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拟人手法,可以让无生命的事物充满生机与情感,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移风易俗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移风易俗的作文篇1
小时候,每当听见那嘈杂的锣鼓声,心里便会掠过一丝凄凉和难过。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里,人们的思想似是被禁锢在这大山里——落后,封建且迷信。在我们那儿,每逢丧事必定敲锣打鼓。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那“热闹非凡”的锣鼓声宣告着又一个生命的逝去,让人不寒而栗。儿时的记忆到现在都无法释怀,只是在难以名状的无限感慨中,我渐渐地多一份反感与无奈。
每一场丧事,几乎都是大操大办,办宴席、请乐队、敲敲打打好几天,最后再盛装下葬。按“老理”说,这是送死者最后一程。可是我不解,这样还能让死者“安息”吗?于是我暗暗想道:假如有一天我离开人世,一定不能像他们一样。我宁愿用一把炽热的火烧掉我的肉身,然后随风飘向天涯海角。这样简单的方式不是更好吗?其实再热闹的仪式也不过是对逝者的一个祭奠和缅怀,而把丧礼办得如此张扬和浪费,不仅是爱面子,更是愚昧无知,封建迷信。其实这种陋习还有很多:听大人说,以前人们生病不看医生,反而请什么“神汉”“跳大神”;男女青年耍朋友结婚,还要看八字合不合;有的甚至出个远门都要请人算一算,看宜不宜出行……凡此种种,生活中各种陋习屡见不鲜。“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
观的重要内容。崇尚科学,勤俭节约,摒弃一切不良恶习,是我们新时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的发展不仅在于物质的丰富,更在于思想的进步,树新风,移风异俗,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科学,树新风,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
移风易俗的作文篇2
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悲愤投江,百姓怕鱼虾哺食他的身体,就用糯米包的粽子喂养它们,划着小船驱赶它们,后来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吃粽子大家都会,可包粽子就没那么简单了。今年端午节,我自告奋勇和外婆一起忙活包粽子。外婆提前用水浸泡了一盆糯米、一碗红豆和花生,另外还准备了一碗晶莹剔透的蜜枣。接着外婆带着我去水边摘芦苇叶,青翠欲滴的芦苇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用这个包粽子肯定很好吃,我咽了咽口水。回到家,外婆用开水把叶子烫了一下,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开水烫呀,直接包不行吗?”外婆说:“主要是杀菌消毒,另外呢,烫软了更好包。”没想到外婆这么讲究!接下来我们要正式包粽子啦。
只见外婆拿出三片叶子,一片挨着一片排列好,用两根手指压住,旋转一圈,一个圆锥形的壳就形成了。先往里舀一勺米,放一颗蜜枣,再往里面放一勺米,然后放入红豆和花生,最后用手捏紧,将剩余的叶子覆盖上去,再用事先准备好的麻线扎紧。一个可爱的圆锥形小粽子就诞生了。我看得兴致勃勃,也想自己动手试一下,但每个都半途而废,太难了!看着我沮丧的样子,外婆安慰道:“别灰心,外婆小时候也不会,长大就会了。”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等着外婆的粽子上桌了。
剥开翠绿的叶子,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狼吞虎咽地吃掉了一个粽子,口中还残留着香甜的味道。我对外婆甜甜地笑道:“真好吃!外婆辛苦了!”外婆摸着我的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移风易俗的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莒南县板泉镇郭坊庄村,以前的街道,到处都是草垛,石堆和垃圾,特别令我遗憾的是,村南边儿那条清澈的小河已经污染的不能去玩了。现在我们村经过整治,马路变得宽阔干净,垃圾分类入桶,路边花草飘香。小河清澈见底,更令我震撼的是我们村的移风易俗和婚庆的变化之大。
以前我们村有老人去世都要吹吹打打,大操大办,好几天,大鱼大肉,还要请妞秧歌的,晚上,我经常跟妈妈去听戏。唱一首歌,哭一次灵。都要好几百。一次丧事下来都要花几万块。有不富裕的家庭,东拼西借也要丧事隆重的办完,反之,就是不孝。让我感觉既厌恶,有浪费。
现在我们村广泛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老人去世只要简简单单的操办,就可以了,不用大鱼大肉,不用跳舞扭秧歌儿。简简单单的就办完了。这样下来,就可以节省几千或者上万块,现在这样的政策让我太高兴了,再也听不到那讨厌的、凄凉的歌声,而且节约下来的钱可以做很多有用的事。
以前我们村结婚,礼花满街,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现在我们村倡导喜事小办,在亲戚间,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杯清茶,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示贺意,这样反而更情意浓浓,温馨无比。
我爱我家乡的变化,它让我感觉无比的温馨,文明和惬意。
移风易俗的作文篇4
从前,有个人叫屈原,他因为自己的国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进了江中。人们为了鱼和虾们不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中扔一些饭团、蛋黄、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鱼和虾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现在,我们在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做香包……
