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心得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不断积累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生活的方向和机会,每一次写心得体会都像一场思维的马拉松,训练我们的思维持久力,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革命传统教育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5篇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篇1

前不久,我随公司“中共中央转战陕北”革命传统教育第三期培训班一行到陕北各红色革命区展开为期五天学习教育。

第一天,我们中午到达靖边小河会议旧址,这里是让中国共产党革命走向胜利的发源地,正是中共中央的到来,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在转战陕北的斗争中,中共中央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共产党人英明指挥、英勇奋战,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下午,我们辗转革命圣地延安,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宝塔山,在这里浓郁的革命教育氛围让人目不暇接,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都慕名而来,瞻仰这革命圣地的标志性建筑,寻找初心,宝塔在这里庄严矗立,还能隐约看到战争年代留下的岁月痕迹。

延安城并不大,沿延河两岸一字布局,这里到处都是革命时期留下的遗址,包括大大小小的窑洞,站在这片土地上,能够清晰感受到战争的洗礼和这座城市的伟大。在两天时间里又先后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等中共中央当年的所在地,详细了解了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峥嵘岁月;参观他们的旧居和办公场所,不得不感叹他们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革命斗争并创作出一部部经典的革命著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做出的伟大牺牲。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了中共中央在延安8年的奋战历程,作为当代的共产党员,在看到那一幅幅画面、一件件遗物,我的眼眶几度湿润,深刻领悟到在那样残酷的岁月,我们共产党人那种为解放劳苦大众所付出的牺牲和为人民服务精神值得我们现在每名共产党员去学习。

延安,它是中国革命的大后方,它更具魅力的是延安精神,战争年代,这里汇聚了中国半数以上的文化精髓,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今天,这种文化底蕴在这座城市依然得到了传承。

无论是清涧的枣林沟、米脂的杨家沟还是佳县的神泉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共中央辗转于陕北的各个山坳里,迂回作战,最终以少胜多取得胜利,不仅是凭借陕北有利的地形,更重要的是依靠共产党人在陕北打下的坚实群众基础。我们共产党人将人民群众比作水,将自己比作鱼,鱼水情深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毛主席在佳县为佳县人民题词“要站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一面”。历史证明,没有人民拥护的政党是无法长存的。

参观了习总书记下乡插队七年的梁家河,年轻的习总书记克服千重苦难,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一方百姓造福;参观了路遥纪念馆,深刻体会到路遥为文学创作所付出的伟大牺牲,我们要学习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使我深受启发,我们该思考,我们在工作中是否正是缺失了这种奉献、担当的精神?作为共产党员是否践行了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一路走来,公司各个单位的人从不认识到成为好友,得益于公司这次革命教育之旅,我非常感谢公司的精心组织,不仅使我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更让我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途中,我们唱红歌、谈感悟、抒心得,都希望将学习的所见所闻、良好作风和崇高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篇2

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融入劳教工作实践

回首我们党近90年的革命历程,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发的年代,无数个优秀的共产党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同样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当前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政法机关要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历史重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一条是坚定理想信念。结合劳教工作实际,必须紧紧围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贯彻劳教工作方针政策,提高教育矫治水平。

二、要把发扬优良光荣贯穿教育矫治过程

劳教场所肩负教育矫治违法犯罪人员的使命,也是关系政法机关形象的窗口。只有坚定理想信心,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劳教工作方针政策,按照依法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文明管理的要求,对劳教人员实施有效管理;才能按照循序渐进、因人施教、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总体要求,做好劳教教育矫治工作;才能切实维持劳教人员的权益,把教育矫治质量的提高 作为第一责任和首要标准,做细做实教育矫治工作。

三、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贯穿始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基本路线。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自觉运用,服务实践,进一步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更加紧密地把党的理论与工作实际实践相结合,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贯彻科学发展观领,树牢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赢得人民群众的的理解支持。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篇3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盾。” 这首《西江月·井冈山》是一九二八年秋毛泽东主席在井冈山写的。记得在中学时代我就读过这首词,心里一直在想井冈山黄洋界战斗的情景,当时红军在井冈山是怎样干革命的?我想一定是伟大的、轰轰烈烈、干劲冲天、冲锋陷阵,把敌人一扫而尽,真是痛快。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国家繁荣富强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为了庆祝我们伟大的党九十周岁生日,我校支部决定在暑假期间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到井冈山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七月十八日凌晨四点我们从罗甸出发,到贵阳火车站坐十点四十到江西省永新县的火车,到十九日凌晨5时到站,当地导游接我们上了大吧车,在车上又睡下了,一觉醒来到了井冈山。

