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作文的角度和立场,使作文更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优秀的作文是会引起读者的共鸣的,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年味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1
忙忙碌碌又是一年,倏地心头涌起一股温暖的感动,突然想起过年这个老话题,在我的记忆里占据了多少分量。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原本只是家长们的一句调侃,却也是个大实话。不过,和现在的孩子相比,除了玩得更加自由,便是从此有了打牙祭的盼头。
不必是名贵的吃食,那些家家户户必备的手工制作各色干粮足以担当。进入腊月,围绕过年的准备便开始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母亲学会了熬糖,不再需要请邻居帮忙便能完成。一家人围着一口大锅乐呵呵地涎着脸,盼着锅里翻起的浪花快点凝结成糖饴,也好先入口为快,早些感受到逼近的年味。
母亲用大大的锅铲捞起浓厚的糖饴,看那流动的线条,确定灶膛里该留什么样的火候。差不多了,母亲退下锅台,由父亲顶了上去,盛出部分糖饴,直接往锅里倒入早就炒好的胖嘟嘟白花花的泡米。
这是熬糖和切米糖同时进行。以前母亲不会熬糖时,有时是用买来的白糖块作为粘合剂。自己熬糖可能要费些柴禾和功夫,但这些在乡下人眼里算不上成本,却能省下点钱。而对我这样的孩子来说,最大的收获便是从头至尾亲眼见证不起眼的麦芽和大米怎么变成了令人垂涎的白糖。当然,最后会每个人轮流品尝一下锅里盛出的糖饴,那浓烈的甜味以从未有过的冲击力直达心底,感觉到全身都在享受着那一刻的快意。
除了熬糖切糖,准备其他的炒货吃食也是等同视之的隆重和热闹。炒泡米的时候,一定会一同炒些玉米、蚕豆、花生、山芋角等干粮。这些吃食,花生数量较少,算得上过年吃食中的上品,一般不给小孩子任意搬弄,而只在有客人来时才端出来,这时倒可以趁机吃到一些。
乡下人没什么营养保健方面的讲究,过年里对孩子吃零食基本不加干涉,从除夕之夜起,那些准备已久的零食正式对孩子们开放。有了这些精灵般的东西,孩子的小嘴总是没得闲着,早晨出去便不见了踪影,家人也不急着喊回来,反正口袋里装得满满的出去,定不会饿着。时常在暮色里赶回家,才发觉中间少了一餐,却奇怪怎么不觉得饿呢?这是年饱。母亲笑着说道。本来是想趁过年多吃些鱼啊肉的,却不知不觉中被这些粗糙的零食占据了胃的大部分,总有心不甘情不愿的一丝悔意。可出门前总还是不忘带上一些,那可是一年里只在这个时候才有的。
白花花的米糖,干翘翘的玉米,黄澄澄的山芋角,放进嘴里得先用力嚼,过足了嚼头这股瘾,甘味才开始像泉水一样渗透开来。土得掉渣的山芋貌不惊人,却总是乡下人不忍舍弃的老朋友,不只是加工成山芋角吃得有味,听父辈们常说,当年就是因为它,才使无数的乡民得以度过食不果腹的年代。
这些硬邦邦的吃食,大人们似乎并不在意。跟着他们到村里串门,常有主人端出一碗香甜的米酒让人品尝。这是父亲的最爱,手工制作这种米酒也是父亲的拿手活儿。虽然也很喜欢那股浓烈的酒香,可总是吃不到几口就觉得腻味。
年关临近,从家人的问候里渐渐察觉到淡淡的年味。对于已届中年的我来说,年味就像一支接力棒传给了孩子。现在的孩子不再追求过年吃点什么,那些或许早已经麻木了舌尖上的味蕾,但在我的心里,永远还流淌着以吃为代表的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2
很快,过年了。我住平静小区一瞬间染上了浓浓快乐。
一大早就听到了弟妹笑声与爆竹脆响。急急地跑到院子里,浓浓香味迫不及待窜进我鼻子,哇!鸡、鸭、鱼、肉样样全啊!
吃饭了,乳白色青烟里有若隐若现红爆竹屑,快乐,随着爆竹炸开。每一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笑容;快乐,随着口里饭菜涌进肚里,窜进心里;幸福,伴着我们笑声在屋里萦绕。
紧接着,快乐用红包裹住,送到我们手里,快乐又变成糖果化在口里,甜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年味又从我们口里飘出来。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爷爷围在一起打麻将,年味在麻将碰撞声、爸爸笑骂声里荡出来;哥哥、姐姐、姑姑、二婶娘围在一起玩纸牌,年味又从哥哥兴高采烈笑声:“耶!我赢了!哈哈哈哈哈!”中飘出来;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从姑父赞扬声中跳出来;妈妈与婶娘一起看电视剧,年味又从妈妈、婶娘笑声里蹦出来;我与弟妹们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嚼糖葫芦,年味呀,又从我们被染红嘴里溢出来。
屋里,笑声、歌声混在一起编织出浓浓年味,编织出浓浓快乐。
12点到了!黑色天空里绽放出朵朵绚丽烟花,金黄色、绿色、亮红色、深紫色……交织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响在一片,五颜六色各种小爆竹一个接一个炸开。新年到了!
