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组活动方案精选8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活动方案应该注重创新和独特性,以吸引参与者的兴趣,当我们要举办一场活动之前我们一定要认真写好活动方案,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组活动方案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组活动方案精选8篇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本人根据七年级学生特点,特制定了以下“班级音乐会”的活动方案。

二、班级音乐会的地点

马步初中艺术室

三、班级音乐会参加人员

本班学生、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

四、班级音乐会活动过程

(一)活动内容

1、节目范围:自选或改编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或表演形式,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展现中学生素质的节目。

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舞蹈、小品、相声、诗歌、朗诵、乐器表演等。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自由搭配,每人准备节目一个或一个以上。

(二)班级音乐会前准备

1、学生选择产生“节目主持人”、“组委会”和“评委”,要求做到分工合作。

2、组委会负责节目报告表、节目单编排、排练的组织以及有关乐器、音响和音像设备、服装道具、摄影等工作。

3、节目主持人负责报幕,以及撰写报幕词。

4、评委负责制定评分标准,写出评语及等级。

5、学生分别排练节目。

6、组委会向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发出邀请函。

(三)班级音乐会开始

1、组委会评委、演员、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学校领导各指定座位就座。

2、节目主持人报幕后,学生按节目单顺序依次登台演出。

3、摄影师拍摄演出剧照和会场的各种场面镜头。

4、评委为每个节目进行书面或口头评价,并按“很好”、“良好”两个等级给予评定。

5、音乐教师对活动进行评价,学校领导颁奖。

五、活动反思与总结

1、班级音乐会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次检验和检阅。

2、班级音乐会既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3、班级音乐会充分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将来学生社会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2

目标:

1.愿意担任小指挥,明确指挥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的职责。

2.尝试听音乐指图谱,指挥同伴演奏乐器,进一步感受节奏及乐曲的结构。

3.能与同伴轮流担当小指挥。

准备:

1.选择幼儿已经学习过的打击乐作品,如《爷爷为我打月饼》,在大纸上绘制图谱。

2.将该打击乐作品配上提示语录制成音频资料保存于u盘中。

音乐开始前的提示语:今天的小指挥是谁呢(停顿,给幼儿时间确定指挥的人选)请其他的小朋友看着图谱,选择一件乐器,做好准备(停顿,给幼儿留出选乐器的时间)准备好了吗请大家看着小指挥,我们的演奏就要开始了!

音乐结束时的提示语:节目表演完了,感谢小指挥的指挥,感谢小朋友们的演奏,请把小乐器送回家哦!

3.铃鼓、小铃、圆舞板等乐器,每种4~6个。

玩法说明:

幼儿自主播放音频,在提示语的引导下确定小指挥,其他幼儿根据图谱选择乐器。音乐开始后,小指挥听音乐指图谱,其他幼儿看图谱演奏乐器。

指导要点:

1.幼儿独立担任指挥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刚开始没有幼儿主动表示愿意担当小指挥,教师可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试一试,并表示“你有困难时,老师可以和你一起指挥”,以帮助幼儿克服畏难隋绪。如有两个以上幼儿同时想要担任小指挥,教师可先让幼儿尝试自行解决矛盾,如果幼儿无法解决矛盾,则可以建议他们用“猜拳”或“黑白配”的方法决定谁先担当小指挥,并鼓励幼儿轮流担当小指挥。

2.如果幼儿演奏乐器时无法合乐,教师可用肢体动作提示、带动。

小贴士:

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习了新的打击乐作品后,教师可及时将其添加到音乐区节目菜单中,以激发幼儿指挥、演奏的兴趣。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组建了舞蹈兴趣小组,并力求整个活动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舞蹈兴趣小组的成员由1—3年级的舞蹈特长学生组成。由于学生较小,无基础也无舞台经验,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

三、活动设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四、活动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每次训练时间。

2、热身运动:在训练的几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融洽的学校氛围,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3、教学手段:影象教学、个别指导、分组教学等

4、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5、排练1——2个精品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同时为演出比赛做准备。

