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案的准备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开学德育第一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开学德育第一课教案篇1
老师们、同学们:
新学期好!
充实而愉快的暑假结束了,在春天的脚步声中,又一个秋意盎然的新学期来了,同学们,你们开心吗?你们兴奋吗?在此,我代表学校所有的老师欢迎大家回到美丽的明江校园,并祝愿大家新学期的校园生活更加精彩!
新学期里,我们再一次离开了父母的照顾,我们又开始独立了。
记得曾经有多少个夜晚,我们是枕着湿透的枕巾入睡的,又有多少个早晨,甜蜜的睡梦在歌声中打破,我们努力睁开惺松的睡眼,拖着疲惫的身躯迅速梳洗好赶去排队跑步早读。
刚开始每个人是不是都觉得很苦呢?是啊,但是,现在的我们会勇敢地说什么呢?对!“不苦!”我们绝不是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因为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我们变得更坚强了。
新的一学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次考验,一次磨炼,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做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新学期,新开始,一切好的习惯也要从新培养。
上学期,同学们在文明礼仪和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在开学典礼上还将隆重表彰上学期及寒假中获得各类明星称号的同学,在祝贺大家进步的同时,希望大家改掉上学期不好的习惯,继续发扬优秀的传统美德。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之母。
当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和思维习惯,他的能力便会得以迅速地发展,人格魅力也会自然得到提升。
习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成长中影响着我们的品德,磨蚀着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同学们,好习惯其实对我们而言很简单,讲卫生,讲礼貌、爱劳动、爱学习、团结友爱、尊敬老师、关爱家人,只要我们认真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做,你一定会成为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品德高尚的孩子。
孔老夫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
长大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都是由年少时形成的习惯支撑的。
本学期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
1、牢记明江小学的校纪校规,学习《弟子规》、《国学启蒙教育》中的礼仪教育等等。
2、尊敬师长和阿姨,见了老师阿姨要问好。
团结同学、讲文明懂礼仪。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学会自主学习。
4、保持抽屉整洁、仪表整洁、宿舍床铺整洁,注重个人和公共卫生。
5、除了认真完成亲子互动作业之外,更要认识孝心的重要性,无论何时都要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周末多为父母分担家务,除此以外,还应该提高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其他学习。
为了让你们获得好习惯,老师可能会很严肃,希望同学们能充分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播下一个个好的行为,埋下一颗颗好习惯的种子,克服一切困难,用信念去迎接未来的精彩!
同学们,新的学习生活又开始了。
秋天是收获理想的季节,是收获希望的季节,希望你们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信、乐观、踏实、勇敢地走好每一步,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努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
最后祝全体同学新学期里学习快乐,天天进步!同时也祝老师们新学期里开心工作!
谢谢大家!
开学德育第一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逐步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学习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活动准备:
1、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大皮球若干(如全班人数)。
3、与大班老师联系,拟定和大班幼儿共同玩皮球的计划。
活动过程:
内容一:
(一)介绍各人的玩具
1、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说明
(1)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玩,以激发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
(2)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如电动玩具、长毛绒玩具等等。
(二)玩玩具。
1、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2、讲评。
(1)你们每人带来几件玩具?你玩了几件玩具?怎么能玩到那么多的玩具?
