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和教训,对今后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过去的经验,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新疆历史观看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新疆历史观看心得体会篇1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我们美丽的田园,我们可爱的家乡。”这首优美动听的新疆民歌《新疆好》描写的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新疆。
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西部边陲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那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民俗风情独特。我的父母都出生在新疆,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深圳,但是我们都非常热爱我的家乡。在我五岁的时候。妈妈第一次带我回新疆,虽然那个时候我很小,但是我还是被新疆的美丽所吸引和震撼了。那一望无际的草原,美丽和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姑娘和小伙,五花八门的小吃和甘甜美味的水果,看得我眼花缭乱,欣喜若狂。
有一天,我们驱车前往著名的天池风景区。天池又叫瑶池,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沐浴和宴请周穆王的地方。山谷中有个小湖泊叫小天池,据说是王母娘娘洗脚的地方,湖面平静如镜,十分静谧。山顶上,群山环抱着玉般的天池。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是一座200多万年以前冰川活动形成的高山湖,池的东南面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山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的银光。池右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巨大的塔松云杉拔地而起,耸入云端,林间的草地点缀着绚丽殷红的小花。池的左边有几座灰褐色的山峰,气势如虹。池的出入口处竖立一块2米多高的刻石,上面刻着苍劲有力的“天池”两字,专供游人照相留念,我还换上了维吾尔族漂亮的裙子,骑马留念,好开心啊。
那次回家乡,我还去了南疆的喀什,看到了宏伟气派的清真寺,参观了闻名的香妃墓,还和当地的维族人家聚在葡萄架下赏歌舞,品瓜果。新疆,我美丽的家乡,我是多么的喜欢你啊。
新疆历史观看心得体会篇2
大型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后,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观众反响。该片历经3年时间摄制,首次以纪录片为载体,以影像编年体的形式全景式讲述中国新疆的发展,是近年来历史文化类国产纪录片中的精品之作、影像工程。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摄制团队立足选题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价值,做到了政论性、史料性和艺术性的有机融合。
作为对中国新疆历史的完整梳理和影像表述,该片首先有着极强的政论性,从政治上统摄和把握全片,观点鲜明、力透纸背。《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分为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4个专题,每个专题制作上下两集,8集内容从不同方面阐明了全国各族人民高度认同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了多民族大一统的格局;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纪录片是公共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以立场、观点的科学性、正确性,驳斥了种。种歪曲中国新疆历史的谬论,澄清了长期以来在一些人头脑中存在的错误认识。
政论性文本讲求论据充分、用事实说话,要依托新疆地区悠久的历史发声,让历史告诉未来,必须建立在对相关史料细致的发掘、梳理和展现之上。作为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中所体现的厚重、翔实的史料性尤其值得称道。
该片采访了数十位国内外权威的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通过200多件文献资料、考古成果以及实地拍摄的90余个文化遗址和历史建筑,描绘出了新疆地区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下的历史脉络。据了解,在片中出现的众多文物中,藏于国家图书馆的《清乾隆内府舆图》、2019年在新疆尉犁县考古发掘的唐代安西都护府军镇遗物、新疆吐鲁番吐峪沟唐代佛教壁画等均系首次在荧屏上亮相。在纪录片中,学者专家们对这些宝贵史料的展示和诠释形成了有力的证据性剪辑,构成了真实、客观、可信的历史叙述结构。除了中国的学者外,还有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西方知名专家学者在片中受访讲述,这使得全片的思想观点尊重史料、立足事实,且具有国际化、多元化视角,因而避免了说教感,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力。
纪录片是对事实的创造性处理,是一种以真实性为基础的艺术化表达。如果缺乏艺术性,就会“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高度注重影像的艺术性呈现,格调大气、制作考究、画面精美,使观众能够在审美的愉悦中拓展眼界、增长知识、感悟思想。事实上,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主要涉及过去时态、完成时态,影像资料的缺乏,使得画面呈现存在较大的难度。但《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并未过多采用当下流行的情景再现的方式,而是以一种“杂糅美学”的创新形态来增强艺术表现力。具体而言,该片运用了实地拍摄、写意镜头、情景再现、电脑动画、微缩景观等多种表现方式,以实景呈现为主,集纪实美学、戏剧美学和技术美学为一体,有着很强的视听冲击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文物、遗存均为静态,摄制组大量运用了延时摄影浓缩时间造成光影的变幻流动,使静态之物在视觉上也能具有动态性和述说感。这些匠心独运的细节,从艺术层面强化了影像文本所承载的观点和史料的感染力。
