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们对作品中人物命运、情感纠葛和道德选择的思考和反思,通过观后感,很多人可以发现作品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从而得到启发和感悟,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点到家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一点到家观后感篇1
对于《一点就到家》我之前抱有很高的期待。虽然它的上映日期从10月1日延档至10月4日,外界猜测是因为对质量没信心避开风头,但一想到同档期《夺冠》的提档就能明白其背后的市场逻辑:这两部影片都来自于陈可辛团队,背后的制作公司也比较趋同,两部电影岔开一些时间可以避免正面交锋,给各自更多的市场空间,而《一点就到家》敢于延迟到后面,也许是因为品质足够硬,甚至可以“后发制人”也说不定。但事实证明是我想错了。
首先要承认的是,《一点就到家》的质量是在及格线之上的,影片整体节奏明快,而且紧紧扣在三位主人公的事业线上,并没有其他的冗余,配合上鲜艳分明的色彩和欢乐的音乐,使得整个观影过程很舒服。
但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更多的优点,而且对于陈可辛+许宏宇这样的组合,我不觉得仅该要求他们能把故事讲好就可以了,对他们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为什么?监制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可以说是近年来华语地区最重要的创业励志片之一,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标杆,此次打造年轻版的“中国合伙人”,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沉淀之后,对于整体方向的把控,以及观众品味的捕捉应该更加成熟才对,而不应该原地踏步;而导演许宏宇早在《喜欢你》的时间就展现了极高的天赋与才华,快节奏喜剧是他的看家本领,而此次影片除了延续“快”,似乎也再没有其他更多的进步,而最应该呈现的热血感和青春感只能通过喊口号的方式来呈现,非常可惜。
全片最令人感动的点,应该在于魏晋北、彭秀兵、李绍群三人的兄弟情,只是这份兄弟情却呈现地有几分不伦不类,看到有些朋友评论说是在“擦基卖腐”,我觉得倒不至于上升到这个程度,但会让观众有这样的观感,说明影片在情感的塑造上是出现了问题的,很多台词以及演员们含情脉脉的眼神使得部分本该动人的场景画风突变,如果这真的是刻意为之,那创作者真的是太不尊重这个故事和观众了。或者说,就是在太“讨好”观众了。
对,讨好,这个词来形容《一点就到家》非常地贴切,影片的笑点、萌点、泪点、燃点都像算计好了一般,陈可辛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把一切都为许宏宇铺设好了,许宏宇只需要在这个框架内去发挥就可以。比如彭秀兵作为一个在城市打拼接近成功的人,最后愿意回到云南村子里改造家乡,这一点确实需要足够地理由支撑,单纯只靠商机和信念可能还是远远不够,所以只能靠堆砌口号来加持,于是我们看到影片里彭彭就变成了一个口号机器,从头到尾都在喊口号,但谁进到影院里都不是为了听这些空洞的大道理的。
彭彭自己喊口号还不够,还得拉上当地的素人村民一起喊,《一点就到家》这个片名很好,贴切又富有联想,没想到电影里隔一会就得喊一次“一点就到家”,到结尾的时候还要配合上村民们一张张淳朴的笑脸,一度令我怀疑这本身就是一支大型的广告,马上就要出现商标了,这些场景的出现只是弱化了影片真实的情感力量,弄巧成拙。
其实影片在一些地方已经触及到了比较深刻的人文内核,比如就像影片英文名呈现的那样:咖啡还是茶?这是两代人信念的不同之处,也是李绍群和父亲亲情线最大的矛盾,这本该是这个故事最发人深省的点,但李绍群这个人物在电影中就是辅线,而对于咖啡还是茶的讨论也只是浅尝辄止,最后一幕父子和解之所以动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村长父亲的演员演的很好,如果前面有更多冲突和观念争执的呈现,会使得这一幕和解更加具有力量。
还有一幕也是在结尾处,三个人来到了曾经繁华的市集上,只有一位老婆婆还坚守在这里,她和三人缓缓地说起了对这里的情结,令人倍感唏嘘,不禁会令我们思考:在电商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在失去着一些具有人情味的东西?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是有些惊喜的,当时我还在想陈可辛+许宏宇还是有人文关怀的,可以想到在时代发展过程中那些被落下的东西,但是当老婆婆拿出支付宝二维码的时候,之前的惊喜瞬间被打消。行吧,原来到最后科技还是会解决一切问题,人情还是要向科技低头,这不是典型的媚俗吗?
