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段落层次分明,事迹材料是可以作为宣传典型,让别人了解这段光辉历史,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7篇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篇1

2019年11月15日,本人在我委机关党委的组织下观看了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晚年将毕生积蓄捐赠学校被称为布衣院士,有着70年党龄的布衣院士用实际行动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楷模卢永根。通过学习卢永根同志的先进事迹,我受益匪浅:

一、始终用朴实的生活态度修饰自己,甘于奉献。

2017年3月卢永根院士和夫人徐雪宾教授将毕生积储合计881万元全部捐赠给患难农业大学成立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而他自己一生都艰苦简朴,勤俭节约,家中仍然是上世纪的旧沙发、旧电视、旧铁架床。还有在死后自己与妻子还准备遗体捐献,把他最后的一点所有都贡献了医学科研,这是他的最后一次对社会的贡献,而在他不断奉献的过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足以撼动我们每个人的心。我作为一名党员,深深地被卢永根打动了,入党时向党宣誓的一幕幕场景顿时展现在我的脑海中。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原来根本不夸张,卢永根同志能做到,我们也应该要做到。

二、报效祖国,积极回馈社会。

卢永根毕生积蓄回馈社会,这就是正能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以崇高的敬意,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坦荡胸怀,做一个社会责任感、有爱国热情的中国人。当今香港局势动荡,不少香港青年深受外国思想的毒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并到处制造混乱,这是严重在挑战我国主权不能分割的宗旨,丧失了最基本的爱国情怀,作为中国人以及党员,必须与这种行为抗争到底,要以卢永根同志的精神为榜样,时刻鞭策自己,努力提升自己,为我国的长治久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端正工作作风,全身心投身于业务工作。

卢永根教授的秘书赵杏娟回忆,卢院士发表的文章、发言稿、学术报告等都是他自己去收集材料、起草的。我根据他的要求整理后,他会认真修改文章的排版布置,反复推敲用词造句,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卢教授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实在让人敬佩。各级机关都应当意识到,加强作风修养是自己做好工作的需要。深刻反思我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面对严峻的反腐败态势,更应时刻以卢教授作为例子勉励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细致投身于纪检监察工作。

四、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卢永根教授1949年,从香港到了岭南大学农学院,并从此扎根广州,为了学术研究,他经常深入群众以及号召年轻人进行学术研究,劝说海外人才回归祖国,把自己的爱国情结深深的传递给了群众。纵观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都知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也再次强调,要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我们更应该向卢永根教授学习。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您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是201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上给卢永根的颁奖词,也是对卢永根科学家、校长(曾经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老党员、毕生积蓄捐献者多重身份的生动概括。

一辈子研究学术保存华南最大野生水稻基因库

卢永根院士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他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绩,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作为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他保存了华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野生稻基因库。如今,我国水稻研究技术在很多领域超过了国际水稻研究所。科学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辛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辉

拒绝留美研究只因祖国需要他

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想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面对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卢永根坚定地说,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回到华南农业大学工作之后,发挥拿来主义,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南农业大学的跨越式发展。这些年,即便头上有多个光环,卢永根依然保持布衣院士的赤诚底色,保持科学家的求真求知热情和深沉家国情怀,指导学生读书,看论文,整理著述。华南农业大学现任校长陈晓阳感慨地说,这就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科学家和教育家应有的品质、责任和担当!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广东省教育工委和教育厅《关于广泛开展向卢永根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11月15日晚上21时,中央电视台一套《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播出卢永根院士感人的先进事迹。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于 11月15日晚上21时,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在图书馆306党员活动室集中收看央视直播,认真学习卢永根同志的先进事迹。

通过观看视频短片的介绍,学生们纷纷被南粤楷模、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同志的事迹所感动。卢永根同志以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为原则,坚定对党的信仰,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和师生利益放在首位,这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的升华。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不畏艰辛,前仆后继,艰苦奋斗,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勇担重任的敬业精神,更是为指引不同专业的预备党员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上开拓创新和攻克困难方面,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上,卢永根同志的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是体现了他争做时代先锋的精神,彰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让广大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就是个人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行动。学习卢永根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党员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牢固树立为祖国争光的雄心壮志,也再次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大家一致认为卢永根同志是当今时代的楷模,我们要学习他爱国敬业、甘于奉献的好思想,学习他刻苦钻研、真才实学的好本领,学习他拼搏奋进、淡泊名利的好作风,将卢永根院士的精神发扬光大。

