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思路清晰的演讲稿才能使大家在演讲中有很好的表现,通过演讲稿,我们可以突出重点,避免信息过载,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庆丰收节的演讲稿8篇,供大家参考。
庆丰收节的演讲稿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父老乡亲们:
又是一年丰收时。很高兴能和大家相聚在美丽的__,开启今年的__市“中国农民丰收节”。首先,我代表常熟市委、市政府,向莅临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此刻,我们脚下的__镇__村,在过去,是出了名的“穷村”,全村以“开山采石”为生,环境脏乱、杂草丛生,下雨时一踩一脚泥,七座山峰,也被挖剩了三座;而如今,__村经过山体修复、生态美化,村庄绿了、环境美了、农民富了,被评为了“国家森林乡村”,展现了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动人画卷。类似__村这样的村子,在今天的常熟比比皆是。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千村美居”工程,清洁村庄、整治村貌、改善设施,打响了一场全域美丽的人居环境“攻坚战”。现如今,一幅幅村景旧貌换新颜、一座座村庄焕发新活力,从“一处美”到“处处美”,在广阔的常熟大地上,千村美居正在连线成片、美丽乡村已经全面铺开。(层层推进,气势扑面而来)
今天,我们用“__”这幅秀美的“乡村画卷”,拉开了农民丰收节的“帷幕”。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大家可以畅游“千村美居”网红打卡点,闻一闻“十里稻花香”,看一看“最美天际线”;也可以体验芦荡千蟹宴、百年羊汤节、户外采摘游等活动,与村民共庆丰收佳节、共享丰收喜悦;更可以参与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品鉴各类金秋特色名品,感受江南的浓浓秋韵。
岁岁丰收常熟田,处处道尽江南美。常熟的农村,既有山水、林田、湖草,浑然天成的生态本底,也有房舍、农田、村庄,错落有致的田园风光,更是一处值得细细品味的“宝藏”。在此,我们真诚期盼各位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常熟这片“沃土”,与我们共谋乡村发展、共话常熟未来,让更多的优质资源、生态产业、创新理念,与常熟农村的自然风貌、生态风光,相生相容、相得益彰,持续迸发出更多元、更灿烂的“火花”,共同书写“美丽常熟”的新时代乡村画卷!
最后,预祝本次“丰收节”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大家在这里尽情享受远离喧嚣、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谢谢大家!
庆丰收节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家好!
9月23日是秋分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听爷爷讲,很久以前,我们国家的种子的产量不足以让大部分中国人吃饱饭。于是,一大批进口的“洋种子”打着“免费”的名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凭借着产量高获得农民伯伯的喜爱,垄断市场后,就开始高价销售。“洋种子”虽然长势好,但是一般都不能留种,即使留种也很容易造成减产。所以,耕种收获后,来年农民伯伯还得继续购买“洋种子”。就这样,在数十年间,“洋种子”一直占领着中国大部分的田间地头。种子受制于人,就相当于被掐住了“命门”,一旦发生“断种”,就会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20_年4月,_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现在,从田间地头到浩瀚太空,从盐碱荒滩到干旱沙漠,都有中国种子的足迹。这背后凝聚着中国科学家的智慧和中国农民的辛劳,是他们的坚守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但我们还应看到,中国虽然粮食连年丰收,可在贫困区,们吃不饱、穿不暖,有的还在吃野菜、薯,连都不多,更别说了。“粥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每粒粮都饱含着农民数“朝黄背朝天”的劳。只有爱惜粮,才能体现对然馈赠的敬畏和对耕耘者的尊重。
我还有一个心愿:希望同学们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接过种子研究与探索的接力棒。相信那时,中国遍地种中国种,中国每碗都装中国粮的丰收画卷一定更加壮美!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家!
