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制定教案时,应确保内容的逻辑性,避免学生产生困惑,在教案中设置互动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考虑到锦江小学校园及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实际长度概念时选用学生熟悉的学校周围的一些环境,这样既能有效化解难点,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到目前为止,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二)学习新知
1、认识1千米。
师:如果我们要量从大庆到哈尔滨的距离,用毫米、厘米、分米、米这4个长度单位合不合适?
师:你感觉1千米应该有多长?
2、感受1千米。
师:1000个1米有多长?你来猜测一下。(400米一圈的操场,走两圈半就是1千米)
师:请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长,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师: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长,你想不想亲自到室外去验证一下?我们一会儿到外面去验证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长。
去室外体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步要匀,路线要直。
(2)数步数时可以用手指帮助计数。
(3)靠路边行走,注意安全。
(4)完成学习汇报单
你们走了多少步?你们感觉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长时间呢?你觉得1千米怎么样?今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估测一下,从一点到另一点你走的路大约有多长
回到教室里,说一说走完1千米的感受。
3、估算1千米。
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4、单位间的换算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阶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写一篇数学日记———《感受1千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 你眼中的1千米有多长。
2、 走完1千米的路你有何感受。
3、 你所熟悉的哪段路的长度大约是1千米。
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篇3
教材分析
1.对千米的认识;本节学习对长度的客观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然后才是千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与前面的毫米、厘米、分米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不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所以认识难度较大。
2.本节主要学习对千米长度的具体认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距离。
学情分析
1. 通过作业练习和复习课对学生的了解表明学生对前面学习的毫米、厘米、分米、米已经完全掌握。
2. 学生已经掌握了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和实际长度,但千米和前面所学的长度单位之间进率较大且不能直接拿出1千米的实物,所以要多借鉴现实中的具体情境认知千米的观念。
3. 本节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是不能最直观的认知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千米的实际长度,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使学生对1千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观念,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2、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本课是系统学习长度单位在小学阶段的结束,学生能在已有知识对米的认识上,通过学习,找到米与千米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策略的选择:
1、汇报课前实践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如走、跑、看等),经历想象、推测等思维过程,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通过录象、照片,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比较长的长度引出千米。接着,再次展示录象中1000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直接感受1千米。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距离大约是1千米,怎么估计或是计算的,从而在学习4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新的千米的'长度单位,使学生在旧知的回顾中找到新理知识的连结点。
3、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图片出示,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和千米的空间认识。
教学难点:千米的简单换算。
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篇4
一、揭题:
谈话:同学们,五一都去哪儿玩了?今天许老师要带你们到更远的地方,到我国的大江南北去欣赏祖国壮美的河山。
课件出示长城、介绍长城,再问: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吗?提示:长城全长6700( )填上合适的单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出示答案:“千米”引出课题。
二、新课:
1、了解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情况
(1)看到答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说说你对千米都有哪些了解?
(2)根据学生的回答,学生千米和米的进率
1千米等于多少米?1000米又等于多少千米?学会正确地读法。
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1)你认为一千米实际到底有多么长,你能想得出来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2)从学校大门出发到叶廷鹏鹏纪念馆门前大约500米,来回约是一千米。闭眼想一想这一千米的长度。
让学生根据已知的长度说一说1千米有多长。例如:学校的大门到最里层教学楼的距离大约是50米,2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旗杆高10米,100根旗杆头尾相接的长度大约是1千米(课前准备:让学生先了解学校内各场所有长度。两幢教学楼之间长约50米;旗杆高10米;篮球场的长约25米;多媒体教室长约15米等等;)
(3)根据了解的一千米长度,同桌讨论:从林步桥十字路囗沿乡交车往平阳方向出发,大约到什么地方大约是一千米(选择:练川卫生院;柳洋路囗;上桥路囗;)反馈时说说你的想法。
(4)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从你家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一千米?
对学生先前可能提出的1千米的路进行回顾。(刚才某同学说的.距离是一千米吗?课后,选择同学们讨论的一种方法去验证。)
3、千米的应用。
(1)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在表示路程、河流的长度或象长城这样巨大的建筑工程时往往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2)课件出示:长江,黄河、我国南北、东西长
(3)千米也叫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读作千米或公里。课件出示:路牌、里程碑等
(4)课件出示1小时的路程。
成人1小时约行5千米;
自行车1小时约行15千米;
公共汽车1小时约行60千米;
火车1小时约行90千米;
飞机1小时约行1200千米。
4、千米和米的化、聚(在欣赏景色同时展开教学)
要求讲法要准确,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5、刚才在领略我们祖国壮丽山河的同时你还收获了什么?
三、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系统整合。
四、综合练习
(1)填写单位
(2)千米与米的化聚练习
(3)大数字化聚
(4)看书质疑:书上给我们介绍了有关千米的一些知识,你们看看,有什么新收获或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再与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相互探讨探讨。然后完成书上填空。
五、你认为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吗?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检阅资料,如果有的话,记录下这些单位的名称;用在什么地方;并写出自己对这些单位的感受好吗?
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千米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活动:
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和走100米要几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并用手势表示长度。
2、填空:2米=()分米60厘米=()分米
300厘米=()米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②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
③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跑。
4、[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①请同学们找到首都的位置,再找到我们省会的位置,从北京到杭州的铁路[课件演示闪动的铁路]这段长1651(),你知道填什么长度单位?还能用以前学过的单位名称吗?