(2)请玩得多和玩得少的幼儿都来作一下情境表演,让幼儿讨论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
(3)老师小结:要玩别人的玩具,先要有礼貌地向他借,征得对方同意后才能拿,并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3、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教师可小结:大家交换玩具,一起玩是很高兴的,以后还可把自己的玩具带给大家玩。
内容二:
(一)组织中班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
大班幼儿做多种玩球游戏,如拍球、滚球、踢球、抛球等等,使幼儿体会玩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二)大、中班幼儿结对子一起玩。
可以一对一练习滚球,也可以请大班幼儿教中班幼儿拍球。
(三)两对幼儿在一起玩球;三对幼儿在一起玩球。
(四)全体幼儿排成四路纵队练习在“小弄堂”里滚球。每个幼儿两腿分开,并排成一纵队。每排每一个是大班幼儿,他双手捧球,从两腿间往后滚球。最后一个幼儿双手把球接住,并跑到队前往后滚球。以此类推,直到全体幼儿均轮滚发球完毕。
说明
此游戏具有竞赛意义,这样,幼儿才能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开学德育第一课教案篇3
一、班会背景:
开学已有一定的时间,同学间相处融洽,班级已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为了加强学生的互帮互助互爱,对这个班级产生更亲切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故决定开展此次主题班会。
二、班会目标
此次班会课,目的是使学生认识集体的作用,认识他人对你的帮助,纠正不良现象倾向,尽快融入集体,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建设,培养学生爱校爱班爱他人的感情,在各方面力争上游,努力提高整体素质。
三、班会时间:2014年12月14日
班会地点:高一(10)班
主持人:班委两名
四、班会准备过程:
(一)活动课前的准备
1、学生一入学就已经开展一系列班集体建设活动,如:自我介绍、班委选举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新集体的温暖、智慧和力量,获取直接经验,进行自我教育。
2、认真组织学生回忆新生军训、校运会,回忆在学校德育大活动中取得成功,唤起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和成就感。大家举手发言,畅谈军训的苦辣酸甜,尤其是最后的会操表演;国庆学校组织的比赛,摄影,书法,绘画等;校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回忆比赛时的心态,感受;
3、发动全班同学搞好班级的文化建设,回顾班规、班训,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活动课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行优点自评、互评活动,让学生深入地挖掘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2、个别辅导有小团伙倾向的同学分析这种现象的利弊,便于在活动课更好地交流;
五、活动课的具体环节和方法
第一部分:引入
1、提问:开学以来我班取得了哪些荣誉?
学生发言:
军训会操表演第三名;
军训内务整理优秀奖;
第七届校运会团体(丙组)总分第四名;
第七届校运会精神文明奖;
第七届校运会4*100(男子丙组)第二名;
第七届校运会4*200(男子丙组)第二名;
第七届校运会集体跳绳(男子丙组)第五名;
第七届校运会集体跳绳(女子丙组)第五名;
另,还有许多同学取得个人的比赛的奖项。
2、每次班级取得荣誉,大家的感受如何呢?
学生发言:取得荣誉,最先有的'是荣誉感,自豪感,接下来,就会想到,班级的后墙上又可以贴上一张奖状,既可以“美化”班级环境,也可以提升班级的知名度。
3、提问:我们能够取得这些荣誉,靠的是什么呢?
全体学生同时说出:靠的是大家。
强调:我们能够取得这些荣誉,靠的是团结,靠的是集体的力量。
第二部分:珍重集体
1、什么是集体?
学生发言:许多人的有组织的整体
2、集体的作用
指出:良好的班集体,具有一种独特的心理效应—“森林效应”。它不仅作为一种影响源,自发地对其成员产生作用,而且可以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自觉地培养和造就人才。
请在集体中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成长好的同学讲他们在集体中成长及互帮互助的事例。
指出:班集体的成长与个人的个性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个人的长处、优点,不在集体就难以发挥。正如“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
第三部分:和集体一起成长
指出:来到一个新集体,我们要学会主动适应,要了解别人,也让别人认识你。
请同学讲讲自己或他人在班级建设中的事迹。
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当出现矛盾时如何解决;
(学生清楚自己的优点,了解别人的长处,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的交往中做到既不自卑,也不孤芳自赏,才能尽快地融入到集体中,和集体一起成长。)
指出:我并非无足轻重,也并非举足轻重。融入集体,才会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到生活里处处洒满阳光。
讨论:你觉得我们班有没有小团体?小团体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发言。
指出:融入集体,要处处为集体着想,心存大局,言行举止对集体负责任;否则就不是真正融入集体,不是真正的集体的一员。
(分析班级存在的两种不良现象,目的有两个:一是要消灭这些现象;二是让学生明白怎样才算真正融入到集体。)
第四部分:为集体出力
问题:同学们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中?