庆丰收节的演讲稿篇3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月色两均长。
七月流火,转眼已是秋分。
秋分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有两个含义,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并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二是,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这一天恰好是从“立秋”到“霜降”这90天的一半。
秋分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春耕夏种的终点,更是秋收冬藏的起点,正如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因而,国家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一方面,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出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也是当代人准确把握住时节规律,用现代思维点缀传统文明的一种上佳表现。
秋分也有很多传统习俗,比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岭南地区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秋分时节,在广大的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放下手中的农活,在家里做汤圆吃。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这就是“粘雀子嘴”,以免雀子破坏庄稼。
苏轼有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与春的生机勃发相比,秋更加含蓄内敛,不再释放肆意生长的活力,但是却深深蕴藏着历经磨炼的成果。在这个秋学期,让我们大家一同奋斗,让我们的理想之花在秋日绽放。
庆丰收节的演讲稿篇4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初二二班的刘__。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庆农民丰收节,传承劳动精神。
中国人民丰收节于20_年设立,决定在每年的秋分为农民丰收而庆贺,在这秋风飒爽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丰收”这个词带给了我们物质基础与最根本的幸福,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表现出了国家对农作物的重视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高度赞扬。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亿万人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成果的节日,也是我们全国人民祈愿下一年顺风顺水,五谷丰登的期望,以及对中国农民伟大创造精神进行赞扬与歌颂。
二十四节气自古都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秋分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秋高气爽,秋意渐浓,也是农民们一年最忙碌的时候:一边抢收成熟的庄稼,一边整地秋耕,一边还要继续给农作物浇水施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耕文化就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体和基础。__强调,农耕文化“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自20_年以来,中国一直持续加大对“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在_会议报告中特别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这个战略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农业农村政策的表述从之前的“支农”到“支农惠农”到“强农惠农”再到如今的“强农惠农富农”,可以看出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提升到了发展战略的第一位置。这些政策让农民们收入更多,脱离贫困。“劳动创造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劳动。一日三餐,我们每天吃的米饭、面条、蔬菜等丰盛的食物背后,便有着无数人为此辛勤的劳作。我们在享受这些劳动成果带给我们的那种满足和快乐的同时,亦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不让忘记那些为我们提供这些美好的劳动者。许多看似毫不起眼的物品,都有着一群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用他们的双手,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实践,无私地用自己的劳作点亮世界。
“劳动收获快乐”,挥洒汗水时,我们能感受到身体的累,身心的疲,但当我们在锲而不舍地劳动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美的享受。马克思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坚持践行劳动精神,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笃定,更有韧性。在为自己劳动的同时,也同样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传递温暖,将这份劳动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既要有热爱劳动的思想,也要付诸行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个有心的劳动人,在家里,我们可以每天帮父母拖一次地,刷一次碗,或者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在学校,我们既要专注的听讲,一丝不苟地对待作业,也要认真完成值日和大扫除,更要珍惜餐盘中的每一粒粮食,响应光盘行动;在社会生活中,除了遵纪守法也应该做到不违公序良俗,比如外出就餐时,也应做到不铺张、不浪费,节约社会资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耕种者的艰辛和汗水,都值得敬畏珍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家应牢固树立节约理念,丰收不忘节约,传扬节约美德,让劳动精神成为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照亮人生的价值坐标。
我们要将这种劳动精神传承下去,树立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以信念为峰,不惧登攀;以实践为刃,开拓前行。对劳动坚持热爱实现人生价值,推动时代进步。让我们用平凡铸就伟大。如今,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积极传承劳动精神。让劳动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它点亮我们青春的梦想,在担当中作为,在奉献中成长,在实干中前行,使青春在人们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光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庆丰收节的演讲稿篇5
亲爱的队员们:
大家好!自20_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就让我们走进本周的国旗下讲话,一起品味“丰收”的味道吧!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金秋九月,是农民最欢乐的时刻。亲爱的队员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有一个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自20_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设立,是_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
9月23日是24节气中的秋分,同时还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丰收节的主题是“庆丰收迎盛会”,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迎接这个特殊的节日呢?
反对浪费,争做节约“小达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_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队员们要有小主人的自觉意识,从自己做起,坚持“光盘行动”,珍惜节约每一粒粮食,避免铺张浪费,弘扬中华民族节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热爱劳动,争做勤劳“小能手”。队员们可以走进校园试验田,也可以走进田间地头,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体验收割、采摘等农事,感受农民伯伯喜获丰收的惬意,养成爱劳动、会劳动、勤劳动的好品质。队员们还用画笔表达对丰收的喜庆,对劳动的赞美。
尊重劳动者,争做最美“小标兵”。田里劳作的农民,车间里操作的工人,美化校园的园丁,清洁卫生的保洁……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重,打一声招呼,道一声谢谢,行动的配合,都是尊重劳动者应有的表现。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向市民们宣传劳模事迹,倡导大家珍惜劳动成果,表达红领巾对劳动者们真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最美“小标兵”。
弘扬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传承人”。新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伟大的历史跨越,铸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千秋丰碑。学习就像农民种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辛勤的付出又怎会有满意的收获。希望队员们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接过农业科研的接力棒,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亲爱的队员们,让我们播下勤劳的“种子”,积极行动起来,向全社会展现新时代红领巾的风采,用实际行动喜迎_的胜利召开!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庆丰收节的演讲稿篇6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三2班的__,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庆农民丰收节,传承劳动精神》。
晨兴理秽,带月荷锄,暑气蒸足,天光灼背……在中国这个农耕大国的每一寸土地中,都留下过农民弯着腰的身影,挥洒过他们的汗水,农民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支撑起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可以说,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升级的劳动发展史,劳动,是永不过时的赞歌。
老师们,同学们,明天是我国第__个“农民丰收节”。这个定在秋分的节日,深刻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的重视,以及对劳动者的高度认可。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一方面让广大农民群众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一方面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方式,中华民族自古是辛勤劳动的民族,农民更是之中占比极大的一个人群,给予他们肯定,也就是给予辛勤劳动、努力耕耘的传统美德的肯定。名为“农民丰收节”,也象征着国家对农业丰收的美好期盼,体现了国家对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定信念。
农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土地最亲密的接触者,一捧捧泥土筑起经济牢固的地基;他们是粮食最直接的生产者,一担担稻谷供养十多亿的人口;他们是田野最坚定的守望者,一寸寸土地连成中国人永恒的精神故乡……中国约有3亿农业生产者,正是他们用劳动构造“中国奇迹”的根基。中国梦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丰收节,让农民的梦不再被遗忘,让我们追梦路上与“农”同行。
作为一名生在乡村、长在乡村的学生,我们该怎样迎接这个特殊的节日呢?
