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心得体会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生活的洞察,心得体会是人生的积累,让我们更有深度和内涵,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1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而是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防控,采取面、最严格和最彻底的举措,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如磐石,人民群众的凝聚力、行动力势不可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威力充分彰显。
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鲜明底色。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全力做好救治工作”。从出台离鄂离汉通道管控措施,到社区管控、体温监测,一切为了切断传染源;抢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增加定点医院,改建方舱医院,一切为了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一切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如今,绝大多数患者治愈出院,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有力体现。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中,国家整合制度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治理能力充分展现出来。战略方针上,“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指明了作战路径和方向。战略重点上,“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发起总攻,湖北和武汉人民英勇战斗,国家和各省区市医疗队、解放军指战员星夜驰援,各路英雄逆行出征,各类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战略布局上,“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面展开,14亿人民人人是战士、个个作贡献,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之力。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艰苦战疫历练了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彰显出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社区党员干部一趟又一趟奔波在小院楼道,基层党组织书记一遍又一遍检查各种防疫措施,医护人员“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践行在了最危险的第一线,“90后”火线入党、勇担重任的情景让人动容。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共产党员的身先士卒和无私奉献,让鲜艳的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
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是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经验之一。这场抗疫斗争昭示人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巩固、完善发展,有广大干部群众的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没有任何困难挑战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
写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2
阻断疫情传播,这个春节应有“新年俗”
春节期间,拜年团聚、走亲访友是我们的传统。然而,这种人群集聚正是传染性病毒“喜欢”的,也是控制疫情的大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传染病防控的三原则,为了更好地“切断传播途径”,遏制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势头,我们有必要在特殊时期暂时放下老传统,形成一些“新年俗”。
减少串门不聚会。传统年俗中“温情脉脉”的聚会聚餐,在当前这个特殊时刻,有可能暗藏凶险。截至24日24时,广东已累计发现聚集性疫情14起,其中13起为家庭聚集,1起为工作同事聚集。各地为更好地防控疫情,纷纷取消庙会、电影放映等聚集性活动。个人也不妨委屈一下“传统”,减少拜年、聚会、聚餐,多用电话、微信、短信等非接触方式拜年。来日方长,非常时段,不必计较这朝朝夕夕。
出门记得戴口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最长潜伏期达14天。携带病毒的人脸上没有写字,在不得不与人接触的场合,一个小口罩将起到阻挡病毒入侵的大作用。中科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10分钟内至少8次提到“口罩”一词,他强烈呼吁近期出门戴口罩,要形成“口罩文化”。为安全着想,不要怕麻烦和累赘,请把口罩戴起来,也请劝家人把口罩戴起来。
