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作文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有助于写出更有意义的作文,很多人一提到写作文就会感到头疼,那是因为你没有认真积累素材,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礼仪的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礼仪的作文8篇

礼仪的作文篇1

文明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素质的高低,它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首先带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在吃着早餐,这时车到站了,母亲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只见他迅速跑下车回来时手里的吃完的早餐袋已不见了,原来他是下车扔垃圾啊!再转头看那对母子,他们手里的书竟是韩文书?!这样普通的一幕,不由让我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无论是这位母亲还是将来的孩子,文明素质如何,在这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都是人们在不经意时形成习惯后在举手投足中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礼仪。而我们如何让文明礼仪在校园里源远流长呢?

首先,我们着装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中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因为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更显得鲜艳。此时此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不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课堂礼仪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风貌,也体现了我们对老师劳动的尊重和肯定。我们应该认真听课,积极举手。校园礼仪就更重要了,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行走、见老师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公共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勤同学的。受到老师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像润滑剂悄悄滋润着我们的关系。在发生争执或矛盾时,应该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互相理解、宽容待人,培养比较好的协作精神,这才能使班级更加团结、同学友谊更加深厚。

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把这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我们作为在校学生,要养成文明礼貌、尊敬师长、爱护同学的良好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品行兼优的有用之才。

礼仪的作文篇2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到今,人人都学礼仪,讲礼貌。然而当今社会上的礼仪之风却有所缩减,有些人开始不重视礼仪。

说到礼仪,不少的人都会想的雷锋了。雷锋出生于1940年,一生中做过许多好事,却从不留姓名。有一次,雷锋到理发店剃头,当时的人很多,他排了好长时间的队伍,终于轮到了他,这时他看见一个小男孩一会坐着,一会站着,非常的焦急,于是雷锋让他先剃,并给他付钱,却没有告诉他他的名字。又一次,雷锋想要乘火车出远门,当时排队买票的人很多,雷锋好不容易才买到了票,这时一位大姐向他走了过来,希望他能够把票卖给她,雷锋看他还带着一个孩子,外面大雪纷飞,天气很冷但是他们却穿着很薄的衣服,雷锋于是二话没说把票送给了他,并把自己的毛衣脱下来给孩子穿上。但是在1962年,雷锋就不幸离开了人世。可以说雷锋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但是到了现在,像雷锋那样的人越来越少,比如有老人摔倒在了路上,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敢于去扶的人却很少,他们害怕被倒打一耙,但是像这样倒打一耙的人还是占极少数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在公交车上,越来越少的人愿意给老人让座,他们只顾自己,却没有为他人着想,随地吐痰仿佛成了家常便饭,过马路闯红灯一点都不觉得羞耻。随地扔垃圾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他们只为了自己的方便,却破坏了整个地球的`坏境。

我们应该重新振作起来,改正不良习惯,学雷锋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先人后己,舍己为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讲文明礼仪,人人一小步,世界一大步。

其实讲文明懂礼貌不仅仅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一个大型企业招聘人才,许多人蜂拥而至,可是到了经理办公室,却发现经理并不在,等了好久都没有来,许多人因为心烦离开了,等了一下午,剩下的人少之又少,经理终于出现了,让剩下的人明天再来。第二天,那些人都按时来到了经理办公室,发现经理办公室很乱,而且还是没有经理的身影,许多人都到外面等待,只有一个人把经理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最后那个人就被录取了,其实那个人的学历不一定有其他人高,但是正是因为他遵守了文明礼仪而被录取了。可见讲文明懂礼貌是多么重要啊!