计量较远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板书:千米)所以北京到杭州的铁路长为1651千米。
②让我们再去欣赏北国冰城的景象吧![课件同时出现哈尔滨冰雕图片]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这个单位由学生说)。
③你还想到美丽的春城去参观世博会吗?[课件出现世博会图片]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长3179千米(这个单位也由学生说)。
5、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揭示课题)。
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了解千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千米的应用。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建立“千米”观念:
我们现在知道“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吗?(大!)
刚才我们从地图上认识了“千米”,那现实生活中,1千米到有多长呢?
上课前老师带领你们在操场上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根据这道公式,
a、出示画面讨论一下问题:
①用等号相连,说明他们的长度怎么样?
②等号两边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③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⑤米可以用符号m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以怎样表示?
思考:1千米到底有多长?
提出问题:谁能用身边的例子说说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如果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就是200米,那么来回走几次就是1000米?(5次)
你们都已记下自己走100米路的时间,照这样计算,走1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
找一找,从学校出发到哪个地方大约是1千米的路呢?(从学校到……)你还知道哪段路程也是1千米左右?(学校操场200米一圈,跑5圈是1千米左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b、出示几组常规画面,强化“千米”概念。
①成人每小时可行5千米。
②自行车1小时可行15千米。
③公共汽车1小时可行40千米。
④火车1小时可行驶80千米。
⑤飞机1小时可飞行700千米。
2、学会米与千米的换算:
(1)例1教学:2千米=()米2千米500米=()米
①想:你会推算上面两题吗?尝试做一做,再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②反馈:(指名回答)2千米=20xx米,因为1千米是1000米,2千米是2个1000米,就是20xx米;
2千米500米=2500米,因为2千米是20xx米,加上500米,就是2500米。
③练习:3千米=()米8千米=()米
6千米720米=()米
3千米25米=()米
做后,把方法说给同桌听。
(2)例2教学:4000米=()千米4350米=()千米()米
①你再来试着做一做,再与同桌交流思考方法。
②反馈:4000米=4千米,因为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4350米=4千米350米,因为4350米可以分为4000米与350米,4000米是
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③练习:6000米=()千米
2400米=()千米()米全体同学自由说推算过程。
7005米=()千米()米
(3)、自学课本p84-85。
三、练习巩固:[课件出示]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智慧宫去闯一闯,只有动脑筋,开了金银锁,你
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准备好了吗?
(1)银锁题:
1、练一练2,填数轴。
2、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珠海到广州距离151()数学课本厚()
学校操场长250()成人3小时行15()。
3、在里填上“>”、“
20xx米Ο3千米5千米20米Ο5020米
4100米Ο4千米8千米Ο8006米
(2)金锁题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③跑道长400千米。()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2、把下面的速度与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t3
3、改错题:
小明的日记
20xx年4月19日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丛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叮叮,叮叮问:“小明,上那里去?”我说:“去江心屿放风筝。”叮叮说:“石坦巷离江心屿很近,才3米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现在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你现在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平方千米。
?教学难点】
感受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让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1)4公顷=()平方米
(2)73000平方米=()公顷
2、填一填
(1)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
(2)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相当于()
二、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景,引入平方千米
1、师:同学们,公顷大吗?其实还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那就是平方千米,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认识这位新朋友----平方千米。(板书:认识平方千米)
提问:看到“平方千米”这四个字,你联想到了哪个长度单位?(千米)
2、既然大家觉得平方千米和千米有关,那你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来猜猜边长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呢?(学生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千米。
3、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进率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千米和米有关,还记得是什么关系吗?(1千米=1000米)那么平方千米和平方米肯定也有关系,你能算出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吗?
学生尝试探索后交流。
板书: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4、推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进率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是什么呢?
既然1公顷=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你能根据这些关系推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关系吗?
学生自己探索后交流。
板书:1000000÷10000=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教师叙述: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还可以用100公顷来表示。
5、感受1平方千米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填一填
1、让我们走进生活去感受平方千米的大小吧。完成填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1)我国著名园林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约350公顷,合()平方千米。
(2)1997年,珠海建造的圆明新园占地面积约1.39平方千米,合()公顷
面积单位的大小顺序排一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板书)说一说: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举例说说各自在那些场合使用。
2、填面积单位
(1)计算机屏幕的面积大约是780()。
(2)学校计算机房的占地面积是96( )。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是1100( )。
(4)机场跑道约占地20( )。
3、试一试
一架直升飞机在一片梯形松树林(如右图)上空喷洒药水。这片松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4 + 2)× 2÷2 =6(平方千米)
6平方千米=600公顷
答:这片松树林的面积是6平方千米。合600公顷
4、自我提升
一个长20xx米,宽1500米的长方形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千米?有一平行四边形果园与此长方形果园面积相等,已知平行四边形底为3000米,求它的高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作业布置】
数学练习册
?教学反思】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由于平方千米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不能像平方米那样直接比划,因而教学中采用了想象与转化成较小的面积单位来感受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中把推导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与感受平方千米的大小结合起来,既让学生掌握了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又同时让学生通过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进一步感受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收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把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