五、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

3、培养孩子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跳舞有自娱感。

4、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5、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六、参加人员:

一(1)班:史佳宁、赵一冉、邹可可、陈文静等

一(2)班:齐思雅、陈晓娜、杨欣颖、何海娟等

二(1)班:彭凯欣、赵佩洁、姜玥含、师怡菲等

二(2)班:王梦扬、王欢欢、郭宇轩、王梦瑶等

三(1)班:唐博蕊、何一聪、潘玉敏、王若彤等

三(2)班:赵玄冰、席梦颖、建怡爽、建怡炫等

七、活动安排:

1、辅导教师:xxx

2、辅导时间:每周辅导一次,每次30分钟。

3、辅导内容

第1周

扶把组合练习

第2-3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第4-5周

1.手位组合练习。

2.大众健身操一级练习。

3.上学期两个成品舞蹈练习。

第7-8周

1.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2.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3.锅庄舞教学。

第9-10周

1.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2.舞蹈练习

3.学习小碎步组合。

4.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第11-15周

复习并排练汇报演出的舞蹈。

第16周

1.复习以前学的基本功及舞蹈。

2.考核总结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洗澡的方法,愿意经常洗澡,保持干净。

2.愿意跟随音乐律动,体验舞蹈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ppt、视频、沐浴露瓶,毛巾,沐浴球、布娃娃。

三、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师:咦,小朋友你们听听是谁在哭呀?(出示娃娃家的宝宝)师:哎呀!宝宝怎么哭了?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小宝宝,你为什么哭了?

生:小宝宝,你为什么哭了?

2.教师表演。师:(布娃娃伤心地说)"小朋友们每天都和我玩,把我弄得很脏。现在我是个脏娃娃了,没有人和我玩了!"

3.师:原来啊你娃娃脏了,所以啊它哭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它吗?请幼儿回答问题。

4.引出洗澡。

师:老师呀,也想到洗澡这个好办法。我今天大家带来了一些洗澡会用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依次出示物品

毛巾(解释:这是用来擦身体的),请小朋友上来展示毛巾怎么使用。

沐浴露(解释:让我们变的香喷喷的),给小朋友闻闻。

浴球(可以变出好多泡泡),提问:有谁用过它洗澡的?请你上来给我们看看浴球怎么洗身体。

(三)教师请幼儿创编动作,并引导幼儿美化动作。

1.师:既然大家都认识这样东西,你们在家一定也是爱洗澡的好宝宝。

你们是怎么洗澡的,请朋友上来做一下洗澡的动作。

2.师:奥,他洗了肚子,我们一起站起来跟着学一学,洗一洗肚子。

(四)看视频一起律动

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洗澡歌”(播放视频)

2.师“好看吗,你们想不想也来跳,那今天我们就来跳这段舞蹈吧

3.教师喊节奏放慢速度教幼儿基本动作。

师:小朋友们大家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站好了,认真的和老师学动作,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

(五)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完整的做舞蹈动作。

在前奏部分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幼儿"抹香皂",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六)总结

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动作学会了,今天回家啊我们自己在洗澡的时候就去练习一下这些有趣的动作!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5

?鲁冰花》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2、游戏跳格子

3、听辨音的高低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三、组织学生参与《跳格子》游戏,巩固四分休止符,训练思维的敏捷。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3、5、6六音进行练习)

4、复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指明学生演唱(其余学生评价)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二、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1、谈话: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后说说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好似什么?(放录音后师生交流)

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任翁的名字,一个叫《鲁冰花》,一个叫《小白菜》,这两首歌曲都是对妈妈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样,谁能分析一下?请大家再听一边。

2、复听这两首歌曲。(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这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生:自由回答后,幻灯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3、设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师生讨论演唱形式与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再次复听,在轻声跟录音哼唱

三、游戏:跳格子

1、导入: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跳格子》,看哪个小朋友跳得最棒

2、讲游戏规则(教师边讲边示范)