井冈山真的太美了,抬眼望去都是山,山势高峭,地势险峻。只有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似小溪在山间川流不息;满山的青竹一山连一山,微风吹过,似海涛在轻声地歌唱;山腰云雾飘游,山村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沁人心脾。正如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词中写到的一样:“……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我最想知道的是毛主席和红军当时是怎样来到的井冈山,一路上导游对我们说到:“1927年9月毛主席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的安排,在湘赣边境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一支工农革命军,他带领这支队伍于1927年10月上了井冈山。在这里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并组织实施土地革命,建立起地方武装和党组织,成立了工农政权。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建立了以宁冈县的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以说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当时的井冈山是没有现在的公路,只有一些山间的小路,山里的村民当时还是很贫困的,最富有的就是山中的青竹林、红米和南瓜。”

一路上我们就唱着红米饭南瓜汤的歌,走进了大井村,导游对我们说:“毛主席在这里住过,有一部份红军在这里住过,你们看这是当时红军们的练兵场;这块石头是毛主席坐过的读书石,毛主席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看书的。这座房子是毛主席、朱德等红军指挥员住过的。”

来到了小井村,走到小井红军烈士墓前,缅怀我们的烈士,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接着参观了小井红四军医院旧址,看到那些简陋的、自制的医疗器械和山里采集的一些草药,我们没有谁说话,只听导游在说着当年红军战士们受伤,有好多战士因没有药救治,牺牲在这些房屋里。望着墙上战士们的遗像,读着他们的生平,我只能流泪。就是这些红军战士把中国革命推向了正轨,他们跟着毛主席建立的农村根据地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燃烧着,烧灭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黄洋界上炮声隆,我们来到了黄洋界。果然黄洋界地势极其险要,左边是深谷,谷左是陡峭高山,右边是陡壁,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它是永新、宁冈通往根据地的必经之路,是井冈山的五大哨口之一。导游说:“当时毛主席在永新附近指挥31团围攻敌人,敌吴尚的第八军探听我军主力和毛主席都不在井冈山,便调集四个团的兵力向黄洋界扑来,而在井冈山的红军部队只有两个连,兵力虽少,但家里的粮草、武器弹药充足,马上动员组织赤卫队、暴动队、妇女队、少先队来配合红军作战。1928年8月30日,敌人发动了四次猛功都被我军打退,当时我军还有一门迫击炮,两发炮弹命中敌人,敌人惊惶失措地大叫,红军主力来了,我们被包围了,便乘着夜色逃跑了。”我们红军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我们的红军战士英勇能战,我们的根据地坚如钢铁长城。

今天我终于理解了井冈山的精神是什么?就是革命前辈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建立农村根据地的路线,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

今后我要学习井冈山的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用井冈山精神来武装自己,继承先烈们的遗志,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团结战友,严格要求自己,为二中的发展,为学生们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一切,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共产党员。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篇4

20xx年6月18日,我们公司30名先进队员在杨总的带领下来到了南京进行考察学习和革命传统教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历来就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六朝定都给南京带来的繁华成为东南物产丰饶的胜地。

几天来,我们参观了夫子庙,总统府,阅江楼,中山陵,雨花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我们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怀着非常沉重的心情,回顾了那段切齿难忘的屈辱历史。在纪念馆内,一件件文物和史料,一堆堆白骨和数不清的历史图片让我们触目惊心。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一起特大惨案,在这里被残忍杀害的同胞达到三十多万,其规模之大,受害人数之众,均为人类历史所罕见。

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和残暴行径,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这些文物、史料、照片在向人们控诉着日本军国主义令人发指的残酷暴行,张张历史图片见证着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犯下的滔天大罪。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回顾那段历史,就是为了要牢记历史,面向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永远告别那段苦难、屈辱的岁月吧!

