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能够引导我们思考自己的行为,进一步完善自我,书写作文,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讲历史的作文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讲历史的作文篇1
“每天回去干什么呢?”我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忽然上课铃响了,我一愣,猛然想起这节课上历史。历史啊!我还没有复习呢,偏偏这些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上课就提问。
我苦着脸,坐在座位上,开始我一贯的`行为——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翻着历史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一心只想着明天去哪儿玩。“好了。现在同学们把书都合上,我要开始提问了。”历史老师露出他一贯的幽深笑容,开始翻书寻找问题。“那就请最后一排的那位女同学来吧。”历史老师指着我,天哪,这么凑巧,一抽边抽到了我。我紧张的站起来,其实腿直打摆,可我还是强装镇定。“嗯……说一下……”历史老师突然停住了,“算了,这位同学请坐。我们今天不提问,我们来做几道题吧。”老师让我们翻开历史图册,给我们勾了几道题,接着就在讲台下来回巡视。我苦着脸看着图册上的题,又看看同桌,可我下课后还踢了他一脚,他记仇,不肯给我看。眼看老师就要走过来了,我强装镇定,很自然地在图册上写着答案。
“呀!这道题错了。”我忽然发现图册底部竟然有答案!慌忙用改正带涂了写上了正确的答案。这时,历史老师伏在我耳边,轻笑一声,“这道题我走了这么久,你是第一个做对的。这道题我还没讲过呢,同学。”我瞬间红了脸。我尴尬的笑着,老师又走上了讲台。
过了好久,我才反应过来,这道题我真的会做,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恰巧有这道题……
看来还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好。
讲历史的作文篇2
从吴下阿蒙到大将吕蒙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的这番话结束,吕蒙的蜕变就开始了。
初一语文的第一单元向我们展现了许多形色各异的人物,其中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革命家闻一多,民族斗士鲁迅,但我最喜欢的人却是个历史人物吕蒙。
我喜欢吕蒙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拥有知错就改和敏而好学的品质。
最开始的吕蒙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骁勇些的武将,斗大个字不识几个,所以不读书,不算是太大的过错,但当孙权对他提出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的要求时,他毫不犹豫地就开始执行这个任务。尽管原文中只有蒙乃始就学的一句话,但却能从这一句话中看出吕蒙知错就改的品质和执行力,此时的吕蒙已经结成了一个茧。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二十四个字,从侧面体现了吕蒙的变化之大,此时的吕蒙已经破茧成蝶,从原先吴地的阿蒙进阶成了现在的大将吕蒙,这里又能体现出吕蒙的敏而好学,从一介武夫,到让鲁肃大吃一惊,这进步非同小可。难怪吕蒙后来官拜大都督。
吕蒙的品质值得我学习,我也应该改变学习上的坏习惯,努力破茧成蝶。
讲历史的作文篇3
金秋十月的第四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乾陵游玩。我们驱车穿过片片果园,在乾陵的半山腰经过检票口,登上了笔直宽阔纵贯南北的石马大道,开始了在乾陵上的参观游览。
石马道上,到处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抬头望去,乾陵真是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墨绿色的松柏簇拥着屹立在道路两侧的翁仲、石马,仿佛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护卫神,使人感到陵区的神圣、庄严、崇高,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
我们一边游览,爸爸一边给我讲乾陵的历史故事。爸爸告诉我,乾陵修建了一千多年了,它不仅是两位封建帝王的陵墓,也体现了我国封建盛世的时代精神,更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象征。我国在唐代是十分强盛的国家,从现在开始我国正走向又一次强盛。
在石马大道上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会儿在人流中奔跑,一会儿又抢着和石人、石马合影留念。在这里,我看到了武则天的无字碑,还看到了一对高大雄伟的石狮和成片、成群的被盗去头颅的翁仲。我知道,这其中都隐含着许许多多动人而复杂的传说。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乾陵后峰脚下,这里可真热闹呀!有卖年糕的,有卖民间工艺品的,还有卖乾陵简介和旅游纪念品的,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讲历史的作文篇4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健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以此来称赞他才高八斗。
如果你只是一位诗人,是否会像李白那般拥有狂放不羁的个性,拥有和李白一般潇潇洒洒的人生?李白喜酒,你亦是如此。酒伴身旁,月绕耳边。杯起杯落间,喝个酩酊大醉,遂对明月,涌出一句句千古佳赋。若你也同在这盛唐之世,是否会与他相识成知音,遂流连于世事之中,山水之间,只为谱一首好诗?与他亭下赏月,花间酌酒呢?
如果你只是一位诗人,不理政事,不问国事,不为社稷江山而操劳,不为国家兴衰而费心,只是闲度一生,铺纸蘸墨,记下有感而发的那一瞬。独坐亭中,自居一室,为文而生,与墨相伴。
如果你只是一位诗人,眉目间定会少些许英气,些许狂放,些许惆怅,些许忧伤。多一份洒脱,多一番姿色,多一些才情。不为国事愁白青丝,不为江山愁去年华。只为写一首好诗而纵情山水,谱一首好词而流连人间。那样,才高八斗的你,或许就不会只留40余首诗词在这文化盛坛了。那样,定会有更多的诗词来让我们去了解才气横秋的你了。
可惜,你不是。你不仅仅只是一位诗人,你的眼里,心中更不仅仅只是诗词。你还是一位将军,一位诸侯,怀有大国江山,平民百姓。你不能只是一位诗人,历史的潮流在你生来便注定了你功成名就却抑郁而终的命运。你不能纵情山水,月下独酌,它注定了你成于文学败于仕途。
讲历史的作文篇5
中国有许多历史典故,据我了解的有:望梅止渴、完璧归赵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凿壁偷光。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匡衡,他年幼时十分爱学习和读书。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那时候的书很贵,有书的人都很珍惜那书,没有孩子愿意借给匡衡。邻居家是有钱人,也瞧不起匡衡,不愿给他一根蜡烛。匡衡为了有书看,就去给其他有钱人干农活,不求工钱,只求有书看,于是,每天休息时间,他都会得到一本书。可白天看书的时间太少了,在晚上看书是最佳时机。但又没有光亮,这使匡衡很苦恼。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偶然看见,跟邻居家隔开的墙壁上有一眼非常小的窟窿,从邻居家那儿透来一道明亮的光。匡衡突然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拿出书本,放到那一眼窟窿下,一个个字体看得清清楚楚。他想:如果窟窿再大一点的话,那不就看得更清楚了吗?
于是,他拿出一把锤子,想把窟窿凿大一点。谁知喧闹的捶打声和小石子儿的滚落声惊动了邻居。邻居以为匡衡是来偷东西的。就气愤地对他和他的父母说:“你们是怎么教孩子的,竟然让他偷东西!还有,你这孩子真是没有教养!”但当匡衡对邻居说出了他真正的目的时,邻居为匡衡勤学好读的精神所感动,并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明亮宽敞的环境下看书,学习。匡衡长大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奋使人进取,好学是通往知识的海洋。
讲历史的作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