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方案最新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制定清晰的活动方案是提升活动专业性的重要一步,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能够为每个环节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活动方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活动方案最新5篇

数学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了解其特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和相似物体。

2、通过图形的拼拆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3、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并遵守操作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橡皮泥、各种图形若干、彩笔、绳子、小棒、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游乐园”的形式复习已认识的图形,初步感知椭圆形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

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形”

二、比较椭圆形和圆形,区别其不同点。

1、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比较椭圆形与圆形的不同。

a、将橡皮泥捏成椭圆形和圆形进行对比。

b、取椭圆形和圆形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种图形的不同。

c、折叠椭圆形和圆形探索其变化。

2、请幼儿将椭圆形纸上下左右对折,引导幼儿发现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2、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

3、让幼儿讲一讲椭圆形和圆形有什么不同?

三、采用“听、取、摸、变、折”的游戏法,认识椭圆形。

1、请找出椭圆形,并说:我拿的是椭圆形。

2、通过摸一摸、感受椭圆形的边没有角、不扎手。

3、请用绳子变出椭圆形。

四、启发幼儿讲一讲周围生活中有那些物体是椭圆形的。

五、小组活动

第一组:以当个“小小魔术师”的形式激发幼儿将椭圆形添画成各种物体。

第二组: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第三组:用椭圆形和圆形拼图案。

第四组:看图、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然后把横线上相应的数字圈起来。

六、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表扬富有创造性的幼儿作品。

数学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半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时钟模型每人一个,1—12的数字头饰一套。

2、大时钟两个。

活动过程:

1、拨钟听时间,复习整点及对表盘结构的认识。

2、学习看半点。

(1)动画城每天什么时间播出?引出半点。

(2)出示两个大时钟,一个是整点,一个是半点,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二者指针的不同,认识半点。

(3)拨针演示,引导幼儿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

3、幼儿操作。

(1)幼儿验证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

(2)教师说出一日活动的安排时间,让幼儿练习拨整点,和半点。

4、游戏巩固《分针带着时针转》。

12名幼儿戴1—12的数字头饰,按顺序拉成圆圈,表示一个大表盘,再请2名幼儿扮分针,1名幼儿扮时针,在圆内边念儿歌边转圈。儿歌结束两针要指向教师事先要求的时间,扮数字的幼儿当裁判看是否正确。

儿歌:小钟表啊,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睁大眼睛仔细看,现在究竟是几点?

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时钟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回家和家长共同制作小钟表。

数学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发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相同排列规律,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与方式表现同一种模式,增强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 、排列材料(笔、剪刀、彩纸、雪花片、固体胶、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看

1 、(播ppt )幼儿看照片发现排列规律

师:这几天,晓晓老师拿着相机在幼儿园里走了一圈,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图片一:窗户的.栏杆

图片二:盥洗室的瓷砖

图片三:幼儿园的围墙

提问:幼儿园的围墙有没有规律?

小结:按照围栏柱子围栏柱子的规律排列

2、发现同一规律

提问:这三个地方有什么相同的规律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原来,它们都是2 个1 组1 个1 个间隔排列的。

3、提问:干嘛都要两个一组呢,随便排排可以吗?

小结:原来生活中这样有规律的排列会整齐、美观,让人觉得舒服

二、幼儿排排

(一)幼儿寻找材料开展排序

师:从教室里找来你们经常看到的材料,能不能两个一组,间隔排列呢?

1、教师提出规则:

·可以1 个人或者找个朋友结伴找材料排一排

·选择的材料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工具或用品

·无论选择什么材料,必须按2个1组1个1个间隔排列的规律

2、检验幼儿的操作

提问:请你说一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怎么排的?

3、单个材料操作

提问:如果我今天只有绿色的剪刀,能不能2个1组间隔排列?

(二)利用身体开展排序

1、全体幼儿进行排列

2、两个人一组排列,可以怎么排?如果两个不走过去,就站在这里,可以怎么排?

3、如果只能一个人可以怎么排?

幼儿尝试操作

要求:请你用嘴巴说,天上,地上,马路上两个一组间隔排列。(天上有什么可以两个一组排列的?)

不能说,用五官来表示两个一组。

活动延伸:

寻找故事书中一一间隔的模式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材料、身体、声音、五官都可以,故事会不会有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事情?

1、教师讲述故事:排列书

2、提问:你觉得故事里有没有2个1组1个1个间隔排列的事情?

数学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倒数,感受倒数时越来越小的特点。

2、理解教师指令、有序操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21块同样的长方体盒子。

2.小纸人和“楼梯图”(如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搭楼梯,引导幼儿学习6以内的倒数,感受倒数时越来越小的特点

1.教师示范用长方体盒子搭建6级“楼梯”。

楼梯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要来搭一个楼梯,看看每个台阶是由几个小盒子搭成的'?

