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后感,我对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描写技巧有了更为细致的品味,读后感是我对作品进行深度思考的重要方式,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幻文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幻文读后感篇1
在暑假中,我无意中在书柜里,看到了《海底两万里》这本显眼的书。于是,我打算在暑假中仔细的把这本书看完。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凡尔纳,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法国科学幻想和冒险小说家。
在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个片段是:第二部分的第三章节——一颗一千万的珍珠。奈莫船长带着贡塞伊、内德.兰德和作者,到马纳尔海底沙洲,一起下水采集珍珠。就在他们观察着琳琅满目,晶莹剔透,色泽迷人的珍珠的时候。作者突然看到了一个冒着生命危险采珠的印度人。这时有一只鲨鱼游了过来,翻了个身,准备把印度人咬成两段,这时,作者感到蹲在他旁边的奈莫艇长猝然站了起来,手中握着匕首,笔直走向那贪婪的鲨鱼,准备和它展开肉搏战。艇长把匕首插进了鲨鱼的肚子,艇长也倒在了地上,他是被鲨鱼巨大的身体压在身上而翻倒的。最终还是内德.兰德将鲨鱼赶跑的。不过那个印度人已经晕倒,没有了知觉。艇长把那个印度人送回了船上等到他醒的时候,又给了他一小袋珍珠。
看到了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平时同学问我借东西或者是问我题目,我都是当作没有听见,没有理他们。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决心像艇长那样,乐于助人。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受益匪浅。所以我也推荐同学们读这本书。
科幻文读后感篇2
?流浪地球》这本小说很短,很快就看完了。
这本科幻小说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地球人类经过50亿年的进化,绝大多数人在关乎自己生死存亡的问题上居然那么弱智。
太阳的演化规律这种的不是特别复杂的自然规律,又关系到50亿年后人类(正是故事中的人类)命运,那时候的人类应该是深刻理解而且非常坚信才对其正确性才对,毕竟这是一个人类(故事中的人类)已发现了50亿年的规律啊,如果有错的话,应该早就被发现了吧,所以怎么可能仅仅凭借一时发现太阳的某些参数和400年前一样,就将其推翻?存在了50亿年的理论,居然是错的,人类有多么弱智啊!我想问一下,科学家呢?他们都死光了吗?既然最后他们所坚持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当时就找不到可靠的证据来反驳那荒谬的、突然产生的想法吗?
接下来,弱智的人类推论这是小部分人的骗局,然后就把领导地球逃出太阳系的五千人处死。刚处死完,太阳发生氦闪,真的变成了红巨星,吞没它周围的行星。我想问一下,好如果是骗局,那些设置这个骗局的人们的动机是什么?如果太阳不会膨胀毁灭地球,他们费那么大劲把地球推离太阳系,推向一个不确定的、很可能走向灭亡的世界,他们自己不也得灭亡吗?这个骗局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什么好处能超越自己的生命呢?那些被处死的人不能为自己辩护吗?就这样轻易的被处死了。处死他们的那些人,一点逻辑思维都没有吗?
