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优质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详实的教案可以为我们提供教学评估和反思的依据,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优质7篇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范例和教师语言的引导,能发现实物交替排列的规律。

2.初步尝试按交替规律排列物体,并能边操作边讲述:一个xx,一个xx。

3.乐意帮水果宝宝排队,初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水果:苹果、梨、橘子

2.图片:香蕉、橘子、苹果、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宝宝,看,谁来啦?(苹果宝宝)还有呢?(梨宝宝)

2.师:今天这些水果宝宝要出去秋游了,去秋游前要先排排队。

3.师:看,这是一个小红旗,水果宝宝们开始排队了,它们都排好了吗?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呢?(一个苹果,一个梨。。。)

小结:水果宝宝是一个隔一个排队的。

4.师:瞧,它们又是谁啊?这些水果宝宝也要去秋游,但是它们还没排好队呢?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它们又是怎么排队的呢?(一个橘子、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苹果)接下应该怎么排呢,谁能来排一排。(请个别幼儿排一排)

5.出示条卡

师:还有水果宝宝也在排队呢,它们没有排好呢,我们帮他们排排好吧?(一个xx,一个xx)接下来排什么呢?(排一排)

二、幼儿排一排

1.师:宝宝们,后面还有很多的水果宝宝需要你们帮忙,你们能帮它们排排队吗?记住哦,两种水果要一个隔一个排。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师:我们来看看宝宝们帮水果宝宝排好队了吗?排的对不对?

请一个对的`幼儿,集体表扬;再请一个错误的幼儿,帮助纠正。

三、秋游

1.师:水果宝宝们都排好队了,那我们也来当水果宝宝,一起排排队吧。(每人一个水果图片,共两种水果)

2.幼儿排一排

3.师:水果宝宝们,我们去秋游吧。

活动准备:

我在本班进行了科学教学活动,本次的活动名称是《水果排排队》目标是体验物体从大到小的顺序关系并能根据全范例,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按大小给5个物体排序,操作完后能整理材料,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活动一开始我用了情景导入,让小朋友们帮妞妞给果园里的果子排排队,小朋友们都非常有兴趣。我特别强调要从小红旗开始,可能是因为过于强调了,在说明操作规则时语言显得有些啰嗦,用词不够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这一点我一定要多加注意,尽量减少无效提问的出现。说明规则后小朋友开始动手操作材料,大家都很专心在操作材料,小朋友很快就做完了,但是在换组的时候还有小朋友忘了收材料就到另一组进行操作了。最后是讲评,我显得有些急于收尾,没有等所有小朋友都收拾完我就开始讲评了,我应该耐心的多等一等,等所有小朋友准备好了以后再进行讲评。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当中的很多不足,也看到了其他教师的很多优点,我一定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多向他人学习。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不受物体摆放位置的影响点数20以内的数量。

重点难点:

不受物体摆放位置的影响点数2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27页。

2.挂图:《小狗的地洞》。

3.胶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翻开《我的数学》到第27页,各自数一数小狗的地洞里皮球、小汽车、积木各有多少个。教师随机和他们分享点数不规则排列的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挂图,让幼儿随时去介绍自己的点数方法,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点数方法。

1.皮球有多少个?你是怎么数的?

2.谁有不同的方法?

3.你是怎么保证自己不漏数、不重复数的?

二、请幼儿取下玩具卡上的数字,贴到相应的框框里,完成练习。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2的形成,知道1添上1是2.。

2、认读数字“1”和“2”。

3、有秩序地操作学具,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

2、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雪花片若干(2片为一套)。

3、《操作册》第二册第15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今天张老师想和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大拇指在哪里”。

玩法:集体坐在椅子上,双手背后,教师问:“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幼儿边回答“大拇指、大拇指我在这里”边先后伸出2个大拇指。教师问:“1个大拇指在添上1个大拇指,是几个大拇指呀?”幼儿回答:“2个大拇指”。用其他手指名称替换,继续游戏。

2、集体活动。

(1)学习2的形成。

创设情境:公共汽车站台上有谁在等车,有几只小白兔在等车?

出示站台,并将一只小白兔放在站台上,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用数字1来表示这1只小兔。

这1只小兔等呀等,等了好久也没有车来,真着急呀!这时,看看谁来了(出示第二只小兔)?

教师再将第二只小兔放到站台上,“这一只小兔我们也是用数字‘1’来表示。”同时摆上数字卡片“1”,说:“现在站台上有几只小兔?”

