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心得体会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心得对于我们今后有着明确的指导效果,为了写出全面的心得体会,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想法,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香港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香港的心得体会5篇

香港的心得体会篇1

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香港旅游,香港是一个繁华并且令人向往的美丽城邦,也是一个激情而又动感的游乐场,更是文明包容着人性的国际都市。

原以为那里的海洋公园和上海差不多,可没想到,一看到地图,我就为此倾心,想尽快去享受那刺激的万物。拿着门票,进了海洋公园的大门,我拽着伙伴的手向越矿飞车跑去,正准备上去体验一下越矿的感觉,可一走到排队的人流中,我就后悔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从越矿飞车上走下来的人,都一个劲地说,“我以后再也不玩了!”“我后悔死了!”唉,理所当然,我掉头就跑,当然也少不了伙伴们亲切的“嘲”。算了,去下一个地点。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海盗船。这次,不由分说,我们不约而同地跑上海盗船,等待着紧张时刻的来临。“丁铃铃——”,海盗船开始左右摇动,一开始,它很慢,像婴儿的摇篮;后来,它越摇越高,好像直达“天际”。虽然我们还是有点怕,但毕竟我们经历了,经历了这次“危险”。

好久以前,就听说了金文泰这所名校。今日,能参观,并与其学生交流,真是我莫大的荣幸啊!走进金文泰中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不是一幢幢高大的教学楼,不是一株株排列整齐的`花草树木,而是一个个热情的老师与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金文泰中学的各个活动教室,还知道了金文泰中学的历史,并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从未了解到的知识。接下来,就是两校的才艺表演了。原以为我们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甚至到了无人可及的地步,可看了他们金文泰中学学生的表演,才知道我们和他们相差好多好多。他们的能力好强,他们的表演好自然。这是我对他们的第一印象。他们是一支朝气澎湃的乐队,4个男生组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团队。看,那个贝司手,表演时是如此的动情,全身心的投入,带来了美妙动人的旋律;瞧,好一个帅气的电吉他手,弹拨吉他的动作是多么娴熟而又连贯,他的演奏热情似火,让人忘我;在看那个架子鼓手,鼓点清楚而激昂,只看到鼓捶在他的手中上下飞舞,敲击出青春的活力和热情。是谁唱出如此动人的歌声?他们的主唱更是出色。动听的旋律通过麦克风的传播,飞入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令我们如痴如醉。呵,听,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活力,他们的青春,自然而又出色的表演。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文泰中学。可是,那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人一事却牢牢地埋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在香港的第3天,我们乘坐了那里的地铁,那里的环境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舒适,虽然是有人打扫,但是没有行人的配合是不够的。走进地铁,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副温馨的场面:虽然车上人很多,但是大家都很好的相处。并且对于一些需要帮助的乘客,还有许多人会热情的让座,帮助,这是上海这座同样是国际的大都市所缺乏的。人们上下地铁的秩序井然有序,先下后上,人们也会自觉地让出一条道,这样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摩擦,也减少了拥挤,节约了时间。唉,作为一个上海人,真是为之而可悲啊!

时间老人走的好快啊!一眨眼,5天就过去了。还没来得及好好回味一下这几天的美味,便要乘飞机会上海了。坐在飞机上,望着离我越来越远的维多利亚海港,望着离我越来越近的上海,一股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

这次暑假香港之旅,让我感受到,香港真的是东方之珠,我爱她的繁华,爱她的文明,爱她的美丽,真是一座迷人璀璨的城市。

香港的心得体会篇2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帝为此下了几十道谕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没有能力扞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北京政府时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问题。但终因英国的顽拒和当时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和缺乏实力作外交的后盾而严重受挫。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其中将取消列强在华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从来没有向英国正式提出过归还九龙租借地。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本来有两次机会收回香港和九龙租借地。可是,蒋介石政府执行错误政策,又两次坐失收复良机。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6篇《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香港的心得体会篇3

在经历了156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后,香港于1997年重回中国怀抱。在一个半世纪中,香港虽然与内地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但因同属于中华民族,香港始终与中国紧密相连。然而,香港回归来之不易。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殖民时代在二战后不久就结束了,但殖民主义力量却在香港存在了极其漫长的时间。

直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才开始与中国商讨香港回归事宜。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的问题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联合声明》正式生效;1985年6月12日,中英两国政府将该声明送交联合国登记备案。

在声明中,中国政府宣布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香港岛、九龙、新界)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宣布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中国承诺,根据“一国两制”原则,香港将在主权移交后继续保留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如今,香港回归中国已经26周年,值得纪念。香港特区政府将以此为契机对这26年的发展进行总结。从已公布的日程来看,庆祝活动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包括文化庆典和各领域的论坛等,足见香港特区政府对这一纪念日的高度重视。

