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一份优质的教案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树中班美术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树中班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画面的布局和均匀地涂色。
2.区别同种色中颜色的深与浅,尝试对比配色。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瓢虫
2.蜡笔,浅绿水粉色,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照片:七星瓢虫
1.这是什么虫?(七星瓢虫)
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长在哪里?
(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个一半。)
2.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
(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3.知识讲解
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他们都是益虫。
二、讲解与绘画
今天,我们来画瓢虫,要把圆点画准确。
1.分辨深浅色
(1)瓢虫生活在叶子上,瓢虫是小小的、红色的,叶子是大大的、绿色的,很美丽,在图画上只有大红和翠绿,颜色太少,怎样使这两种颜色多起来呢?
(2)出示:大红、朱红、橘红、粉红,这些都是红色,都能给瓢虫涂色。
(3)绿色也有深绿、翠绿、草绿、粉绿。
2.绘画要求
请这些不同的红色和绿色来帮助我们,把七星瓢虫画得更美丽。
3.幼儿作画
(1)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和对称。
(2)引导幼儿按画面已有的瓢虫的大小、位置确定画面安排,考虑是否要增加,如要增加,画在哪个部分使画面平衡?
(3)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水粉色。
(4)先用红色水粉色涂瓢虫的翅膀,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并注意画面上的深浅配合。
(5)最后用绿色水粉涂画叶子。
三、引导幼儿评价
画面上是不是都是益虫?哪些地方深浅配合得特别好看?用的是什么颜色?
树中班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纸杯变形、涂色制作出纸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或者渐进色均匀涂色。
3、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并能耐心地进行涂色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纸杯、剪刀、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出示纸杯花范例,引导幼儿欣赏,引起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纸杯花的材料:“看,这是什么?这朵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1)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
(2)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或渐进色均匀地涂色。
(1)回忆对比色和渐进色。
(2)探索不同的分割涂色方式。
除了把花心和花瓣分成两半涂色,还可以怎么分,才能涂出不一样的效果?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及时反馈幼儿不同的分割涂色方法。
(1)幼儿沿直线见出花瓣。
(2)教师:可以选择对比色,或渐进色进行涂色,涂色的时候要用力,要有耐心。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创作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手工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小百科:花是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冠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
树中班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仓前的鱼米文化,激发幼儿织渔网的兴趣。
2.尝试利用本土材料麻绳大胆的编织渔网。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编织活动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编织疏密、大小不同的渔网。
教会幼儿编织、打结的方法。
活动准备:
实物渔网一张;麻绳若干;事先画好的各种水里动植物图片;回形针一包;各种捕鱼撒网的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播放捕鱼撒网的ppt图片)小朋友,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是用什么来捕鱼的?你知道渔网有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师小结:我们仓前是个鱼米之乡,以前住在运河边的人就是靠捕鱼来生活的。捕鱼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渔网,今天呀,我们就要一起来织渔网。
二、欣赏图片
1.引导观看各种渔网的图片。
2.启发幼儿本土材料麻绳编织各种疏密、大小不同的渔网。
三、学习织渔网的方法。
(出示实物渔网),快来看看,老师这里有一张网,是怎么织出来的'?请一名小朋友上来一起和老师合作织渔网。先把麻绳的一端用手拿住,任意将每根麻绳两两打结,距离大小差不多。等第一层全部打完后,接下来的每一层要交叉两两打结,一直打完。最后打开就是渔网的形状了。
四、幼儿制作
鼓励幼儿利用麻绳两两合作进行编织活动,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将作品布置在特色区墙面上,将事先画好的各种水里的动植物用回形针张贴在渔网上,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
编织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今天的美工活动中我们的孩子是第一次尝试接触编织。因此,活动前,我进行了大量的铺垫活动。比如:安排了语言活动《京杭大运河》、生活活动《系鞋带》等,同时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各种打结的方法,以及和幼儿讲述一些以前仓前运河边人们捕鱼的情景。活动一开始,孩子们编织渔网的兴趣很浓,也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到了两两合作操作的环节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孩子不怎么会打结,有的在打结的过程中把线理错了,渔网变成了一个个大洞,总是织不出满意的效果。时间一长,有的孩子就失去了耐心。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索性鼓励他们说,刚才你们的渔网其实很好呀,我们可以另外找线把大的洞补起来呀。于是,我把孩子们的半成品先张贴在墙上,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编织,并挂上各种事先由他们自己画好的水里的动植物。由于美工活动比较费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总是来不及,所以我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发现总有孩子围在渔网前看看补补,或是再去添画、做几条鱼。一个看似挺难的活动,就在这么不经意间成型了。
树中班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并尝试设计二方连续纹样,感知二方连续纹样的图案美。
2、尝试用粘土制作平面花瓶造型,体验粘土制作的乐趣。
3、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
2、每人一块黑色kt板
3、黑色粘土、金色丙烯颜料、笔刷
活动过程:
一、欣赏花瓶图片
提问:你觉得这些花瓶的'造型奇特在哪里呢?
