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分析影片的主题和情节,增加观影体验,在写观后感可以理清观影时的感受,提升写作表达水平,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馆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馆观后感篇1
上周六的时候,我们一家和我表哥一家还有我的朋友一家一起去参观了广东美术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画展。
到广美后,我们先吃了午饭,然后就向美术展览馆进军了。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参观了。
我们来到一座大红房子前面,这正是传说中的展览馆,我们几个小孩马上一窝蜂地冲了进去。我们先来到油画展区,里面的油画各式各样,五彩缤纷。我们开始仔细地看了起来,大多数的画我们都看不懂,原来,这就是艺术。最让我难忘的是一幅叫《急症乱投医》的画。画的内容是:在一辆救护车里,一两头猪躺在手术台上,一位护士正在往注射器里吸药;一位脱光膀子的外科大夫正准备给猪做手术,上面还有两个奇怪的机器正在给猪治疗。我想,这幅画的意思应该是:一头猪得了重病,在送外医院的路上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乱来。旁边有好几幅画也很奇怪,看来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想象力可真好呀!
我们上到了第二层,那里的服装可真多呀。那些衣服都设计得很有趣,看来作者的想象力可真是非凡呀。其中,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一件上面挂满了口袋的衣服。那件衣服全身上下都是口袋,甚至连背后也有。要是穿这种衣服出门的话,可以带好多小东西了。还有一件衣服上面挂满了图形,上面写许多公式,比如九九乘法表。如果穿着它去考试,那就有答案抄了。
第三层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家具设计。里面的家具都是一些很常见的东西,但经过作者的'大胆想象,就变得与众不同了。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些小橡胶椅,说是椅子,其实是许多用橡胶做成的食物,比如草莓蛋糕,芝士和面包等。已让人看到就会引起食欲,我第一眼看到时,我还以为可以吃呢!有一些作品旁边放了一个留言本,我在上面写了“太棒了,都能拿去宜家卖了!”谁知,我发现有一个罐子上贴着宜家的标签,看来他还真想卖呀!
另一部分是房屋设计,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应有尽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座别墅,它有三层,也有院子。院子里绿树成荫,但是鸟语花香。虽然它只是个模型,但是还是让我感觉住在里面很爽。这些作品中有一个是俄罗斯学生弄的,搞得像一间西式别墅。还有一些作品是做了很多房子的,而且它们还把地形也做了出来,真厉害啊!如果工程师把那些房子都建出来,那一定很了不起。如果拿去卖的话,一定很快就会抢购一空的。
我在回家的路上,还恋恋不舍地想着那些作品。看来,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为了展览,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美术馆观后感篇2
阳光明媚的下午,老师带我们到“庆阳美术馆”看美术展。
一进大门,就看到了宽敞明亮的大厅,十分整洁,一幅幅作品错落有置地陈烈在大厅里,人物肖像是栩栩如生,静物素描是生动逼真,风景画是色彩鲜艳,引人入胜......
我最欣赏的那幅《花魁》。这幅画是镇馆之作。画的背景由冷色处理,中间是一位身着白裙的花仙子。花仙子的头冠上镶着五颜六色的珍珠,衣襟是洁白的,还有许多褶皱,她的脸上挂着迷人的'微笑。这位花仙子形态端庄,像一位圣洁的使者,真是栩栩如生,让人啧啧称赞,一看市场拍卖价,天然,竟然卖到了15万—18万的价钱,“魁”字是花中之首,一点也不假。经过管理员介绍,我们才发现下面的一个衣带上看到了“陈建国”三个字,是作者的名字,真是独具匠心。
还有一幅叫作《杉王乡的夏天》的作品,背景是青山,几棵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杉树,前面是一栋小楼,一个叔叔牵头两头黄牛,在田间漫步着。我走远了一些,再看这幅画,我还差点把这幅画看成真的了,还看那几棵杉树,被阳光点缀得金黄金黄的,似乎阵风吹来,一阵泥土的清香朴鼻而来,还夹着点点稻子的香味......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还有十几幅画,这些画都是本土画家画的,邵阳真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
这一次参观,让我永远难忘。
美术馆观后感篇3
一直听别人说老外滩旁的美术馆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品。那儿应有尽有,让人沉浸其中。这不,今年,我便去观看了一次。
刚走进美术馆的大厅,就发现这里弥漫着一种艺术的气息。而映入眼帘的则是摆的,放的,陈列的;铜像,图画,剪纸……仔细看去,都是艺术的象征,艺术的美。我顺着一幅幅中国画走进了长廊里。那几幅中国画,都各有各的韵味儿。看那被百花拥簇,绿枝小心地托起的'牡丹花。它像被精心雕刻出来的,淡雅的红色的花瓣慢慢舒展开来,玲珑有致,就像是一只只花蝴蝶那随风轻轻扇动的翅膀,微风吹来,它们便翩翩飞舞,留恋在这片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周围一簇一簇的千姿百态的花儿,与牡丹相映衬,组成了五彩的音符,谱写出了一首花的旋律……再看那幅《两小儿观鱼》,画家用细笔勾勒出的两位小孩,神情逼真,动作细致,倒把他们的俏皮可爱画得惟妙惟肖。还有那几条金鱼,它们在玲珑剔透的玉盆里,优哉游哉,簇在了一起,尾巴在身后飘飘然然,真如在里面成了一朵水中之花,它似乎随风轻轻摇曳,美丽色彩在水中若隐若现,怎能不让人看得忘我呢?
