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和小蚊子教案6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教案是能够提升我们教学质量的,教案制定出色,才能充分展现个人的能力,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象和小蚊子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6篇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3、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大鼓一个、手铃若干、响筒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活动难点: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模仿大象和小蚊子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孩子们,我们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伸着长长的鼻子,轰轰地走着。现在咱们再变成一只小蚊子,嗡嗡地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们表现真棒!

一、开始部分

认识大鼓、手铃、响筒. (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1、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小朋友们,听谁在给我们唱歌?你们认识它吗?——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大家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

幼: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2、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响筒。

师:接下来又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响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响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3、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拿的是什么?手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手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响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师结合乐器响筒、手铃、小鼓讲述故事。(伴随乐器讲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幼儿,而且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巩固故事。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呱——呱——呱——的呱呱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回答并表演蚊子晕倒的样子)

3、老师和幼儿一同表演演奏。

师:小朋友想自己来演奏吗?那么老师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响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铃)。

4、老师讲故事,幼儿集体演奏。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演奏的都非常好,现在这些乐器要回家休息了,咱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去吧。(播放音乐)

活动延伸:在表演区投放乐器,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教学设计: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幼儿反应: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以小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童话的生动有趣,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钢片琴、鼓、串铃各一个,小铃铛人手一份;森林的背景图及大象、蚊子的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

根据乐器提示为线索能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背景图及大象蚊子图片。

2、听故事“大象和蚊子”

利用背景图,教师边演示图片,变伴着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讲述故事。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1)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

(2)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

(3)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

(4)大象发现蚊子在屁股后是怎么说的?

(5)呱呱呱的琴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它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

(6)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

(7)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样子?

4、师幼共同角色表演。

(1)老师扮演大象,幼儿扮演蚊子。

(2)评价幼儿在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并为下次表演提出要求。

5、再次表演。

请三位幼儿扮演大象,教师和其他幼儿扮演蚊子。

6、结束。

请幼儿带着小铃学蚊子的样子飞出活动室,和其他伙伴一起游戏。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乐曲,感受其中的诙谐趣味。

2、通过联系故事线索、角色表演、动作模仿等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体验与同伴相互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能随图谱,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玩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完整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教师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创编动作。

二、基本部分

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1)、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2)、听音乐 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图谱,教师指图,(教案.出自:.教案网)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的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角色。

(2)、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4、分角表演。

(1)、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

(3)、我们玩得真开心!请客人老师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做动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善于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随着我爱小动物主题的开展,作为班的孩子已不是简单地对动物可爱形象感到有趣了,他们更多交流的是动物有什么本领,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等。在经过几次活动后我有意将动物的特性融于讲述活动之中,在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时,同样注意有重点讲述的要求。

讲述活动久已有之,班讲述的目标之一,是助幼儿学会有重点地把握图片、实物或情景的突出内容,有趣地讲出某个图片、实物或情景的突出特征和关键情节。本活动运用听、视觉相互影响的策略,助幼儿更准确、生动、有重点地去观察理解图片,促使幼儿详略得当地进行叙述是有益处的。

同时我在设计此活动时思了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通常是教师在于幼儿交往时常由教师一问到底,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提问方式,以开放性语言为主,还增加了孩子质疑提问的机会,让孩子在猜测、验证中增加说的兴趣。更好体现《纲要》中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围绕“象如何救兔子”的过程完整、连贯地进行讲述,

2.通过比较性的“听音”“看图”,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象救小兔”(四幅),及几个凶猛动物形象:虎、狼、熊、鹰等。

2.表现故事的情绪、情节的音乐磁带《兔子和虎》。

(三)活动过程:

1.运用“听”“看”,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出示四幅挂图:1、4正面;2、3面。

(2)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词汇、句式表述出兔子的表情、情绪,并引起了解“空白图”所要表现的故事重点部分的兴趣。

(3)放音乐,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述故事“发展”部分情节的兴趣。

(4)完整地出示图片(将2、3两图翻过来)

a、教师引导幼儿紧紧地围绕“谁救兔子?怎么救?”进行感知理解。

b、引导幼儿运用准确的描述角色动态、神态的词汇进行表述。

2、幼儿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行结伴讲述。

(1)、幼儿自由结伴,根据挂图的内容讲述“象救小兔”的故事。教师在幼儿身边倾听幼

儿的讲述。

2)、请两位幼儿分别上来讲述,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他两在讲到“象救小兔”时什么地方讲的不一样?

延伸部分:

幼儿取桌上的角色图片自由组合,分组分角色的进行讲述练习,以补充集体教学不能充分满足每位幼儿想说充分说的不足。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蚊子是害虫,了解一些灭蚊的方法。

2、初步学习牙刷刷画的方法,感知多种色彩,体验操作的乐趣。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图书、录音机、磁带、牙刷、颜料、画有大象和蚊子的画纸、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大象和蚊子》,想听吗?”(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和录音机讲述故事)

提问:1)故事里有谁?

2)蚊子看见大象的屁股去怎么啦?

3)大象是怎么做的?

2、谈话,知道蚊子是害虫,了解一些灭蚊的方法。

1)“你们有没有给蚊子叮过?叮了有什么感觉?”

2)“蚊子要叮人,是害虫,我们要消灭它,有什么好办法?”

3、学习牙刷刷画的方法,感知多种色彩。

(出示牙刷)“今天我们用什么来灭蚊?”

“看老师是怎样来消灭蚊子的”(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用红颜色的药水,呲呲呲,我们还可以用其他颜色的药水来灭蚊。”(请幼儿也来试一试)

4、幼儿几人一组进行绘画,教师指导。

“快快快,我们来帮大象消灭蚊子吧!”

5、评价活动。

(展示作品)“你们可真能干!蚊子终于被消灭了,你们高兴吗?你们真有爱心!帮助了大象,大象和老师要谢谢小朋友,我们每人贴一个小标记表扬表扬自己吧!”(每人到前面取一个标记)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段落、图谱与《大象和小蚊子》故事情节的匹配,初步尝试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2、感受和体验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

3、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大象散步、蚊子叮、赶蚊子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学玩音乐游戏。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能随图谱,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玩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完整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教师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创编动作。

二、基本部分

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1)、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2)、听音乐 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图谱,教师指图,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的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角色。

(2)、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4、分角色表演。

(1)、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做动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动室。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活动区域中幼儿大胆的尝试表现,更进一步感受大象和小蚊子这两种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

教学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善于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孩子们很开心,活动后孩子们都给我说,老师我们还想玩这个游戏呢,我听了后很欣慰。但是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参考5篇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7篇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最新7篇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8篇

大班儿童节活动教案8篇

幼师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8篇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