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通用5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工作计划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工作进度,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流程,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经济变化,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通用5篇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1

20xx年医院工作的重点是迎接等级医院评审、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以上活动方案的要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总体和重点工作依然是对医疗质量的管理和持续改进。现将20xx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对我院医疗质量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根据近年来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实践,今年计划对我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医院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同时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完善手术分级管制度和手术审批制度,有效防范与控制医疗风险。

检查和指导各科室质控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及工作制度。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计划、效果评价方案及奖惩措施。修订和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落实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医疗质量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二、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积极争创“三乙”医院

1.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根据评审标准要求,坚决把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到每个科室,每个医务人员。

2.按照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每月针对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

3.狠抓病历书写质量,严格落实病历质量院科二级管理。每月不定期组织质控员抽查现病历和归档病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奖罚措施落实到科室。

4.完善各项医疗操作流程,特别是重点、高风险科室的诊疗流程。制定各科高风险疾病谈话记录模板、常见疾病诊疗临床路径;完善门、急诊服务流程,住院服务流程等。

5.完善医疗争议处理流程,重点加强对争议处理后医护人员在该事件中自身分析、整改措施落实的监管。

6.与各科室签订创建“三乙”医院工作责任状,具体落实科主任、三级医生及一、二医生的具体工作职责,争取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三、强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升医技水平

1.按照与长海医院协作内容,落实具体工作。邀请长海医院的专家定期来院检查、坐诊,开展讲座,同时选拔青年骨干进行脱产培训,安排各科室学科带头人短期进修提升技术等。

2.加强对低年资住院医师技能与理论锻炼:继续落实12小时留院制、开展技能比武、“三基”“三严”理论考核等。

3.再次完善住院医师轮转方案:要求新进医生定期轮转科室;主治以下内外科医生必须在该系统全部轮转合格才能晋升等。

四、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1.抓好医生的学习制度,强化科内学习和全院性学习,全面提高全院医生业务素质。

2.积极鼓励各科室申报科研项目,有目的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指导授课。争取20xx年市级科研立项6-7项,省级立项有“零”的突破,督促已立项项目及时结题;鼓励医学论文发表,落实相应奖励措施,加大对一级杂志论文发表的奖励金额;鼓励相关学科专家积极申报省级继教项目2-3项。

3.突出重点,加强学科建设的管理。从本县群众需要出发结合医院实际,医院已确定骨科、脑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为医院重点发展学科,消化内科、超声科、放射科为重点扶持学科。对这些科室医院将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请协作医院如长海医院等上级医院技术上给予大力扶持,争取部分学科水平早日挤入省级先进行列。

五、及时总结交流管理经验,制定整改措施

每季度由院长主持召开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评价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研讨问题,总结工作。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2

为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特制定以下计划。

1、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院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保证工作层层落实,使我院院内感染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总结工作,分析院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加强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教育。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教育,建立传染病防治培训制度,新上岗人员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年不少于5学时,其它人员每年培训不少于6学时,每季度进行院感知识考核,考核合格率达到80以上,使人员掌握院感,传染病的诊断标准,防治措施,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院感,传染病防治意识。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及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我院院感,传染病防治水平。

3、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

(1)完善各部门消毒隔离制度,经常监督检查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

(2)继续加强重点科室,部门《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换药室,治疗室》等的医院感染管理。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以及无菌操作技术,最大限度控制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对灭菌器进行生物学监测,发现不合格者,及时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季度一次,发现不合格者,立即更换;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我院的例行监测,对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整改。

4、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医院感染报告管理。

(1)做好传染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卡的收集,审核,上报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

(2)每天随时签收报告卡,并保证内容完整;每月末,查阅本院本记本,发现漏报及时补报。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例,放射科及检验科检查结果等。

(3)接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规定时限报告西安市莲湖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网络报告。

(4)检查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5、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定期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执行情况,杜绝泄漏事件,每周查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暂存地消毒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6、将手卫生与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加强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7、加强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检测。

8、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和器具的管理。严格履行对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质量检查与审核,并对其储存,使用后的处理进行监督,确保医疗安全。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3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根据院“医疗安全月”活动要求,现结合本科室实际,特制定本活动工作计划。

一、成立科“医疗安全月”活动小组

组长:王守兵

副组长:倪福林

成员:科室全体成员

活动小组职责:以“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为主题,围绕“质量、安全、服务、价格”四个重点环节,通过制度学习、查找不足、控制环节工作质量等有效措施,促进我科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

二、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12.02-12.05):主要开展1、全员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召开专题会安排部署医疗安全月活动的具体要求,各成员应高度重视,保证“医疗安全月”活动的有序进行。 2、制度学习及技能、业务培训:(1)、举办医疗安全系列讲座,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全部参加。通过培训提高全科医护人员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核心制度学习。重点学习部分医疗质量核心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病历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二)第二阶段(12.06-12.10):本阶段主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1、集中开会讨论,排查薄弱环节。认真发动职工排查医疗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以及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讨论,同时制定整改措施。2、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患纠纷。转变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要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第三阶段(12.11-12.31):本阶段主要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科室活动小组将安排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专项督查,对督查结果进行评析。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4