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发扬光大。

礼仪的作文篇3

我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这一条小路已经悄悄地伴着我们走到了20xx年。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继续展示我们“礼仪之邦”的风采。

我们小学生也许现在干不了什么大事,不过,我们也可以像那默默无闻的小草一样,向学校的同学,小区的朋友,甚至在公共场所,遇见的一些不文明的事与行为,提出善意的忠告。

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同学们都陆续的走了,我一个人低着头走在大街上,忽然看见一个什么东西被扔在了路中央,我走近看了看原来这是块香蕉皮。“喂”我一口叫住了前面哪个人,他回头看了看我便问:“有什么事情吗”?我见他身穿一身紫红色的衣服,白色的裤子,脖子上带着一条红领巾,想必他是少先队员吧,我语重心长的问:“你是少先队员吗?”他回答:“是啊!”“这块香蕉皮是你扔你吗!”他一口否决了,我听了,便再一次问他,可他还是不承认,我将一股怒火高举三丈,他见我表情愤怒,便吞吞吐土的说:“是……。。是我”我说:“小同学,我们是少先队员,应该保护地球妈妈,让它穿上花衣服,而不是把它的衣服弄脏,再者说了,你乱扔香蕉皮万一别人踩到了是会摔跤的,你这么做不是害人吗,所以请你将心比心如果你踩到了别人扔的香蕉皮,你会怎么样,记住以后千万不能再犯样的错误了!”他听了惭愧的.低下了头,并极其迅速的捡起了香蕉皮,对我说:“谢谢你姐姐我以后一定注意,谢谢你的提醒!”

是啊!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为祖国争光,而不是抹黑,所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吧!

礼仪的作文篇4

文明礼仪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盏指路明灯,引领着我们健康成长,不断前行。

文明礼仪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门面,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仪,不仅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有素质的人,还能给他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 小时候,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情景:有一个五岁大的小男孩,牵着爸爸的手,另一只手攥着刚刚买来的.糖葫芦。小男孩高兴地递给爸爸,说:“爸爸,您尝一口吧,真甜。”爸爸笑了,高兴地说:“我的宝贝,爸爸不吃,你吃吧。”男孩会心的笑了。当他吃完这串糖葫芦时,随手就要把竹签扔到地上,爸爸那张笑脸收敛了,立刻严肃起来,“好儿子,你不是爱干净吗?土地爷爷也爱干净,你要是把它扔在土地爷爷的脸上,那他不就很难受了吗?”听了爸爸的话网 ,孩子明白了什么,马上把竹签扔到垃圾箱中,父亲又满意的笑了。 回想起这个场景,我觉得十分惭愧——我还不如那个五岁的孩子,每天放学,我总是向父母吵嚷着要好吃的小食品,还随手把废物扔到地上,这个孩子教育我在家、在社会上都要做一个懂文明礼仪的学生,文明礼仪就是从点滴做起。

每天上学前我都会主动向父母道一声“再见”,每天放学我都会做一些拖地,洗碗之类的家务,为劳累了一天爸爸、妈妈沏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为他们揉肩捶背。这时,父母总会欣慰地笑着,夸我长大了,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了。

礼仪的作文篇5

我国是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社会,我们小学生更应该讲文明,懂礼貌。并且把这种美德传承。并发扬光大。

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小学生呢?第一。谦虚礼让。第二。谈吐文明。第三。举止端庄。第四。讲究卫生。这是我们现代小学生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所以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就能反映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和快乐。

让我们一起为建设我们和谐的家园而努力吧!

礼仪的作文篇6

“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礼”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

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自古以来的“礼仪之邦”的美称,会不会断送在当今青少年手中。可见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周爷爷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但是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务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爷爷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的榜样。

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应该要发扬祖国的传统和“礼仪之邦”。让祖国越来越昌盛,越来越伟大啊!

礼仪的作文篇7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在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把现代人领到了一个无限伸展而又不断浓缩的空间,这就是地球村。在这个有着60亿居民的村庄里,交往和沟通日益频繁,说服和理解越发重要,其中,作为公关“第一印象”的礼仪就更显得不可或缺。礼仪修养,不仅是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社会交往、商务活动和其他各项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华礼仪的渊源