该纪录片的播出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各族群间的理解和认同,亦有助于搭建国际对话和交流的桥梁。期望兼具政论性、史料性和艺术性的《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能够广为传播,在对内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外廓清事实、正本清源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假期,是每个孩子都盼望的,多姿多彩的假期生活会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化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成为人生长河中的一段美好记忆。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祖国的大西北---新疆,这段旅游将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让我不时感叹祖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新疆,是一个神奇的自治区,如果你暑假时期去新疆,那么,你就会同时渡过冬天和夏天。喀纳斯气候寒冷,只有十四五度;而吐鲁番气候炎热,最高温度可达到四十七八度。难怪当地的人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尽管如此,新疆还依然耽误不了展示自己的神奇美丽。
当我们来到具有“神的后花园”之称的喀纳斯湖时,发现这里的风景真像它的美称一样。远远望去,那湖水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令人心旷神怡。当你雨后来到喀纳斯,那美丽的景色真是醉人心脾。绿树、青山环绕在湖边,朦朦胧胧地白云绕在半山腰,清澈的湖面上笼罩着一层如纱的烟雾,从飘荡的云中偶尔露出一点点小缝隙中看到了湖水的脆绿,那真如仙境一般。我轻轻捧过一丝湖水扑在脸上,一缕清凉瞬间滑过脸庞,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我又跑到草坪上摸抚着温顺的牛羊,看着它们欢快地跑跳着,我也陶醉其中,仿佛也成了它们当中的一员。
新疆的吐鲁番是中外闻名,那里的葡萄美味香甜。一进入葡萄沟,放眼望去,葡萄架遍布,葡萄藤层层叠叠,绿意葱葱,挨挨挤挤的葡萄仿佛挂满天空,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葡萄的香气。信步葡萄架下,仰首尽情观赏珍珠般的葡萄,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而有的翠绿若翡翠,令人垂涎三尺。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在嘴里,哇,香甜可口!这大串小串的葡萄让你感觉自己好似生活在一个葡萄的世界里。
新疆之行虽然结束了,但这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却让我流连忘返!
新疆历史观看心得体会篇3
我的家乡在新疆昭苏县,她是中国的油菜之乡,也是闻名于世的天马之乡。
这里有千里沃野的黑土地,更有广阔无边的大草原。黑土地和大草原养育着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也养育着我美好的童年。
春天,当你来到我的家乡,远远望去,那一眼看不到边的绿色,如同一幅巨大的绿毯披在整个大地上。田野里,麦苗茁壮成长,翻起层层波浪;草地上,膘肥体壮的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威武高大的天马在尽情地奔跑。
夏天,家乡便是花的海洋,五颜六色的花朵开遍了整个大草原。牵牛花、马蹄莲、野百合、金银花、鸡冠花……以及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朵,白的、黄的、紫的、红的……一簇簇,一团团,开在草地上、小河边、田野间、小路旁,弥漫着迷人的清香。微风徐徐,引来一只只可爱的蜜蜂和飞舞的蝴蝶,让人心旷神怡。
秋天,麦子熟了,颗粒归仓;草儿黄了,打草成垛。树上的果子又大又红,脆香甘甜,摘下来的水果堆满了果园。大人们笑了,孩子们乐了,就连那清澈的小河也笑弯了腰,荡漾着一派丰收的景象。
冬天,是最纯最美的季节,雪花飞舞,洒落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山白,地白,树白,房子白……整个大地一片白,自得无瑕,白得透亮。每场大雪过后,我都要和小伙伴们或堆雪人,或打雪仗,或划雪道,或做雪雕,尽情地享受着冬的快乐。家乡的冬天真是童话般的世界!
朋友,如果你有机会,请到我的家乡来,亲自领略一下我的家乡——新疆昭苏大草原那纯天然的美!
新疆历史观看心得体会篇4
我们坐着车来到了长沙黄花机场,要过一会才登机,可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飞奔上飞机。坐上了飞机,时间也一分一秒的在流动,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哇!我从飞机上往下看,楼房和大厦的灯光如同散落的珍珠闪闪发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到了新疆的喀纳斯,一下飞机,我就感受到了北疆的凉爽,我们继续做旅游车向目的地进军,这时候尽管大家很疲惫,但是想欣赏喀纳斯湖的迫切心情把疲惫一扫而光。经过九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坐上了喀纳斯的观光车,一路游览被誉为“人间净土”、“神的后花园”——喀纳斯湖。车上的导游向我介绍:“喀纳斯里面有三道湾,我们现在就到了神仙湾,他为什么叫神仙湾呢?其实那水里有几个好似脚印的草滩,人们认为这不是人的脚印,可能是神仙的脚印,所以叫它神仙湾。下一站是卧龙湾,你们听名字应该知道是水里面有一个龙吧,但卧龙是小岛屿形变化来的。接着我们来到了月亮湾,之所以叫月亮湾是因为湖边上有无数撑大的巨伞——云杉和水里面的礁石,遮盖了湖的一半,形成了一个弯弯的月亮。”导游还说:“喀纳斯湖非常漂亮,每天或每个月都会根据天气变化来调整水的颜色,有孔雀蓝、瓦蓝色、碧绿色等等,千变万化,五彩缤纷,而且喀纳斯湖很干净,像是一面大镜子。
如同走进了这样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车行森林处,人在画中游’。”本来秋天的喀纳斯湖是最漂亮最美丽的,但是,因为假期有限,所以留下了点小遗憾。后面我们又去新疆有名的天山天池,天山天池是新疆第一高的山,海拔有四千多米。可以清楚的看见蓝天白云,如同银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灰色的暗花。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孕育西王神话的人间仙境,是5a级旅游景区。我们坐上了观光车,导游告诉我们:“现在车子行驶在当地人称的‘金银大道’上。”“为什么叫‘金银大道’呢?”“是因为秋天的时候白桦树的树叶开始泛黄,都飘落在地上,像是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当冬天来临时,洁白如雪的雪花从空中降落下来,好像为大地穿上了一件白雪皑皑的外套。所以叫‘金银大道’一会就到了天山天池,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树——“定海神针”。我觉得奇怪“定海神针”不是一根棒子吗?怎么是树?导游又接着告诉我们:“‘定海神针’是王母娘娘的发毡,在以前,没定海神针的时候,海浪作怪,经常淹没村庄使百姓无家可归,王母娘娘见状,就把发毡丢进水里,化作定海神针之后,就风平浪静。接着我们来到了飞龙谭瀑布,飞龙谭瀑布的水清澈见底,宛如有仙女在保护这湖水一般。
我们曾经相继去了很多地方,有黄山、海南、北京……,可惜,我没时间给大家一一介绍了。如果你有时间,就请来采访我吧,肯定会让你打开眼界的!
