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礼仪教案参考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连贯性,教师需要认真规划每节课的教案,教案的准备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障,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蒙氏礼仪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氏礼仪教案参考7篇

蒙氏礼仪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车道的分布,知道行走时应走人行横道。

2、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过马路时是怎样行走的?"

3、关键步骤:

(1)幼儿分辨出马路上哪条是车道,哪条是人行道。

(2)幼儿同家长一道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走人行道。

(3)幼儿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4、与幼儿讨论

(1)有时我们在过马路时,却遇到了马路上没有人行横道,想想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2)过马路时,怎样做才能保证交通安全?

四、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

在户外场地画上行车线、斑马线,请小朋友扮演司机或行人进行"行走"游戏。

2、幼儿操作练习:

翻看《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五册第45页,请小朋友从书后找到"行人"和"骑车"的贴纸,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蒙氏礼仪教案篇2

活动总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家长感觉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

2.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用演出的形式,大胆的向大家展现所学的本领。

3.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安排:

(一)跳绳活动

a.跳大绳

1.幼儿在绳边站好,家长轮绳.和自己家长比赛谁跳的更多;

2.家长跳绳,请其余的人说儿歌,跳的人按请示做动作.

b.亲子跳绳.

1.请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戴着自己跳,在规定时间能谁跳的最多即为胜利者.

2.组合跳:和自己的好朋友或父母花样跳.

(二)走迷宫

1.幼儿用布蒙上眼睛在摆满障碍物的场地上行走。

2.家长在旁指挥幼儿行走的'方向。

3.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出迷宫且不踢倒障碍物的家庭为优胜。

(三)套圈

a.幼儿套:

1.幼儿与家长站在起跑线上准备;

2.游戏开始,幼儿跑到终点取一个圈,迅速跑回套到自己家长身上;

3.在规定时间内,家长身上圈多者为胜.

b.家长套:

1.家长在线的一侧,幼儿在第二条线的另一侧准备;

2.家长隔线往幼儿身上套圈,幼儿可以移动,想办法让图套在自己身上;

3.在规定时间内,幼儿身上圈多者为胜.

(四)活动所需物品

大绳、幼儿自带跳绳、小凳子几个;呼拉圈若干;气球若干。

蒙氏礼仪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能把话听清楚、明白。

2、学会打电话,说话要简洁、明了。

3、培养孩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学习打电话。

2、指导孩子在打电话时语言简洁明了,有礼貌。

活动准备

电话2部,打电话动画片,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游戏。

1、出示课件,让孩子认识各种电话。

2、让孩子观看打电话动画片。

二.学习打电话

1、老师示范打电话,总结打电话儿歌: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

2、出示生日情景图,打电话祝贺乐乐生日快乐。号码:xxxxxxxx,请孩子表演,奖励。

3、创设游戏情境,进行打电话。

a:爸爸出差,打电话给爸爸。

b;奶奶身体不好,打电话问候奶奶。

c;感冒发烧,打电话给老师请假。

(表演并奖励)

4、认识特殊的电话:110、119、112、120、在生活中。这些电话是不能随便打的。

三.拓展延伸

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的语言,给亲人,朋友,同学打个电话,送去一句问候。

教学反思

打电话是孩子十分喜爱的一种假想游戏,如何让孩子学会打电话,首先,我让孩子观看各种电话的图片,知道生活中有各种电话。接着播放打电话动画,之后,老师示范打电话的过程,然后创设情境让孩子表演。在学习打电话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敢说敢讲,引导孩子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培养孩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在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小朋友不敢参与到活动中来,还有的不敢用语言应答。我耐心地引导孩子拨打自己喜欢的`亲人或好朋友的电话,鼓励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慢慢说出来,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结束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单纯地看教案和将它变成一节活动是真的不一样的,想象和事实的差距很大。还是那句古话:“教学相长也”,对于孩子而言我是他们的老师,但是对于我而言他们才是我的老师,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最直观的显现出了这个活动的效果是如何,目标是否达成,价值是否可取,对于我们而言,课程的选择权虽在我们的手上,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权利是我值得深思的地方,目前,我只有更深入的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在进行选材、教学时,多想、多问、多看,这才是重中之重!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话用于我们的教学也是适用的,加油吧!