这次南京考察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使我受益匪浅!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篇5

井冈山、韶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短短几天时间,我和市直机关第五期党务干部及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的学员一起学习了井冈山斗争史及井冈山精神。培训班采取的专题授课、讨论交流及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新颖、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令我收获颇丰。

几天来,我和大家一起实地考察了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等革命纪念地,瞻仰凭吊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毛主席故居等地,重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聆听了老红军后代对先辈宝贵精神和感人事迹的追忆,深刻感受到红军后人默默无闻献身老区建设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井冈山先烈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万丈豪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我们党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不容易。此次井冈山培训是我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人生上的宝贵启示,我最深刻的感受主要有两点。

一、坚定的信念无比重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井冈山的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格局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永恒课题。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我们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激烈碰撞,物质主义日渐盛行,精神迷茫、信仰失落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趋向于多元性,在我们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产生了信仰危机,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培训及实地进行的革命传统教育,让我对某些困惑豁然开朗,我认为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想通了,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价值所在,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更加有干劲、有激情,才能真正经得住考验。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要牢记。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必须搞好群众基础,增强无形实力。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正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敌人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止井冈山,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密切联系群众分不开的。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尤其是现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需要。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度转型,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起了许多群体性冲突,有些甚至已经威胁到基层政权的稳定。纵观全国范围内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群体利益协商调整机制缺失,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成为引发冲突的主要诱因。

面对基层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我们党要主动适应这些新特点、新要求,不断创造和探索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子。今年在全国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就不失为一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之一。井冈山的革命传统教育,让我更加明白了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也给我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一名党务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积极协助办党组,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认真组织好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活动,力求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做一名称职的党务干部。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市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10月23日,朱湖财政所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一行十三人前往大悟鄂豫边区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敬仰已久的革命圣地,汽车直抵革命烈士纪念馆正下方,很不凑巧的是,陵园管理人员告诉我们烈士纪念馆正在装修,不能进去瞻仰和参观,这算是此次之行的一大遗憾吧。我们踏阶而上,只见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雄伟挺拔,巍峨耸立,李先念主席亲笔题写的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金色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昭示后人勿忘烈士功绩,勿忘历史,激励后人发奋图强,努力工作,开拓奋进,以优秀的业绩告慰烈士在天之灵。我们神情凝重,庄严肃穆,向纪念碑一一献花,一朵朵白(黄)色的菊花寄托了我们无尽的思念和缅怀之情。随后全体肃立,向革命烈士纪念碑三鞠躬,默哀三分钟,面对鲜艳的党旗,由我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我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顺山势而下,先后参观了中原突围纪念碑和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在烈士毛楚雄(毛泽潭之子)墓碑前,思绪久久不能平息。烈士牺牲时才19岁,正值青春年少,可他为了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义无返顾,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将徐海东一家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竟有66位亲属牺牲,可以说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前赴后继、赴汤蹈火,生命不息、革命不止。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大好局面。

这次革命传统教育让我不虚此行,经历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和教育,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心中充满了对烈士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崇高信念,团结奉献,努力工作,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添光彩。

作为一名基层财政所长和党支部书记,决心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全省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把创先争优转化为所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自己首先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遵纪守法,带头优质服务群众,带头清正廉洁,努力当好党员和群众的表率,走在创先争优的前列。多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优秀,激发参与热情,使创先争优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成为推动财政工作的发动机,成为党员干部爱岗敬业争当优秀的催化剂。同时大力提倡人人都是行评对象,人人代表财政形象,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向沈浩、严大平和郭明义等来自一线、平凡岗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党员干部,明白什么是先进、什么是优秀并自觉跟着学、跟着做。在全财政系统营造争创先进、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在这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财政系统行评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群众是的评判者、裁判员。始终坚持群众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要求,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重大关切是我们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要求我们查找出财政工作的不足和薄弱点,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具体的行动,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种难点、利益攸关的问题,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天下百姓,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开展创先争优和财政系统行评活动的目的,促进财政工作上水平。

: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5篇相关文章:

弘扬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6篇

革命烈士的演讲稿6篇

辛亥革命的演讲稿6篇

演讲革命故事演讲稿8篇

写关于革命的演讲稿6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7篇

缅怀革命先烈的演讲稿8篇

缅怀先烈革命先烈的演讲稿8篇

传统节日春节的作文优质5篇

继承传统文化演讲稿5篇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