教师小结:先来的1只小兔添上后来的1只小兔,现在站台上有两只小兔,用数字“2”表示。教师边说边用手指沿两只小兔外围划圈。

教师拿出数字“2”放到站台上,再将两张数字“1”卡片放回原位。

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其它物品演示2的'形成。引导幼儿说出数字1、2分别表示的意思,将数字卡片放回原位。

(2)认读数字“1”、“2”。

分别说说这两个数字像什么。

小结:“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游。

说说这里的“1”和“2”分别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3)小结:1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2只小兔。一个物品添上一个物品,就是两个物品,1添上1就是2.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坐汽车”。每拿出一只小兔就用相应的数字卡片表示。

第二组:操作雪花片并对应摆数字。第一次拿出1片雪花片,对应摆出数字卡片“1”,第二次再拿出1片雪花片,再对应摆出数字卡片“1”,2片雪花片并排放在一起,用数字卡片“2”替换下两个数字“1”。

第三组:做《操作册》第15页的活动“放书”。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学起来乏味无趣,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在思维游戏《珍珠变变变》活动中,我试图设计了"去小熊家做客"这一主题,让幼儿通过"给小熊串糖葫芦"和"穿项链打扮自己"等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数量,真正使幼儿感受到"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建立初步的数概念,培养幼儿对数数的兴趣。

2、通过手眼协调地进行穿珠,培养幼儿专心操作的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信封一个:幼儿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颗,穿珠小棒1根,穿珠绳2根)

2、场地布置:小河、山洞。

3、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个、小熊头饰一个、各种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小熊的来信并念给小朋友听:"亲爱的小朋友们,新年快到了,我家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小熊笨笨。""我们去小熊家,给它带点什么礼物呢?""哎,对了小熊最爱吃甜的食物,我们去给它买串糖葫芦吧!"

(2)教师带幼儿过"小河"、钻"山洞",并引导幼儿点数"石头"、"山洞"的数量。

2、开活动。

(1)串糖葫芦。

教师带幼儿来到一片空地上,教师发现许多"宝盒"(幼儿活动材料)。教师说:"我们看看能从宝盒里发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芦"。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芦"。

幼儿制成"糖葫芦"后,教师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反复进行手口一致地电数并说出总数。

(2)穿项链。

(3)教师说:"我们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呢?"引导幼儿根据"宝盒"里的绳子、珠子,想出给自己制作项链、手链、腰链等来打扮自己。

幼儿用穿珠绳将珠子穿成项链、手链、腰链等,穿完后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

教师帮幼儿打结,幼儿戴上项链、手链、腰链等。

3、结束活动。

教师带幼儿来到小熊家,把"糖葫芦"送给小熊。

教师扮成小熊:"欢迎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谢谢你们送给我糖葫芦,我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引导幼儿找出与数量相对应的食物,并进行品尝。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序数,根据序数把握事物的空间位置。

2.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白板课件。

2. 蜡笔、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欢迎各位来到魔法之城,这是谁呀?(魔法师)魔法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魔法师的本领可真多呀!今天有几位小魔法师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师,数数看有几位?(5位)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我们跟他一起数。

(二)比较高矮进行排队。

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魔法师,就要通过魔法考试,那谁是第一个来考试的`呢?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从矮到高排的),请一名幼儿上前进行操作。

(三)魔法考试。

1. 教师:魔法考试开始了,那我们来听听大魔法师是怎么说的,听录音(请在最大书架上数第4栏里,找出柜子的钥匙。)2. 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些什么?教师:那从上数是什么意思呢?谁再来说一说(上数是从上往下数),原来上数就是从上往下数?(从上往下)那上数第七栏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那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真的是这个呢,钥匙在不在里面,我们来打开看一看,哇!上数第七栏里真的有一把钥匙呢,太棒了,我们给刚刚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声音。

3. 教师:在这一轮比赛中有2位魔法师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找错了。

4. 教师:那剩下的3位魔法师找到了钥匙通过了考试,我们来看看是哪3位魔法师呀? 5. 3个魔法师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参加第二轮考试了,听听看第二轮会考他们什么呢?(小魔法师们,请在下数第六个抽屉里取出明信片)6. 教师:谁听清楚了,下数是什么意思(从下往上数)原来下数是从下往上数,下数第六个抽屉是哪一个呢?那谁来试一试,找一找。那这个抽屉到底能不能打开呢?哇,真的打开了诶,太棒了,我们给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乐)7. 教师:那几个魔法师通过了考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师了。他们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明信片上告诉我们要找什么,怎么数的?(动脑筋仔细想一想哦)谁看懂了?要我们找什么?怎么数?(你怎么看出是从左往右数的,哦,原来呀,箭头从左边往右边就表示左数。

(四)幼儿操作。

1. 现在到最关键的时刻了,进行最后一轮考试了。

2. 教师:请你们帮这几位魔法师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请你将答案用蜡笔记录在操作单上。

3.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讲评操作单,教师:真的是这件,这件衣服上藏着一个机关,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楼梯。

5.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教师:看,我们的魔法师通过了考试,来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饼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结束活动。

教师:魔法师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她出去玩,在出发前妈妈要小魔法师找出帽子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栏呢,等下次我们在一起学习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篇6

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方式,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体验发现物品形体特征的乐趣。

课题生成:

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听说游戏在课程书中的设计形式一般比较单一。如何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教案,调动幼儿最大的积极性来参与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现代国内外许多教育家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应注重“感知教育”,重视教育过程的观点,使我茅塞顿开。因此,我选择了幼儿身边无处不在,随处可触的“圆”作为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充分实施感知教育探索的开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是圆形的,×××也是圆形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提高幼儿的竞赛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一些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