二、学习设计二方连续纹样
1、认识二方连续纹样
提问:你发现二方连续纹样特别的地方了吗?(重复排列)
2、尝试设计二方连续纹样
*教师示范
*幼儿尝试
3、装饰花瓶
三、观看视频,掌握花瓶制作步骤。
步骤:第一步:捏出你最独特的花瓶造型。
第二步:在花瓶上画出二方连续纹样。
第三步:给花瓶着色。注意要快速的扫,千万不要涂得太厚哦!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讲评
1、幼儿自由欣赏作品墙。
2、幼儿集体欣赏,个别小作者介绍自己作品的“特别”。
树中班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尝试用排序的方法装扮圣诞袜,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表现。体验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活动内容:
观察比较引导发现创作表现展示交流
活动准备:
圣诞袜纸样人手一份、棉花、赤豆、黄豆、橡皮泥(红、黄、绿)、雪花片(各种颜色)、盒子、双面胶、记号笔、银笔、糖果、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啊?你们喜欢过圣诞节吗?为什么?
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爷爷会来给小朋友送圣诞礼物,你们开心吗?
你们猜猜圣诞老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放在哪里的?看看这样的圣诞袜能放礼物吗?怎么办?
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
1、材料:看看是谁把圣诞袜打扮得这么漂亮啊?
2、花纹:黑笔宝宝画了什么花纹啊?
银笔宝宝帮圣诞袜装上了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小朋友还能想出什么花纹?
3、颜色:橡皮泥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豆豆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
4、边观察,边演示
撕去袜统上的双面胶,粘上棉花(小块粘)
用黑笔宝宝画上袜统下的花纹、周围的花纹、中心花纹
用银笔宝宝点缀,画上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用颜色排队的方法粘上橡皮泥
用颜色排队的方法在橡皮泥上粘上雪花片和豆豆
撕去袜子后面的双面胶
找到另一半的朋友粘起来
三、创作表现
1、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漂亮的圣诞袜?
2、教师重点指导
粘棉花时,要一小块一小块粘
画花纹时,要画得大些,鼓励幼儿创造想象不同的花纹
先画花纹再装扮
颜色和材料的运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3、你们只有圣诞袜的一面,里面不能放礼物,怎么办?
四、展示交流
幼儿带着自己做的一面圣诞袜去找好朋友
圣诞老爷爷给小朋友送礼物,体验制作圣诞袜的快乐
班会目标:
1.过装饰圣诞树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步感受圣诞节的快乐。
班会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各种颜色的卡纸,皱纹纸),小铃铛,小球球。剪刀,胶水。2音乐磁带,圣诞树
班会过程:
导入:圣诞节到了,我们一起动手把圣诞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一、幼儿说一说圣诞树上都有什么?你想怎样打扮它?
二、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
引导帮助幼儿用彩色卡纸制作花,用皱纹纸制作蝴蝶结,用彩色亮光纸剪成长带子等等。
三、家一起装饰圣诞树。
和幼儿一起把制作好的装饰物挂到圣诞树上。
四、舞庆祝圣诞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快乐。
随音乐《铃儿响叮当》,和幼儿一起在圣诞树下跳舞。
树中班美术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