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认真编写一份教案,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控课堂节奏和内容,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蚕的日记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蚕的日记教案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学习雷锋同志甘做“傻子”的精神,懂得如何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他人的人。
3.理解本课“傻子”的含义,批驳错误的观点。
4.学习课文方法,练习写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为他人做好事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品德为重点;连段成篇,把几段话联在一起,写成日记为难点。
教学思路:
读议结合,读中悟意,以养成教育为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从平凡的、日常的、细小的工作做起。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正确认识雷锋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自觉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教具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一幅雷锋画像,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导入 课题。
1.先请同学们思考,本学期,班里哪些同学做了好事?
2.激发兴趣:上面大家说的,都是大家知道的,有的是见到的,有的是听到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些做了好事,别人并不知道,或许过了很长时间别人才知道,或许别人永远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我们班哪些甘做无名英雄的同学,做了哪些好事,说出来,大家听一听(抽两三名学生说)。
小结导入 新课:大家所说的小朋友都很好,愿意为别人做好事,反映了这些同学都有高尚的品质。今天,我们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做好事,他做了哪些好事,你知道吗?(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在听时思考问题:①雷锋做了哪些好事?②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上反映了雷锋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精神?③当别人说雷锋是“傻子”时,他是怎样想的?
2.抽两三名学生回答,师生评议,补充完整。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抽学生读课文,纠正学生读音上的错误。
2.利用生字卡教学生字,教读后,抽两三名学说结构,组词语。而后学生做书空练习,帮助识记。
3.学习新词。抽两三名学生读书上的词语,口头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4.学生练习,巩固字词。同桌二人,一人报字词,一人写,写完后交换批改,登记分数,看谁分数高。
四、学习课文。
1.学生默读,自学课文中第一则日记。
2.提问:①雷锋做了哪些好事?(把100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②有人说雷锋是“傻子”,他是怎样看的?(不对的。)③雷锋寄钱给灾区人民,有人说他是“傻子”,这种说法为什么不对?
3.讨论,回答。抽几名学生回答问题,抽学生帮助补充。
4.学生熟读课文,思考雷锋说的话。
五、理解雷锋说的话,归纳主题思想。
1.抽几名学生读一读雷锋说的和想的句子。
2.雷锋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组织学生讨论,说说如何理解对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3.理解课文中“傻子”的含义,学习引号的用法。教师:这里的“傻子”带有引号,谁能说说这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傻子”用的是反意,引号是表示相反意思,其实不是傻子的意思。雷锋总结出了: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4.联系实际,学习引号的用法。
5.讨论,归纳主题思想。学习雷锋同志,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六、细读课文,全面领会内容思想。
七、组织讨论,进行思想教育。
1.提出问题,思考:①我们应该怎样向雷锋学习,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2.组织讨论,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
3.组织学生评论,抽几名学生说说谁说得最好。八、作业 。
1.抄写生字,组一个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学第二则日记。
1.学生轻声读课文。
2.提问:①雷锋星期日做了哪些好事?②雷锋做好事,是怎样想的?③雷锋有哪些高贵品质和精神?
3.讨论,抽两三名学生回答提问,师生共同评议,补充完整。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提问:①雷锋星期日为战友做了许多好事,本来很累,可他为什么“感到很快活”?(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众把自己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些句、段,最能反映雷锋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抽几名学生回答,读一读你找的中心句、段,并口头说说这些句和段说了什么意思。)
4.学生熟读这些句子,力争会背会写。
三、熟读课文,理解雷锋的高尚品质。
1.学生熟读课文,思考:这则日记说了雷锋做了哪些事,反映了他的什么品质和什么精神?
2.指导学生讨论。归纳:反映了雷锋为别人做好事,甘做无名英雄的精神。
3.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应该学习雷锋的什么品质、什么精神,你自己应该怎样做?