格子中的“Х”是一个代号,可以是节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拟动物的叫声等等“0”代表休止符

3、方法:可以任意一个方向切入跳格子

a、教师执棒,学生跳格子试一次

b、学生执棒,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准确

c、依次轮流,从不同方向进行跳格子。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⑴.受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⑵.熟悉旋律,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弹簧步.甩袖等)

⑶.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多民族服装的特点。

活动准备;

⑴.日常活动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装的特点,观看过民族大联欢的录像带,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⑵.磁带.录音机。

⑶.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⑷.安门图片.装饰画.藏族服装.蜡笔。

活动过程:

Ⅰ.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⑵.练声:《我是小小茶壶》.《山谷回音真好听》

⑶律动:《手碗转动》.《喜洋洋》

Ⅱ.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你们想看看她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出示藏族娃娃)“看,她漂亮吗?”(漂亮)“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那知道有那些少数民族吗?”(藏族,朝鲜族,汗族,蒙古族,等等```)“那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民族娃娃是哪个民族的吗?”(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呀?”(藏族)“!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她是藏族来的小朋友?”(她穿的衣服袖子很长.腰上还有五彩腰带)“哦,原来是从她的衣服上看出来的,藏族小朋友的衣服很漂亮,小朋友想和她做好朋友吗?”(想)“那我们就先来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的歌,看看藏族的舞蹈,下面小朋友先听听藏族的歌`````````

Ⅲ.欣赏《北京的金山上》⑴.欣赏《北京的金山上》

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北京的金山上),“这首很好听的北京的金山上。”

Ⅳ.学习基本工作。

⑴.“藏族有哪些基本工作?”(甩袖.弹簧步)“好。下面小朋友跟老师来学习一下藏族舞蹈。

①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

②双手捧哈达,从身体前方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右脚做弹簧步,当手升到头顶的时候双手左右摇摆。

③踏点步,双手一切甩袖。

④双手从下往上翻,做弹跳步。

⑤手上下甩袖,脚前后点地。

⑥“巴扎嗨”是双手在身体的右前方做献哈达壮,弯腰屈膝,右脚跟前侧点地,“嗨”时双手合拳拍击一次原地上跳。

Ⅴ.学习舞蹈。

⑴.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藏族舞蹈,好吗?”(好)

⑵.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

Ⅵ.小结舞蹈

今天我们班小朋友学了什么舞蹈呀?舞蹈的名字是什么呀,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北京的金山上.藏族舞蹈)

Ⅶ.总结:

⑴.除了藏族以外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那些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想叫我们大(1)帮的小朋友帮他们画几件漂亮的衣服,你们愿意吗?(愿意)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来装饰各民族服装。

Ⅶ.评价幼儿作品。

来,举起你们给那些兄弟姐妹画的衣服来看看,画得真漂亮呀。我们把你们给民族娃娃画的衣服,送到天安门去给他们,好吗?(好)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别两首歌曲的不同性质(欢快的、悲伤的)。

2.通过表情、语言、动作及粘贴颜色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准备乐曲《瓦妮莎的微笑》、《二泉映月》、《花仙子》的磁带。

2.哭和笑的花宝宝各一个。

3.高兴地、悲伤地娃娃头若干。

4.冷、暖色纸片若干及江湖。

?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做律动进活动室。

嘘,小声点,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昨天晚上花仙子趁我睡觉的时候派了两名花宝宝带着两件神秘的礼物来到我的房间里,他们对我说今天他们要跟我一起来,要把这两件神秘的礼物送给小朋友们,不过这两件神秘礼物很特殊,需要我们小朋友的小耳朵来收,先请小朋友们“收”第一位花宝宝带来的“神秘礼物“。

2. 欣赏乐曲《瓦妮莎的微笑》第一遍,然后出示笑的花宝宝。

(1)他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是什么礼物呀?(一段音乐)

(2)小朋友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那?(幼儿自由回答)

(3)在听音乐的时候你最想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这个花宝宝也和我们一起听了这段音乐,看看这个花宝宝听了音乐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他高兴的笑了)。