见面不必行“握手礼”。“菌从手来,病从口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建议大家见面拱手不握手,保持1.5米以上距离。也许有人觉得这么做有点草木皆兵,但在病毒仍在“暗处”加快蔓延的非常时期,谨慎一些没什么坏处。另外,要做好消毒,特别是出门回家后要勤洗手。当然,我们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也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适当放松心态,不要过度焦虑、恐惧,保持好心情,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互相理解,彼此包容。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春节计划,多少影响了过节心情。在这个非常时刻,为阻断病毒传播,需要大家保持平和的心态,互相理解,彼此包容,共克时艰。当我们采取一些“非常举措”时,比如不上亲戚朋友家拜年、戴口罩、见面不握手,不妨技巧性地做一些解释;而当我们看到别人“如临大敌”采取一些“非常举措”、甚至“特殊防护举措”的时候,也不妨抱以支持、理解、包容的态度。
非常时期,不聚会不聚餐,不是人情淡薄,而是生命至上。暂时的“委屈”,都是为了温情长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除西藏之外内地30个省份都已有疫情;24日全天,全国新增病例多达444例,累计死亡患者已达41例。如今,30个省份都启动了“一级响应”,我们也应有所“响应”,行动起来,形成“新年俗”,让病毒无机可乘。转变观念,更换方式,照样能过个好年。
写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3
这年头都流行创业,没事跟朋友一起摆摊。说好听可以称为创业,说难听点就可以称什么呢。就好比网上说的,大学生,昔日的天之骄子,人们眼中的人才,很多人毕业的前一两年或者更久过着与农民工一样甚至不如的生活。蚁族,这个大军,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
摆个摊真的百感交集,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是社会经历磨练的问题。创业是个很不错的想法,只怕就是一个想法而已。
一、考察篇
刚开始去批发市场转转,看看有什么货价格成本不大又有卖点的,先前已经对踩点的人流、竞争情况有所了解。去转的时候很多老板还是很好说话的,说随便看好了。有一两个却说,到底进不进的,别光说不进啊,都不知道是不是进的……对此我很无语。她说的好像我没钱买一样,我说是有心进的,那她赶紧说,那就进啊,拿咯。然后看看我说,你这嘛价格还可以,就是货不咋的……她无语了。其实我是需要她那的货,只是这种人不是绝对必要,不适合与之打叫道,也没必要受激将法,尤其是不是自己要的货。后面我拿好货,还特意走到她店面过,她死盯着,估计都盯出人民币来了……
二、市场篇
摆了几天,卖得还不错,每天就摆个两三个钟,有些几毛钱的小东西,她能把你所有的货翻个遍。砍价那更是不必说,这种郊区。曾经我去买菜,那些菜农,一两毛钱零头我都给,真的赚个钱也不容易。曾经我也很清高,觉得或许不必成为太市侩的人,只是真的也是讨价还价的小市民了。多年后,我是不是街头上一块钱一把空心菜都要跟人家讨价还价的大妈了呢?我竟然没有绝对的勇气说:肯定不是。
三、竞争篇
竞争大家都想到相关竞争,比如同行,比如代替品。其实还有一种,人气篇,和心理篇。第一个晚上去摆,生意还可以,我的摊位女生专摊,不杂,干净。刚去没灯,跟旁边一对夫妇的聊,大姐挺好说话,说没事你可以蹭我的灯光。然后天朦胧的时候,有人看货,我就拿下她一个电筒,(他们有好几个),突然间那男的大骂她老婆,看,人家都踩到布了,你还给她照。我很不好意思,还过去说,不好意思,你拿回去照吧,那男的拿过去一关放后面去,我内牛满面。他们卖的是帽子之类的跟我不搭嘎,可是几个晚上不发市,后面没来了。还有一个本地女的,跟我算同行吧,在她旁边刚想摆,她180的分贝说不可以的……一堆话,我很有礼貌说,没关系是您先到就是您的,旁边买西瓜的说让点给我,妈的她整个人坐在摊位的布中间摆。后面旁边的摊主都说她至于么?她才问你是住哪里的我怎么都没见过你,我说你嘛贵人嘛哪看到我这种普通的小姑娘,有道理的讽刺到她无语。我换了个位子,这种本地人,说我就住那小区,是户主之一,这对我来说是我家,你懂吧。我就说十八里桥的都来吧,都一样吧……
有句话说,如果人家没素养你跟他计较你也就跟他一样了。只是我得承认我脾气不好,嘴巴更是叼,绝对不是忍气吞声的人。只是心里莫名的难受跟气愤,看来还需要修炼。
四、拓展篇
我来了一招。卖啥用啥。活生生的一个模特,发筋,头扣发夹耳环,指甲油都用上了。效果还不错,有些货第二个晚上就卖到缺货了。于是我第二天去进货,顺便拓展摊位,和调货。进饰品店我:老板娘,我来问您一下你这里能调货么?你给我推荐的不怎么好卖。我想调一下再进点货(后半句是重点) 那女的:你上次就跟我进了几十块的东西(差不多一百)…… 我:我就问问,不行也没关系的。 那女的:我就调我推荐的,下不为例…… 那态度我实在受不了,说,实在不行就拿给我吧,不调了,不见得缺这几块钱。她脸红了,旁边的人都观望。其他货的老板都调了,说别说你第一次进不知行情调,以后都可以,没损坏都换给你。那女的看我在隔壁进,她很无奈,看人民币灰走咯~~~~扩大摊位后,当晚回去就卖了几个想调的。拓展一拓,卖得还比以前快起来了,销售额增加。
五、心理篇
内心有种难以名状的感受,有时自豪勇敢;有时委屈不甘。就像我一个老乡跟我说,暑假会老家了,想当年考到上海在村里风光了一把,没毕业人家都问在哪个单位,肯定很多钱什么的。只是自己知道大学生现在的就业境地。这段时间我还是很受旁边摊主和消费者欢迎的,很开心这点。有人说我的口才跟思维不当律师浪费了。或许我的性格真不适合从商,较真,忍不了。一年后我毕业的时候,加入蚁族,或许也是逃离北上广一族(逃离北京上海广州)只是我希望我是逃离上海往广州。
六、生活篇
这个跟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或许我把我的不愉快发泄到了别人身上。是不是我入道不久,还是菁菁校园的小姑娘(虽然我是老大姐了),有时候我都在想,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了好的工作高的收入,再赤裸一点,钱。那么社会的阅历,会不会让我除了钱,把学到的很多淡忘了。不知道是不是感冒所致,这几天很早就能入睡。
总结篇:
关于人群,交际,关于做人做事,关于处理工作和私事,关于眼光胆色等等给我很多感触,还剩一年的大学时光,必须调整修炼,沉淀积蓄。蚁族,总比蜗牛快,乐观地寻找希望吧
写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4
“您从哪来?到哪里去?”“是这样的……”“感谢您的配合,少出门,出门请带上口罩”。这是一线排查工作者一天能重复两三百次的话,一次次苦口婆心“劝返”,限制人流、车流聚集,“地毯式”“网格化”再强调、再动员、再排查。战线医护人员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岂能让瞒报谎报的个别行为,给民心“添堵”、给冲锋战“疫”一线工作“拖后腿”?
