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大苹果教案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编写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动力,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大苹果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大苹果教案5篇

大班大苹果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的开头和结尾,编构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作品的较完整的故事。

2.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培养幼儿文学艺术想像力、独创性及口语表达能力。

3.对幼儿进行尊敬老人的情感教育及环境保护的教育。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两棵苹果树(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另一棵枯枝落叶)、字卡、故事磁带。

2.知识准备:有关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知识。

三、活动过程与方法

1.教师用语言和苹果树教具创设情景。

教师:小朋友,在林子里,有一棵很神奇的老苹果树,虽然它已经很老很老了,可一年四季都能结出又红又大的果子,今天我们就去看望这棵神奇的老果树吧!(幼儿与老师一起高高兴兴出发了,半路上一只小鸟告诉他们上次它飞过林子时,看到老苹果树无精打采,面黄肌瘦的,结的果子又少又小。)

2.引导幼儿扩展思维,想像果树变化的原因。

幼儿与教师一起从各个角度找出果树不高兴的原因。

教师:小朋友,老苹果树结的果子又少又小,它这是怎么了?(如环境、身体健康、情绪、自然灾害、污染、生病、没有朋友等)

3.启发幼儿想像出果树恢复生机的原因

(1)小朋友关心地问小鸟老果树现在的状况:小鸟小鸟,快告诉我们,老苹果树现在怎么样了?

(2)小鸟:老苹果树长满了茂密的叶子,挂满了又红又大的果子,果实累累的,还满面笑容。

(3)幼儿继续前进,见到了生机勃勃的.老果树,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话来形容果树,丰富词汇:又红又大、茂密、果实累累、满面笑容。

(4)启发幼儿多角度想出是谁帮助了果树?神话、童话、环保、科幻(如孙悟空、小动物们、科学家、超人等)

4.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的前因后果,进行分组结伴讲述。

(1)教师倾听幼儿的讲述,帮助幼儿整体把握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2)启发提问:老苹果树爷爷为什么会愁眉苦脸的,结的果子又少又小?是谁发现了这件事情?它们是怎样帮助老苹果树爷爷又结出又红又大的果子的?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4)教师也示范编一完整故事。

5.对幼儿进行尊老、护老的情感教育。

教师:如果是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情,我们会怎么做?我们对待老人应该怎么样?

6.对幼儿的讲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有不同的见解。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渗透有关果树知识。

科学:有关植物生长的条件小实验。

健康:了解多吃水果益处多,优美舒适的环境对人类的重要。

五、生活中渗透

不挑食。多吃水果。

六、环境中渗透

一些环保图片,进行看图讲述。

七、家庭中渗透

家长提醒幼儿保护环境。

大班大苹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大胆想像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启发幼儿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大胆讲述的习惯。

3.激发幼儿参与文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指偶小猪、小鸟和狐狸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幼儿想像故事情节。

1、看课件,听教师讲故事第一段

幼儿想像:狐狸看到了红通通的大苹果,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狐狸真想吃苹果呀,他会怎么跟小猪说呢?

2、看课件,教师讲述第二段故事。

幼儿想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呢?

3、你们说的办法都很合理,但是这只狐狸想的办法和你们的有点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吧。看课件,教师讲述第三段。

幼儿想像:小猪想和狐狸换一个苹果做种子,狐狸愿不愿意用它的假苹果和换小猪的真苹果呢?它会怎么说呢?