4.组织讨论,抽学生当众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学习日记写法。
1.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这篇课文采用的是什么形式写的,与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3.讨论,抽两三名学生说一说。
4.讲授,明确:课文形式运用的是日记。日记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先要写清日期(年、月、日),较详细的,还要写上天气,星期几,有的还有标题。然后就是正文,用几段连贯的话,把主要的事情交代清楚。
5.思考: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很多,请同学们思考,学写一则日记。
五、练习及作业 。以学雷锋做好事为主题,写一则日记。
蚕的日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理解绘本中蚯蚓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尝试运用绘画形式来续写日记,并能大胆而连贯地讲述所续写日记的内容。
3、体验阅读和续写日记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ppt一份,纸和笔人手一份,绘本一本,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标记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出示绘本封面《蚯蚓的日记》,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封面图片,了解书名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呢?这个蚯蚓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
(根据幼儿回答引入)“蚯蚓的日记”是这本书的什么?有几个字?前面的三个字你不认识没关系,但“日记”这两个字你一定要认识。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记呢?
2、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日记?(幼儿回答)
师:那日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寻找答案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绘本故事内容和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
1、第一遍阅读,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1)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
师: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3月1日)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在这一天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幼儿讨论回答)
师讲述故事:原来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样钻地,蜘蛛成功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样倒立走路。你们觉得明天蚯蚓会成功吗?
(2)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
师: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该怎么记录?对了,3月2号,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吸附在树枝上。)
(3)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播放孩子的尖叫声)
师:你听到了什么?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呢?他们碰到了什么事情?这跟蚯蚓有什么关系啊?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师讲述故事。
师: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对了,蚯蚓在日记的最上面都有标日期,记录这一天他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会怎么样?
(4)师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
师: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调皮的事情。今天是(幼儿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调皮了,它变得非常讲礼貌。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 (从蚯蚓的日记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5)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五页(播放音乐)
师:3月5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师: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6)师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出示蚯蚓姐姐的图片)
师: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它是谁?蚯蚓和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事实是这样的吗?
(7)阅读完后与幼儿共同得出日记的简单含义。
师:看了蚯蚓的日记,我们知道了原来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你开心,难过,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记都标有时间。
2、第二遍完整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进行续写日记。
师幼完整阅读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记,那3月7日,蚯蚓还会去什么地方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三、拓展幼儿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续写日记
1、师提出记日记的想法,用神秘的语气启发想象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请你来帮助蚯蚓把3月7日这天的日记记下来。
2、引导幼儿思考日记怎么记?梳理幼儿经验。
师:记日记的时候我们首先在日记的最上方标上日期(3月7日),写完日期后,再想想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呢?想好了就把它画在纸上。
3、幼儿自由尝试记录日记,师巡回观察指导(可以请先画好的小朋友,去找客人老师,请客人老师将他的日记写下来)。
4、展示个别幼儿日记,并简单点评。
5、把作品贴在书的后面,引导幼儿发现日记记了几天的事情,其实,3月1日是星期一,那3月2日呢?……原来,在写日记的时候还可以写上星期几,这就是蚯蚓一周的日记。
6.延伸活动结束:你们也想写写自己的一周日记吗?那我们到教室里再去试试看吧。
活动反思:
此绘本蕴含的教育意义深刻,我巧妙地采用记录的形式,用四个符号标记统揽整个故事脉络,以蚯蚓记日记时的心情为切入口,从区分开心、难过的日记开始,逐步过渡到“值得我们学习和需要帮助改进”的环节,深化了幼儿的认知和理解,凸显了教材的教育价值,效果良好。
蚕的日记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依据日记进程,大胆猜测,连贯表示。
2、在图片排列的过程中,享受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背景音乐、小筐、拼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朋友们好!我是应老师,现在给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是什么,这两个字认识吗?
幼:日记。
师:日记是什么?幼:记东西的
师:老师写日记是记工作,你们记日记是写什么呢?
有的日记记录的是高兴地事,有的记录的是难过的事。
总之是难忘的事,把难忘的事记下来就是日记
师:(出示小老鼠)今天老师带来的这边日记是谁的呢?这个日记本是他们俩的,看看他们的这本日记本用图画记录的是什么东西?
师:他们带的什么?原来是这些东西
幼:照相机、地图、绳子、笔,降落伞,勺子,望远镜
师:这两只小老鼠的日记本里出现了照相机、地图、绳子、笔,降落伞,勺子,望远镜,是关于小老鼠的什么日记呢?带这么多东西去干什么?这次要去丛林里去旅行,对了。这就是一本《小老鼠的探险日记》,它们要出去探险了,它们想要去找一个大型的野生动物,哪怕能找到一个也心满意足了,
观看ppt课件大型野生动物的影子,我们看到了什么动物呢?