这里不止是画美,连剪纸都有一种特别的美。那剪纸啊,在走廊里陈列着,大多都是有关民间风俗的,赏中秋,观菊花,贴对联,走街串巷,过路问好,门前谈笑,这些无不体现着乡村生活那淳朴而又实在的一面。倘若你走进这长廊,闭上双眼,耳旁似乎回响着热闹街市里的叫卖声,吆喝声,或是谈笑声。在这处处都有艺术的风味,艺术的独特,我思绪万千,真想留恋在这艺术天堂之中。
……
已将近黄昏,我还参观了许多风格与众不同的艺术品,它们身上都散发着艺术的美,我相信,这美将传到跟多人的身上!
美术馆观后感篇4
这几天天气很好,既不下雨也没太阳。真是天公作美,是个合适出游的好日子。
今天,去了位于灯市口西四街的中国美术馆。该馆是个中国式的建筑,有五层楼。我们先从一楼展厅看起,一楼展厅今天展出的是专题作品——已故画家李瑞年100周年诞辰画作展。我对美术不在行,也就看个热闹。我不喜欢李老先生的作品,太暮气了,他的作品好像缺乏灵动之气,我是外行,也许这么说失敬了,我们一行4人都是这个观点,当然我们都是外行。从他的展厅出来再转到另一个专题作品——五龙山艺术作品展。眼前突然一亮,迎面扑来一股朝气锐气,明亮的色彩,熟悉的现代生活气息,让刚才有些压抑的心情得到了放松,这些画家的作品我觉得不错,尤其是那些先锋作品,好在哪我说不出,但让我留下了印象。
一楼展厅今天居然还有广西北海画家们的作品展——北部湾风情。这些北部湾才子们的画很有生活气息,但作品比较直白,看不出有什么层次和意境,看时是挺好看挺热闹的的,过后没什么印象,有点像陆麒任他们作曲专业的同学的作品音乐会,听的时候觉得还行,弦管齐鸣,热闹得不行,但没有音乐记忆点,无法回味。
三楼是澳大利亚土著文化展,纯属蒙事儿,什么破玩意也敢拿来泱泱大国嗮,孔夫子门前卖文章,不提也罢。
五楼是今天最值得看的重点,华彩。——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展。吴老先生刚去世不久,他把他的作品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各个美术馆。人品真是让人高山仰止。
我再外行,也看得出大师就是大师,不是浪得虚名!!!吴冠中先生的画作与我们在一楼看的作品的显然不在一个档次,无论是构图布局,色彩的应用还是意境,都是不着痕迹非常自然,让人觉得舒服。看他的作品想起一句话: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
艺术是相通的,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色彩,线条等艺术形象,完全可以体现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或演奏家应该让人们在他的作品或演奏中感受到音乐色彩的变化,,能让听众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这样你的作品或演奏才算成功!如果人家都不知道你在干嘛,你能说你的音乐是成功的吗?要做到这点,你自己的心中首先得有画面感,自己都感动不了自己,怎么可能感动听众呢?朗朗为什么会成功,我觉得就是他的演奏有鲜明的音乐形象,他能让听众明白他在干什么,能与听众交流并带他们进入音乐中一起悲欢离合。朗朗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东方与西方,音乐家与民众间搭建了一座桥,所以他成功了!