20__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设置“隔离点”,如实汇报是对自己负责。疫区返乡、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反馈上报,严格落实“隔离14天”要求,及时梳理“路线图”和“延伸接触”线索,切莫盲目自信和故意隐瞒,不仅耽误自身病情确诊和治疗,还危害群众利益。尽量少出门、不出门,在车站、码头、地铁、机场、超市、广场等人流聚集场所,要有效切断疫情蔓延传染源,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进行安全检查,隔离“病毒”。要清醒认识自身健康状况,做好科学防范、预判风险,积极发声、靠前站位,组织引导周边人参与到宣传、监督、战斗的“大家庭”中。要精准划分“安全区”与“隔离区”,勤洗手勤通风,拧紧“群防群控”的每一个“结点”,人人有责、人人尽责,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__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筑牢“防护线”,配合隔离是对家人负责。正值“年关”过“难关”,要遏制“人传人”主要传播途径,必须禁止走亲访友、人情往来、闲话家常等“春节行为”,自觉筑牢家人“防护线”。广州市余某刻意隐瞒家人曾出入过疫情发生地,已被隔离收治、立案侦查,内蒙古一男子谎称从疫区返乡引起区域恐慌。瞒报谎报危害极大,要组织发动群众力量积极提供重点人群“活动轨迹”,切勿让“抹不开面子”作为放任病毒蔓延的说辞借口。乡镇(街道)、村(社区)管理重心“下沉”,要充分发挥“主心骨”和“贴心人”作用,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反面教材引以为戒,全面告知、信息透明,让群众在面对问题困难时,保持清醒认知,依靠组织理性防控。要互相理解包容、团结一致向上,在全民战“疫”的大环境下更要守住安定和谐的“大后方”,为前线作战输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20__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覆盖“安全面”,严格遵循是对社会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5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对故意隐瞒旅行史和接触史的,执法部门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等待的这些人的将是法律严惩。要利用电话、“互联网+督查”平台、qq等,整合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织密疫情防控法治“安全面”,对虚假信息、不实谣言及时权威“发声”辟谣,乡镇、村居干部“大喇叭”宣传、“群众话”解释安抚、“全景式”思想教育,竭尽全力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群众要以“严”的主基调监督和接受监督,对瞒报谎报、干扰防控、哄抬物价、传播谣言等行为及时反馈,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携手共绘人民安全健康“同心圆”。
写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5
没有春节不是流动的,也没有春节不是走动的。这是以往中国人过春节的常态,热热闹闹、走亲串户、朋友相聚,动起来的春节被视为祥和、欢乐的时节。
然而,这个春节,真的不一样。一个现实原因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还在持续,全国人民为此揪心。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与心态,过好这个春节,值得我们细细思量。春节的流动、拜年的走动、庙会的人头攒动,这些人们已经习惯了的过年方式,在这些日子里恐怕需要改一改了。
此时,“动”的年节莫若“静”的岁月。人们越是大规模流动,越是大范围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传染的概率。走动起来还是宅上一宅,理性人不难看透其中的得失,既为人也为己。事实上,不走动也能过好年。技术发达了,信息拜年、视频祝福、在线聚会,都不失为一种时尚,那些以往通过面对面完成的新春祝福,借助云端就能迅速直抵耳畔、身边,过年礼仪一样也缺不了。
此时,“动”的脚步莫若“静”的心意。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各条战线上的“勇士”都已经动起来了,他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这样一种方式过了个“动”的年,是真正的大无畏。相反,对普通人来说,如无特殊情况,宜静不宜动,什么自驾跨城回家、什么一定上门拜年、什么提前安排好的聚会等等,都不妨在冷静且理性地审视下做个宅男宅女,不远行、不扎堆、少聚会。现在,的祝福是以你我的安全距离为彼此送上健康祝福,的心意是以你我的实际行动护佑早日战胜疫情。
此时,“动”的冲动莫若“静”的责任。正视才能重视。充分认识人员流动对疫情防控的难度、充分认识人员聚集对疫情防控的压力,就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过年与抗疫的辩证关系。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动起来,或是响起村里大喇叭,“各过各的节,没事别瞎串”;或是群发提示信息,“春节在家发信息,情到意到人安全”;或是普及顺口溜,“出门就把口罩戴,切莫随意乱吐痰”……这样的“动”不是冲动,这样的“动”既是行动又是保护,因为此刻,每个人的“静心”“静态”都是疫情防控的需要,都是对防病防疫尽的一份责任。
时间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我们正在全力与病毒赛跑、与疫情赛跑,也一定会战胜病魔、战胜疫情,需要争分夺秒、众志成城。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都有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以“静”致敬那些坚守的、“逆行”的英雄们。如此,我们一定会风雨无阻向前进。
写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