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8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是培养自信心和坚定信念的重要工具,在写事迹材料时,我们要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8篇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篇1

贺星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他在大学毕业之后主动放弃了留成工作赚大钱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8年。

贺星龙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当初,贺星龙考上了卫校,但三千多元的学费让全家犯了愁,母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钱。就在贺星龙以为求学梦要破灭时,善良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进了学校。对此,他明白自己这辈子都与家乡分不开了。能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家乡乡亲的生活中去,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贺星龙十八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将乡亲们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他面对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能够坚持下去,努力克服,是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得到了实现与升华。

作为基层公务人员、组织工作者的我们,首先也要学会感恩。人民与政府信任我们,给了我们工作的机会,我们要珍惜这份工作。党培养我们,交给我们知识与工作技巧,我们要懂得感恩,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群众,就像贺星龙一样,对群众毫无保留,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解群众真正的所想所需,站在群众的角度上认真思考,争取给民众满意的答复。

组工精神还是不畏苦、不畏难的体现。基层工作常常是抹黑归,顶月行,对此我们要学习贺星龙的不畏苦精神,扎根于群众,不管环境的困苦,能够坚持信仰,坚持群众路线,只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初衷,我相信不管多累多苦,大家的心里都是甜的,都是幸福的。

贺星龙“80后村医”感人的榜样故事让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与学习了组工精神,今后的基层工作中,组织工作里,我一定会树立坚决的心,时刻谨记初衷,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篇2

我是一名普通的护士,于1995年毕业于xx市第三军医大学卫生附属学校,踏上护理工作岗位已近17余年。随着自己的成长,我对这份职业有了更广阔更深刻的感悟。我为我的职业崇高性而感到无尚荣光,更为我的使命和责任而感到无比的荣耀。

在平时工作中的所有点点滴滴总让我感到工作中的我是快乐的!每当我轻轻的为病人一针就穿刺上,每当我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危重病人使病人转危为安时,每当我在巡视病房为露出脊背的病人轻轻的掖好被子时,每当我的安慰和解释使病人的脸上有了笑容时,每当其他低年资的护士让我帮助时……我总是感到无比的欣慰。也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虽然有时也有不开心和不如意,如累的腰酸背痛下不了班,忙的满头大汗,在节假休息日别人团聚而自己却面对繁忙,面对艰辛,但看到病人对我们工作投入赞许的目光,看到病人痊愈时温暖的笑脸和病人对我们的服务说声谢谢时,那一点的累,一点的苦和一点的委屈又算的什么呢。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仔细认真、要大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细致入微的观察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尤其当今社会,病人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工作中的我要求自己尽量做好每一个细微的环节,绷紧护理安全的这根弦,对每一次的操作,每一个的护理医嘱的执行仔细认真,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并尽量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病人对我们有误解时能细致耐心地倾听,面带微笑,用温和的话语,热情主动的服务做好病人和家属的解释和沟通工作,使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不理解消失在萌芽中。减少了医患之间的误解。所以在社区许多反复来看病输液的老年病人、小孩及小孩家长总会亲切地称我“小李”或者李阿姨,有什么事也愿意找我帮忙。多年的临床工作使我的静脉穿刺技术十分成熟,很多血管条件差的老人及患儿家长常常点名要求我为孩子扎针。有一次,一腹泻患儿来中心看病,当时病情十分重,需要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但是,孩子的血管条件很差,科室几个同事穿刺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再看看患儿家长着急的样子,最后在护士长和家长一番沟通后,经患儿家长同意我仔细观察患儿的血管,迅速地为患儿建立了静脉通道,使患儿的治疗得到了保障,也得到了家长的称赞与感激,我的内心却充满了欣慰。

在近17年的护理工作中,我尊敬领导,服从安排,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与同事团结协作,耐心指导护生及年轻护士的工作,在传,帮,带的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在工作中我不计较个人得失,爱岗敬业,服务态度好,对病人态度和蔼,曾多次受到病人家长的表扬。用真诚的爱心和精湛的护理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送去温暖。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履行了“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医护人员高尚职责。很幸运地在自己所做过的医院里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护士。