大象,犀牛,梅花鹿,袋鼠,牛,鹰
二、中间部分:
(一)、观察图片1——4幅图。
1、小老鼠这次的探险就是为了去找大型的野生动物,于是两只小老鼠就背着准备好了行李出发了。它们来到了一座大山前,它们决定来这座大山内这里寻找动物,于是小老鼠的探险日记也开始了。
2、小老鼠的记录就从这里开始了。
第1天:它们爬上了一座悬崖
第2天:它们在山上走了好久
第3天:它们看到了一只大鸟,还给她拍了张照片。
第4天:它们拿着望远镜,眺望远方,看看有没有大型野生动物的身影。
3、小朋友们,小老鼠的记录记到这里有几天?这四天了记录了什么事,你们还记得吗?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
4、老师完整讲述4天日记。
(二)观察5——10幅图,并进行猜测。
1、现在有四天小老鼠的日记,但是小老鼠的探险日记总共记录了10天,那10天的日记剩下的还有几天?
接下来的日记还有6天,老师要求你和你的朋友们要把接下来的6天的日记记得清清楚楚,6天的日记要是让一个人去记有些困难,你们三个人一组,你们商量一下怎么记,大家一起来记住小老鼠每天做的事
2、老师完整讲述5——10天内容。
第5天:两只老鼠什么也没找到,继续往前走,他们在高高的悬崖边,好险
第6天:降落伞帮助它们安全着地。
第7天:他们发现一个巨大的的山洞
第8天:他们在山洞里什么都没发现,饿极了,坐下来吃了东西
第9天:他们累坏了,在山洞里睡了一觉。
第10天:它们走出山洞下雨了。
3.这里有大屏幕,上面会出现滚动的数字,你们说停我就停,你们就说停下的数字那一天发生的事情。
根据出现数字,讲述相应发生的事情。
4.小结:看看回答的是不是正确。
5.这就是总共这6天的旅行内容,它们走出了山洞,但是下雨了,它们要回家了。
三、根据10天的旅行内容按顺序拼图
1、师:10天探险,他们要回家了,它们的旅行完美吗?
但是它们是为什么而去呢?
幼:去找大型野生动物,但是它们找到了吗?没有
它们所以觉得好遗憾,并不完美,可是这10天的日记,如果你把他们仔细准确的拼起来,拼成一本书的一页,你会发现奇妙的事情,这里有一块拼图,前面是小老鼠探险日记的前四天,后面是6天,你和你两个朋友三个人一起准确的把它们都拼起来,准确拼好以后你会有一个新的发现。
2.幼儿动手合作去拼图
拼完后看看小老鼠要找的大型野生动物有没有找到。
3.师:播放课件ppt,按顺序出现旅行的内容,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犀牛的图片
这是一次完整的旅行,其实小老鼠的旅行在大型野生动物犀牛的身上做了一次旅行,小老鼠出了山洞,它们两个就准备回家了,它们没有找到野生动物,感到特别的遗憾,一往无前的往前走,他们应该回头看一看。
四、结束离场
好了孩子们,小老鼠们进行了10天的旅行,接下来我希望你们也能进行你们自己的旅行好吗?
蚕的日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阅读理解故事,感知蚯蚓视角里的世界。
会选择一篇日记重点阅读,用记录、交流等方式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初步分辨是非好坏,体会幽默诙谐的画面带来的乐趣与感动。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课前了解有关蚯蚓的知识;
?蚯蚓的日记》电子版大图书(ppt,网上直接下载);
?蚯蚓的日记》大图书分页布置在教室四周(网上下载,打印涂色);
幼儿人手一份纸笔(纸片剪成小鸡心形状);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对蚯蚓的已有经验
师:你知道蚯蚓吗?把你了解的关于蚯蚓的知识来和大家说一说!
二、播放电子大图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观看电子大图书,记下一篇最有趣的日记。
师:有一条小蚯蚓,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自己看到的、经历的或者想到的一些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他会记录哪些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蚯蚓的日记》吧!注意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记下一篇你觉得最有趣的日记!