3. 欣赏音乐《瓦妮莎的微笑》第二遍,说说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1)请小朋友们再欣赏一遍这段音乐,这次我们边拍手边欣赏这段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小朋友们欣赏了一遍这段高兴地音乐,你们感觉他的节奏是快还是慢?(快)

4.欣赏《二泉映月》的乐曲,出示哭的花宝宝。

(1)下面请小朋友们“收”第二份神秘礼物 ,小朋友再听听第二份秘礼物是什么?(音乐)

(2)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很难过、很悲伤、很凄惨、还想哭)

(3)我们来看看花宝宝听了音乐之后心情怎么样?(也很难过的哭了)

5.欣赏乐曲《二泉映月》第二遍,并随老师一起模仿拉二胡。

(1)小朋友们再欣赏一遍这段音乐,听听是什么乐器奏出来的?(二胡)

(2)这顿乐曲的节奏是快还是慢呀?(慢)

6.请小朋友们边拍手边对比欣赏这两段乐曲,感受着两段乐曲有什么不一样。

下面我们一起在欣赏一遍这两段乐曲,感受一下这辆段乐曲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听了之后感觉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第一段乐曲是用钢琴演奏的,节奏欢快、听起来让人感觉心情愉快很高兴、很愉快,听了以后还想笑还想跟着音乐一起跳舞;第二段音乐使用二胡演奏的,节奏很慢,听起来给人一种很难过,很悲伤。很想哭的感觉)。

7.请幼儿们对比欣赏这两段音乐并自由选择娃娃头表现音乐。

分别出示高兴地和忧伤的娃娃头:“看,这是什么呀?”(娃娃头)

下面我们边欣赏音乐边玩一个游戏好不好?下朋友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选一张娃娃头表演,想一想,欣赏高兴的音乐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娃娃头,欣赏悲伤音乐的时候选什么养的娃娃头。

8.请小朋友们边欣赏边玩游戏:“给花宝宝找朋友”

小朋友看就这两个花宝宝在一起玩多孤单呀,老师这还有许许多多的各种颜色的小花瓣,我们一起来做许许多多的花宝宝来陪他们一起玩好不好!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8

活动目标:

1、巩固本首歌曲的第一段,会按2/4拍唱歌曲的第二段。

2、幼儿理解歌词大意,并能边唱边自己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

3、幼儿学会爱妈妈。

活动准备:根据歌词大意绘制的一张挂图、接妈妈歌曲、小狗头饰、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我快乐》,幼儿跟着音乐拍手和拍肩。

2、老师弹琴,幼儿唱音阶(唱的同时依次轻拍头、肩、腰、胯、大腿、膝

盖、小腿、脚)

二、基本部分:

1、导入:上次×老师讲到宝宝去接妈妈了,可后来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接着讲(老师讲根据第二段歌词改编的故事)

2、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宝宝是不是很爱妈妈呀?

幼:是

师:为什么呀?

幼:宝宝给妈妈送伞

师:对了,妈妈也很爱丫丫,老师也很喜欢像丫丫这样的小朋友,所以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编一首儿歌。

3、师:小朋友想一想,上次我们唱第一段的时候我们唱到雨点雨点下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呀?

幼:沙沙沙

师:对了,连起来怎么说的呀?

幼:雨点雨点沙沙沙

师:小朋友真棒,再想想下雨天,天上怎么样呀?(老师出示挂图,指着天空中的乌云,引导幼儿说“黑”)

幼:有黑云/下雨/好黑??

师:我们用一个字怎么说呢?好听一点的

幼:黑

师:好,小朋友真聪明,又想呀,下雨了,地上都是什么?

幼:水

师:对,有很多的雨水,就会怎么样?

幼:滑

师:那小朋友自己做做动作,怎么样个滑法

幼儿自己自由想动作做。

师:看看这儿(老师指着挂图)妈妈和宝宝的动作你们自己学学

幼儿之间互相拉手,学妈妈和宝宝手拉手的动作。

师:我们说妈妈怎么样宝宝的手呀?