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古代华夏族正是以丰富的礼仪文化而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的。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主张“为国以礼”,“克己复礼”,并积极倡导人们“约之以礼”,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也重视“礼”,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礼的发端和核心。荀子则比孟子更重视“礼”,他著有枟礼论枠,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识礼、循礼与否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高低贵贱的尺度。因而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管仲则把礼看作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运的支柱。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这些思想家的言论中,不难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我国古籍中,枟周礼枠、枟仪礼枠、枟礼记枠等就是最重要的古典礼仪专著。我国古代“礼”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大体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指治理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典章制度;二是古代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作为行为规范和交往仪式的礼制及待人接物之道;三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包括自身修养)。纵观我国礼仪内容和形式的演变与发展,可以看出“礼”和“德”不但是统治者权力的中心支柱,而且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有广泛社会性与强大号召力的优良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并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方礼仪的起源

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但它一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在古希腊的文献典籍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中世纪更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文艺复兴以后,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繁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但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现代化而被抛弃,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国家有国家的礼制,民族有民族独特的礼仪习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程式,国际上也有各国共同遵守的礼仪惯例

等。有的国家和民族对不遵守礼仪规范者,还规定了一定的处罚规则,有的已把礼仪作为公民就业前的“入门课”,被企业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也必须先经过严格的礼仪训练,才能上岗工作。

从上述关于礼仪的含义及其源流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礼仪在中国作为社会秩序的一部分而受到中华民族历代贤良的广泛重视和提倡。第二,礼仪是为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并随着人际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它不仅是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产物。第三,礼仪是施礼者与受礼者的情感互动过程。正如枟礼记·曲礼上枠所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第四,礼仪是一种程序,有一定的规则,不是毫无联系的某些行为的堆积组合。第五,礼仪规范、程序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第六,遵行礼仪是现代人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礼仪的作文篇8

开学第一课:《文明礼仪我先行》

教学活动目的:

1、使学生对自己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取得的进步有深刻的认识,进一步体会讲文明,有礼貌与否对我们个人、他人以及集体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

2、使学生对自己还存在的不符合文明礼仪的行为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受到教育,使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与他人沟通,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

4、使学生学会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识。

5、培养学生宽厚待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识。

活动准备: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寒假期间你有什么收获。(走亲访友挣到了压岁钱、学会了包饺子、帮家长做家务)。看来大家在寒假期间学会了不少东西,又长大了。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回到学校,就是最亲密的 “一家人”,我们都是一一班的小主人。回忆一下在以前,我们学习过哪些文明礼仪?(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使用文明用语,课下不和同学打闹??)你认为在家、在校、在路上、在车上应该怎么做呢?学生畅所欲言。

看来,孩子们在以前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还真不少,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从小做起,争当文明礼仪小标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巩固一下文明礼仪的知识。

二、 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听故事:《酒店老板与无赖》

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带钱了,便对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

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的衣服不可。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帐,我就不行?”店家说:“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找整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饭时并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

筷子在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所,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一席话,说得无赖垭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听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一:动作姿势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品德端庄、富有内涵的人,其姿势必然优雅。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势来的。

启示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形象,讲究动作与姿势。因为我们的动作姿势,是别人了解我们的一面镜子。

启示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动作、姿势来衡量、了解和理解别人,同时也提醒自己在任何场合都要注意礼仪。

因此,文明礼仪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 在学校需要重点注意的几项文明礼仪。

1、升国旗礼仪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旗仪式又是一种既严肃又庄重的活动。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少年,在升旗仪式中我们的行为举止就一定要做到有礼、得体。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重温一下升旗仪式礼仪。

①遵守纪律不交头接耳,表情庄重肃穆。

②面向国旗,用标准的姿势打队礼。全体学生起立敬礼,教室巡视纠正。

③唱国歌声音嘹亮,站姿标准。

④国旗下讲话,做到尊重国旗、尊敬老师、认真倾听。

2、与同学交往礼仪

升旗仪式礼仪的确需要我们注意,与同学交往礼仪也不容忽视。同学们,在班级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朋友特别多,大家都喜欢和他一起玩;而有的同学朋友却非常少,大家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谈谈这个话题。

⑴儿歌:同学们,请注意,同学交往讲礼仪,团结友爱数第一。打招呼要用礼貌语,称呼“喂、哎”不能提,若向别人借东西,一定说“请”“麻烦你”,用过之后及时还,表完谢意道“再见”,同学如果有困难,热心帮助诚为先,同学如果有缺陷,绝不嘲笑记心间。同学交往要平等,盛气凌人那不行,背后不论同学非,互相尊重最可贵。

⑵同学们,现在让我来问问你。别人给你起外号,问你愿意不愿意?不愿意的请举手?起外号,小问题,你们怎还不愿意?再说,起外号有什么不好?(学生谈)

没想到,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起外号的问题多,我们真得去注意!