新疆历史观看心得体会篇5
虽然我从来都没有去过新疆,但是我对它却一点儿都不陌生。奶奶住在西宁,经常有机会去新疆开会,每次来深圳,都带很多新疆的葡萄干给我吃,好甜啊。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学过一篇课文《葡萄沟》,从这篇课文里,我了解到那里是盛产水果的地方,七、八月份有甜甜的香梨、水灵灵的蜜桃、还有我从来没听说过的沙果,到了九、十月份,就是到了葡萄成熟的时候了,每年的葡萄节就是新疆最热闹的节日,这就是我印象当中的新疆,那里有许许多多我喜欢的水果。
今年的.暑假,我爸爸和他的同事们受政府委托去新疆考察,足足走了有24天,回来后,给我讲了很多新疆有趣的事儿,这让我更了解了新疆。首先,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新疆很大很大,有160万平方公里,两个东北三省加起来都不够它大,如果拿我们深圳比较,我们得有近800个深圳才等于一个新疆,怪不得爸爸要在那里考察这么久。
新疆人还特别心灵手巧,他们能制作非常精美的手工艺品,爸爸给我带回来一个像皇冠似的小银盒,雪白灿烂的银盒上,描红涂紫的,还镶嵌着一些晶莹的水钻,非常漂亮精致,我可喜欢了,我把它拿来做我心爱的藏宝盒。
爸爸还告诉我,原来新疆人还保留着自己的文字,跟我们汉字一点都不一样的,她们的字就像和她们的人一样,很有异域情调!新疆不但有好吃的水果,还有香喷喷的核桃,甜滋滋的葡萄干,他们的红枣才叫真正的大红枣呢,一个都比我们平时吃的两个都还要大。
虽然新疆有那么多的好东西,但当地的经济却还不是很发达,爸爸告诉我,我们深圳已经和新疆的喀什结为友好城市,爸爸和同事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新疆建设得更加富饶。我听了真开心,爸爸可以为建设新疆出一份力,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有机会也到新疆去,去看看那里的葡萄沟,去尝尝他们甜美的水果,去吃吃美味的新疆烧饼~馕,当然还要去看看美丽的喀纳斯湖,最希望我可以看到一个不单是美丽而且经济发达的富裕新疆。
新疆历史观看心得体会篇6
我的家乡在新疆阿勒泰,那里一年四季风景如诗如画,物产丰富。
春天,家乡到处是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朋友们,又见面了,冬天过得好吗?”婀娜多姿的柳树姑娘睡醒了,又梳起了她那又细又长的发辫。青青小草探出头来,五彩缤纷的花儿们竞相开放,招引来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勤劳的蜜蜂忙碌着采蜜。一阵微风吹来,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柳条、花儿随风飘动,风过了,她们也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着,美极了。
夏天,绿油油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火辣辣的太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马路上的人们打着五颜六色的遮阳伞,远远望去像彩色荷叶上下跳跃着。家乡的每一条小河都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见小鱼欢快地追逐游玩。河面上撒下一束束金光,微风徐来,波光粼粼。人们禁不住俯下身子洗把脸,一股清凉沁人心脾。
秋天,走进果园,瓜果飘香。哈密瓜香甜可口,梨子又水又脆,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晶莹剔透,有紫的、白的、淡绿的.,好像一串串五光十色的珍珠挂在绿叶底下。秋叶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仿佛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在欢呼这丰收的季节。深远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好像被秋雨洗刷过。
冬天,鹅毛大雪像一群群可爱的白蝴蝶扑打着翅膀。树木披上了银装,大地盖上了厚厚的雪毯。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嗞嗞的响声,为这白色的海洋奏出了一支正待演奏冬天的赞歌。
我爱我美丽的家乡。
新疆历史观看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