幼:拉着宝宝的手。

师:再看看小阳伞(老师指着挂图),小阳伞的样子怎样呀?

幼:高兴

师:是呀,那小朋友高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呀?

幼:哈哈/呵呵

师:对了,小阳伞也会笑哈哈。

师:好了好了,我想出来了,我知道这首儿歌怎么编了,小朋友来听听:“雨点雨点沙沙沙,天也黑来地也滑,妈妈拉着我的手,小阳伞,小阳伞,笑哈哈。”(老师在说到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字时,可指着挂图引导幼儿自己说出)

4、1)老师指着挂图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念到那句,老师就应该指到画中相对应的地方。

2)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

5、师:小朋友都念的很好听,那我们再想一个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听,我们让它怎么样呀?

幼:唱起来

师:好的,我们先听一段音乐(老师弹这首歌,幼儿唱起第一段来)

师:好的,小朋友都唱的是我们上次课说到的宝宝要去接妈妈,可后来怎么唱呢?听听老师怎么唱(老师唱第二段)

6、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边唱边指到挂图中相对应的地方,反复多唱两次)

7、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唱。

8、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唱《接妈妈》第二段。

9、老师和幼儿一起把歌曲一、二段完整的.唱一次。

10、师:刚才我们唱的很好,但都是用什么唱的呀?

幼:嘴

师:那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做动作,想想你怎么去接妈妈

幼儿自由讨论,自由表演,助理老师弹琴,任课老师完整唱《接妈妈》一、二两段,并走到幼儿中去,引导幼儿做一些动作,观注个别幼儿。

师:瞧,老师这儿有雨伞,雨披,我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妈妈,另一个当宝宝,看看他们是怎么去接妈妈的。

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唱歌。

三、结束部分

师:听,什么声音,老师去开门哈(助理老师在门外敲门)

助理老师:小朋友你们好,我小狗的妈妈,还 有小猫、小鸡、小鸭......的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现在那边下雨了,他们回不来了,想请你们去帮忙接接他们,好吗?(助理老师戴小狗的头饰)

幼:好

全体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去接妈妈。(放《接妈妈》歌曲)

活动前的思考:

在上此次课之前,幼儿已上过一课,会唱《接妈妈》第一段。第一段的歌词简单易记,而第二段的歌词较难理解一些,要会唱第二段,先要让幼儿记住歌词,要记住歌就先要理解歌词,所以在教学活动的开头,老师就请幼儿和自己一起编儿歌,并用挂图在视觉方面帮助幼儿记忆。还针对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词,让幼儿自己做动作,自己感觉帮助记忆。在念和唱歌词时,都出示挂图帮助幼儿记忆,并用拍手帮助幼儿能按2/4拍来唱这首歌

?在幼儿用动作表演时,老师没有请幼儿跟着自己做动作,而是让幼儿自己讨论,自己去想像,然后表演出来,这样不但给了幼儿很大的自由,并且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最后,在故事的情景中结束活动,幼儿兴趣很高,并能在享受中结束这次教学活动。

附歌词:

? 接妈妈 》

雨 点 雨 点 沙 沙 沙 , 地 上 开 满 雨 花 花 ,撑 起 我 的 小 阳 伞 , 干 嘛 去 ,干 嘛 去 , 接 妈 妈 。

雨 点 雨 点 沙 沙 沙 , 天 也 黑 来 地 也 滑 ,妈 妈 拉 着 我 的 手 ,小 阳 伞 , 小 阳 伞 , 笑 哈 哈 。

音乐组活动方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音乐组教学工作总结优秀7篇

音乐组教学工作总结模板6篇

音乐组教学工作总结推荐5篇

音乐组教学工作总结7篇

小学音乐组期末工作总结6篇

小学元旦活动方案元旦活动方案通用8篇

家具活动方案8篇

爱国活动方案8篇

大班亲子活动方案8篇

亲子徒步活动方案8篇

音乐组活动方案精选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