2.通过提问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你觉得哪一篇日记最有趣?记录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散阅读
用记录、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幼儿归纳并理解
1.猜测蚯蚓记录日记时的心情。
师:蚯蚓的日记有趣又精彩,那你觉得蚯蚓在记录每一篇日记的时候心情都一样吗?有些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得意、难过、伤心、害怕、沮丧、担心……)
2.幼儿分散阅读,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日记重点阅读并做好记录。
师:日记里到底记录了哪些高兴、得意的事,哪些难过、伤心的事呢?请大家仔细去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一篇你最喜欢的日记。
3.讨论记录的方法。
师:怎样记录才能让自己或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你记的,记录的是哪一篇日记呢?(引导幼儿讨论在记录时用最简便的方法:即记录日记的日期,记下自己的姓名或学号、标记等)
4.出示记录统计表,汇总阅读后记录的情况。
师:我们用表情符号(微笑、难过)分别表示蚯蚓不同的心情,看看你阅读记录的那篇日记是蚯蚓开心的事还是难过的事,就贴到相应的表情符号后面。
5.分享交流各自的记录,师幼共同分类归纳蚯蚓在不同心情时记录的不同的事。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记录的喜欢的日记是哪一篇?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是蚯蚓高兴的事还是难过的事?
四、深化理解,初步分辨是非好坏
1.寻找蚯蚓日记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和需要我们提醒他改进的地方。
师:在蚯蚓的那么多高兴和难过的日记中,你觉得哪些地方他做得很棒,让我们感动并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还有些小问题或小缺点,需要我们提醒他改进?
2.记录统计表上增添符号“大拇指、问号”,分别表示“值得我们学习、有问题需要改进”,请幼儿分辨是非,将先前汇总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匹配。
3.出示最后一篇日记,组织幼儿讨论。
师:“作为一条蚯蚓,也有不好过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很小,有时大家甚至忘了我们在这里……”小蚯蚓有担心的事吗?担心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
五、延伸活动
1.区角活动:将图画书放到图书区,引导幼儿进一步阅读书的前后环衬中一张张有意义的相片,观察小蚯蚓使用的桌椅、如何握笔等可爱的形象,加深幼儿阅读的兴趣,深入理解体会《蚯蚓的日记》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思考。
2.游戏活动:会用手偶在表演区中表演《蚯蚓的日记》故事情节。
3.家园共育:继续阅读《蚯蚓的日记》,在家长的指导下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大自然中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将自己每天或每周有意义的事用图文的方式记录成日记。
活动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先指导孩子细细品读了其中的三篇日记:蚯蚓教蜘蛛钻地,蜘蛛教蚯蚓倒立行走,蚯蚓和蚂蚁打招呼,从而引发孩子对阅读绘本的强烈兴趣,也渗透了一定的写日记的方法。接着让孩子们自己阅读绘本,说一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从中可以知道如果哦我们学写日记可以仿照蚯蚓写哪些事情。从中提炼出可以写“家里的事”,“学校的事”,“朋友间的事”,甚至是“做梦梦到的事”等等,可以写伤心的、高兴的、难过的、失望的、丢脸的等等。在此过程中,由于我选取了很多孩子们的生活照进行引导,因此孩子们思维很活跃,想到了很多很多我甚至之前没有设想到的写作题材。本周二我进行了初次的日记写作练习。孩子们写的内容也很丰富多彩,而且也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内容真实,这让我非常欣喜。
孩子们喜欢这本绘本,并能通过这本绘本学习到技能,我觉得我这堂课的目的就圆满完成了。我以后也会更多地选取一些特定绘本进行教学,希望也能像《蚯蚓的日记》一样,在孩子的心中开出美丽的花。
蚕的日记教案篇5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冬天到了,你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松鼠日记》,从中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知识。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识记生字“鼠”,理解“日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认读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认读。
松鼠 阴天 塞进 扒开 刮风
附近 木牌 打扰 任然 估计
5.小组合作识字,探究识字方法。
6.出示小黑板巩固生字。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指名认读、组词。
2.学生边认读边观察每个字的字形及间架结构、笔画。
3.交流自己的发现。
4.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点。
困:全包围结构,注意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里面的“木”最后一笔是点。
森:上下结构,注意三个“木”的变化。
拜:左边把“手”的竖钩变成竖撇,右边有四横。
5.学生练写。
6.写字展评。
蚕的日记教案5篇相关文章:
★ 鞋子教案5篇
★ 幼师教案5篇
★ 偷西瓜教案5篇
★ 划船教案5篇
★ 水中花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