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案需要反映出最新的教育标准和趋势,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归纳概括10的组成,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组加减法。
2.提高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能积极探索新知,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直接快速地凑10。
活动准备:
1.人手雪花片10个人手这样表格若干。
2.10个苹果卡片,10级台阶图,小狗、骨头卡片,喜羊羊手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给我们带什么来了?(从桌下拿出一盘苹果)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羊羊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将盘里的苹果一个一个地摆在桌上)生:10个。
(将10个苹果卡片横排摆在黑板上)10个苹果我们就用10来表示。(板书:10)师:现在喜羊羊想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分。孩子们你们能帮喜羊羊分一分吗?
师:喜羊羊说,今天谁分得好,她就把苹果奖励给他。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1.动手操作培养幼儿数感。
(1)分一分师:现在请你们听清老师的要求,请每位幼儿把桌子右上角的10个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间。
生:(放雪花片)师:我们用这10个雪花片代替10个苹果,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开始。
(在幼儿动手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2)说一说师:请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几和几。
2.幼儿汇报后整理凑10法师:现在我要请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样吗?(抽1位幼儿上台分苹果)师: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师:老师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苹果奖励给你。
师:(指图形)从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从右往左看10还可以分成9和1,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们记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来记,(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师:现在又听老师要求,请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
师:请你们动动脑筋,刚才我们已经把10分成了1和9,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来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的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生动手分,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师(分苹果,中间用一条虚线分开)师:从左看10分成了2和8,从右看10还分成了8和2,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填表格2、8)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
师:请你们又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想一想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生动手分,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又找到了哪两个好朋友?
(带着幼儿把剩下的几种分法一起分完,把表格完成。)师:你们真能干,帮喜羊羊把10个苹果分成了两堆,并且有这么多种分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记一记你们的分法吧。
(三)整理算式。
师:刚才大家帮喜羊羊分苹果,她夸你们真聪明。现在,喜羊羊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请你们把刚才分苹果的这几种分法用加减法算式表示出来,我们看谁最能干。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种分法,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9个苹果,可以怎样来列加减法算式呢?
生:(1)1+9=10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1):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9个苹果,合起来就是10个苹果。
师:谁再来列另一个加法算式?
生(2):9+1=10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2):左边有9个苹果,右边有1个苹果,合起来就是10个苹果。
师:谁来列一个减法算式?
生(3)10-1=9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3):一共有10个苹果,去掉1个苹果,还剩下9个苹果?
师:谁再来列一个减法算式?
生(4)10-9=1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3):一共有10个苹果,去掉9个苹果,还剩下1个苹果?
师:为了你们能更准确的计算10的加减法,我们还可以通过找好朋友的方法来计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师指表格,学生算)(四)应用拓展,寓学于嬉1.口算师:你们会了吗?好,老师来考考大家。现在,请大家看老师的卡片,很快的口算出答案,比一比谁算的最快最好。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2.小狗抢骨头师:(把台阶图贴上黑板)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好,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
师:有一天机灵狗饿了,到处找东西吃。突然他看到台阶上有一只大老鼠抱着一根骨头,(出示老鼠),于是,它就想去抢这根骨头吃。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狗抢骨头,好不好?
师:我们一起先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级台阶。
(学生数,教师在台阶上标数字)师:现在老师帮小狗爬上第一级台阶,(将小狗放在第一级台阶上)一共有10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1级台阶,它还要爬多少级台阶才能拿到骨头呢?
生:9。
师:怎样列算式呢?
生:10-1=9(教师在第一级台阶上板书算式10-1=9)师:小狗接着爬上第2级台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呢?
(抽幼儿提问并列式回答,教师在台阶上板书减法算式,继续把台阶爬完。)3.做练习。
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 学习看图列式,口头编应用题,促进分析能力的提高。
活动准备:
1、 一个宝藏箱。
2、 每人一套 1~5 的数字卡片及—、 = 符号,铅笔,橡皮,作业本。
3、 图片: 1 个农民伯伯,柿子 2 个,梨 3 个,苹果 4 个,桃子 5 个和画一幅作业本里的题目和图片。
4、 画幼儿用书第 28 页中的四幅图(猫,猴,熊,兔)。
5、 课前练习开火车(咔嚓、咔嚓、咔嚓,呜 ,咔嚓咔嚓,嘘)。
活动过程:
一、 以游戏引题
1 、教师:小朋友,欢迎来到数字列车总动员,我是列车长——小不点。我的口号是:只要你努力,关关都能过!今天,我们要乘着这列火车去寻找宝藏(出示宝藏箱),不过呢,在找到宝藏之前,我们要先闯过三个有困难的关卡站,小朋友们过了关才能找到宝藏,才能知道这个宝藏到底是什么?你们有没有信心?(有)那我们一起开火车进入第一站(做动作)水果园。
二、数字列车到达第一站 :水果园(逐一出示教具,讲解口头应用题,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
1 、水果园到了,看看有谁?(出示农民伯伯),农民伯伯说想要找到宝藏,必须过了我这关的四道难题!咦,看看他给我们出了什么难题?