平时在工作中尽量把自己所学的有关健康知识传授给病人,工作中能以身作责,在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中一丝不苟,严肃认真而不失活泼,做到放手不放眼,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更要求实习生仔细认真的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把临床的实际经验和课本知识融会贯通,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时积极,及时地主动和护生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她们的想法和心里思想,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临床实际知识。在传,帮,带的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社区工作不单纯是面对医疗安全,还要面对公卫工作,对辖区和来就诊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在每天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还把分配到手的公卫工作加班加点的做完,有时为了联系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经常在下班后打电话,而居民就问“怎么你们还没有下班啊小李”,而我则说“哦,这不白天忙没有时间给你们打电话,现在还打扰你们真是不好意思”。另外我深知科室是一个整体,在平时工作中我积极配合护士长做好科室的管理,协助护士长开展工作,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遇到加班和抢救病人随叫随到,在同事之间互帮互学、团结沟通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为科室赢的荣誉和成绩。

在工作中的我努力要求自己,而工作外的我更是经常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新技术,在20xx年沙坪坝区卫生局组织的卫生应急救援演练中积极参加培训比赛,并把学习的内容和知识带回来,和所有的护士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平时积极锻炼自己身体,以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尽管护理工作很平凡很烦琐,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直这样工作下去,因为我庆幸、我选择了护理这一神圣的职业。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篇3

刘__,女,__年__月出生,__年7月入党,__年毕业于宁夏师范学院护理学专业,__年又取得了护理专业本科学历,__年6月至今在盐池县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随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及疫情的扩散,一线医护人员处于吃紧且无休息状态。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号召,她主动报名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方舱医院,成为我区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与同事们奋战在战“疫”一线。

不负重托全力以赴

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刘__同志早早做好了奔赴医疗前线的准备,将两个孩子送到了父母家里,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号召以后,她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写下请战书,尽管早有“不管哪里需要护士,自己就一定去支援”的想法,但面对出发的“集结令”,面对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她来不及多想,毅然决然的踏上抗击疫情的征途,于2月4日连夜驰援湖北,她奔向了疫情主战场、最前沿。作为一名90后护士,她用最简单、最务实的做法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

救死扶伤勇于担当

到达武汉后,刘__同志迅速投入到岗前培训、自我防护及院感培训,她争分夺秒,一遍又一遍的练习防护衣的穿脱,因为只有做好自我防护,才能守护好疫区人民的健康。为了更加方便穿脱防护服,更加高效开展救援工作,她利用仅有的剪刀和刮胡刀自己动手剪了短发。在随后和女儿视频的时候,女儿生气的不和她说话,只是在哭,刘__对女儿说:“病毒来了,病人们更需要妈妈,妈妈打跑了病毒,会回来看宝贝的”,说罢,刘__扭头拭去眼角的泪水,又面对自己的孩子笑了起来。进入方舱医院工作前,她与队友们一起接受了紧急岗前培训,因为平时努力学习积累经验,她快速掌握隔离衣的穿脱等个人防护操作,同时不忘帮助身边的同事进行加训,这为随后开展临床治疗以及疾病防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她矗立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信仰。

护佑生命大爱无疆

按照方舱医院的工作流程,必须提前一个小时进舱,穿戴好防护设备,为了保证在隔离病区高效工作,进驻方舱医院的队员们通常10个小时不吃不喝,穿着尿不湿工作,她克服身体与心理的重重困难,没有退缩,依然平静的笑着说:“过几天我们就会习惯的”。这就是朴素而平凡的党员——刘__,她用生命守护了人民的健康。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在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的挤压下,她的面孔被压出了一道道的伤痕,但这张面孔依然是最美的。当方舱医院的一位武汉大妈看到刘__工作服上的宁夏字样时,很激动,流着眼泪说:“有你们这样一支可靠的医疗队伍,我们有信心战胜病毒,感谢宁夏医疗队,感谢宁夏人民,你们大老远来帮忙,我们的心里真是过意不去,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家里人还等着你们的平安归去”。她用爱心获得了患者的信任。

“抗击疫情,党员当先”。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个突击手,刘__在驻地常说:“我是党员,奔赴疫情防控一线责无旁贷”。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她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篇4