至于影片最该呈现的创业路上的艰辛与挣扎,也因为篇幅所限显得非常表面,我们感觉他们基本没有费什么力就把快递在村子里推广起来了,而咖啡也很快种植成功推向世界了,在最后经历了失败之后,当魏晋北回归村子一切就又都好起来了。这里对于创业艰辛的展现以及人物性格的成长远不如《中国合伙人》,成功原来是如此的理想主义,这不就是在给年轻人喂鸡汤吗?还是尝起来味道不错的那种,但本质根本没有什么营养。
尤其是从李佳琦出场后关于三人成功生活的展现,也因为前期艰辛的铺垫不足而变得只剩“燃”,没有“魂”,当然这也不能怪创作者们,影片本身还是献礼片的属性,这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会限制他们的发挥。《一点就到家》很像《我和我的家乡》中比较平稳的一个单元,而不像一部应该被寄予厚望的电影。如果请陈可辛和许宏宇来制作《家乡》中的一个短片,我猜完成度应该和这个差不多。
总的来说,《一点就到家》很像之前章明导演曾经提到过的“机巧之作”,很难带给人更大的惊喜。
当然了,我仍然给了三星,是因为我确实喜欢陈可辛和许宏宇这两位导演,我相信他们可以做得更好,我也期待他们未来可以带给我们更好的作品。
最后说说三位演员,这三位都是当下极具路人缘的青年演员,可惜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都过于用力,甚至某位演员的表现可以用浮夸来形容。虽然导演可能想要的是中二画风的效果,但演员的表演决定了这个人物是否立得住,在我看来这三个角色很难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银幕人物,创作者有责任,演员也有一定的责任。
一点到家观后感篇2
最近,刘昊然的新作《一点就到家》,成了国庆档票房黑马。
小飞君看完以后,真的觉得,数不清有多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如此治愈的电影了。
三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一个有电商梦,一个有物流梦,一个有着咖啡梦,因为生活工作都太不顺利,从一线大城市辞职,回到家乡创业。
本来以为,这是一部有点烂俗的励志电影,没想到看的过程,整个电影院的人几乎要笑瘫了。
不过,剧情之外,更让小飞君忍不住惊喜打call的,其实是每一帧都可以截出来当屏保的电影画面。
满屏的绿色,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湛蓝的天,洁白的云,葱郁的茶山,简直像极了宫崎骏笔下的漫画场景。
去认真翻了一下,剧组居然是跑到了云南的景迈山取景,一座西南边陲的千年古茶山,也是大名鼎鼎的普洱茶核心产区。
一点到家观后感篇3
从创业背景上看,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异常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礼貌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本事,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构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理解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创业。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
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
我对大学生创业这种事情是十分赞同的,因为现代生活是一个快节奏,充满挑战与机遇,成功与失败并存的生活,大学生创业,不仅仅能够创出自我的一片天地,还能够丰富自我的实践经验,大学生是一个具备高等教育水平,极高修养的综合体。
大学生创业能够将自我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活动中,从事自我擅长的方面,会充分的将自我的专业知识应用其中,做起来也会顺利一些,可是大学生是也是一个弱势群体,首先,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的认识还处在一个初步的阶段,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接触社会,没有真正的意识到社会上的竞争,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缺乏必要的经验,会有很多很多的弯路要走,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忙,大学生创业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和理解,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社会稳定等历史使命。在高校扩招之后越来越多大学生走出校门的同时,大学生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一个社会新问题。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主要优势有:
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2.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3.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大学生梦想心了怀揣创业梦想,努力打拼,创造了财富。