请听题一:
师: a 、果园里原来有 2 个柿子,送给老奶奶 1 个,果园里还有几个柿子?请小朋友算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算的?算式怎么列?
b 、出示数字宝宝 2 、 1 ,列出算式: 2 — 1=1 ,请幼儿说说数字宝宝“ 2 ” 、“ 1 ” 代表什么意思?
2 、师:下面我要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摆一摆,说一说。咦!看看你们的桌子上是不是也有数字宝宝,农民伯伯要出题了,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找到数字宝宝,然后摆出算式。
请听题二:一天,农民伯伯摘了 5 个桃子,卖掉 2 个,他还剩下几个桃子?教师巡回指导,摆好后,请个别幼儿来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3、 请小朋友们快快整理好数字宝宝,我们要来过第三个难题了!
请听题三:果园里有 3 个梨, 2 个梨坏了,问还剩下几个梨?(引导幼儿说出算式)
4、 还有最后一道题,过了这道,才能进入第二关。
请听题四:果园里有 4 个苹果,分给小胖 3 个,果园里还剩下几个苹果?(讲解同上)
小结:农民伯伯说小朋友们真能干,破了我这关,现在请你把数字宝宝快快放进小篮里,我们的火车要开动了,请你快快上车,注意安全,咔礤咔擦咔擦,呜 ~ 小火车进入第二关:动物园
三、 数字列车到达第二关:动物园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口头编应用题,列式)。
1 、看看动物园里有哪些小动物们来考我们,咦,喵喵、、、是谁呀?
出示图片小猫:小猫说想要找到宝藏,也必须得过我这关!
问:小猫我原来有几条鱼?吃掉了几条?还剩几条?(算式怎么列,有谁知道?)
小结:小猫我原来有 3 条鱼,吃掉了 2 条,还剩 1 条。 3 — 2=1
2 、看看第二位出场的是谁?
出示图片小猴,请幼儿自己来口头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小结:小猴原来有 4 个橘子,吃掉了 2 个,还剩下几个? 4 — 2=2
3 、看看还有谁?
出示图片小熊、小兔:同上请幼儿自己来口头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小结:小熊原来有 5 瓶汽水,喝掉了 2 瓶,还剩下几瓶? 5 — 2=3
小兔原来有 5 只香蕉,吃掉了 3 只,还剩下几只? 5 — 3=2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又过了我们这关,请快快进入数字列车第三站:作业园。同样开动小火车、、、
四、 欢迎来到第三站:作业园。( 教师讲解示范第一题,幼儿根据题意,独立完成以下各题,教师和幼儿一起点评分析。)
1、 看看作业园里又会有什么呢?(出示事先画好的作业本中的题目,请幼儿说说图上有哪些东西?——小树、蜡烛,书本,老鼠、箭头等等。教师讲解虚线的圆圈,蜡烛灭了,叉等都表示去掉或者减掉的意思,为下面做题作铺垫。)
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做做第一道题。(集体口头说应用题,并看图列出算式。)题目是:总共有 5 棵小树,去掉了 2 棵,还剩几棵?
2 、请小朋友们翻开作业本第 37 页,看看你书上的是不是和老师黑板上的一样。现在请你们快快把其他题目给完成,我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动作最快。
3 、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到底做的对不对,请个别幼儿来讲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五、以找到宝藏结束活动,并且起到点题的作用。
小朋友们真厉害,三关都被你们闯过了,火车达到了目的地,现在呀,宝藏马上要被找到了,你们高不高兴?再来猜猜这个箱子里到底是什么呢?揭晓答案:教师拿出箱子里的笑脸娃娃帖。
师: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像笑脸娃娃一样笑着去勇敢面对困难,相信一定能成功!!现在,我把笑脸娃娃奖给每个小朋友。
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进入大班以后,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而加减法也是刚开始学习。为了巩固加深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操作能力。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动手能力,已有经念和数学水平设计了这节活动。帮助幼儿自主学习,探索出6的加减法算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减法,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动手、分析能力以及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同伴合作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探索出6的加减法算式,并口述相应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红色、绿色圆形、牙签若干,数卡110=符号每人一套,实物若干(小毛巾、彩色笔、杯子、饭碗、铅笔等)钱币卡若干(1元—6元)、6以内数加减法算式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
1、出手势表示、请幼儿说出算式。
2、 看卡读算式、等出得数。
二、学习新课。
动手操作(穿烧烤)。
要求:请幼儿用牙签穿出6片为一串的烧烤,而且要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圆形来表示。
1、提问:你们穿了几串烧烤?每串都是6片吗?是不是每串都用红绿两种颜色来表示?