端午节的时候,小姑奶奶包粽子,看着她娴熟的动作,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我学着小姑奶奶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可是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可是我没灰心,决定再好好包一个粽子。这回我把粽叶卷成漏斗状之后,检查底下没有洞,才往里面倒上米,再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说我可以把粽子包的更好,于是我更认真更细心地包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粽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夸我包的越来越好,这就使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包完粽子我们就蒸粽子。蒸粽子的时候,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等粽子蒸熟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绳子,再剥开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扑鼻而来,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这粽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让别人也尝了这粽子,都说这粽子好吃。
吃着香甜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把它做完、做好,这样才能有收获。
移风易俗的作文篇5
崇尚礼仪、重视人情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禁止赌博,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向来是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从开展以移风易俗,树立新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村里赌博打牌之风漫延,经常有人因为赌博被派出所抓去,还有人因为打牌家里吵架。这些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村民家里有考学的,生小孩的,过生日的,家里老了人的要请很多酒席,铺张浪费,讲究面子现象普遍存在。有些人没有钱,为了面子也盲目攀比,给自己家庭和亲友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经过移风易俗,现在我们村里的风气好起来了。我们村里建起了乡村大舞台和健身广场,那里有篮球、乒乓球、单杠等各种健身器材。晚上村里的人们都不再打牌了,吃完饭到那里跳广场舞,唱歌,进行健身活动。现在谁家里有喜事都很节约了,不再那么浪费了,都请很少的酒席。现在村里打架的人也少了,人们家里都很和睦。
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要切实把净化社会风气,坚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小学生从小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动员身边的同学、家长做起,广泛宣传,为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村镇作出自己的贡献。
移风易俗的作文篇6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爸爸拿着一袋冥币带我上山去祭奠我的曾祖母。我原想着山上会是一片春色,可看到的不是桃花、杏花而是漫天飞舞的火花;不是蝴蝶、蜜蜂而是被风吹散的纸灰。浓烟会破坏环境而烧纸又容易引发火灾,难道就没有一种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式来祭奠先人吗?
回到家后,我怀着疑惑的心情打开了电脑。输入关键词“清明、祭祀”后,我才发现原来好方法有这么多:鲜花祭祀,用鲜花代替了烧纸烧香,不但文明环保还减少了火灾隐患;网络墓园,在各类祭祀网站上自主创建纪念馆和网上陵墓,模拟完成献花和点烛等传统祭祀活动;时空信箱,将思念一位亲人的叙语写成时空明信片投入实体时空信箱;植树祭祀,用植树的方式祭奠故人;黄丝带文明祭祀,用黄丝带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这类的祭祀方法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用烧纸这种方法呢?今年因清明而引发的火灾全国已有737起,光太原市就有61起,共造成3人死亡,直接损失772万余元。
这是一组多么庞大又可怕的数字啊!一棵树苗长大成材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培育一片森林则需要好几十年;可一把大火后,转瞬间便成了光秃秃,黑糊糊没有生命的木桩,便成了毫无生气的秃山。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付之一炬。这难道还不够让人痛心吗?
祭奠祖先本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可如今却引起这么多火灾。我希望明年的清明节我看到的不是一堆堆灰烬而是一把把鲜花。虽然移风易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改变的!
移风易俗的作文篇7
在家乡里,每当有丧事的时候,就会听到远处传来的唢呐声,每当我听到这样的声音,都会感到一阵的凄凉与悲痛,又有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我的脑海里,每次一有丧事,人们就会花费很多的钱请来一支乐队,在那儿敲锣打鼓,用以渲染气氛,然后再大办酒席。难道这样你们以为就可以祭奠这些人了吗?要是我,我宁愿用熊熊燃烧的火焰去焚烧我的身体;我宁愿让一阵风把我卷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也不会让他们这样铺张浪费,因为亲人的丧事,让人们不再节约利用了,开始大量的浪费,这样,你们感觉好吗?
每一次办丧事的时候,嘈杂的锣鼓声总是进行好几天才完成,曾经我问过一位长寿的老爷爷,他说这是“老理”,给走的人送行最后一程,我很困惑,难道这样就是对去世的人的祭奠和缅怀吗?把丧事办的`如此张扬和浪费,是封建迷信,更是愚昧无知。即使这件事已经过去,但如今我还是印象深刻。
现在,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每一个村子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统一安排村子中的事情,这样就使在办丧事的时候达到了破除迷信,节约钱财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深受人们的欢迎。以前他们也是不愿意去铺张浪费,但是就是碍于“老理”,根据以前的风俗习惯去办丧事。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政府为人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移风易俗,文明村镇”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正在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着。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移风易俗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