20xx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从事医疗工作已7年多,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和同事的好评。

从医以来,她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尽可能地做好解释工作,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拖班、加班、半夜起来会诊、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遇有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给单独就诊的年长患者做向导,给没有陪护的住院患者领药、买饭,提供一些私人的生活用品,能不检查的项目就不检查,能用国产药的就坚决不用进口药,获xx年度文明职工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医生,她懂得只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她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神经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培训,在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xx年到浙一医院进修深造后,知识面拓宽、技术更精,业务水平逐渐提升。回院后,把所学很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开展医疗新项目,特别在眩晕症诊治方面,把眩晕病人在病因上进一步细分,更有针对性地治疗,减少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目前开展的.耳石治疗、手法复位术解决了绝大数人发作性眩晕的痛苦,见效快,随治随走。一位因头晕住院的患者,因注意到其还存在震颤,数十年来因上肢抖动明显不能持筷进食,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影响,但一直被误诊为帕金森病。她对诊断提出疑问,并处以对症药物,目前患者肢体震颤明显改善,方便了饮食起居,家属及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一位因慢性头晕反复于内科就诊的病人,服用多种药物症状均不能改善,愁眉不展,经她会诊后,考虑患者存在焦虑状态,配予一盒处方药,患者头晕明显好转,家属再次复诊时连连称赞。

从医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工作中,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同事间相互协作、合理治疗,不以权谋私,不开搭车药,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争创一流,勇攀高峰。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篇5

彭林,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98年担任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08年,他在参与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然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传疾病防控知识。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08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积极配合上级,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别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忙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篇6

余琳欢(1995年生)——想家,但武汉更需要我

“病毒我不怕你,你快给我走开!”1月29日,余琳欢在日记中给自己加油。从这天起,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浙江支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医疗队队员。

凌晨3点上班,上午9点下班,连续工作10多天,这个25岁的姑娘声音略显疲惫。“疫情发生后,我每天都刷微博、看新闻,眼瞅着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心里又急又难过,当时就报名来支援。”没过多久,余琳欢便被选中。

入院后,余琳欢与另外两名护士照顾40多名患者。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生命体征、上药抽血补液……十几天奋战下来,如今的余琳欢心里有底、手下不慌。“戴着两层手套,也能快速摸到静脉抽血;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也不影响倒水送饭。”余琳欢说。

2月14日,余琳欢护理的两名患者治愈出院,她非常兴奋:“特别开心,这是我们团队战斗的成果。”

最近几天,余琳欢明显感觉许多患者变得更积极乐观。“前两天给一位大叔送药,他突然说了句,你们都来了十几天了,想家吧?等疫情过去,再来武汉我给你们当导游。”余琳欢鼻子一酸,却还是露出微笑:“当然想家,但这里更需要我!”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篇7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榜样3》专题节目。这里面的人让我极其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80后的小伙子——贺星龙。

他出生在农村,家里很贫困,他考上卫校那年家里连学费也拿不出来。是村里的乡亲们给他凑了三千元的学费,这样他才得以完成了三年卫校的学习。他是一个感恩的人,2000年毕业后,放弃了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医院工作,选择了回村当一名医生。从此,他成了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医。

他工作18年来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守护着黄河岸边的28个村子的百姓。18年来他骑坏了七辆摩托车,乡亲们有病,他随叫随到,哪怕是半夜12点,老人打电话,他都不辞辛苦,骑车来给老人看病,当时各村之间的路还极其难走,他曾无数次的摔倒,摔伤在给百姓看病的路上,至今身上还留有无数的伤疤。

尤其是让我感动的是他的那种为人民服务不图回报的品格。乡亲们有病,有的拿不出钱,但他也照看不误,少的三两元钱,多的几百元钱,十八年来,他不但一分钱不挣,手中还攒下了十万元的欠款条。他知道乡亲们实在是太困难了,不是不给医药费,而是没钱给他。后来他把这些欠条付之一炬。其实他的生活很难,家中有两个孩子,他们也需要父母挣钱生活。他看病无收入,但他的妻子种二十亩果树,靠果树的收入维持生计。

