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是人类智慧的瑰宝,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经验,事迹材料的研究可以为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1
1月8日,钱七虎院士荣获20__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知消息后,十四局第一时间发出贺信,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钱七虎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对钱七虎院士的指导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了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时代跨越,铸就了固若金汤的“地下钢铁长城”,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十多年来,在江、河、湖、海等水下大直径盾构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钱七虎与“十四局大盾构”渊源颇深,为集团公司多项重难点工程提供了指导帮助,为集团公司大盾构品牌建设和大盾构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
20__年,钱七虎成为集团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首位合作院士,推动了以十四局为依托的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水下盾构工程技术分会的建立。
报告会上,钱七虎分享了他事业成功的秘诀:首先是信党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其次是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再次是在工作生活中摆正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
钱七虎的发言朴实无华却又掷地有声,体现着一名科学家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担当,与会人员深受感染,掌声不断。
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2
看完节目之后,内心十分感动,尤其是朱彦夫同志以无手之臂书写人生传奇,以坚定信念创造人生辉煌,以实际行动践行誓言,为党、为人民挥洒热血的光辉事迹,感动人心更鼓舞人心。
感动更要见行动,南麻作为“西部宜居新城”“南部产业新城”建设的主阵地,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向朱彦夫同志学习,高举理想信念的大旗,不畏艰难、不懈奋斗,按照县“66966”工作体系,紧紧围绕“五个进位攀高”目标定位,聚力打造“六个高地”,实现“六个走在前列”,单项工作争第一,全面工作创一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干劲、冲劲、闯劲,在产城融合上拼突破,在城乡建设上拼发展,在果业振兴上拼创新,在平安建设上拼落实,在队伍建设上拼作风,争做“沂源铁军”的排头兵,拼出南麻新高度,以奋斗致敬楷模。
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3
新疆戍边50年魏德友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工农红军王定国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儿童孤独症机构创办人田惠萍昆明爱心食堂创办人王兰兰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大国工匠李万君
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
航海家郭川
抗癌女护士王威寻亲大姐吕顺芳
维和士兵申亮亮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宁波守塔人一家五代守塔百年
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xx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4
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__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并列季军。苏炳添成功夺牌让中国人倍受鼓舞。他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亚洲的骄傲。他不到最后一秒不放弃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专注执着,正确科学地把握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专注精神,不受干扰,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成功所必须的精神。他,年仅25岁,就获得了获得了神学哲学双学位。如果他愿意,他随时可以成为巴赫音乐最正统的接班人,这就是史怀哲传奇的青年人生。然而,外界的鲜花掌声,舆论的吹捧没有给这个理性的年轻人带来一丝的浮躁。29岁时,他决定从零基础学习医学,拯救非洲难民。从此,他把毕生的精力,都专注地奉献给了非洲医疗事业,在蛮荒丛林中度过余生。被誉为“非洲之父”的他,临终时由衷感慨:“上帝啊!当跑的路我跑过了,尽力了,我一生扎实的活过了!”史怀哲的一生可谓专注地做到了追随奉献的本心,做了最真实的自己。可见,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具有专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学追求,是一种能力。“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南开马蹄湖畔的亲笔题诗,正是叶嘉莹先生一生的写照。已九十岁高龄的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研究的方法讲究科学,充分利用优势,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处,从孩子到成人,传播的方法都是让人喜闻乐见,她也从中得到启发。叶先生曾说,她的根在祖国,她要为祖国永远留下古典诗歌的财富。于是,人们依旧能在世界各地华人文化圈内,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终让一代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她因此成为当今诗坛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员宿将。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她的科学精神和执着的卓越的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精神矍铄,风采依旧,真是“莲实有心”“梦偏痴”。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执着的精神加上科学的态度,才是成功的双翼。
永不放弃,更是一种高宝贵的品质。在成功的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许许多多困难,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人才有希望达到顶点。他生来就没有四肢,独特的外表让人铭记。他就是享誉全球的演说家尼克。胡哲。少年时饱受嘲讽,让他闪过轻生念头。但跳进浴缸前他改变了想法,他想要清醒地活着。于是,他苦练演说技巧,到世界各地寻找机会。在被拒绝上百次之后,终于感动了世人。凭着出色的励志演讲,他赢得全球的尊敬。三十出头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说:“没手、没脚、没烦恼。”因此,他的乐观与坚忍终于带他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终于驶向成功的彼岸。
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5
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xx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