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进一步发展自己,在写体会的同时,我们也在对自身进行一种深刻全面的反思,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7篇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篇1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南昌城。这次南昌起义,取得了胜利。南昌起义宣告了中国x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新时代新形势下,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不断努力。

首先,要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值此节日来临之际,重温党的建军历史十分必要,我们要牢记建军的优良传统,继承红色基因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

其次,要深化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军队建设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不断满足人民的期盼,不断深化军队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军队发展的不竭动力,争创世界一流。

第三,要科技兴军。新形势下强军梦要坚持科技兴军发展战略,军队建设要着眼于实现军队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人才是科技兴军的第一资源,要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科技兴军要不断推进重大自主创新、技术创新,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篇2

国之强盛,家之富足,社会之安宁,未必要源于山之高,河之大,疆域之辽阔。天时地利总有沧海桑田的变迁,总有白云苍狗的转换,而唯有一颗坚强的心,维系着历史的巨轮向着下一个历史的码头前进。谁站在船头,向着历史的深处回望初心与始终,面对伤痕时的内心有多沉重,未来就有多光明,前程就有多远大,历史的丰碑就有多厚重。

所以,在国家公祭日之际,我们不必亲身经历,却应感同身受。凡有良知者,必要以柔软的内心,包裹着沧桑的历史,对历史喊话,对未来祈福。

我们在历史深处挖掘沉痛过往,帝国主义的铁蹄似乎还在踢踩践踏,侵略者的刀似乎还在铮铮作响,我们唯有抚摸伤痛,让它结痂,化作坚韧铠甲;收捡断壁残垣,重铸民族信仰,像锈迹斑斑沉睡于地下几千年之久的青铜戈矛,越磨砺,越光芒。

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公祭日回顾历史、反思历史,不是要挑起敌对情绪,而是要我们都竖起警觉的耳朵,听,今天的世界

在平衡中并不太平,人心之变化,地区之复杂,有时候远超我们的想象。你一定不会漠视我们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颓顿的片段;一定不会遗忘我们的民族艰苦摸索中那些创痛而未绝望的细节;更不会错过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高歌猛进的时代大潮。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弄潮儿,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站在巍巍巨轮之上,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不忘记忆,离不开历史的载体。设立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以国家名义对历史的记忆;各种各样的纪念碑、历史遗迹,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记忆,都是在告诉世界、提醒后人,渴望和平、走向复兴的中国人民,不能、不会更不应淡忘那些曾经沉痛的记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祖国,每一个人都应牢记神圣职责,砥砺前行,这便是对南京遇难同胞的纪念。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篇3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避免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30万同胞惨遭日军杀害;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勿忘历史,勿忘耻辱,勿忘那个年代我们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来的天下,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惨痛的历史面前,我们不仅要铭记真实的历史,更要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永远处于被动受辱的地位,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强大我们自身,只有中国强大了起来,立于世界强国之席,让外国侵略者不寒而栗,那我们才真正是不战而胜。

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不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着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篇4

7月28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x周年来临之际,实验中学校长x、副校长x等一行3人冒着酷暑,赴共建单位驻核电武警三中队慰问,为献身国防事业的部队官兵们送上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并送上了慰问品,表达了学校全体师生对部队官兵的深情厚谊。

武警三中队是x中学“军民共建”单位,多年来,相互合作,情深似海。部队官兵每一年都要为实验中学初一新生的军训,精心策划,设计方案,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文艺汇演中,武警三中队为全体师生表演了擒拿绝活,同时还做好各类联谊活动,为实验中学的国防教育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x中学在每年的建军节、中秋节、新年等重大节日慰问部队。在武警三中队,实验中学领导向部队官兵介绍了学校的情况,汇报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非常感谢武警三中队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学校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做好拥军等工作。

武警三中队领导对我校专程到军营进行慰问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当前部队建设、发展、训练等方面情况,对学校多年来情系国防事业、关心军队建设发展致以衷心感谢。他们表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军队的优良传统,部队与我校在共建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部队将进一步和学校加强交流和合作,推进合作机制趋于常态化和纵深化,携手开创军、校共建工作新局面。

在“八一建军节”对共建部队进行慰问已成学校传统。

通过本次慰问活动,加深了学校与部队之间的友谊,增进了学校与部队的军民鱼水情,促进了学校的军民共建工作。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篇5