珍惜粮食。_主席也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初三的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两年前农民丰收节,全校同学一起包馄饨吃馄饨,在劳动和品味劳动果实的过程里,大家一定更能领会“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想真谛。光盘行动,就是最好的选择,让我们行动起来。
参与劳动。在学校我们要积极参与教室及包干区卫生打扫,为美化教室美化校园贡献一份力量。而作为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如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实在说不过去。最近教育部印发关于《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也明确要求,除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之外,特别提出,广大学生也要走向田间地头,积极劳动。同学们,下个月就是水稻秋收时节,让我们不妨也在田间地头留下劳动的倩影吧。
尊重劳动者。劳动最光荣,田里劳作的农民,车间里操作的工人,美化校园的园丁,食堂掌勺的师傅……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重。打一声招呼,道一声谢谢,行动的配合,都是尊重劳动者应有的表现。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传承劳动精神。学习就像农民种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辛勤的付出又怎会有满意的收获。种田要尊重规律:施肥、浇水,不能误时;有了杂草就要拔掉,有了病虫害就要下药,否则问题只会更严重。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及时巩固都要遵循科学规律,遇到难题要克服,有了懈怠要鼓劲儿,学习也好,成长也好,概莫如此。种田也要跟上时代,与时俱进。我们要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踊跃展示自己,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要求,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同学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劳动,给人们提供生活基础的同时,还能给人带来蓬勃的希望,劳动是幸福的图腾,劳动是永不过时的赞歌。劳动是美的行动,劳动也是美的德行,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与“农”同行。
庆丰收节的演讲稿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来宾们:
您们好!根据上级__x批复和指示,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那__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便是今天(9月23日),俗话说得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正逢金秋飒爽,硕果累累之季,便迎来了值得我们庆贺且隆重的大事,现在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我和大家一样为亿万农民感到高兴,内心也感到欣慰和自豪。
这个节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亿万农民同胞们庆祝丰收的时节,也是国泰民安的体现。希望今天的丰收节活动可以办得有声有色,也希望农民同胞们都能热情踊跃参与其中。
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要以__为指导,牢记并学习贯彻__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开展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弘扬中国优良的农耕文化,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懈努力奋斗。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四个原则,具体做到以下: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农民作为活动的核心,要激发农民同胞们的无穷智慧,鼓励他们开展和农务相关联的欢庆节目,使他们当上丰收节的主人,让农民们欢聚一堂。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办节日。要实事求是从地方文化特色为出发点,不稿形式化和规定活动内容。让广大农民们在节日活动中原汁原味保留,与节日相融互动。三是坚持节俭热烈办节日。除了有节日的仪式感,也要注重节俭不浪费,不给农民压力,更不能增加农民负担,做到节俭、朴素开展丰收节活动。四是坚持开放搞活办节日。以开放的思维理念去引导,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度,重在宣扬农民成果展,使农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大家都知道,农村工作已不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也包含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等其他诸多方面,而这些工作的中心都是聚焦农民开展的,是为确保安定民心,稳固大局,保障农业发展。中国人口众多,农业是基础,只有把农业产量提高,把农民收入提升,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稳定。
建立这样一个节日,能够有利于提醒社会更好地关注农村工作和关心广大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农民同胞们安心农务农,过上幸福小康生活。目前,从实际情况来讲,绝大多数农村发展和环境已经有了改善,农民收入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在医疗保障等领域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因此,节日的目的更在于健全农民同胞们的社会福利和保障,让他们能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等方面都可以做到平等对待,挺起胸膛,真真正正过上好日子。
生活富裕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更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今年虽然是__届农民丰收节,但我相信,通过这样一个载体,将展示我们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通过各方的力量和资源之间的共享和联动,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富强,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在稳步前行,我们农民是自豪而又伟大的劳动者,我们的农村是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庆丰收节的演讲稿篇8
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20_年,我国将农历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充分体现了以_爷爷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件蕴含人民情怀的好事。今天,正是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节日吧!师:秋分时节,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正如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因而,国家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具有当代意义,其文化传承意味更加浓厚。一方面,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出丰收的喜悦。同时更是当代人准确把握住时节规律,用现代思维点缀传统文明的一种上佳表现,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气时令“摇身一变”,成为了具有鲜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这从某种程度上,恰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契机与自然而然。
生:队员们,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在秋分时节,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身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也要积极响应节日的设立意义,在庆祝丰收的同时,我们还要避免铺张浪费,弘扬中华民族节俭朴素的优良传统,珍惜农民辛勤的劳动成果,敬重农业生产。很快,属于民附丰实的丰收节也要到来,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共同感受“田间地头展笑颜”的丰收喜悦,了解我们的节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吧!
合:谢谢大家!
庆丰收节的演讲稿8篇相关文章:
★ 丰收工作总结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