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我的本事,增长社会实战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经过成功创业,能够实现自我的梦想,证明自我的价值。
主要劣势有: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梦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仅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虽然掌握了必须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本事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主角。
3.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日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此刻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4.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我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必须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当有十分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一点到家观后感篇4
看完《一点就到家》点映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好久没有看到一部让我从头到尾都如此愉快的电影了!以至于到最后我都快乐到想在影院蹦起来!这部影片的出现给我压抑的生活中增添一摸清新的亮色,让我在100分钟里呼吸到了一阵“新鲜”的空气。
“新鲜”首先体现在电影的画面上。电影取景自云南古寨,从感官上就充盈着绿色的树木,泥土的芬芳。许导不愧是优秀的剪辑师!树木花草,虫鱼鸟兽,都被他巧妙的剪辑在故事中间,给整部影片都增添了大自然的味道。
其次是三位主演之间碰撞出的“新鲜”的火花。年近三十创业失败的魏晋北来到云南古寨散心,遇到积极乐观不惧困难的快递员彭秀兵,和执着于种植出家乡特有咖啡豆的李绍群,三个人一个有“电商梦”,一个有“快递梦”,一个有“咖啡梦”,三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导演说拍摄时剧本并不完整,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由导演和三位演员共同创造出来的。有很多镜头都是三个演员在玩闹的过程中被导演拍摄下来,又巧妙地剪辑在影片中。所以好多镜头和画面看起来真实的出奇,三位演员碰撞出的火花经由导演的剪辑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影片的成功还要感谢三位演员“新鲜”的呈现。在看电影时我完全忘记了他们平日里帅气的样子,可以说他们把角色和自己融为一体,毫无违和感。有人说,在这部影片中,三位青年演员贡献了从业以来最优秀的演技。比如刘昊然和彭昱畅尹昉吵架那里,真的能看到昊然演技的进步,他的情绪爆发是有层次,有内容的,完全hold住了所有的情感反馈。魏晋北这个角色也是前后变化最大,最有层次感的人物了。
最后,我真的很希望所有人都能走进影院,去看看这部青春的,励志的,热血的,中二的,温暖的,治愈的影片。也许它能让你在哭笑中思考一些什么,或者如果你只是想单纯的给自己找到一个时间,好好放松一下身心,这部电影也会是你的最佳选择!
一点到家观后感篇5
看完电影《一点就到家》,第一感觉就是真实,既有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时代主题;又不乏时下流行的抖音带货、电商购物等潮流元素。电影讲述三个现代的年轻人,经历失败与挫折,从城市打拼到乡村创业,最终带领“黄路村”的乡亲们致富的故事。
三个主人公三个创业梦:彭秀兵怀揣着在北京送快递积攒下的19万,满怀激情,回到云南农村创建物流服务站,但村民根本不会电商购物,没有物流需求。魏晋北是一个潮流创业者,经历了摩拜单车、电子商务,搞过生鲜、卖过家电,但运气欠佳,在最后一次创业失败后,阴差阳错的跟彭秀兵一同返回云南家乡。
李绍群家里是种植茶叶的,但是他却喜欢研究咖啡,为了种出自己喜欢的咖啡,他独自奋斗,种出的咖啡,却只能孤芳自赏。但最终三人走到一起,经历冲突、了解、信任,最终带领乡亲们,在云南的土地上,种出了独特的普洱咖啡,冲出了乡村、走出了云南、“拥有远山树林味道的普洱咖啡”最终走出了中国、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电影内容搞笑、过程心酸,但主人公披荆斩棘、斗志昂扬的创业精神,一直是振奋人心的主题。三个主人公正是代表了三种优秀品质:彭秀兵代表激情,一往无前,无所畏惧;魏晋北代表着经验和技术,熟悉现代商业的运行规则;而李绍群代表着方向,普洱咖啡,拥有独特“远山树林的味道”,带给现代都市一种返璞归真的韵味。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的梦想:电商梦、快递梦、咖啡梦,最终融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中国梦之中,三人携手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当村民们大量种植咖啡的时候,正是运用了扶贫贷款,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们金融工作者,也要充满斗志,用激情和汗水践行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的职业使命!
