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写出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优秀的作文是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好印象的,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镜子里的我作文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镜子里的我作文篇1
学校里响起了静校铃,一切都变得安静了。我是值日生,回头看看窗明几净的学校,就去复习班找朋友一起回家。
朋友在电话里小声的说:“再等我一小会!”我只好伫立在楼房外。
等待中,无聊至极,不过朋友说马上就好,我心里一下就平衡了,仔细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咕噜”一只金黄皮毛的小狮子狗从墙角里滚出来,前身上下带着自由的气息,似乎还有些野外的泥土味。下一秒,这只狗狗在原地尽情的嗅着,渴望能找到点食物,填饱肚子。
我纹丝不动的盯着它,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它。可是它还是发现了我,两只乌黑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我的眼睛,一动也不敢动,我顿时有种想抚摸它的冲动,因为我用心去看了它的眼睛。
那眼神有忧伤,有愤恨,有无能为力,有可怜,也有恐惧,更让我惊讶的是,它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我,似乎看穿了世俗,看透了人类那颗残忍的心,看遍了人间沧桑!
我局促不安的别过脸,但是眼睛还在偷偷瞄着狗狗。
它小心翼翼的迈着小短腿,哆哆嗦嗦的嗅着食物的气味,缓缓的伸出舌头舔一舔,直到它认为我不会伤害它了,它才松了口气,逃也似地奔出了小区。
我的大脑反复的播放着流浪狗看着我的画面,又反复的播放着弟弟家的狗狗幸福的笑容。
为什么?为什么要抛弃狗狗,既然要抛弃,为什么之前还对狗狗无比宠爱?难道动物只是人类的玩具吗?玩腻了就可以随意的处置。难道人类不知道动物们突然破碎的心吗?
昔日,还是心肝宝贝,可是今天,却成了任何人都可以欺负,任何人都可以谩骂,无依无靠,四海为家的东西!换了谁,谁能忍受?更何况动物本来就是大自然的孩子,人类执意要收养,让它们丧失了自己生存的能力,到时就毫不留情的抛弃,任凭动物们恨入骨髓但却无力反抗,这是何等的残忍?任何一种生物都没有的残忍,都没有的可怕!
因为人类对流浪猫狗的冷漠,有不少的动物都撒命归天,可是它们心里仍然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仇恨的种子。
动物是人类的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华丽衣服背后的人类,真正的人类,是什么样子,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好,事实往往是残酷的。也许狗狗深深的明白:人类就是那种一边拿着锋利的刀子把你开膛破肚,一边用怜悯的眼光看着你东西。
今天,流浪狗居然害怕我,害怕我会伤害它,可能有人会说它愚蠢,我觉得我们才是真正的愚蠢,我们应该学会和平相处,我永远也不想看到动物那样的眼神了,它们也有权利享受快乐和幸福!
爱护动物,不要再一味文质彬彬的歧视它们。
镜子里的我作文篇2
冯老师说要玩游戏时我很激动,因为只有星期天我才能玩游戏。
冯老师先请了一个同学当镜子,又请了一个同学当照镜子的人。
对了!我还要给你们讲这个游戏的规则,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当镜子的人要和照镜子的人做的动作一样。如果不一样就算输。还有要把同学和家长逗笑才算赢。
只见照镜子的人先站直了身子,然后,又弯了下腰,接着又傻笑,又站直了身子,边傻笑边向前走。当镜子的人一成不变的学着照镜子的人的动作,最后两个同学“当”的一声头撞在了一起,惹得大伙哈哈大笑。最后照镜子的人和当镜子的人都取得了胜利,领到了玩具。冯老师说:“在课堂上不能玩玩具,否则要没收。”听到了这句话得到玩具的人连忙举手赞成把玩具放回了书包。
到了第二轮冯老师让我们同桌之间相互来玩照镜子游戏。
我们两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赢了的人当照镜子的人,输了的人当镜子,结果同桌赢了。只见他先坐直了身体,然后又把手按在桌子上,又把脑袋往右仰,我也照他的动作做了起来。
现在轮到我当照镜子的人。我先把身子转向左边,然后把舌头伸了出来,又把腿向前伸了出来,把手放在腿上,没想到我的同桌模仿的不错。
啊!照镜子这个游戏真好玩呀,还能得玩具!
镜子里的我作文篇3
自从我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我就是我,就是独一无二的,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和我一样的,我是20xx年2月13日出生的。听说爸爸妈妈为了给我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翻破了字典,最后把我取名叫——王菡钰。
菡代表了荷花,钰代表了玉石,是不是很有意义?
每当我照镜子的时候,我都会为我的眉毛而叹息,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眉毛长的很奇葩,很淡,中间向上拱,像极了蜡笔小新的眉毛。每个人见到我都会去关注我那富有“个性”的'眉毛。
我从小喜欢画画,每次看到那些大画家,心里就特别羡慕。所以不论是墙上、地上、纸上都是我画画的地盘。为了不让我在家中乱画画,在一年级时,妈妈就给报个国画班,现在我六年级了,我学国画也学了六年了。
我的画技一点一点的进步,现在每次家中有客人来,都会叫我“小画家”,因为我的爸爸是一位设计师,所以我的梦想也是当一位设计师。
听了上面的话,你可千万别认为我是一个乖乖女,我有很多很多缺点,比如说胆小,到现在我都还改不掉怕黑这个毛病。
都说水瓶座的人又神秘又细心,可我貌似恰恰相反。
我做什么事都是马马虎虎,懒懒散散,属于“明日复明日”类型,这性格反倒像白羊座的人,为此,我曾经深深的质疑过我的星座。
其实,我也不是只有大大咧咧这一个性格,我还是个双重性格的人,在外面很害羞、内向,在家里却又“暴露”出我的狐狸尾巴了,又变的懒懒散散、马马虎虎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格言呢?反正,我是有的: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虽然我一点儿也不自信,但是,我正在努力,努力的自信起来。
我就是我,一个独一无二,一个胆小、内向的我。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你不信,不信的话你自己看吧!