: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篇2

路生梅,女,20162016年#月生,佳县人民医院退休医生。在陕北佳县,有个xx姑娘路生梅,2016201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xx第二医学院,20162016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这一待就是2016年,未曾离开。从门诊到手术台,从韶华到白头,这位xx姑娘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们。正是因为路生梅同志对佳县人民默默无闻的奉献,经中共佳县县委、佳县人民政府在2018年2016月2016日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并授予路生梅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要求全县各级干部向该同志学习,作为村官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向这位同志学习吗?

面对艰辛,路生梅选择了扎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佳县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初出茅庐的路生梅心怀热血,穿过狭窄的石头路,走过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来到了佳县人民医院。当时佳县城人们喝的水是浑浊的黄河水,而且每人每天只给一瓢;睡的是土炕。身在他乡、身为异客的路生梅想家、想xx、想亲人、想朋友,不知偷偷地哭了多少次。有一次,路生梅走了一个小时夜路,来到病患家中,家里光线昏暗,一个披头散发的妇女坐在一个土袋子上,半边土炕没有席子。走近细看才知道是一个产妇,等她赶到的时候,孩子已经生下,旁边的人正准备用黑乎乎的家用剪子给孩子断脐。路生梅立刻制止并抢过剪子,用消毒器械认真地给孩子断脐包裹。目睹这一切,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普及科普卫生知识。就在那一瞬间,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要在佳县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面对病患,路生梅选择了奉献

在医学院,路生梅学的是小儿科。但当时佳县人民医院不分科,每个医生必须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各科的知识,因此她迎头赶上,一切从头学起,利用零碎时间,写下一摞摞笔记。由于医生比较少,住院医生是2016小时值班制,连续一周才能换班,到了星期日,人已累至极点。在一个星期日的晚上,路生梅心想这周的班总算快值完了,明天可以好好睡一觉。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原来是一个肠穿孔的病人住院了,紧急的救治手术是在汽灯下进行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病人得救了,路生梅却昏倒了,整整昏睡了一天一夜,直到星期二中午才醒过来。

面对机遇,路生梅选择了放弃

20162016年,路生梅回到了阔别十三年的故乡,在xx协和医院进修,2016201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儿科主治医学习班,不但学到新理论,而且学到了老师们严以治学、学以致用的态度。由于学习成绩突出,xx协和医院的周华康主任、西安儿童医院的张凤翔主任都表示愿意把她调到他们那里,老同学刘领珍也劝她到香港大医院工作,他给路生梅开绿灯。当时路生梅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还有一个深爱着自己的丈夫,曾答应过他不离不弃。也许是儿女情长,也许是和佳县淳朴的群众有了感情,对佳县这块土地有了割舍不下的情意,她婉言谢绝了老师和同学的好意,信守自己的承诺,重回佳县。

面对挑战,路生梅选择了担当

20162016年医院分科了,由路生梅初任妇儿科主任,创办小儿科。她深知科风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医患关系如鱼水关系,每个医生对病人必须一视同仁,对贫困老百姓以自己的善心扶贫、以自己的仁术救人。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路生梅东奔西跑、四处筹资,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她们也不负众望,护理技术提高很快。当时佳县是全榆林地区最穷的县,佳县医院是全区条件最落后的县医院,然而佳县医院小儿科在全区小静脉穿刺上取得了团体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几年的努力,一个纪律严格、作风正派、关系和谐、严以治学的科室终于创办成功。

面对考验,路生梅选择了忠诚

20162016年,路生梅退休,面对年薪2016万的聘请,她不动心,因为她要信守自己的承诺,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她继续留在了佳县,用良心、爱心、医术治病救人,守护佳县儿童的健康,继续坚持少花钱治大病、不花钱能治病的原则,坚持不滥用抗生素、不滥用激素,造福佳县一代儿童。平时来家里看病的人很多,只要来病人,她会立刻放下饭碗,认真诊治。