近日,中国外交部还与深圳大学共同举办了“一国两制”视角下的涉外法治:机遇与展望——纪念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涉外法律事务研讨会。来自内地、香港和澳门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香港特区与新时代涉外法治建设”和“更好发挥香港特区在推进国际法治合作中的作用”两大专题进行深入研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6年来,中央政府严格按照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办事,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事实上,有些余毒仍然存在于许多西方人的心中,其核心就是批评2026年生效的香港国安法。其实,对这一法律的任何批评只能被斥为双重标准。目前,美国的极端组织正面临司法部门的严厉惩罚,而香港的“骄傲男孩”却被西方媒体,甚至被美国控制的机构如欧盟议会或七国集团等吹捧为“英雄”。如此双标,只能让人唏嘘。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对内是中国的一部分,对外又保留其全球视野,具有双重优势。同时,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香港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在银行、会计、投融资、财富管理和人民币服务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全球服务。

换句话说,香港不仅可以自豪地回顾过去26年的成就,而且可以自信地展望未来,这正好与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主题曲《前》的主旨不谋而合,即鼓励香港人民把握机会,同心创建,让香港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道路上迈步向前。

香港的心得体会篇4

“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同心庆回归同行创未来”“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无论在高楼大厦的外墙上,还是在道路两旁的灯柱上,抑或在悠悠行驶的叮叮车车身,一幅幅庆祝标语映入眼帘,一面面红旗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鲜艳。

只有确立和坚持大局意识,香港自身的发展才能够更加稳和更加远。我们要更多去关照如何去保护和挖掘香港潜在的发展的种种力量。

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能够让他们更好为整个香港发展作出贡献和力量。香港所有的发展从具体内容上来看,要更好融入国家的“一四五”规划,也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风雨同舟,血脉相连。从过去到现在,香港与内地始终保持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月光光,照香港,小塘无水地无粮”。上世纪60年代,香港广为流传这样的歌谣。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港英政府向内地请求援助,中央决定建设东江一深圳供水工程,为香港同胞送去东江水。

这次回归26年和以往不同,对香港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开始。今天的香港是站在新选制确立的坐标上,是站在“爱国者治港”原则确立的历史坐标上。在今天大家对“一国两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规律性认识,所以未来香港将开启新的发展之路。守望相助、情重于山,香港人与内地人,一直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香港的心得体会篇5

2024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日。25年前的今天,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从此,香港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开启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25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不断巩固,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得到更加充分保障,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书写了狮子山下新的传奇。

实践充分证明,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这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事关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原则。只有做到“爱国者治港”,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维护,各种深层次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香港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走过泥泞,方知大道珍贵;经历风雨,更觉阳光美好。香港回归祖国25年不平凡的历程充分证明,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香港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广大香港同胞根本利益。

千山一脉,万水同源,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国家发展始终是香港发展的最大依托。今天的祖国高度开放、日新月异,足以凭国家之大、活力之盛,为香港增优势、拓空间、破难题提供强大动力。特别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为香港发展创造了新的重大机遇。新的征程上,中央将进一步完善支持香港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制度机制创新,注重发挥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独特作用,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政策措施,健全香港与内地在各领域深入开展交流合作的各种机制。事实将继续证明,只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香港定能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香港居民。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对香港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如今,香港发展重回正轨,人心思稳、人心思定、人心思安,“求稳定、谋发展”是主流民意,“同为香港开新篇”成为强烈共识,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香港所具有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和人才众多、文化多元、基础设施先进、营商环境优良等特色优势将得到更充分发挥。香港同胞不仅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而且能够继续在国家发展乃至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新的征程上,广大香港同胞继续以真挚的爱国热忱、敢为人先的精神投身国家改革开放事业,顺时而为,乘势而上,一定能推动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二十五载栉风沐雨,二十五载春华秋实,香港再次站上新的起点。今天的香港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拥有更加稳固的基础,能够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当前,我们国家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香港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我们坚信,广大香港同胞弘扬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并肩,风雨无阻、勇往直前,不断开创“一国两制”事业新局面,香港就一定能在新起点上再创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香港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青年党员的心得体会5篇

内训的心得体会5篇

党员违纪违法的心得体会5篇

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5篇

提升培训的心得体会5篇

光荣的时刻心得体会5篇

破风的心得体会5篇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5篇

五月1的心得体会5篇

参加社区的心得体会5篇

香港的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