镜子里的我作文篇4
镜子能照到我们美丽的脸儿,还能照到背后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三面镜子,对我的影响很大。
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吃肯德基,我点了很多食物,有全家桶,儿童套餐。我把儿童套餐吃了,肚子饱了,就把全家桶带到公园吃,到了公园,我看到了调皮的小孩猴子在石头山上跑来跑去。我就飞快地跑到那儿,跟小猴子玩了好一会儿,玩着玩着,肚子就叫了起来,哦!我的”午餐铃“响了。我跑去爸爸面前,拿去他手中的全家桶,津津有味地吃着,吃完了,我就随手把袋子扔到了地上,爸爸用严肃的眼神看着我,我就毫不犹豫地捡起地上的袋子扔到了垃圾桶里。这种镜子,我叫它干净的镜子,他教会了我保护环境。
而妈妈这种镜子,我最害怕。因为这是很凶猛的镜子。记得有一次,我回到家,玩得满头大汗,我就拿了个水瓶,倒了点水,喝了起来,喝完了,我把水水瓶放在桌上,走的时候,我手一碰,水瓶掉到地上,摔坏了。这时妈妈走到我面前,眼睛、脸蛋红通通的。我有一种不祥之气,果然,妈妈骂了我好几句,我泪流满面。
老师就是一面丰富多彩的镜子,她总会教我们许多知识,更是我和同学们的好榜样。当别的同学遇到困难时,我就当什么也没看见,而老师却热情的他。当同学摔倒在地上,受伤了,我不仅没人安慰她,而自己却到了一边跟其他小朋友玩,而老师却去安慰她,老师就是我们最好的好榜样啊!
我们身边的镜子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他们会教我们良好的品德和许多知识。
镜子里的我作文篇5
我站在镜子前,在镜子中看到一个1.3米高的小女孩儿。梳着一个马尾辫,披在肩上,眼睛不大但很有神,鼻梁不高,一张红润的小嘴巴像一颗小小的红樱桃。脸上常挂着甜甜的微笑。所以人人都说我是一个正宗的中国人。
我是属老鼠,所以我的性格有点儿像老鼠,爬上爬下一会儿也不安宁见了双杠更是亲得不得了。你瞧,一下课,我就马上飞奔到双杠的身边,动作如此谐调,就像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
我的爱好有很多。例如:游泳、弹琴和下棋等。春、夏、秋、冬我最喜欢的季节莫过于夏天了。每到夏天,我嚷着要爸爸和妈妈带我去海边玩儿。在海水退潮的时候,我就在海边去捉小鱼和小虾。我抓到了很多小螃蟹。突然,不远处有一个小朋友大声地叫喊起来,我连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螃蟹不甘心束手就擒,正在东逃西窜哩!这时,我感到脚心很痒,于是低头一看,咦?原来是一只大虾,张牙舞爪地十分威风,但是只要我用手一捏,它就变成了我的`“俘虏”了。
然后,我们又在沙滩上拾贝壳,拾了一个又一个,远远的我看到了一个很漂亮的贝壳,跑上前捡起了它,放进了篮子里,便向爸爸炫耀起来:“看,爸爸,我拾到了一个很漂亮的贝壳!”又开始兴高采烈地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虽然我很顽皮,但我也很爱读书,比如,《西游记》、《格林童话》、《小读者》……只要我拿到手就不撒手了。当我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之夜又冻又饿死在街头的时候,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你们大家如果想和我做朋友,那么就来找我吧!
镜子里的我作文篇6
2017年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9点钟,在老师的带领下,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也纷纷落座,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镜子》是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才最终完成。该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这是中国首部深刻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为了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纪录电影《镜子》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开启了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随着礼堂灯光的亮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观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动,跟我有共鸣。两会刚完十九大之前推出这个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很感谢中央电视台,能够在这个时候适时推出这个片子。”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刘彭芝校长的强烈共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片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刘彭芝近年来的倡议不谋而合。2015年6月9日,刘彭芝校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署名文章《家庭教育,从教育家长开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观影后,刘彭芝再次强调,“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不要光说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就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而且我们家长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独生子女家长,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他有资格生孩子,但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在《心理访谈》著名主持人沙玛阿果的主持下,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制片人、《镜子》总导演卢钊凯,《镜子》导演范永东与在座的师生和家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问:“我对片子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人生不止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能选择其他路吗?”
一位家长对于当下孩子们能够选择的路径较为乐观:“我觉得社会越开放,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不像我们成长阶段,选择很少。”
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阶段的感悟:“合理地把兴趣爱好放在不同阶段,这是学习最好的时期。”刘彭芝校长把选择和获得自由的基础联系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念书,那么念的书比较多、知识比较广,将来进入社会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一个人兴趣会不断提升、不断变化,所以你会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为了我们社会、我们国家做更好的贡献,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场的师生难抑观影后的激动心情,就影片内容积极提问求解。在问答中,主创团队还就创作背景和创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镜子》导演范永东透露了获取片中家庭支持的关键:“拍摄过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冲突,但是我们团队每一个人在抱着真诚帮助这些家庭的信念上,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镜子里的我作文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