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培养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是要经常写心得体会的,只有认真对待每次写心得体会的机会,我们的写作能力才会有提升,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说课标说教材培训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说课标说教材培训心得篇1
我参加市教育局小学数学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培训,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小学数学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
说课标说教材培训心得篇2
7月11日—12日,在太原参加了部编教材初中历史培训。一天半的时间里,倾听了名师的课堂,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在学习借鉴和相互交流中,我收获了很多,就将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只有敬业才能成功
7月11日上午,大同一中的范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七年级历史课《百家争鸣》。范老师从网络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时间线索展开,利用生动的课件,在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中,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在学习中国共产党享,在拓展中延伸。课间短暂休息后,临汾市乡宁一中的丁俊伟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八年级历史课《太平天国运动》,丁老师课的最大亮点是他的设计意识,课以"梦"立意,从"梦的孕育"开始,课堂主体内容分为筑梦篇——圆梦篇——梦碎篇。在大量的文字材料和图片的展示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开放表达。生动的课堂让人回味无穷。此后一天的时间里,学科专家们结合新教材先后进行了专题讲座。依次有《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用好新教材提高课堂效率》和《教材使用构想——封建时代的欧洲》,专家们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了课件,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这份用心投入,这种敬业精神,就值得我学习。只有认认真真的的付出,才会有他们的成功。名师、专家的奉献精神给了我人生的启迪。
二、坚持学习拓展知识
部编教材从去年开始在我们学校使用,对于我们这些不是历史专业学科毕业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知识储备不够,教学就很困难。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工作。
部编教材和以前使用的教材相比,从内容到编排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变动。不积极学习,知识层面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恐怕一桶水都不够,而是需要一条河,厚积才能薄发。八年级上册教材新学期即将使用,周继荣专家结合教材进行了生动的解读,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我才真正的清楚和明白。从部编教材的变化到新教材的单元分析,我学到了许多知识。闫晓星专家结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进行新教材使用方法的讲解。九年级古代史变动很大,新增加了许多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增长了知识,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培训中,我认真倾听,仔细记笔记。培训结束后,我一次次看专家的课件。我需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去获取知识,在积累中充实自己。
三、立足教学提升能力
仅仅拥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扎实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太原培训,向优秀教师和学科专家学习,和各学校的老师交流,让我有了许多想法和思路,当然这需要立足于教学进行实践。7月12日上午,省实验中学的李思勤老师对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进行了说课,让我全方位的了解了说课的内容和流程。这种学习本身就有助于学科能力的提升,能说好课就证明可以准确把握课的内容,有清晰的教学思路。韩宏庆专家的《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结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展开,结合每课的知识充分解读,并提供了相应的教法和建议。周继荣专家从用新教材,提升课堂效率的角度展开,先讲了部编教材新变化,并从指导原则、价值观导向和教材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八年级教材进行解读,如对于新教材的单元,从梳理线索,把握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建议,方法策略三个方面展开。知识梳理、网络构建的方式让我对单元知识有了整体把握。教学策略上,在突出重点方面,提供的是叶小兵教授的方法,突出难点方面用的是北京特级教师陈毓秀的观点,同时举实例进行分析,并告诉我们如何讲好历史课的方法。特别是最后的教学策略:从总体上把握板块的线索;加强课与课相互间的联系;对史事进行多领域的考察;构建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注意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关注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给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次培训,给了我很多的收获,我会不断的学习、吸收、借鉴和创新,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为了学生们的发展,我的努力,一直在路上!