蒙氏礼仪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用餐时的一些文明健康行为。

2、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培养文明的餐饮之礼。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使用的餐具:碗、残渣盘、勺子各一个。

2、图片(与进餐有关的图片,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如:把饭菜全部吃光的、挑食的、边吃边讲话的、用手抓饭的、对着别人打喷嚏的……)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回忆进餐前要做的事:饭前要洗手。

1、请幼儿谈谈餐前为什么要洗手?

2、教师总结: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呢?因为洗手可以预防病菌,所以小朋友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请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三、判断游戏:谁是文明进餐的小朋友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这么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呢?(帮助幼儿分清对错,学习文明进餐的礼仪)

2、谈话:怎样才能做个文明进餐的好孩子呢?

3、谈话:除了刚才看到的、说到的,进餐前后还要注意什么?

如:吃完饭将自己的餐具送到指定的地方、进餐后要漱口和擦嘴等。

四、学习儿歌,结束活动。

儿歌:进餐前,手洗净;入座时,动作轻;细细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饭。文明进餐人人赞!

蒙氏礼仪教案篇5

基础目标:

教会学生正确的接打电话的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接打电话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了解日常工作中接打电话的优点、原则。提高目标:掌握接打电话应注意的事项,学会文明、准确的通话。教学过程:

一、以教师接电话,对方打错了导入课文。教师讲述刚接到的错打电话的内容。

二、揭示课题《接打电话》

提问:我们同学平时接打电话有没有这样的错误?学生先谈,教师评析。别看小小的接打电话,要想没有错误,还不容易呢?不信,你来试试!让两组学生上台表演接打电话,师生共同评析。

三、教师讲述案例,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四、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接打好电话呢?

1、接打电话注意事项

为了达到办事目的,在通话时应当注意以下具体事项:

(1)应当熟悉通话知识,熟记有关部门的电话号码。

(2)通话时,不论发话或接听,必先问清对方所属部门和姓名,然后再谈话。如问不清对方是哪个部门,通话人是谁,就容易出错。事后如有查询将无法查找责任人,最好使用机关电话配置“来电显示”功能,以便检查。

(3)发话应当事先明确发话意图,收话应当听清来话意图。

(4)发话应当准确,不得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5)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回答时不得越权。

(6)重要通话除做电话记录外,还要做记事登记,以便汇报、查考。

(7)通话时要遵循保密规则,不得泄密。

2、日常生活中电话的独特优点:

(1)方便电话直接传达人的语言,不受文字、符号、距离的限制,通话双方说错了可以重说,听不明白可以询问,直到说完听清为止。

(2)迅速用文件,需要拟稿、审核、签批、印制、传递、收转、批呈等一系列环节,总得几天才能让对方看到,等到对方回复也需要一段时间。

3、接打电话的基本原则

使用普通电话通话时,由于通话人双方只说话不见面,所以,通话时的态度、语气是很容易被对方注意的;又因为受通话时间、声音的限制,所以,通话人的头脑反应要快,办事能力要强。这就要求通话双方都必须遵循“态度和蔼、头脑敏捷、语言简练、办事准确”的原则。

蒙氏礼仪教案篇6

活动目标:

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结构,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蒙氏礼仪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公共场所的一些基本规则。

2、能按照正确的礼仪要求做事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图片五幅(两个人并排站在扶梯上;两个小朋友在扶梯上打闹;和别人相反乘扶梯;向下行驶时在后面推别人;小孩子自己乘扶梯。)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坐过扶梯吗?那么乘扶梯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

2、关键步骤:

感知讨论:

教师出示反映有关儿童在乘扶梯时不安全行为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上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他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

(1)出示图片1(两个人并排站在扶梯上)

(2)出示图片2(两个小朋友在扶梯上打闹)

(3)出示图片3(和别人相反乘扶梯)

(4)出示图片4(向下行驶时在后面推别人)

(5)出示图片5(小孩子自己乘扶梯)

3、归纳总结

师:"在乘扶梯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1)再次出示上述图片,让小朋友复述正确的做法。

(2)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延伸】

1、活动之后,教师可将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作为宣传用。

2、教育幼儿不遵守乘扶梯的规则可能造成的危害。

蒙氏礼仪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

大班礼仪站教案5篇

大班幼儿礼仪教案8篇

蒙氏上课教案通用5篇

拧瓶盖蒙氏教案5篇

蒙氏艺术活动教案6篇

蒙氏开锁教案8篇

搬椅子蒙氏教案5篇

蒙氏加减法教案8篇

幼儿蒙氏工作教案5篇

蒙氏艺术活动教案优秀8篇

蒙氏礼仪教案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