我在想,让我默默付出也许还能做到,但让我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是肯定做不到,让我为别人帮助一次两次我能做到,但让我把全部家当帮助别人我肯定做不到。

跟贺星龙比我们的差距太大了。我们生在小城市,没有那么贫穷,可以说生活的挺滋润。作为一名教师,也不用我们给孩子们垫付什么,我们只需要用心的去教孩子就行了。可是我们自己做的又怎么样呢?反思自己是否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了呢?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爱心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有时没有备好课为自己找理由“太忙了”,有贺星龙忙吗?需要我半夜管学生了吗?“没有”。当总是对学生发脾气时,为自己找借口“更年期”到了,到了就不压抑自己,对学生大声训斥吗?这些都不是理由,作为教师既不需要我们掏腰包又不需要我们下班后管学生。只需要在八个小时内对他们多关爱些,多辅导一下子,认真备课就可以了。所以今后我要改变自己,在业务上在精进一些,对学生再关爱一些,对同事再包容一些,做一个称职的党员!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篇8

常有人问他:你每天奔波在一线,你不怕吗。他总是眼神坚定,微笑着回答:“我不怕,我穿上这身白大褂,我就无所畏惧。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坚持坚持再坚持,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病毒,迎来战争的胜利!”他就是南口镇卫生院医生陈刚,千千万万的疫情防控战士中的一员。

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快一个月没回过家了,他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担,更清楚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南口卫生院医务人员本就匮乏,又有7名医护人员被抽调到市双创中心隔离区,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全都压

在了他身上,他既要统领全局,又要参与到一线战斗中。在医院的疫情防控中,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走路都是带跑的,不是在发热门诊,就是在隔离病区。

每天村里排查的发热病人都要送到卫生院,他要肩负起所有发热病人的诊断,对于有疑似的发热病人要和市定点救治医院联系,做好转诊及交接手续。对于可以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发热病人,要集中收住入院治疗。同时,他每天还给被集中隔离在院的患者做心理疏通,解除患者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2月27日晚九点半,他正在隔离病区医生办公室整理患者的病例资料,突然接到市人民医院的电话,经过市人民医院诊断,发热患者陈某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排除新冠肺炎,要接回该院继续治疗。接完电话,他立即联系接送患者专用车的司机,两人迅速赶往市人民医院。在市人民医院办好交接手续,又赶紧护送患者回院。安顿好患者后,已是深夜十一点了,他又一个人跑到了医院食堂,原来在回来的路上时,他得知患者还没有吃晚饭,于是准备给患者做点吃的。二十分钟后,一碗热腾腾的蛋炒饭便递到了患者手中,患者感激的'看着他,他却只是笑了笑,叮嘱患者:“吃完了早点休息,住在隔离病区不要害怕,积极配合医生,病治好了就可以回家了。”安顿好患者,他才拖着疲惫了一天的身体去往自己的宿舍。

每晚工作到十二点,这已经是他的工作常态。等到工作结束可以入睡的时候,却到了他最伤感的时刻,因为外表坚强的他,心里时刻牵挂着他的老婆和孩子。他爱人是团山中心卫生院的护士长,2月8日被抽调到市双创隔离中心,与其他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一起承担着双创中心第三病区的医疗救治工作。从除夕那天开始,他们夫妻两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各自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他的两个孩子,大的九岁,小的才一岁,在家里由奶奶一人照顾。只要工作结束有点空余时间的时候,他便会抽空和老婆孩子视频,隔着手机屏幕,大女儿总是问他:“爸爸,你和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好想你们”他总是忍着眼泪安慰女儿:“快了快了,你在家里要听奶奶的话,要照顾好弟弟。”

在家里,他是家庭的顶梁柱,他是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依靠,母亲的孝儿;而在这里,他就是一名医生,一名战士,他说: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8篇相关文章:

医务处工作个人总结5篇

医务处工作个人总结模板7篇

医务科工作总结精选6篇

医务科工作总结7篇

医院医务科工作计划5篇

医务者个人工作总结参考5篇

医务者个人工作总结7篇

2023年基层医务工作总结6篇

某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6篇

医务科工作总结推荐6篇

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