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详细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课堂挑战,一份清晰的教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语言《数数歌》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语言《数数歌》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幼儿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读起来琅琅上口,可以为中班幼儿所接受和喜爱。《数数歌》这首诗歌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听听、念念、玩玩中自主地学习,快乐地表达,体验学习诗歌的愉悦。
活动目标
1.跟手诗歌中量词的准确运用。
2.在掌握诗歌基本格式的基础上创编诗歌。
3.认读重点字词:三株草、七条河、九座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
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教师准备:大图书、温馨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导入。
游戏:我会说,准确说出量词。
二、自由阅读。
1.幼儿翻阅小读书,自由阅读诗歌,教师适时引导。
图中有些什么?引导幼儿用数量词来表述。
2.幼儿结伴阅读,也可相互小声讨论画面内容,教师观察指导。
三、大图书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和幼儿一起阅读。
(1)仔细看图上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量词。
(2)幼儿看大图书,听教师朗诵诗歌。
2.引导幼儿找出诗歌中的规律。如:整首诗歌是用从一到十的数字为每句的开头,每两个数字说一个物体等。
3.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诗歌,注意诗歌中两次的运用。
四、体验创造
1.节奏朗读、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不同方式打节奏朗诵诗歌。如用拍手、跺脚,打响指等方式配合朗读。
2.看图仿编。
幼儿在框中任选一张图片,根据图片内容按诗歌中的句式来仿编。如。拿到画有瓜的图片可说:一个瓜,两个瓜,瓜儿甜甜我爱它。
五、结束活动。
幼儿有序收书,整理物品。
六、教学反思
一节活动下来,感觉幼儿参与性很高,课件的.运用、图文结合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就记住了诗歌,并朗读下来,整节活动幼儿思维活跃,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不足之处就是觉得老师说的有点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教师指导语言要精练,真正做到引导作
中班语言《数数歌》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进一补学习问答式的对唱,体验歌曲中小兔与鼓对话的幽默情趣。
2、借助兔子和小鼓的图片分清角色,并按角色较准确的接唱。
3、在结伴表演唱时,寻找双方都舒适的敲击方式和力度,体验与同伴进行身体接触性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兔子、小鼓图片各一张,画有五个鼓棰的图片两张。
2、幼儿座位排成双马蹄形,男女面对坐。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幼儿学习节奏型。
1、出示鼓,敲击节奏型。教师:这是什么?听听它是怎么说话的?
2、幼儿跟随教师用语音练习节奏型,琴声自然伴奏。
二、幼儿看图学习第一段歌词。
1、教师出示小兔的`图片。教师:看,谁在打鼓呀?
2、教师指图,带领幼儿完整的念第二段歌词,琴声轻轻的伴奏。
三、幼儿看图学习第二段歌词。
1、教师出示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看图猜测歌词。教师:小兔学打鼓,小鼓怎么样呢?
2、教师指图,带幼儿完整地念第二段歌词,琴声轻轻的伴奏。
四、幼儿看图学习第三段歌词。
1、教师出示五个鼓棰图片。
2、教师:你们数一数,小兔敲了几下鼓?
3、教师:小鼓也不生气了,它也要敲一敲兔子,再数数是几下?
五、幼儿完整的学唱《数数歌》。
1、教师边指图边演唱。教师:我把他们的故事唱给你们听。仔细听,什么地方是兔子唱?什么地方是小鼓唱?
2、幼儿完整的跟唱《数数歌》。
六、教师退出,幼儿分角色表演唱。
1、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唱。
2、教师指导女孩子扮演兔子,男孩子扮演小鼓分角色演唱。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策略。教师退出,幼儿互换角色表演唱。
中班语言《数数歌》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和表达,在变化速度、节奏朗诵绕口令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
2、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记忆绕口令的内容,能变换速度、用合适的节奏和歌曲旋律练习绕口令。
3、学习绕口令《数数歌》,练习虎、鹿、猪、兔、鼠等读音相近的字。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师根据绕口令内容绘制图片及标志线;
2、经验准备:幼儿会击打节奏"××××× ""××××× ",会唱歌曲《数鸭子》
活动过程:
1、以猜一猜的游戏导入活动并引导幼儿逐句说出绕口令。
(1)提问:山上会有哪些小动物?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自由说出多种动物名称。
(2)引导逐一观察背景图片,提问:树林里(路边、草里、洞里)有哪些小动物?幼儿回答后,再出示动物,引导幼儿逐句说出绕口令。
(3)出示数字卡片和"虎鹿猪兔鼠"的图片,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分别是哪些小动物啊?