假设人类平均25年繁殖一代的话,50亿年,人类繁殖了2亿代,竟会进化得如此弱智,这符合自然规律吗?我怀疑猩猩进化2亿代也不会比那些人更弱智。
我真的觉得《流浪地球》好弱智。
电影我还没看,不知道电影中如何弥补这种弱智。
科幻文读后感篇3
读完《三体》三部曲已有一个月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三体》而生的那些思绪愈加挥之不去。我渐渐发现,我的人生观、我的生活、我的追求正在被这本书改变,并且我预感这些改变将会越来越深刻。
?三体》最为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许多人心目中所想象的完全不同的宇宙。更残酷的是,这本书中的宇宙真相是在前沿物理学定律的基础上,用严格的推理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非常巧合,去年霍金也曾向全世界警告,应该尽量避免与外星人接触,否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于是,即使难以接受,我也不得不承认,《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确实更像是一个真实的宇宙。相比之下,《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变形金刚》这类通俗科幻故事中所描述的宇宙简直就是天真的童话。
我无意品评《三体》的故事或者艺术水准。毕竟,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三体》跟金庸这样的文学大师的作品相比是有差距的。但是,在现实的层面上,《三体》给我们留下的烙印可能更加难以磨灭,特别是对了解一些相对论知识的理工科读者。
“你们是虫子。”
“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我需要一块二向箔,清理用。”
我们应该庆幸,上面这些悲凉的台词出自一部小说,暂时还没有变成血淋淋的现实。我们应该庆幸,没有智子来锁死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依然可以努力让科技的飞跃发展持续下去。既然宇宙中没有童话,要想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尽可能长久地生存,我们只能快马加鞭试图有朝一日奋斗成为黑暗森林中的“神级文明”;即使做不到这一点,退而求其次,我们也要有能力把人类的种子撒向宇宙的各个角落,这是唯一让我们的千代、万代子孙不被这个宇宙除名的办法。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而言,我们的求生之路还很漫长。
曾经,我只打算做一个数学界的混混儿,随便找个三流高校混日子;曾经,我没来由地厌恶物理,厌恶实验。突然,《三体》让我发现,我们所搞的基础数学还是有那么一点意义的;除此之外,《三体》居然让我在博士阶段对冷漠已久的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受自己智力所限,我可能连故事中丁仪、曹彬的万分之一都达不到;但即使只能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做那铺路石下边的一粒尘土,数十年后老去之时,我也可以欣慰地说,我作为一个地球公民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科幻文读后感篇4
看完了《三体》全册,我的内心受到了无比的震撼。使我对宇宙的认识彻底颠覆了。
故事大致讲的是三体与地球之间的战争,两个文明之间的领土争夺。三体文明的科技比地球文明高等许多,因此,三体人的强大使地球人陷入了恐慌,此后地球进入了危机纪元。
地球为了对抗三体,根据三体人的弱点,执行了“面壁计划”,“面壁人”罗辑通过叶文洁明白了宇宙中的黑暗森林法则,过了两百年后,孤傲的人类自以为发明了宇宙飞船就能打败三体,但三体的一个小小“水滴”就把地球飞船舰队全军覆没。仅仅逃出了几个飞船,往外太空飞去,但可怕的黑暗战役在这几艘飞船中爆发,唯独只剩下“蓝色空间号”和“青铜时代号”,后来“青铜时代号”回到地球后被以反人类罪被捕。从此,“蓝色空间号”成了银河系人类。在“水滴”摧毁了飞船舰队后,刚刚从“冬眠”苏醒的罗辑,利用黑暗森林法则威胁三体,如果触发了,不仅地球完蛋,三体也得完蛋。三体文明怕罗辑触发,撤回了“水滴”和他们的第一舰队,此后六十多年,三体文明竟和地球文明友好了起来,地球进入了威慑纪元,罗辑成为了“执剑人”。
六十多年后,拥有云天明送的星星的程心冬眠苏醒了过来。因为她拥有的恒星有一颗行星与地球十分相似,所以让程心苏醒了过来。有大众的信任,她成为了新“执剑人”,但没过十分钟,三体就发起了进攻,因为程心毫无威慑力。三体计划摧毁地球所有的引力波发射台以及利用“水滴”摧毁和它一同前往追击“蓝色空间号”的“万有引力号”。“万有引力号”上也有引力波发射台。但三体并没有如愿以偿,“蓝色空间号”发现了四维碎块的奥秘,摧毁了“水滴”,俘虏了“万有引力号”。并投票向宇宙发出三体的坐标,也就是黑暗森林打击。但地球也会迎来黑暗森林打击。投票通过了,“万有引力号”发射了引力波。从此,这些人永远地成为了银河系人类。
地球上的人和三体人知道后,都陷入了恐慌,三体撤退了。不久后,三体受到了打击,他们的星球被摧毁了。地球进入了广播纪元,并从程心与云天明的对话得知,黑域计划和光速飞船计划,以及地球人自己想出的掩体计划。最后,地球人优先选择了掩体计划,在太阳系别的行星上建立了太空城,地球进入了掩体纪元。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次打击竟是“降维打击”。太阳系中几乎没有人逃出,仅有程心和艾aa乘着唯一的光速飞船逃出了太阳系。
程心和艾aa去了程心和云天明约定的星星,遇到了银河系人类关一帆。后来关一帆和程心去执行任务时,艾aa遇到了云天明,但关一帆和程心出了意外,降落时已过了一千八百九十万年。云天明仅送给程心和关一帆一个小宇宙,在里面躲过大宇宙的坍塌。
后来,他们在小宇宙躲过两年后,大宇宙已过了几千万年,他们接收到了大宇宙的超膜广播,仅留下漂流瓶和生态球,带着所有的质量回了大宇宙……
我认为,故事还没有结束。这场宇宙的旅行,深刻地让我记住了宇宙的样子以及各个文明之间的战争,为了存活下来,利用各种方法消灭敌人,不惜代价: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宇宙的真面目,还没有解开。但我相信,现实生活中的地球不会像小说中的地球一样,傲慢。毕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宇宙中的生命并不稀少,宇宙是很拥挤的……