2.在搭建楼梯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感受楼梯的台阶数量逐渐增多、越来越高的特点,请幼儿数一数每个台阶分别由几个盒子搭成,教师在每个台阶下面对应地放上1~6的数字卡片。

3.教师手持小纸人走一走搭建好的楼梯,边走边引导幼儿顺数和倒数。引导幼儿直观地认识倒数时数越来越小的特点。

??运动小人走楼梯

1.走楼梯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让我们的运动小人来走一走吧!

2.发给幼儿每人一张“楼梯图”,幼儿小纸人在图上走楼梯,要求边走边数,上楼顺数,下楼倒数。

3、请你让运动小人到其他小朋友的楼梯上轻轻地走走,边走边数。

??我们一起来运动,理解教师指令,有序操作

1、现在,请运动小人一起来走楼梯,注意听指令。

2.根据教师的指令,幼儿操作运动小人,从某一个数开始倒数。如教师发出指令“从3楼开始往下走”,幼儿就拿着运动小人边走边从3开始倒数。教师发出指令:“从5添上1的楼梯往下走”,幼儿就让运动小人从6楼往下走,边走边倒数。

3、游戏数次后,让运动小人休息。

4.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作楼梯,用食指和中指模仿运动小人行走楼梯,先从脚部往上走到身体的某一部位,边走边顺数;然后从上往下走,边走边倒着数。

??小动物走楼梯

1、教师出示玩具小猫,让小猫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上楼。

教师:楼梯搭好了,小猫想走一走楼梯,玩一玩。我们一起跟着小猫上楼吧。

(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随着小猫的步伐数出——1、2、3、4、5、6)

教师:小猫向上走完了楼梯,它要转身下楼咯(再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数——6、5、4、3、2、1)。

2、让小猫重复“上楼”“下楼”一次,幼儿独立数一遍;再个别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看看都对了么,其他小朋友进行监督。

3、教师:还有许多小动物请我们帮它们搭楼梯,这样它们都能玩走楼梯的游戏了。让我们自己动手给这些小动物们搭好楼梯。

幼儿分组搭楼梯。搭好楼梯后,幼儿手持动物一边走楼梯、一边数数。

4、教师小结:上楼时数数越来越大,下楼时数数会越来越小。顺着数是从少数到多,倒数是从多数到少。

??《顺数和倒数》

幼儿根据书上所画的图,用手指代替进行走楼梯,练习6以内的顺数和倒数。教师可以先和幼儿一起来数一遍,再让幼儿自己数。

??游戏:走楼梯

1、请个别幼儿与教师面对面模拟上楼的动作,玩走楼梯游戏。(如:幼儿上楼数数1、2、3、4、5、6,教师下楼数数6、5、4、3、2、1。如果先开始的人是下楼,那下一个就是上楼,强调好规则)

2、幼儿自选同伴,两人面对面边玩“上楼”“下楼”边数数。

3、根据幼儿倒数着的学习情况,可以增加数数的难度:上楼可从1数到6、7、8……,下楼从……8、7、6倒着数到1。

结束环节

复习小猴荡秋千的手指游戏,可以顺便复习课上学的6以内的倒数。

数学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开发大学生思维,更好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要求,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的多方位发展提供空间,数学与统计学院决定举办一系列与数学相关的校园活动,以更好展现我院的特色文化,同时让大家了解以及喜欢上“数学”——这门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的学科。

二、活动口号

“展现数学的美,尽显理性的魅力!”

三、活动目标

使我系大一新生对数学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数学之精确、数学之周密、数学之趣味、数学之美感,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更好的融入校园活动中。

四、活动内容与要求:

1.面向数学系大一新生举行,各班同学应积极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2.采取智力测试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50分钟)内完成指定的题目,要求条理清晰。

3.在参赛选手中按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数名。

五、所需设备及工具

1、 多媒体教室及设备

2、复印资料、奖状、笔、a4答题纸

六、工作安排(人员另定)

1、 大量数学资料的收集整理,竞赛题库的建立:

2、 参赛活动的宣传,活动地点的设定

3、评委、主持人

4、活动过程的记录(包括照片、新闻稿等)

七:奖项设置

此次比赛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数名。(具体按参赛选手人数而定)。

数学活动方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

辩论社活动方案最新5篇

幼儿园礼仪活动方案最新5篇

户外亲子游活动方案最新5篇

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最新5篇

520美甲店活动方案最新5篇

开家长会活动方案最新5篇

5.12国际护士节活动方案最新5篇

2024年小学读书活动方案最新5篇

618家电促销活动方案最新5篇

关于元宵节活动方案最新5篇

数学活动方案最新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