4、看课件教师讲述第四段故事。

想一想:狐狸的苹果是假的,可是小猪还不知道呢,你们想不想让善良的小猪上当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5、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课件,教师讲述最后一段。

二、根据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三、分段讲述。

边看老师出示指偶边学习讲述故事。

重点学一学小鸟、狐狸和小猪的话,注意语气表情。

理解词语:珍贵、摇头晃脑。

四、小猪、狐狸、小鸟这三个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课后反思:

今天语言活动的内容是“会爆炸的苹果”,这是一个故事。组织时,我一改以往的模式,没有先讲故事,而是先让幼儿自己看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猜测、想象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然后让幼儿充分表述自己对图片的理解。虽然幼儿讲得都是零零碎碎的,只抓住了画面上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幼儿的想法却是各式各样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最后的关于“如何戳穿狐狸的骗局”的讨论中,幼儿也是各抒己见,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幼儿也都参与了进来。

听着孩子们充满稚趣的话语,看着孩子们兴奋激动的表情,我突然似乎领悟到了什么。的确,在这样一种氛围的活动中,孩子们找到了自我,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到,要贯彻和体现新《纲要》的精神,首先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相信孩子,给孩子充分表现的机会;其次,要勇于创新,能跳出旧模式的框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改革。

大班大苹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整除和有余数除法这两种情况,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有余数除法,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而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不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大班大苹果教案篇4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静物苹果篮子

活动名称:

静物苹果篮子

活动目标:

1.欣赏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感受画面中色彩的鲜艳,体验画家用水果的暖色和瓶子、果篮黑色搭配产生的平衡感。

2.大胆讲述自己的对画的感觉。

3.喜欢参与欣赏活动。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塞尚《静物苹果篮子》活动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苹果的`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原图)

(1)“在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感觉?”

(2)“你喜欢画面上的哪样东西的颜色?为什么?”

3.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

(1)“你们都喜欢暖色的苹果,那我们把黑色的酒瓶和篮子也换成暖色,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好吗?

(2)“看了这幅图你们有什么感觉?”

4.幼儿同时欣赏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和原图

(1)“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

(2)引导幼儿体验黑色的酒瓶和篮子与暖色的水果搭配而给画面产生的平衡感。

5.请幼儿给画取名字。

6.教师介绍画家塞尚和作品的名称。

活动建议:

塞尚的静物作品很多,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欣赏。

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大班大苹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

2.在仔细选苹果书屋情景中,乐于表现苹果光滑而丰富的颜色。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塞尚名画几幅

2.苹果数个,炫彩棒,剪刀,毛巾,记号笔

3.画有盘子的底板纸一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让幼儿了解苹果有哪些颜色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是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有什么颜色2、回忆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师:我们小朋友都画过苹果了吗?你画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画的苹果都只有一种颜色,其实苹果是有点红,有点绿,还有的地方还有点黄,苹果柄这里还有点咖啡色,里面还是黑色的呢。

二.欣赏谈论:

1、欣赏作品:“桌上的苹果”

师:有一位画家,他也很喜欢画苹果,他画苹果的时候都会仔细的观察,静静的想,慢慢的.画,最后画出了一幅非常有名的画“苹果”,这位画家就叫“塞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幅画。

幼儿欣赏交流:苹果都有些什么颜色?

2、欣赏作品:“一个苹果”(局部)共同分辨找出画面中苹果上有哪些颜色,从中了解塞尚画的很慢的道理。

三.共同尝试

由幼儿寻找颜色,教师采用摩擦接色的方法操作,学着像塞尚那样认真画画。

四.操作尝试:

挑水果

1、来到水果店:每张桌上放两个苹果,认真观察苹果上的颜色变化。

2、挑选:用记号笔画轮廓,用炫彩棒逐步添加颜色,使颜色接近调和。

3、买回家:剪下五.观赏交流:装果盘从作品中找一找哪些苹果特别新鲜可装进果盘中,并尝试调整画面安排。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幼儿对泥橡皮泥制作很感兴趣,而且制作苹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幼儿能做出来的。

大班大苹果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儿贴苹果教案精选8篇

装苹果数学教案8篇

母鸡和苹果树中班教案6篇

大大班月工作总结5篇

保育员大大班工作总结优秀5篇

2024年大大班春季工作计划5篇

保育员大大班工作总结优质5篇

2024年大大班春季工作计划参考5篇

幼儿园大大班下学期总结通用5篇

大大班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5篇

大班大苹果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3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