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心得体会是一看就会引起读者的深思的,赶紧拿笔试试吧,写好心得体会其实我们的个人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张子权事迹的心得体会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张子权事迹的心得体会篇1
张桂梅在她收养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太多的不幸。不少孩子由于父母缺乏文化,从小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家庭也无法摆脱贫困。这使张桂梅悟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要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因此,她一直十分关注偏远贫困山区女童教育问题。她认为,偏远贫困地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的落后,而教育的落后又集中体现在女童受教育程度低。女童教育成为提高偏远贫困山区人口素质,改变贫困面貌的关键。基于这样想法,几年来,她致力于兴办一所贫困女子高中,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出席党的十七大期间,张桂梅不止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在中央人民广播网演播室,她接受了9岁小记者吴梓曼采访。小记者向她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魔法瓶,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张桂梅饱含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梦想,梦想让山里的孩子都有书读,梦想山里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看到十七大报告提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句话,张桂梅激动不已。她说:国家提出这样的教育发展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山里的孩子渴望知识,渴望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现在面临的困难还很大,需要全社会伸出援手,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山里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高中阶段的教育。
作为党代表出席党的十七大归来以后,张桂梅一边忙着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宣讲十七大精神,一边为兴办贫困女子高中、新建儿童之家"奔波。11月7日上午,在给全县的企业老总宣讲十七大精神时,张桂梅用自己亲历十七大的感受和一桩桩具体的事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老总们。一位煤矿老板激动地说:面对奉献两个字,我自愧不如。什么是奉献?在张老师身上就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不少老板表示,一定全力支持张桂梅,帮助她把爱的奉献延伸下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桂梅一直为之呼吁的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在十七大上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她苦苦追求的兴办贫困女子高中,也引起了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10月31日,丽江市已经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正式决定启动贫困女子高中建项目。现在,张桂梅的计划是面向丽江市的华坪、永胜、宁蒗、玉龙4个县的偏远山区招收4个班200名贫困女生,并于2008年3月,先招初三预备班,9月正式就读高中。
与此同时,长期借用华坪县福利院房子生活的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也即将拥有他们自己的新家。华坪县已落实3亩土地,并由县政府安排100万元,中海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100万元新建儿童之家。目前,这个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据悉,新的儿童之家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张桂梅收养儿童的规模可以扩大到100人。到那时,可以有更多的儿童分享到她的母爱。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张子权事迹的心得体会篇2
__刚满两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不久母亲改嫁到外地,幼小的她只得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她五岁时,爷爷又身患骨癌撒手人寰。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而她只能与奶奶相依为命。从此,守护好慈爱的奶奶就成为__的心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6岁起__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等家务话,平时总是帮助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力减轻奶奶的负担。有一次奶奶生病了,想吃红烧肉,可仅靠低保维持生活的家,实在拿不出钱来买。__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利用每天放学后的空闲时间,走巷串街捡废品,用卖废品积攒下的20元钱上街买肉,当一碗冒着热气的红烧肉端到奶奶面前时,老人的双眼里噙满了泪花。而此时的__,反而笑着安慰:“奶奶,我长大了,可以自己挣钱了,让你过上好日子,你不忘初心。”
__心里时时都装着奶奶。学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大手牵小手”活动中,她作为留守儿童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游园活动。中午吃饭时有一道牛排的菜,别的同学都在大口大口地吃着,而她却迟迟不动筷子,反而悄悄地问领队老师,能否把这道牛排带回家。老师很惊讶:“你为什么自己不吃掉呢?”她腼腆的回答:“我奶奶没吃过这个,想带回家给奶奶尝尝,可以吗?”听到这样的解释,在场的所有人变得异常安静,被这句暖暖的话语所触动。
正是生活的磨练和困苦的洗礼,让__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成熟许多。她知道奶奶非常关注自己的学习,懂得读书是改变生活的唯一出路。从小学到初中,她的成绩在学校一直都名列前茅。现在上了初中,__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从不懈怠,经常晚上学习到深夜,从完成作业到复习、预习功课,一个都不会落下。每天早上五点钟就准时起床读书,虽然这样的生活很辛苦,但是每当把学校的考卷带回家,看到奶奶露出满意的笑容,她的心里都会泛起丝丝甜意,觉得没有辜负奶奶的期望,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辛苦和坚持都是值得的。
20__年,__先后获得__市“美德少年”、“安徽省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
张子权事迹的心得体会篇3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张子权事迹的心得体会篇4
宁县一中高一4班的李艳艳同学作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在现场讲述自己的事迹,接受颁奖。
“百善孝为先。你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用诚挚的孝心诠释了人间大爱。”这是李艳艳获得2020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的推荐词。颁奖现场,主持人问李艳艳最害怕什么,李艳艳回答最害怕自己生病,因为那样就没法照顾妈妈了。她说自己长大了想当一名医生,让妈妈和像妈妈一样的人能够重新站起来。