2、水果如苹果、桔子、荔枝等。

3、大量具有各种形状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红布下到底藏了什么呢?引发幼儿讨论和有意注意。(足球、篮球、乒乓球、钟表、鼓等。)

(2)慢慢揭开红布,向幼儿展示物体,诱导幼儿边看边说它们的名称和形状,引出活动主题“有趣的圆”。

2、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知“圆”的特性。

(1)请个别幼儿上前触摸各种球体,去发现其特征在老师下说出自己对“圆”的感受。(很光滑,圆溜溜的没有尖尖的角。

(2)请小朋友们和老师比赛好吗?看谁在教室内找到的。又多又快(2分钟)。组织全体幼儿在室内寻找。

(3)让我们蒙起眼睛试试看,还能摸到“圆”吗(3分钟)。

3、室外发现,开拓思维。

小朋友,教室外面还有圆吗?(有)多吗?(多)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找一找。(5分钟)

开拓幼儿想像力和创造性,丰富幼儿对“圆”的经验。

4、击鼓传花,听说竞赛。

(1)说明游戏竞赛规则:幼儿分为两队,各代表红花队和黄花

①鼓点响起,两队各自传花:鼓点一停,两队持花者站起,红队持花者说上句:××是圆形的,后由黄队持花者说下句也是圆形的。说对者可由老师在黑板上相应花前贴上一枚圆片,如说错和重复别人的句子都不能贴磁片。

②游戏双方两队以圆形磁片多者为胜方。

(2)赛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为胜方鼓掌祝贺,同时也为方增强信心鼓掌支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以“有趣的圆”为主题进行绘画。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游戏贯穿始终。我首先采用“猜”引起幼儿极大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接下来不断地以游戏的.方式幼儿动口、动手、动脑,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保持着积极主动、稳定的学习情绪。平时不爱发言的小朋友也能高举小手“老师,我知道!”从而较好地达到了预期教育目的。

为何这次活动能取得良好效果呢?我想主要有以下两个的原因:

一是给每一位幼儿都创造了参与成功的机会,充分发幼儿的主体作用;

二是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知能力。

二、专家点评

幼儿总是对他们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有趣的圆》以游戏方式,通过让幼儿一猜、二看、三说、四找、五摸、六发现、七竞赛。仅使幼儿在表面和经验的层面上获得更深一步的感知印象,还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

教育活动中的室内、室外转换,不拘泥于空间的限制,在学中玩,活跃了气氛,拓宽了教学途径,更符合中班年龄的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征。

设计的环节以绘画的方式进行延伸活动,可使幼儿大胆不仅巩固了本次教育活动的成果,而且让幼儿获得了创造潜以充分发挥和表现的机会。

总之,此活动设计对我们拓展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活动都是有所启发的。

三、反思与讨论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幼儿建构数的概念,你还有好主意吗?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光的折射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

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区分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并尝试着按颜色进行分类。

2、通过操作活动,感知5以内的数量。

3、学会大胆地与同伴、客人老师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太阳妈妈图片,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标记、花瓣若干,五只小篮子、背景图一张。

2、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以太阳妈妈的身份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引导幼儿与太阳妈妈打招呼。“今天我带着我的宝宝们来到了幼儿园,你们欢迎我们吗?”

二、区分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

1、分别出示太阳妈妈的五个宝宝(五种颜色标记)。

“这是红宝宝,小朋友们好!”引导幼儿与太阳宝宝打招呼:“红宝宝你好!”依次介绍、认识其他四种颜色。

2、感知5以内的数量:“一共有几个宝宝呀?”师生一起数一数。

3、小结:“太阳妈妈一共有五个宝宝,它们是红宝宝、蓝宝宝……”

三、尝试按颜色进行分类。

1、幼儿找花瓣。“刚才,太阳宝宝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捡到了许多花瓣,它们悄悄地藏了起来,在哪里呢?(贴在幼儿的小椅子背面)”“你找到了几片花瓣?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幼儿送花瓣。让幼儿将找到的花瓣按颜色送还给太阳宝宝,边送边说:“红花瓣,我送给红宝宝……”

四、粘贴太阳花,巩固对五种颜色的认识及5以内的数量。

1、“这些花瓣开开心心地围在一起,看,变成了什么?”出示粘贴好的太阳花,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这朵太阳花有几片花瓣?”“花芯里有几个圆点?”“花瓣是什么颜色?”“圆点是什么颜色?”

2、幼儿粘贴,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来做一朵太阳花吗?”“做的时候要看清花芯里有几个什么颜色的`圆点,就找几片什么颜色的花瓣做朋友。”

3、幼儿操作完后,拿着太阳花和客人老师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五、展示幼儿作品。

将幼儿粘贴好的太阳花布置在花园里。

六、活动延伸:

学习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瓣进行间隔排序来粘贴成一朵太阳花。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关于跑的活动教案优质5篇

幼儿中班健康课教案优质5篇

幼儿体育游戏教案优质6篇

小学数学0教案优质7篇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7篇

15猫教案优质7篇

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7篇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优质7篇

防溺水班会主题教案优质7篇

健康熊来啦教案优质7篇

幼儿园集合数学教案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