可是,同学们,你给别人起过外号吗?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是怎么想的'?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交流使学生意识到起外号会给同学的友谊带来不良的影响,并通过自我反思使学生在交往中使用文明称称呼,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

⑶是啊,这样才好。说到团结和友谊,起外号坚决不可取。同学们,我还有个问题要问你:活动铃声一响起,同学站排脚步急。可是常有这样的小插曲:别挤别挤都别挤,我是最先站这里,后来的请到一边去。同学们,你看他这样可取不可取?同学们,既然不可取,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呢?

(结全班级实际,通过交流使学生意识到不谦让给自己和班级带来不良的影响,并通过自我反思使学生在交往中互相谦让,提升学生的素质,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

⑷听君一席话,我的心里有了底。男同学要当男子汉,女同学也要做淑女。活动、站队虽积极,谦让有礼也要牢记。同学们,最后我还有个问题问问你:说到站排和拥挤,有人不小心踩到你,你该如何去处理?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了或碰到了别人呢?

(针对班级实际中经常发生的小事,教育学生互相理解,说礼貌用语,这样问题常常能够得到解决。)

看来你真讲礼仪,对不起,没关系,同学就该重友谊。可是,他是故意踩到你,这回你该如何去处理?

(针对班级实际中个别同学不守礼仪的情况,要以集体利益为重,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同时教育这样的同学做到文明有礼,心胸宽广。)

看来你真了不起,心胸宽广无人比,顾全大局摆第一。同学们天天在一起,感情应该无人比,斤斤计较太小气。最后让我把一句话,送给你:(出示课件):若要赢得真友谊,胸怀宽广记心底。请大家一起跟我读两遍。

3、课间活动礼仪

①课间休息:课间应该先收拾好学习用具,拿出下节课用的课本,课间提倡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做过分激烈的活动。

②课间活动:课间尽量使自己身体放松,得到最好的休息,活动量不宜过大。活动时要互相谦让,提倡体谅和容忍。

③上下楼梯:上下楼梯靠右边,稳上稳下,不能拥挤或抢先,不能把楼梯的扶手当滑梯爬上滑下。如果有老师也上下楼梯,应有礼貌地请老师先走。

④进出办公室:进办公室前,应在门口喊“报告”,得到老师允许才能

进去。进去时,脚步轻,不惊扰老师们工作。与老师交谈,目光要注视老师。离开办公室时,要对老师说声“再见”。

⑤参加各种活动时,都要注意保护环境,培养“绿色行为”,如: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随手捡纸、垃圾分类放置等。

四、说说你的发现

1、 学生讨论,说一说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小组讨论。

2、 你认为哪些同学的文明礼仪值得你学习?全班交流。

3、 集体归纳。

五、今后我们该怎么做?

1、严格要求,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下,我们都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优秀的学生,首先应该学会做人。我们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注意在平时的言行之中,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学会做人。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所展示的只是我们学校和班级文明礼仪中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留心,不仅要在校园内讲文明懂礼貌,在家里,在社会上也同样要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人人礼仪 班级规范 学校文明”的浓厚氛围。校园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牢记讲文明遵礼仪,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建一个文明的校园。

礼仪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沟通礼仪的心得体会7篇

文明礼仪的心得7篇

写礼仪文明的演讲稿5篇

沟通的礼仪心得体会5篇

礼仪接待的心得体会5篇

礼仪社的工作计划7篇

学校文明礼仪的演讲稿5篇

幼儿教师礼仪的培训心得5篇

文明懂礼仪的演讲稿6篇

有礼仪的心得体会推荐6篇

礼仪的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