科幻文读后感篇5
最近在读一本比较流行的科幻小说《三体》,在西西河论坛上看到有人介绍,于是自己也从网上找出来看。现在,刚刚看完第一本,后面还有两本。估计再有一个月左右时间,也就看完了。这次读《三体》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激动。
到目前为止,《三体》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深邃。首先,三体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深邃难懂的天体物理学问题,尤其对我这样一个文科生而言。由这样一个问题引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文明,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
第二,科学的发展是否有上限,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太阳系的范围?小说的内容让读者对这样问题产生思考,作者的对科技的发展充满幻想,并非完全的胡说八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我们的头顶就是星空,恒星之间漫长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
天体的诞生与毁灭以亿万斯年为记录。至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拥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拥有生命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数亿年而已。人类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宠儿,宇宙是否还有其他生命的存在?这种具有大众趣味的问题,也是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
合上书本,当我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时,遥想到宇宙的漫漫无际和时间的漫长,相对于人类生命的短暂和渺小,内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时让我感觉,人类仅仅是宇宙的一个偶然现象,人类的存在相对于整个宇宙,并不比一个细菌更渺小。人类的生活空间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对整个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对于茫茫宇宙,类似地球的星球数以亿计,几乎所有的都是荒凉冷漠的世界,或许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地球迟早也将如此。
?三体》除了科幻之外,还有对人性的反思和形而上的思考。比如wg中红卫兵的无知和残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对人类未来的绝望,远远超出了某些哲学或者社会学大师的思考。
我读初中的时候比较喜欢科幻内容的东西,但那时候资源匮乏,能够接触到的除了电视,就是几本过期很久的《飞碟探索》杂志。后来莫名其妙地报了文科班,逐渐地也就很少看科幻内容的文章。读科幻小说感觉和看穿越剧差不多,冗长而枯燥,味同嚼蜡。但内心深处,还是对科学充满好奇和敬畏。《三体》小说给了我更多思考。
科幻文读后感篇6
最近,刘慈欣的一部划时代科幻小说《三体》深深的吸引了我。从小就喜欢打破常规、天马行空的飞扬思绪的我,对科幻小说有着近乎痴迷的渴求,从海底两万里,到哈利波特,再到烧脑神作星际迷航,我始终是科幻小说、电影领域的“追星族”。
这部《三体》让我重新认识了时间、生命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生命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个体而言,无不希望其越久越好。那么时间又意味着什么?它无时无刻不推动着我们朝着死亡迈进。看起来,时间与生命是对立的。但是,正因为时间赋予了生命以界限而使得生命个体能展现出异样的风采,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千世界。
同样的,对于文明与时间,正如生命与时间的关系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个文明当做一个生命的个体来对待。小说中的三体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激烈碰撞,时刻都在体现着生命的价值。
给时间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间。前者能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而后者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宿命。保尔柯察金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认为,这是对生命意义最深刻的阐释。每个人在其有限的生命里,都会有追逐梦想的想法,但却有相当一部分人仅仅是停留在有想法的层面而已,因为寻找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违背了初衷。往往是这些人,常常抱怨现实的残酷与生命的不公平,就像《三体》中那个可怜的监听员。
当文明和生命没有了时间赋予的精彩,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或许比死亡更为难过吧。
不能“心有宇宙路自宽”,更多地认识宇宙、地球、他人和自己,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更好地热爱生命、拥抱生活!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我给出的答案是:不是的,生命的维度靠时间来丈量,我辈青年胸中尚有升腾的火焰!