2、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说说能穿几串烧烤。
3、分组检查,及时帮助没穿对的幼儿。
4、老师动手穿一穿,然后小结:以两种颜色表示、6片为一串的烧烤,共能穿5串。
动手操作(看烧烤串摆算式)
1、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烧烤串,用数卡摆出算式。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摆出的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互相讨论,交流探讨,听听别人的想法。
4、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小朋友说,老师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5、小结:这些算式都是小朋友探讨出来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6,减法都是用6来减,所以今天小朋友探讨出的算式叫6的加减法。
三、结束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本次活动的情况,对积极、自主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不够大胆表现的幼儿。结束本次数学活动。
四、延伸活动。
在益智区投放一些实物(标价为:铅笔1元、小毛巾2元、彩色笔3元、杯子4元、饭碗5元)的小商品,请两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为顾客进行买卖交易。如:一个小朋友要买铅笔和饭碗,售货员就要收取他6元钱,1+5=6。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本着突出《纲要》精神: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本次活动主要从生活性趣味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出6的加减法,在操作活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并感知了加减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从中掌握了: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会根据直观物体列出6的加法减法算式,口述应用题,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操作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着中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师幼交流的过程;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倡导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呈现儿童学习数学:在玩中学数学;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数连加的认知过程,借助学具计算相同数连加的加法。
2、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观察力。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数学准备:水果图片若干,蔬菜图(萝卜、蘑菇)若干、篮子(篮子里有写着相同数连加的算式)若干、铅笔白纸若干。
2、《操作册》第6册第45—46页。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感知生活中的连加现象,并用此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难点:能够观察图片并讨论找出几个相同数连加。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列出连加算式,并尝试计算。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嗨,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客人老师,小朋友们跟客人老师问好吧!小朋友们,我是小熊,我果园里面的水果成熟了,我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水果,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2、集体活动:创设情境:小熊果园里的水果长得很特别,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哦。
(1)感知几个相同数连加。
①出示图??
引导幼儿观察,列出算式。
小朋友你们看,我们来到了樱桃园,果园里的樱桃好多啊!
提问:上面有多少串樱桃?每串樱桃有几个?你们是怎么数的?(引导幼儿用加法算式表示:“2+2+2”)
②出示图二
提问:下面这个图,你能列算式吗?老师相信难不住大家。(引导幼儿加法算式表示:“3+3+3+3”)
③出示图三
提问:你还能列出算式吗?(指导方法同上)
(2)比较讨论,找共同特征“几个相同数连加”。
教师:我们在果园里摘了许多水果,还列出了3道加法算式。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幼儿自由表述,是加法,有几个加号,加数都是相同的,可让幼儿先读算式然后与同伴交流)
小结:所有的算式都是连加的,并且加数都是一样的,我们叫做“相同数连加”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果园里每种水果一共有多少呢?
(引导幼儿用数一数的方法将3个算式计算出来答案。)
(3)教师示范讲解操作学具计算相同数连加。
师:摘完了水果,小熊很感谢小朋友,但是它还有些事要小朋友帮忙完成,我们开始行动吧。
第一遍,种蘑菇。现在请每位小朋友根据篮子里的加法算式题卡,在篮子上种出相应的蘑菇。如:“2+2+2”,幼儿在一、二、三排各种上2、朵蘑菇,并列出算式,写出得数。
师:种完了蘑菇,现在我们把蘑菇放到旁边,小熊还想种萝卜,开始行动吧。
第二遍,种萝卜。(指导方法同上)
第三遍,包子香喷喷。小朋友们忙碌了一天,肚子饿极了,小熊和它的朋友做了包子来招待我们,请小朋友们做《操作册》第45页的活动“包子香喷喷”。师:我们吃的好饱啊,出来运动运动,小熊请我们吃了香喷喷的包子,为了感谢它我们去超市买礼物,现在我们把礼物送去给它吧。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相同数连加,所谓“相同数连加”就是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加法算式。小朋友们回家也要跟爸爸妈妈一起来试一试做题。小熊的忙我们已经帮完了,现在我们就可以回家去了,好了,下课,请小朋友收拾学具,喝水、上厕所。
活动延伸:
1、完成《操做册》第6册第45—46页的活动。
2、在区角放彩色珠、雪花片、点卡等材料,让幼儿用多种形式操作。
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的运算。
2.能准确地进行运算并能正确写出算式。
3.体验动脑筋思考解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城堡场景插图,车的图片,蝴蝶关相关图片,蚂蚁关相关图片,小白兔关相关图片,国王关相关图片,终极挑战关相关图片。
材料准备:画板、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观察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
——这个城堡的名字叫快乐城堡,它里面有好多神奇的地方,小朋友们想进去看看吗?