美术馆观后感篇5
在星期三的下午,崔老师带我到龙美术馆去看展览,陪同的还有潘老师,两位同学和我们的母亲。
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厅,这个展厅是刘韡的个展“散场”,这是刘韡在2020年这个人类最近历史的特殊时刻,对过往世界的回顾与思考,包括装置、雕塑和绘画等作品。这个展厅的基本颜色是灰色、水泥色,不会让人感受到视觉疲劳。这个展厅又宽又高,没法一下子看到空间的全貌,有一些空间的阻碍,空间的最高处还有一些弧度,有一种冲突、交错的感觉。
我们第一眼看到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有一个巨大的黑色正方体,大约有十米高,它下面的一个角垫在一块小钢板上,上面的几个角被几根钢丝绳吊着。它表示的意义是一侧走向大地,另一侧通向宇宙。这个空间装置的名字叫《暗物质》,我觉得它很有创意和新意,我围绕着它走了一圈,观察到它的特点是它有黑灰颜色深浅的变化,它着地的那个角是往上斜着的,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了有不同的面和不同的阴影,我感觉它像一个魔方。
接着,我们看到这个展览中体量最大的空间装置,叫《1098.1吨沙漠》。实际上它是个空心的,并没有1098.1吨沙子,它是用很高的玻璃固定住,中间是空的,用很多沙子铺满顶部和周边,让人感觉整个空间都是沙子。这里的沙子和我们家的院子里看到的沙子一样,它在这个空间展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在艺术的空间里,可以给民众有一种启发。这个沙子在作者的介绍当中,是为了将观众的视野引向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及文化冲突的核心地带,中东、非洲或中亚,并由此引出土地、资本主义、殖民、贸易乃至气候问题的关注。黄沙代表文化和符号,沙子本身没有特殊,是它在今天的语境和国际局势这下,有特别的意义。关键是艺术家并没有用一小盆沙子,放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艺术家很善于利用这个艺术品的体量,给人感受上的更新。因为一个大体量的东西,一定会和人产生关系。如果它和我们一样高,我们会有一种平视的态度,如果它和我们是一个渺小和硕大的关系,我们就会重新反思我们在空间中的关系。
之后,我们来到另一个展厅,我印象最深的是梁绍基的白色蚕丝作品,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在地板上放着一架断成两截的古老的水车,水车上包裹着蚕丝和蚕茧;另一部分,是挂在墙上的三幅蚕茧吐丝的“地图”。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就是用脚踩在踏板上,带动齿轮转动,将水灌溉到田里去。水车代表一种苦涩的耕种和生产方法,也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展厅的这架水车,全身被蚕丝包裹住,它表示的是一个时间概念。这里没有时间的标注,也没有钟表,那时间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从蚕到茧,再从茧中拉出丝,这个过程很缓慢,再把整个水车包裹住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的蚕和水是一种关系,人和水也是一种关系。但人在这里是缺席的,水车作为一个劳动工具,存在的意义是运送水。它现在不运送水了,它脱离了历史的环境和语境,来到这里作为展览物放在这里,有了它的历史教育意义,虽然没有生产的价值,但仍有历史的价值。我们和它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关系。围绕这个作品,我联想到了人和蚕的相似性,蚕从“作茧自缚”到“化茧成蝶”,是一个不懈的自我牺牲和蜕化的过程。从古老的水车到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也是一个中国劳动人民不断思考和创新的过程。
通过这次观展,我感受到了艺术的精神,就是诚实地表达与反映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表达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是一种发现问题并不断求解的过程。也感受到了所谓艺术家的高级在于敢于面对发现问题中带来的痛苦和孤独。好的艺术作品它一定有它的独立的生命力。
美术馆观后感篇6
今天我去郑州美术馆看画展了。
美术馆早上九点才开门,所以上午我写了一会儿作业,不一会儿就到九点了,由于家在美术馆的附近,我和爸爸便顶着夏日的炎热步行到美术馆。
因为美术馆是免费进入的,通常总是有许多人在美术馆里看作品,而我是在人们上班时去的,所以没有多少人。
我一进入展厅,感觉时间似乎凝固起来了,而这个展厅的所有画都活灵活现,而且极富想象力。比如说这一幅吧——《谁的红帆船》,就是一个极有想象力的作品,画上画了一个小女孩正用好奇的目光望着远处,我想:她要是有思想的话肯定在想那到底是谁的帆船呢?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呢?还有一幅是《百鸟》,那幅画活灵活现的表达出了树上百鸟各式各样的形态,非常漂亮!