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一年。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3
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看过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纪录片了吧,在今天上映的《舌尖上的年味》相信还有很多朋友没有来得及看吧。那么今天我就向你们讲述一下我家舌尖上的年味吧。
在新年的时候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来做饺子,今天我决定我也要参与其中。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大师手法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在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4
最近的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的天空,有时看见了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新春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
送灶神是过新春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们说几句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些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新春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5
每个人心中的年味,大概都是喜庆的鞭炮声和浓香的饺子馅。但年味并不只是这些,如人来人往的街市,五颜六色的彩灯,还有红通通的灯笼等,都是年味。
在快要过年时来到街市,你一眼望去,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要走过这条街,实属不易。而这些都阻挡不了人们买年货的急切心情。有的人手里提着大包小包,高兴地走着;有的人脚步很快,急匆匆地去买年货;还有的买上新衣服满脸笑容地走出衣店……还有那响亮,急促的车喇叭声,好像在不停地催着人们:“快买年货,要过年了!”真是好不热闹!这,就是年味。
在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着浓香的饺子看着春晚,心里暖滋滋的。到零点时,伴着响亮的鞭炮声大家一起迎来了新年。这,就是年味。
大年初一早上起来,穿上新衣服走到外面,会闻到一股浓浓的鞭炮味。悠闲自在地等到晚上,“嗖”的一声,打破了寂静的夜空。抬头一看,五颜六色的烟花飞到空中绽放,那一瞬间,似乎照亮了整个世界。小孩,大人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就是年味。
街市的晚上,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景象,五彩斑斓的彩灯点缀了整条街。一排排红通通的灯笼,还有那缠在两旁草丛的彩灯,做了装饰的树木……照亮了整条街。这,就是年味。
走亲访友间,小孩给大人们拜年都会挣到红通通的压岁钱。一些小孩子挣到压岁钱后先拿上数数再去向父母炫耀。这,难道不是小孩子们的年味吗?
近年来,很多人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是,只要用心去感受,体会其中的乐趣,年味无处不在。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6
大年三十的早晨,我们从重庆开车回成都。
以往过年,我都走常规模式:买年货,吃年夜饭,拜年,收红包……所以,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无聊的年。而今年却与以往不同,一家人直到大年三十,才回家去。
“要开多久的车呀?”早上八点过,美丽的山城还未苏醒,我们就踏上了归途。
“估计五个小时才能到哟!”小姨翻着手机上的地图,平静地说。
“买点吃的嘛!反正都在解放碑这儿!”我伸着懒腰,幻想着好吃的早餐。
一大包零食被提上了车,本来拥挤的空间更加狭小,我却感到一阵挤在一起的温暖。
回头望去,太阳升了起来,山城更加耀眼美丽,虽然有些不舍,但回家是我最想要的。
“好空的高速路!”弟弟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好奇地说。
“对呀?怎么车都没几辆?”我也发问了。
“今天大年三十!”妈妈开着车,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们不知道吗?”
“啊,这么快就到啦!今天有春晚耶!”
“姥姥、姥爷今天回不回家呀?”
“应该要回吧!”
已经是中午了,阳光透过窗户涌进来,照在弟弟脸上,弟弟的笑容加上那喜气的小棉袄,如年一般温暖。
“嘀——嘀——”我们停在了一个休息区中。
休息区停满了车,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聚在这小小的休息区中。
“嗞——嗞——”不远处几个小孩正放着一种奇怪的炮。那炮先是冲上天爆,然后弹出一个降落伞,缓缓落下。
“走啦!走啦!回家啦!”一个中年妇女穿着花裙子,盘着头发,眯着眼,张着大嘴巴对那两个小孩说。
“快点呀!都四点了!”站在高速公路边上,我催促着妈妈。路边的小房子边,很多人都在放炮,沿路都是这样。
那一声声炮响,如倒数声一般急促地播报着,年即将到来。
过年,一定要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即使是回家的路,也充满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7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最爱看的节目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过年七天更乐呵的了:贴春联,挂福字,包饺子,放鞭炮,一个个忙得不亦悦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对春节失去了兴趣,人们都在忙,亲戚们根本没有时间聚在一起。春联依旧贴,红灯照样挂,鞭炮仍然放,可是总觉得春节不是这么回事,总觉得春节真的是越来越没有意思,越来越没有年味。
我经常想:“如果这样下去,那么再过几年,人们也许就要忘记春节这千年节日的习俗了?忘记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不过,今年的除夕夜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今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亲人都聚到了那里。大家一起贴春联,挂福字,忙碌中隐隐透着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起吃饭,大家畅谈这一年里的趣事和收获。共同畅想美好的未来。大家一个个敞开心胸,开怀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声中化解了。这时还有人在楼下放了一串象征辟邪的鞭炮。我从饭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兴地架起麻将桌,玩起了麻将。输钱赢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边玩着麻将,一边谈论。咱们小孩打开电视,所有的节目都和过年有关,越发让我感到了浓重的年味。
晚上,咱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趁着过年的钟声还没有到来,咱们下楼去放鞭炮,楼下也有人在放鞭炮,咱们的和别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鞭炮的火药味中我嗅出一股浓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来了!离新年的钟声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给亲友发短信,打电话祝福,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我很高兴,因为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并没有摒弃千年的传统,依然可以感觉到过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团团圆圆。
关于年味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