科幻文读后感篇7
抓紧时间看完要不然又忘记了。最初看了第一部的一点点然后放弃了,听完高晓松的解读《三体》又饶有兴趣地把书翻出来看。话说其实我比较喜欢被剧透…
大刘的世界很宏大,不只是世界,而是宇宙。地球被二维化的结局,就像梵高画中的《星空》,定格在那一刻,甚至不留下任何证据。最后归零者在宇宙发布的广播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都在期待听到自己的语言,至少在浩渺的时空中自己的文明被肯定过,留下了印记。守卫着地球文明墓碑的罗辑也会欣慰吧。
不懂得深究物理学原理,来不及细看行文描写,波澜壮阔的'宇宙文明图景和跌宕起伏的人物情节都足矣让人叫绝。就像高晓松说的那样,大刘的每一个脑洞都足够去拍一部科幻大片,而这样的脑洞在书中一个接一个,不遗余力地把能想到的都展现了出来,称得上是伟大。
第三部看到后面,好多人都在骂程心。几次写到她俯瞰众生的视角,她是圣母心了,可地球文明的毁灭怪她吗…在我看来她只是喜欢揽责任,什么都当作自己的责任,保护全人类全宇宙怎是她一人能办到?响应归零者的号召回到大宇宙,却在小宇宙中留下一盆鱼缸。关一帆看淡了,不计其数的小宇宙不会全都归还质量,一个小鱼缸又能改变什么。没有单一个体有能力决定宇宙的命运。
很多地方是诗意的,把地球变成画,把情报编进童话,送星星,送宇宙…说到这儿其实最希望看到关于云天明的番外,他在三体世界的生活,他和aa在小行星上的相守相伴。
宇宙规律是无情可怕的,“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宇宙面前,人人都卑微而敬畏,唯有死神永生。
科幻文读后感篇8
暑假期间,我将《三体》读完了。这一本宏伟大气的书给了我很多很大的启示,也留下了不少的疑问。
一开始,《三体》总是静静地躺在书架上,不言不语, 我也很少理睬它,偶然间拿下来欣赏了一下封面,却不由自主地看了起来,还被吸引住了!没过多久,我就读完了。
书中,我最在意的就是环境。伊文斯(书里的人)说了一句话,令我感触十分深刻:“难道只有拯救人类才称得上救世主,而拯救别的物种就是一件小事?”是啊,正是有不断的人有在乱伐树木,伤害动物,这律无忌弹的胡作非为,才导致一部分人帮助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前来整治。有的甚至对人类文明恨之之骨,想完全消灭,伊文斯就在其中。如果说这群人不对,但他们也是为环境着想。对呢,可他们竟然弃家园而不顾,谁也无法断定他们的对与错。
最后,人类到底怎样了?如果胜利,那他们开始注重环境了吗?如果失败,又该何去去何从?或者,两个文明和平共处?
地球上,人类的出现,到有没有错?叶文洁、伊文期等人(地球叛军的人)到底是在帮人类,还是在害人类?(叶文洁向三体文明发送地到球位置,伊文期帮忙)
人类,请爱护这美丽而脆强的大自然吧!
科幻文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