因为第一、三展厅在一楼,而二、四展厅在二楼,所以离开第一展厅,我便进入了第三展厅。第三展厅的画令我很震撼,因为它特别逼真,有一幅画上画的是有很多人正在向前走的样子,我离远一看,感觉画中的人物仿佛走出来了似的。
上楼之后,我进入了第二展厅,那里有许许多多的雕塑,都是用废旧物品做的。比如说有一只鸟,它的头是用旧自行车的车座和乒乓球、废轮胎做的,尾巴是用废铁做的;还有一个是爱因斯坦的头部作品,那是用木头做的;还有一个大大的轮胎,它是用许多个长钉子粘到一起组装而成的,看上去十分有趣,原来废物并不是无用的,还可以创造出这么多美好的艺术品啊!
第四个展厅也都是各种各样的画,而第五展厅主要是展示了泥塑作品,那些作品栩栩如生,有一个我很喜欢,是许多古装宫女在弹奏乐器,有弹古筝的,有吹笛子的……等等等等。
今天真高兴能赶上看五年一次的美术展,让我都想学油画了,还有那可爱的泥塑小人,让人流连忘返,实在是太美了!
美术馆观后感篇7
各式的灯笼似火红的柿子般悬挂在头顶,童真的剪贴画稚气又不失几分可爱,抑扬顿挫的书法令人赞叹不已……我如蝴蝶在花丛般在展览之间穿梭,明眸中闪着惊喜。这次的图书馆展览一定会带来别样的惊喜!
随着图书馆里神圣不可侵犯的静谧,我来到了四楼展览处。“快乐二小,幸福童年”八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心中揣着的小兔兴奋地乱蹦乱跳,展览会!我来了!
头顶各式自制的利是封灯笼笑红了脸,我似乎被它们所感染,也咧开了笑脸。随后我又被门口处的剪贴画所吸引。各种各样的昆虫让人不由地眼前一亮,恨不得也钻进昆虫世界与它们一起交朋友。处于下方的工艺品更是用细腻的画风呈现不一样的童真童趣,很容易联想到小画家创作时的乐趣。
比起趣味的剪贴画,书法更让人赏心悦目。瞧,小书法家们纯熟的运笔让整幅作品充满生命力。一首首古诗词读着有韵味,看着又充满古色古香。我呆呆望着,沉醉在书法的世界里,一股淡淡的墨香萦绕在鼻尖,颇有一番风味。其中我特别喜欢小李的作品,工整的楷体让人过目不忘,细腻的笔触深入人心,柔中带细,坚中带韧的笔画一看便知道这个小书法家有着很深的书法功底,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忽然一个小男孩“嘻嘻”的笑声把我拉回现实,他正转动着一辆用一次性筷子组成的风车,我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不只是风车还有用冰棒棍拼成的小屋!创作者真是独具匠心,做工精致又用心。看这间小屋,门前的五彩鹅卵石充满幻想色彩,小小的木制秋千载满欢笑,几丛绿茵茵的'植物更是锦上添花!我禁不住内心的敬佩之情,恨不得马上冲去制作者面前合影拿签名!
不单是这几种作品,继续朝前走,你会发现新年气氛十足的画册,色彩鲜明的水彩画,逼真的素描……如磁石般无不吸引我的眼球,我流连在画展中,深陷艺术的大海里无法自拔,我正饱尝着一顿艺术的盛宴!
可惜时光爷爷的步履匆匆,夕阳西下,我不得不离开了。我留恋地望着每一幅作品,心中无限不舍,一步三回头,这次艺术的盛宴开拓了我对美术的视野,更让我懂得,每个作品都饱含作者的良苦用心,迈开步伐,如蝴蝶般轻盈地满足地走上回家的路。
美术馆观后感篇8
9月30日,我和爸爸去美术馆参加和平区青少年宫组织的《2021年天津市“非遗·年”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参观活动。
展厅的作品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有儿童画、书法、手工制作等。展厅中间有三条龙,特别威风,有一种叱咤风云的气势。
我们和平区青少年宫的作品,有京剧脸谱,有根据杨柳青年画创作的《年画娃娃逛津城》。有根据民间活动创作的《舞龙》等。有根据民间艺人吹糖人、捏面人创作的作品,作品非常有立体感。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用小椅子做的十二生肖,小动物们整整齐齐地排着队,面部表情非常逗人。还有用纸黏土做的一桌丰盛的晚餐,让人垂涎欲滴······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美术知识,尤其是作品的创意,使我开阔了眼界,我很开心。
美术馆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 美术国培心得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