退休后的路生梅组建了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关爱社会、关爱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她自信地说:我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合格的人民医生,合格的佳县人。

20162016年路生梅被评选为佳县共产党员标兵;20162016年荣获儿科协会突出贡献奖;2016年被评选为感动榆林2015年度人物、第四届榆林好人楷模;2017年荣获榆林市儿科协会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被佳县县委、县政府授予两学一做十佳标杆荣誉称号,被佳县机关工委授予2016年度党员标杆荣誉称号。

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种默默无闻、扎根基层、敢于担当的精神和责任吗?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篇3

近日,我学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深入了解了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杨善洲、王瑛、兰辉等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触颇深。

通过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焦裕禄同志当年在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的兰考大地任县委书记,他既是一县之首,同时又是全县人民的公仆。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为了这些穷苦百姓,正是为了这些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广大人民,他在兰考县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脱贫致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家在山东的孔繁森同志要去上任的地方是环境极为艰苦的阿里。那里海拔很高,地广人稀,艰苦的条件令许多人都望而生畏。但是孔繁森却没有退缩,他牢记自己的使命,两次赴藏,为阿里的百姓们带了了温暖,也对阿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到任后,发现阿里缺电,缺少一切舒适的东西,很多干部纷纷想调走。孔繁森以身作则,带着教委主任孟志华去看望山村小学的师生。给孤寡老人治病、送温暖。孔繁森同志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模范,是阿里人民的好书记。在阿里期间,孔繁森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加快阿里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委领导20多年,退休后植树造林20多年,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殚精竭虑地为群众办事,无愧于诚以修身、心系人民的公仆称号。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优秀党员的刻苦钻研,做忠诚践行者。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把责任举到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工作装在心里,努力使自己成为党性强、品行正、形象好的党员干部;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造福一方,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爱国奉献为坚定信仰,在党的带领下,不断为了这个梦想而奋斗担当。党员干部要诠释好爱国奉献,要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坚定四个自信,在关键时刻要亮明身份、展现先进性,工作中积极上进、拼搏进取、担当作为,生活中恪守公德、慎独慎行、模范克己,学习中一马当先、深学深悟、融会贯通,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还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以先进典型为当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践行者。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篇4

坚定思想筑牢信念

初到兰考的焦裕禄同志面对的不仅仅是内涝、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更要面对被现实压住了头、对兰考缺乏信心的干部们,作为班子的班长,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重重的压到了他的双肩上。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他强忍病痛,带头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情况,与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带领大家战风沙、锁洪水,他用自己的表率作用消除了班子中无所作为的懦夫思想,从上到下坚定的树立了自力更生消灭三害的决心,打开了工作的突破口。

心系群众公仆情?

作为分管交通、安全的副县长,三年跑车24万公里,平均日行200公里,用他司机的话说是摊上了个车轮子县长,他是北川县副县长兰辉同志。为了检查道路质量,他车上时常放着十字镐,为了勘察煤矿安全,他不顾众人劝阻戴上矿灯、背起救生器便往井下走,不仅如此,大雪封路时有他的身影、上访群众有苦难时有他的身影,甚至在百度贴吧里也有他活跃的身影,总之在群众有困难时都会有他的身影。公仆情怀,是优秀的民本思想的最新传承,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兰辉同志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讲到的,彰显出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而孔繁森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面对西藏地区艰苦的工作环境,他离开了九旬的老母、离开了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两次义无反顾的入藏。他深深地爱上了西藏这片土地,他寻求阿里地区的经济发展,他心里装着藏族全体同胞,唯独没有他自己。大爱无疆,为了党的事业,孔繁森把对亲人的爱深深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伟大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为此而自豪,但我们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因此我们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一名选调生,我愿意在基层的热土上去践行自己的初心,以干事为责,以干事为荣,以干事为乐,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中来,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无愧于伟大新时代。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篇5

“保持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常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

张富清的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当地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大家对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老英雄张富清由衷敬佩。张富清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

“清楚了解父亲的事后,再回想他对我们从小的严格教导,我们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做儿女的要以父亲为榜样,淡泊名利、多干实事。”张富清的小儿子张健全说。