在护理部指导下,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现制定我科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一、修订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修订我科护理质量指标,由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指标3部分组成。科室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一)临床护理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制度的11个临床护理指标,按照环节质量检查标准,目标为各项指标达90%。本年度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院内压疮发生率:低于0.5‰

2、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0.3‰

3、医生满意度:大于90%

(二)专科护理指标

根据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修订专科质量指标

1、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率:等于100%

1、手术部位标识正确率:大于98%

2、三方核查执行率:大于98%

(三)护理工作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护理管理工作计划,我科建立无菌物品管理、腔镜器械清洗、术后器械数量正确、器械物品清点正确、引流管检查、巡回护士工作质量等6个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根据指标和护理工作要求,修订环节质控标准。科室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器械物品清点正确率:等于100%

2、腔镜器械清洗正确率:等于100%

3、引流管检查正确率:大于95%

二、持续质量改进

(一)实行三级质控:科室实行科护长-区护长-专科组长三级质控体系,对制定的重点监控指标,按计划进行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改进。

(二)由主班护士每天质控,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控总结会议。

(三)实行组长负责制,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三、科室质控小组具体工作计划

(一)根据20xx年主要存在问题,修订20xx年科室护理质量指标

(二)督促各管理小组定期完成工作计划、检查记录、总结分析,以及可行性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5

20xx年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关于印发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xx—20xx)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着力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大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的贯彻执行力度,加强医院感染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推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针对上年度存在问题,围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突出院感各项监测前瞻性及时效性”等问题,制订20xx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监控网络体系能效发挥

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为主导,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健全和巩固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我院各项院感管理制度进行及时修订,做到不断完善,力求与时俱进。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环节,利用三级监控网络组织,充分发挥临床院感管理小组作用,实现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

二、依据国家卫计委《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分析院感工作现状,进一步完善院感制度、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可行。

1、医院感染总发生率≤8%。

2、漏报率≤20%

3、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4、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

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重点科室手卫生操作正确率100%,全员洗手正确率及手卫生依从性≥80%。

6、可循环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7、多重耐药菌各项隔离预防措施100%落实。

8、职业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100%。

9、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

1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50%。

11、一次性注射,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1、每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对各科室及重点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书面反馈意见,由检查者和被查科室负责人双签字,反馈单一式两份,由科室监控小组提出整改意见并通报全科人员,同时写出书面整改意见记录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内。

2、不定期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检查,检查标准参照我院制定的《手卫生日常督导考核评分表》。

四、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

1、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突出院内感染监测的前瞻性和预防性,20xx年计划开展糖尿病目标性监测与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2项。重视无菌手术切口的管理,要求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每季度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找出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并指导实施。

2、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一次,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入性操作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病例诊断能力。

3、根据等级评审的要求,对较高感染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

4、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切断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途径,督促消毒隔离措施与手卫生的落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每季度向临床医务人员反馈各项监控指标和细菌耐药情况。

5、持续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每季度进行检测,发现或怀疑有医院感染暴发迹象时,随机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检测出的问题立即责令相关科室进行整改。

6、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对使用中消毒液进行检测,每季度对消毒后物品进行检测,保障消毒、灭菌质量达标,确保医疗安全。

五、规范管理医院感染重点部门

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室、人流室、内镜室等感染高风险部门进行规范管理,从建筑布局、人员配置、消毒灭菌、隔离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六、开展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工作

1、制定合理的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安排合理的培训内容及强度、频率,使被培训人员从接受认知到改变观念,最终影响其行为的一系列教育过程;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生动直观的进行知识宣讲,将院感知识的传播潜移默化的穿插进日常工作中,使培训教育的过程更自然,更易于接受;通过院内网、知识讲座、下发资料等途径进行院感知识的宣传;使医务人员熟悉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和处置流程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概念。

2、关注我省举办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培训信息,及时请示领导,派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加培训。

3、继续开展20xx年新上岗人员、实习生、进修生岗前教育。

4、对医疗废物、污水处理专职人员进行岗位知识培训,指导保洁公司工勤人员院内交叉感染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

1、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我院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对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经评估有感染风险的职工,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抽查,定期组织培训,使医务人员提高防护意识,做到标准预防,保障自身职业安全,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

八、开展手卫生宣传日活动

手卫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举办一次宣传日活动,通过手卫生宣传日活动的开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同时增强对感染控制的责任意识和防控能力。

九、与设备科及药械科协作完成对全院各类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证件审核,并对其储存、使用、维护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十、与后勤保障部协作加大对医院污水、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管力度。

十一、在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的指导下,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十二、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实现院感病例预警的及时性,以及各种监测数据采集的时效性,真正做到院感监测的前瞻性,防止院内感染流行暴发的发生。

十三、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xx年12月24日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通用5篇相关文章:

2023年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报告通用5篇

2023年我爱读书演讲稿通用5篇

2023年心得体会通用5篇

团支部2023年工作计划通用5篇

委员2023年工作计划通用5篇

2023年月度工作计划通用5篇

医院感染科个人总结5篇

2023年收费室工作总结通用5篇

2023年帮扶队工作计划通用5篇

医院感染科个人总结精选5篇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通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