同样通过电影我也对我所学的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售前服务,可以使顾客在购买到有形商品的同时,还能得到额外的无形知识。售前服务,帮助顾客了解商品,增加商品知识,达到扩大促销的目的`。售中服务,就是商品销售过程中为客户提供的服务。
最基本的要求服务人员做到:尊重客户,主动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为市场销售人员和用户提供商品技术咨询;确认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等。
相比较而言,工业品的销售比民用消费品的销售更为注重售中服务。售后服务,是指企业在客户购买其商品以后,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旨在使商品发挥其应有作用、方便顾客的服务。
如代客送货到家、代客安装调试、上门维修、供应零配件、咨询解答、实行退换制度等等。通常,工业产品和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者,其购买决策不再仅仅取决于产品质量的优劣,而越来越多地把售后服务当作一个重要参数。
一点到家观后感篇6
如果有人说:一点就到家。不知道你理解的是啥意思?
反正我第一眼看到后还以为是:一点钟就到家,说明守时。但当我看完电影之后才醒悟,其实它想表达:点一下就到家,说明方便。通过这件事,我又一次深深感觉到,人和人的思维差距真的很大。
电影的主角分别是三个不同的青年,一个是创业失败者,最后通过卖咖啡成功,一个是从城市回云南老家的快递员,在家乡站稳脚跟,一个反抗父亲的叛逆者,自己选择种咖啡并获得世界大奖。
其实以上任何一个故事,要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那都是概率极低的事情,而在电影中三个极低概率的故事不仅产生交集,而且彼此相互影响、协同发展,这在现实中可以说是个奇迹。当然这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所有常常有人说电影是个造梦的工厂,果真一点都不假。
能感觉到这部电影的编剧还是比较厉害的',内容切中了中国当下的好几个热点:直播、快递、创业等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剧情是,当魏晋北又一次回到北京在做心理咨询,通过他的叙述,人们慢慢了解过去一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剧情就回到做心理咨询的当下,然后在从当下继续发展下去,这种具有倒叙和正序的叙事方式真的很高级,也很引人入胜。
再说演技,刘昊然、彭昱畅、尹昉的演技都十分的在线,尤其是彭昱畅,确实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黄渤。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最后说一个我个人认为的缺点,那就是故事比较浅,回味的劲不够,看过就忘了,不过说回来,这电影本来就是一部喜剧,图观众一乐就行了,也没必要有多深刻,大家开心且票房高,一切都好。
一点到家观后感篇7
电影讲述了三个迥然不同的年轻人在机缘巧合下共同创业的故事,分别事刘昊然饰演的聪明勇敢有实力的魏晋北,彭昱畅饰演的铁憨憨彭秀兵以及尹昉饰演的梦想家李绍群。
我觉得在魏晋北身上所讲述的事一个人心里路程的变化,从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到小山村的岁月静好,从利益追求到人生价值追求,魏晋北在打算离开人世的时候认识了充满动力和希望的彭秀兵,一句朋友拯救了一条孤单的性命,从此踏上了追求心灵安宁的旅程。
彭昱畅的开心的背后事乐观的心态,是对梦想的执着,也是对家乡的情感,励志要把快递带回老家,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距离”,在星雀上门收购的时候,故乡的牵绊打败了金钱的诱惑。
李绍群,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村里人都说他“死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自己的梦想,是和传统的对抗,是执着不放弃,是追梦不停止,他是三个人里面我个人感觉最有信念力量的一个人,就真的在用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现在一直提倡的“匠心"。
电影里的三个主角,以尹昉饰演的李绍群是售前的代表,售前要准备好需要销售的货品,以及货品的质量,产量等。以刘昊然饰演的魏晋北是售中的代表,售中要考虑的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链接,库存,消费群体等。
以彭昱畅饰演的彭秀兵则作为最后一步,把货品完完整整的送到每个顾客手上。电商与实体的实质性差别就是先消费后体验,所以电商的售后也是必不可少的,退货问题也是很常见的。
电影中还有直播带货。近两年以李佳琦,薇娅等人为主的带货直播简直是热火朝天。电影片尾通过李佳琦为他们三个的普洱咖啡直播带货更是在诠释一种新的电商方式。
最后收录两句台词:“失败的只是事,不是人。”“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家。
一点到家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