引导幼儿说出: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
2、引导幼儿在图片的帮助下完整说出绕口令。
(1)完整说出绕口令。
指导语:把刚才我们说的串在一起,就能成为一首很好听在绕口令,你们跟着我一起来说说看。
(2)将难度较大的句子"虎、鹿、猪、兔、鼠"进行重点练习。
3、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练习绕口令。
(1)教师以游戏的语言"蜗牛爬""开火车""开火箭"等引导幼儿变换速度说出绕口令。
(2)引导幼儿尝试拍击节奏"××××× ""××××× "说出绕口令:先让幼儿自由探索,然后集体练习。
(3)引导幼儿用歌曲《数鸭子》的`旋律唱出绕口令。
(4)引导幼儿用沙锤进行表演。
(5)脱离图片的帮助,幼儿集体表演绕口令。
4、结束。
结束语:我们今天回去后也用拍击节奏、唱歌的方法,将这首绕口令教给你的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好吗?
附:绕口令:数数歌: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只猪,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大家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 虎鹿猪兔鼠
中班语言《数数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唱数1、2、3、4、5。
2、口手一致地边念数数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15页。
2、参考[附]自制儿歌挂图。
活动过程:
1、展示儿歌挂图,教师示范念一遍。
2、请幼儿跟着教师念一遍。
3、教师示范每一句配合的动作,请幼儿跟着教师,边念边做动作:
1根棍子轻轻打,2双筷子里外扒,3个小孩吹喇叭,4个小兵不害怕,5个朋友力气大。
4、和幼儿一起多练习几遍,让幼儿熟悉儿歌与动作。
5、可请自愿的幼儿做一遍让大家欣赏。
6、带领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15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和数字,鼓励幼儿根据数量在空格处画圈。
活动评价:
能跟随教师念儿歌、做动作。
教学反思:
(1)在第一次试教后我就发现,幼儿虽能根据图片记住绕口令的内容,但在句子的顺序上容易颠倒,常常是念了这句不知道该念哪句,也因为背景图片的制作时,忽略了这一问题,使幼儿在这一点学习上产生了困扰。之后经汤老师的指导,我将图片上的背景和动物另外分解出来按顺序排列,让幼儿看这个模板学习,果然在开课时,这一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幼儿也克服了这一难题。
(2)根据我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汤老师给我的建议是舍去最后用节奏拍打的环节,以幼儿将绕口令念熟为目标。活动开始的游戏幼儿都兴致盎然,但接下来的学念环节明显少了之前的.兴趣和积极性,反复的学念让课程显得有些枯燥。之后我总结到:这主要是学念方式的过于单一,其实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来一个小竞赛;也可以请幼儿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上台表演,奖励小红花。这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气氛或许会更妙趣横生一些。
中班语言《数数歌》教案篇5
中班语言活动数数歌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跟手诗歌中量词的准确运用,在掌握诗歌基本格式的基础上创编诗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数数歌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跟手诗歌中量词的准确运用。
2.在掌握诗歌基本格式的基础上创编诗歌。
3.认读重点字词:三株草、七条河、九座山。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教师准备:大图书、温馨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导入。
游戏:我会说,准确说出量词。
二、自由阅读。
1.幼儿翻阅小读书,自由阅读诗歌,教师适时引导。
图中有些什么?引导幼儿用数量词来表述。
2.幼儿结伴阅读,也可相互小声讨论画面内容,教师观察指导。
三、大图书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和幼儿一起阅读。
(1)仔细看图上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量词。
(2)幼儿看大图书,听教师朗诵诗歌。
2.引导幼儿找出诗歌中的规律。如:整首诗歌是用从一到十的数字为每句的'开头,每两个数字说一个物体等。
3.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诗歌,注意诗歌中两次的运用。
四、体验创造
1.节奏朗读、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不同方式打节奏朗诵诗歌。如用拍手、跺脚,打响指等方式配合朗读。
2.看图仿编。
幼儿在框中任选一张图片,根据图片内容按诗歌中的句式来仿编。如。拿到画有瓜的图片可说:一个瓜,两个瓜,瓜儿甜甜我爱它。
五、结束活动。
幼儿有序收书,整理物品。
教学反思:
一节活动下来,感觉幼儿参与性很高,课件的运用、图文结合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就记住了诗歌,并朗读下来,整节活动幼儿思维活跃,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不足之处就是觉得老师说的有点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教师指导语言要精练,真正做到引导。
中班语言《数数歌》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