在北京参加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大会,并参与录制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后,李艳艳接受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自己来说,这项荣誉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
今年16岁的李艳艳是一个农村孩子,两岁时母亲患病腰部以下瘫痪,父亲外出打工后杳无音讯。起初,外公外婆帮衬照顾着这个家,李艳艳6岁时,外公突然患病,外婆无暇顾及她们母女,小小年纪的她担起了照顾妈妈的重担。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她从不抱怨,也未放弃。上初中时,李艳艳每天必须早晨5时起床,给母亲接送大小便,帮母亲穿衣、洗脸、梳头,再烧水做饭、收拾室内外卫生,将母亲中午喝的开水和吃的馒头放在母亲够得着的地方,然后骑自行车赶往5里外的良平初中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后,烧水、做饭,伺候母亲吃饭,待母亲吃完饭后,收拾干净锅碗碟筷,她又急急忙忙赶去学校上晚自习。上完晚自习赶回家后,她先清洗便盆,再给母亲洗脚、擦身子,最后将屋子拾掇干净,她才在母亲的陪伴下完成当天的作业,这是她每天最期待的时光,也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光。李艳艳的母亲王秀霞经常给看望她的邻居、慰问她的镇县干部和关照她的社会爱心人士讲:“这么多年来,我这个当妈的没给娃做过一顿饭、洗过一件衣服、洗过一次头、买过一次药,娃却给我做饭、洗衣、洗头、买药、接送大小便10多年。”
李艳艳的事迹经当地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关怀与支持。良平镇政府在实施头批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时,让李艳艳和母亲告别了沟边即将坍塌的土窑,搬到塬上的砖瓦房;并将李艳艳和母亲纳入低保对象,而且享受“一类”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她娘俩的居住和温饱问题;宁县妇联等社会团体从2016年起资助李艳艳的学习,给她们送米、送面、送油、送衣买鞋和送学习用品。这些年来,李艳艳心里一直铭刻着“恩人”的好,正是靠着这些“恩人”的关照,她才走到了今天。李艳艳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向这个目标一步步迈进。
李艳艳说,这个荣誉对她是一种激励,“我只是做了一个为人子女者该做的事,却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将来一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报社会,传递爱心。”
张子权事迹的心得体会篇5
五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缤纷的鲜花开满五月;五月也是劳动者一个专属的季节,辛勤的劳动贯穿五月。正如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精神物质和文化精神的基础,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一切生活来源,虽然不能我们不一定是个劳动模范者,但人人却可以学习弘扬和实践劳动模范精神。
在这光荣劳动者伟大的时刻里,我们自然要去学习那些劳动模优良品质,去学习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而所谓的劳动模范精神说到底是真抓实干精神,不能只是停留在嘴上说说,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宣传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良好风尚,同时也不是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才提起关于劳动模范的精神,它必须是体现在每时每刻里,落实在每一项工作当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本职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体现出尽心尽力的原则。其实所谓的劳模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耀眼的光芒,对待平常的事情,哪怕是生活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做到更加完美。学习劳动模范的精神,首先我们就要先做到尊师重道,尊敬劳模,在学习过程当中更要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习,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平常里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去追求创新的好方法,进而突破自己的极限
学习劳模那种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劳模的行动。以劳模为目标,通过一点一点实践去积累,不断的去突破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追赶上劳模的步伐,要时刻持之以恒向劳动模范们学习,做到常态化,不断的去超越自身的极限,不断的给自己鼓励,加油,或许下一个劳动模范就是你了。
劳模精神是新时代的旗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在平常生活当中我们就要像身边的劳模一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全身心的投入各自的工作岗位之中,务实奉献,为这个美好的社会努力奋斗着,加油!
张子权事迹的心得体会篇6
本周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周日晚上看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这个节目。吃完晚饭我就坐在电视前认真的观看这个节目。
这个节目讲述了十位“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其中有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男孩,他是个“小小发明家”,特别很厉害。他发明了很多有创意的小玩意,其中一辆用电瓶发动的小卡丁车我印象深刻,他的动手能力真是让人佩服!
在这十位“新时代好少年”中最最让我佩服的是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他天生有小儿麻痹,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从此他的双腿无法活动,可是他从来都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对于他来说,生活很艰难,但是他从不放弃,这点深深感动了我。他把自己的生活点滴写进书里,鼓舞着其他身患残疾的人,点燃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他真的非常伟大。我的梦想也是当一名大作家,可我比起他,付出的太少了,所以我要加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还有其他的新时代好少年,也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有让人佩服的闪光点,我相信他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其实这些新时代好少年也都是普通的学生,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天才。都是经过自己刻苦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走到今天。我们都是一根蜡烛,只不过他们先发光。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都会发光!当然想发光必须点燃自己,虽然燃烧的过程是艰辛的,还伴随着痛苦,但是我们必须要接受这些磨练,才能发光,才能变成有用的人,为国家添砖加瓦!
加油吧!少年们!
张子权事迹的心得体会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