学生发言:和谐、团结、像一个家的集体。
讨论:我班现在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
学生发言。
小结:马克思说:“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谅解去护理。”我们处在同一个班集体中,为共同的职业理想相聚,应同舟共济,将集体的前途与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将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保持一致,团结协作,永往直前。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了,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我们相信,我们的大集体定会变得更美丽!
开学德育第一课教案篇4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期教学要求:
(1)本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自学,讨论,在小组探讨中提出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
二、教材内容分析
1、学生翻阅整册课本,让学生初步整体感受本期的主要学习内容。
2、学生汇报:本期主要的学习内容可以分为五个话题:关于诚信、爱心、环保、交通、祖国。
3、教师引导:每个话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成长与幸福息息相关,让我们在这些话题的交流探讨中去感悟、学习并成长。
三、教材体例说明
1、教师:通过刚才的初步感知,同学们发现每个单元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汇报: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各主题下又分设2-3个三级小主题。
3、教师:我们的这本教科书版式新颖,图文并茂,让我们读来轻松有趣。同学们发现有哪些教材呈现形式呢?
4、学生汇报,教师相应补充。
(1)主题文:在每个主题下面,以云朵图标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了提升,一般是该主题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2)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3)旁白:一般是以人物旁的蓝色对话框出现,有事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
(4)情景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对话,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5)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
(6)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6)学生作品:有时提供一个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沟通和表达的欲望。
(7)空白框:启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开学德育第一课教案篇5
本次活动结合幼儿园的德育课题,目的是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现在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平时很少参与劳动,遇事缺乏独立性,喜欢依赖成人,孩子缺乏生活的历练,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影片中小冬子的生活历程引起孩子的兴趣,他们喜欢潘冬子的聪明、机智,顽强,勇敢。但孩子们想了解冬子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冬子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孩子们问题很多,因此我组织谈话活动以故事中冬子的典型事例为切如点,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在分析,比较中提升孩子的经验。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闪闪的红星"的主要情节,激发幼儿对小冬子的喜爱。
2、通过比较让幼儿初步体验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幸福
3、激励孩子学习英雄的优秀品德。
二、活动的难点与重点:
1、能大胆讲述故事的情节
2、能把小冬子的精神迁移到孩子的身上。
三、活动流程:
音乐导入------回忆故事内容------比较生活的异同点------情节的迁移
四、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小朋友感受红星歌的旋律:小朋友听一首音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对这首音乐的感觉。
2,用肢体动作把你对的音乐的感觉表现出来。
过度语:听了红星歌你会想到谁?我们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还记得吗?故事讲了小冬子想干什么。
(二)、你喜欢小冬子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说他是坚强、勇敢、机灵的孩子,故事里怎么说。运用ppt帮助幼儿理解。
幼儿讲述故事情节,教师回放有关镜头:如冬子断桥、妈妈被火烧、机智的送盐,躲避敌人的检查、烧死胡汉山等
(三)、冬子真是个了不起孩子,他和我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
1、幼儿找同伴讨论
2、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为什么能过得比冬子这么好?
3、用我们的歌声唱出了。歌表演"红太阳,照山冈"
(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小朋友唱得多好呀,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谁给我们带来的。
我们小朋友要向冬子学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故事虽然远离孩子们现在的生活,的但故事中冬子的具体形象所表现出的聪明、机智、勇敢、顽强等品质能激发孩子情感共鸣,冬子的年龄与大班孩子的年龄相仿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激发了幼儿探究冬子生活年代,找到了思考的话题。他们喜欢冬子,在活动中孩子能用影片的事例从不同的情节来讲述冬子的机智、勇敢等品质。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我们民族的精髓。而大班的孩子喜欢模仿英雄这对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作用。
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争抢着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在比较中孩子既感悟到今天自己很幸福,如,谢林说,我家坐在高楼大厦,我有很多玩具,而冬子是没有的;张恒齐说,我每天有好多好吃的食物,而冬子吃的是野菜。黄忻说我们能在幼儿园学习,而冬子没地方上学等。又促进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开学德育第一课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