长反映:
家长很支持我们的活动,所以当日来了不少的热心家长。在活动中,他们教得很认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导孩子如何卷棕叶、如何压实糯米、如何包裹和捆扎。活动结束,家长们还主动帮助我们整理场地,扫地、擦桌、拖地、摆桌椅,一会儿工夫教室就干净整洁了。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龙舟”以及家长们共同参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非常的配合,纷纷拿来了香袋、菖蒲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加包粽子的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
粽子节活动方案精选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