“12·13”,国家公祭日!一场在最寒冷的时节进行的最沉痛悼念!以国之名祭奠82年前被侵略者血腥屠杀的平民死难者,是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是对那段伤痛历史的集体反思。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的三大惨案之一,它给国人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苦难记忆。30万遇难同胞,是“国之难者”,正是由于当时国家的贫弱交加,国民才会遭此大劫。这段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好教材。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014年2月,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将这段灾难记忆固化,对全民族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一次全民族的集体补课,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两年多来,近2000万人次参观者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万人坑”遗址上的累累白骨和一件件诉说伤痛的历史铁证,让参观者感到悲痛与震惊,由此不断强化的警醒意识,是公祭日设立效应的有力体现。

南京大屠杀历史已过去近80年,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每逢12月13日临近,无数国人仍会感到阵阵刺痛,历史的伤疤难以愈合。在悼念逝者、缅怀历史的特殊时刻,国人应从灾难记忆中汲取家国情怀,以更加积极态度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重演。这也是国家公祭的要义之所在。

每念及此,必有深省。第三个国家公祭日之际,让我们一起静听凌厉的警报声、悠扬的和平大钟声,从伤痛历史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篇6

75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75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又一个关键时期。伟大的抗战精神昭告我们: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而且必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爱国主义旗帜下的大团结、大联合,既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73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不计前嫌,进行改编,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宣布改编头一天,许多战士纷纷问:打日本鬼子为啥非得穿国民党军服?军团参谋长左权动员说:为了抗日,我们戴个国民党的帽子有什么关系?大家跟着他的口令,脱下了五星八角帽……”当时在红军担任排长的李荣之回忆说。作文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

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水,回民支队让日军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不同党派、团体捐弃旧怨,共赴国难。

“民族大团结是抗战精神的核心。”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主编荣维木认为,这既是抗战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经验。“民族生存需要它,民族发展需要它,当前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华民族,更加需要它!”

慷慨赴死、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抗战将士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从杨靖宇、彭雪枫,到佟麟阁、张自忠……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4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

这又是一场让侵略者胆寒的战争: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惨重代价,最终打垮了骄横一世的日本法西斯。

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之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8年抗战,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伪军118万人。

抗战的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勇前进,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抗日战争究竟将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危亡关头,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沉重思考,灼痛中国人的心。关键时刻,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就的《论持久战》等重要着作,系统阐述了全面全民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拨开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重重迷雾。

国难当头,方见中流砥柱。8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立场始终如一;全面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贯穿风云变幻的抗战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1933年1月,毛泽东、朱德向国民党军队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建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即通电全国,号召“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核心作用,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长期研究抗战史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说。

冲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万里长征的4万名红军战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万名走出深山的游击队员组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无数支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游击作战……到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抗击的日军,占侵华日军总数的75%,同时还抗击着几乎全部的伪军。

胜利的旌旗,浸透烈士的鲜血。8年抗战,敌后抗日武装伤亡75余万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篇7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名胜古迹,例如夫子庙、总统府、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等等。这次的南京之行主要是参观纪念馆。

那天细雨蒙蒙,天空灰暗,视乎知道我们要去祭奠。当我们站在了纪念馆的门口,原先路上有说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飞,剩下的只有满脸的庄严肃穆,似乎那口和平之钟的巨大回响在无情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当看见黑色的大理石铸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后,我便什么话都说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话都被哽住,已经没有办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心境和复杂的心情。纪念馆前的警钟上镌刻着“敲世纪警钟,祈世界和平”的十个大字,提醒着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勿忘国耻,兴我中华。

跟随着人群我们来到了馆内,我立刻被以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苍景象所震撼了。那30万遇难者名单墙,摸着墙上那一行行的名字,我的心如刀绞,残忍的日寇在短短的几个星期用枪杀、刀砍、毒气、活埋、水淹等残忍的方式杀死了30万人。一路走来,甲午海战、血战光华门、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的焚烧与破坏、南京保卫战······这些场景历历在目。“万人坑”遗址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万人坑里遍地都是尸骨,令人毛骨耸然,有些缺胳膊少腿,有一半在外一半在土里,还有些是还未出生的婴儿……这些七零八散的尸骨令我十分悲愤。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决不能愧对无数先烈和死难的冤魂!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我们中国人经历了多少无数的苦难与压迫,才取得今天的辉煌。今天起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做有志有为的中国少年,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得稳。让我们为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永不放弃梦想的执着与追求----让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让我们这条东方的巨龙在翱翔于蓝天之上。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918班会演讲稿参考7篇

关于918的文章演讲稿7篇

918班会演讲稿推荐7篇

小学一年级918演讲稿参考7篇

游延安纪念馆心得体会8篇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心得体会6篇

游纪念馆的心得体会6篇

晋豫边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6篇

参观鄂豫皖纪念馆的心得体会5篇

结合918军训心得体会6篇

纪念918活动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