——请小朋友们坐着老师的车进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的运算。
1.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一关“蝴蝶关”。
——蝴蝶姐姐的花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只呢?一会又飞来了4只,现在有多少只?
小结:花园里原来有3只蝴蝶,飞来4只后,一共有7只蝴蝶。用算式表示是3+4=7。
2.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二关“蚂蚁关”。
——小蚂蚁的小草坪上有什么啊?一共几块呢?可是吃了3块,还剩几块呢?用算式表示是什么?
——小蚂蚁说要分给大家4块,那它还剩几块呢,用算式又怎么表示?
3.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三关“小白兔关”。
——小白兔的园里种了什么?有几朵?可是采了3朵还有几朵呢,用算式怎么表示?
4.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四关“国王关”。
——国王很高兴大家都来看他的城堡,他说成功通关会奖励我们好多礼品哦!
——国王的城堡有6面小红旗,可是他想要9面,谁知道还要加几面才是9面小红旗呢?
5.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五关“终极挑战”。
——看苹果对着的数字来写等式,请小朋友把答案写在纸上。
6.闯关结束。
——小朋友们都通过了全部的关,国王奖励大家很多礼物都放在了汽车上,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回家吧!
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范例和自己的已有经验,知道加减法应用题讲一件事,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能看实物、图片或情景,初步学会仿编9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
3、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9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1、图卡:红花,黄花,加法算式卡片。
2、教学挂图一张。
3、各种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老师说:"小朋友,告诉我,8可以分成2和几。"生答:"8可以分成2和6。"接着问:2加6等于几,生答。
二、激趣引入:出道题来考考你。
1、谈话交流,让小朋友帮助中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出示例题。
"小明做了5朵红花,4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2、理解应用题的结构。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几个数?还问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感知应用题的结构:要说一件事,2个数,还要问一个问题。
三、接龙游戏:大家来编题。
1、出示图片,老师讲事情,请幼儿提一个问题。
2、老师出示实物2支短铅笔,3支长铅笔,幼儿看着说一件事,并说出两个数,可由老师提问。
3、幼儿两人一组,一人编实物,一人提问。
三、操作活动:看题卡编应用题(题卡上有算式,还画有实物)1、教师引导,看题卡如:23=?编一道关于铅笔的应用题。
2、同桌的小朋友合作,看手中的题卡,一人说条件,一人问问题,然后交换提问。
3、幼儿反馈信息。
四、我编你算看图上不同的东西编出不同的加法应用题。幼儿两两结伴,一人编应用题,一人在横线上列算式。
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篇7
活动设计背景
5以内的加减法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学生由幼儿园学习的基础,计算除去个别学生有难度,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个内容上面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2、复习5的组成
3、出示直观教具
4、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5、玩“谁最快”游戏
6、书写算式
7、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10的组成和10以内数的加减。
2、能用分合式、算式等不同的方式记录自己购物的过程。
3、能灵活、多角度地思考和解答购物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10以内算式题,礼品商店图(见教学挂图2)。
2、算式接龙卡、笔每人1份,幼儿用书第40页(看图列算式2)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
1、教师出示算式题,幼儿快速说出火车几点开(即算式)的答案。
2、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的形式进行练习。
二、教师出示礼品商店图,引导幼儿进行购物猜测,复习10以内的加减。
1、教师介绍购物的情况,引导幼儿猜测。如我用10元钱在礼品超市买了1件礼品,还剩下8元钱,猜猜买了什么?为什么?
2、请幼儿列式说明理由。(10-8=2或8+2=10)
师:谁愿意把自己猜的结果告诉大家?你能把自己是怎样想的说给大家听吗?
3、请1名幼儿说出自己的购物设想,让同伴猜测。
幼儿说出自己的购物设想后,请全班幼儿猜测并列出算式,再请几名有着不同猜测结果的幼儿介绍自己的猜测过程。
三、根据所提供的购物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推理练习。
1、师:买两件相同的礼物,花了6元钱,猜猜买了什么(如玩具狗)?为什么?(因为玩具狗3元钱1个,3和3合起来是6)
请幼儿列出算式进行解答。(3+3=6)
2、师:买了玩具狗和另外1件礼物,用了8元钱,猜猜买了什么?为什么?(因为3和5合起来是8,8减去3等于5)
请幼儿列出算式进行解答。(3+5=8或8-3=5)
3、师:买两件相同的礼物,花了8元钱,猜猜买了什么(如xx)?为什么?(因为xx4元钱1个,4和4合起来是8)
四、幼儿进行操作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1、提供幼儿用书第40页(看图列算式2)的操作材料,指导幼儿按要求完成“看图列算式”的练习。
2、卡片归类。
请幼儿将接龙卡片按得数进行归类,分别放在分类盒里。
活动延伸:
开展“礼品商店”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行10以内的加减练习。
5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