每每谈起第一次见到张富清奖章和立功书的场景,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信息采集专班工作人员聂海波都会很激动:“老人不是故意隐藏军功,而是觉得不需要拿出来跟人炫耀,更不会以此向党和政府提要求,这种淡泊名利的做法令人敬佩,也让我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仿佛有无穷的精力和干劲,带着群众干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从未发过牢骚,是典型的实干家。”曾经与张富清共事的田洪立感慨,张富清把为人民服务看作自己的本分,不居功、不自傲,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老英雄战功赫赫,转业后却选择最偏远的山区、做最艰苦的工作、过最平凡的生活。这种甘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从驻郑州某部交流到来凤县人武部任政委的刘洋感慨地说,“我们学习战斗英雄,就要以英雄为榜样,强化担当奉献意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我曾经以为,英雄是在记忆中的,而张富清让我感受到,英雄就在身边。”中国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行长李甘霖说,“要向张富清学习,保持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常青。”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篇6

读吴老九十感怀一文,感受极深。在文中,吴老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只简单谈到三点体会。但是,这简单的三点体会足以让我受益终生!

一是真诚地接受党的教育,坚信唯有中国共产党可以救中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应该是基本的要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信党,就是坚信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要始终坚信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13亿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能以偏盖全,比如看到党内出现几个腐败分子,社会上出现腐败现象,就动摇对党的信念。应该看到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和举措,看到千万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党员仍是主流等。吴老的体会告诉我们,真诚地接受党的教育,坚信唯有中国共产党可以救中国,是必须用一生去坚守的信念。

二是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吴老自称我的脑力、智力并不是很高,并谦虚地认为自己是不聪明的人,但吴老认准了笨鸟先飞和勤能补拙的道理,并取得巨大的成就。这再次证明,智力是可以用勤奋来弥补的。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即使是再蠢笨的人,也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类此由于勤奋而弥补了笨拙,甚至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如梅兰芳、爱迪生等,古往今来是举不胜举的。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妄自菲薄,只要肯在

吴老还谈到,专心致志学习,还是一个很好的健身活动。因为每天我们会有很多私心杂念,外部环境也会有很多的干扰,扰乱我们的思想、情绪。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使人心平气静的过程,与气功异曲同工,会起到很好的健身强体的作用。这点尤其值得认真去实践、去感受。

三是家庭和睦。吴老在文中谈到,家庭和睦对一个人的事业、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吴老夫妇1942年结婚,至今已64年,年轻时是患难夫妻,到老年是相依为命。无论家庭出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互相支撑着走了过来。家和万事兴这条治家格言在吴老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简单举个例子,在吴老的一生,向党组织交纳的特殊党费有11万元之多,就在他临终前,还不忘叮嘱老伴在他故世后向党组织交最后一次党费10万元,这些举动,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很难想象吴老能坚持的下来。家和万事兴倡导的是团结,无论小至家庭,还是大到国家,团结与否至关重要。团结就是力量。和能立业、和能兴邦、和能增长国民志气、和能凝聚无坚不摧的力量。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吴老朴素的三点体会,我准备用一生去体会。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篇7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张富清的一生,铮铮铁骨令人敬仰,淡泊名利更是令人敬佩。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英雄无言,他的光辉经历却掷地有声。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是战场上的英雄,也是扎根基层的英雄。退役转业后,他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才重现在人们面前。在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众多像张富清这样的无名英雄们前仆后继,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如今,张富清同志再次以自己平凡伟大的一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扎根基层,尘封功绩,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不计得失、不慕虚名,用自己朴实纯粹、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

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有了信仰和理想,就有了人生的方向和自信的力量,就能在困难挫折中奋发向上,在平凡普通中铸就辉煌。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以张富清为榜样,学习他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精神,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事业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常青,砥砺前行,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培训党员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

学演讲稿优秀6篇

2023年党员工作总结范文优秀6篇

转正申请书学生党员20233000字优秀5篇

大学生党员的转正申请书优秀6篇

我身边的我优秀党员演讲稿5篇

大学生党员申请转正申请书优秀5篇

2023年优秀党员工作总结范文6篇

党员材料之思想汇报优秀8篇

部队党员思想汇报优秀5篇

党员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