说课标说教材培训心得篇3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被学校安排到翠屏区中山街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省级课标教材培训,期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祥彬老师(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副主编)对我们作了全套西师版数学教材的特点介绍,并着重对一下的教材作了培训;四川省眉山市教科所主任胡开勇老师(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副主编)为我们作了二下的教材培训;四川省教科所尤一老师为我们作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四个问题的一些思考》的专题讲座;同时还听了中山街小学和人路小学两位老师的两节数学课。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觉得受益非浅,对教材的把握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课堂的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作为教材编者为我们作的教材培训,比我们区县作的教材培训更加深入透澈。陈祥彬和胡开勇老师说出了他们编者的意图,为什么要这样编教材,有些什么优点,有些什么不足,对知识的把握应做到什么程度,在教学时应该怎样去处理教材。通过他们的讲解,让我能更好地去把握教材。比如:单元主题图如何处理,例题的情景如何利用,计算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解决问题中蕴藏的暗线如何教会学生,估算与求近似数有什么区别等等。可以说通过培训我能更准、更好地把握教材,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现场听了两节数学课,一节一下的,一节二下的。听了这两节课我也有很深的感受,最深的体会是他们两位老师都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是担心孩子们学不好,学不懂,老师极力的讲解,讲得多讲得累,学生也听得多听得烦。就像有句话说的一样,“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看看他们两位老师的课上得多好,特别是廖老师上的那节《除法竖式》,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换作是我,肯定又要声嘶力竭地讲半天,可是人家廖老师就大胆让学生去自学,然后抽生展示列式,再抽学生进行改正,一个改不对再抽下一个,直到改对为止,同时边改边让学生说理由和想法,改完了以后,又让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提问,请别的同学帮他解决,
最后老师也提了一些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的列法以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这真是我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今后还要好好的思考一下。
三是,听了尤一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进一步体会到如何用教材去教,如何更好的使用教材。在讲座中尤一老师对本次的两堂课作了点评,同时也给我们举了很多课堂教学的例子。通过讲解和举例让我进一步意识到课该怎样上。尤老师说:“大师上课其实就是比一般老师多了一个范儿,明星的范儿,这个范儿就是敢于让学生多说出自己的想法。”回想自己的教学,往往学生还没说完,我就急于帮他们把正确答案说出来,甚至很多时候不是学生说出来的,而是老师全部说出来了。老师说多了,说早了,抢了学生的先机,抢了学生的话语权,限止了学生的思维。就像尤老师说的一样,我们上课就是要借势,借学生的势推动课堂向前发展,借学生的势引导学生思维向前走。想想,如果什么时候我的课堂也能上成这样,可能我的课就能更受学生的欢迎了。
说课标说教材培训心得篇4
小学数学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参加市教育局小学数学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培训,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小学数学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
说课标说教材培训心得篇5
根据县教育局(金教通〈20xx〉46号)文件的规定,我们学校响应“新教材大练兵”活动的号召,启动了“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我作为金沙民中的一个教师,毫无疑问,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中,有着诸多的体会,现在总结如下,望大方之家斧正。
一、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之必要性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老是吃老本走老路,是不适合新形势的发展规律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教书人,就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认识。就得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的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求了,落后了,应该淘汰了。如果一个教师,死守传统的方法不变,是不是当今社会的。师道尊严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都已经不被现代社会的学生所接受了。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方法,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的。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就是要通过学习,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尊重学生人格的人文性的教学思想,教师就是为学生的服务的。
二、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之弊端性
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主旨是不可否认的,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走走形式,应付检查,培训没有落到实处,这只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我认为,要从教师的思想根源上,让教师认识到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让教师心甘情愿的参加培训,才会取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就是靠一些行政的手段,含有强制性的要求教师参加培训,一是教师心理的抵触情绪会使培训很被动;二是教师心理的怨气,必然多三少二的会带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有,就是时间的安排,平时要上课,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又有好多时间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呢?如果花很多时间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是不是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呢?而且,必须要认真学习的,因为要考试啊!
三、 新课标、新教材考试之苛刻性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是要考试的。考试试卷分数是100分,90分以上是优秀。80分以上是合格,60——79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成绩“基本合格”者,限期补考达到“合格”以上档次,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这个优秀倒不稀罕),补考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合格。这个考试,的的确确十分的苛刻,试想想,如果出题的人把试题难度搞大一点,会有多少不合格者,会有多少基本合格者啊如果按比例来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都还有一点道理,因为试题的难度是很不好把握的啊!例如,我20xx年的那届学生参加中考,数学科全县只有几个优生(80分以上),我的班级一个都没有,但是成绩统计却是全县前10名之列。还有考试时间是10月份,是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呢,还是认真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呢?我想大家的选择和我怕是一样的吧?另外,年龄不饶人啊,像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头子,记忆力衰退,身体不适,不是这里麻木就是那里酸疼的,到底有多少精力来达到80分哟?
以上就是我的真实体会,不当之处,望大家体谅,谢谢!
说课标说教材培训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