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对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的耕耘和付出的有力证明,通过事迹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奋斗经历,心得大全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志愿者抗击疫情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志愿者抗击疫情事迹篇1
——_市_村老党员_防疫先进事迹
_镇_村党总支_支部党小组长_,今年已经_岁,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和镇党代表,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新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中,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本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_在村疫情防控小组的带领下,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努力克服条件简陋、生活不便、身体疲惫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开展疫情宣传、卡口封堵、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年近60岁的他,连续多日的工作,身体有些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党员先锋本色。以身作则,靠前指挥。_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本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群众由衷地说:在关键时刻,还得靠党的组织。组织党员对村组进行地毯式排查,了解外来人口,对来自湖北省各市、特别是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武汉返乡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宣传和登记,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稳定我村防控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像_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甘愿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冲在一线,向群众宣传疫情形势的严峻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他们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因他们的名字叫党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_街道基层党员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典型事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_街道基层党员干部积极贯彻落实____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扛起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的使命担当,坚决打赢街道疫情防控阻击战。
志愿者抗击疫情事迹篇2
2020年春节,这个阖家欢聚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乱人们安逸团聚的节日氛围。面对疫情,都匀市税务局组织党员志愿服务大队参加了社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值守志愿服务活动。都匀市税务局的共产党员们挺身而出,坚定不移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责任担当。
大年十五,都匀市税务局的党员莫新智在都匀市税务局和都匀市大西门社区统筹协调下,主动请缨,到社区报到,参与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值守志愿服务活动,自此,便成了大西门社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上的急先锋,每天天刚亮,就早早吃完早餐,佩戴好红袖章、口罩、党徽,第一个来到社区疫情防控检测点,开始一天的值守,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排查。
有着8年党龄、29岁的青年党员莫新智,曾经在大学毕业后那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的党员同志,一直将在部队所教所学所感,保留在身上。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社区疫情检测点设立后,主动到疫情防控检测点值守,全身心投入到往来人员的体温测量和登记工作。
一家不圆,万家圆这是对大年十五的今天在抗击防控役情第一线的党员,在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付出的最好反映。
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寒冷终将会过去,我们定会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医生、护士、警察、各级政府、村庄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在一起努力,温暖着人间,温暖着大地。惟愿我们千千万万的值守人,一起努力,尽职尽责,阻止疫病的扩散和蔓延。惟愿在家的老百姓听话不外出,不添乱,不信谣,不传谣,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定会成功。
:
志愿者抗击疫情事迹篇3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普通人不普通的灵魂。譬如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志愿者们,他们勇担责任、践行使命,不断创造舍小爱为大爱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
市人才服务中心支部委员方荣,今年47岁,家住刘口花园。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每天在社区门口开展志愿服务,参与蔬菜水果的分发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闲着,得出力啊!这是她常挂嘴边的口头禅。此外,她常常在社区微信群转发防护常识、传递抗疫正能量,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共度时艰。
3月5日,如往常一样,方荣一大早就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值守工作中。可刚吃完晚饭,她突然被家人电话告知,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公公从黄荆小区的住所不慎走失,而家人因疫情无法外出找人。放下电话,方荣焦虑万分,因为她有公务在身,不能擅自出小区大门。思忖片刻后,她马上联系黄荆小区社区书记李同成请求帮助,当晚在李同成书记和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其公公被顺利找回。
有国才有家,为了心中的大爱,方荣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小家,选择守护刘口花园小区的大家们。虽然在关键时刻她没能亲自守护自己的公公,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她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党和人民。这就是一种大爱!我们相信,当无数人的大爱汇聚在一起时,这场疫情就一定能早日结束!
志愿者抗击疫情事迹篇4
在疫情防控中,今年78岁高龄的××岛经济区交流岛街道××文化队党支部书记××主动请缨,对南北崖屯70户村民展开摸排登记,并不辞辛苦向村民宣传养成不聚众、不串门、戴口罩的防护常识。
就在他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时,1月31日,××老人突然命令全家老小开始居家隔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老人的儿媳妇年前带着孙子回河南老家过年,当听说疫情开始蔓延,娘俩于正月初六返回家中。得知这个消息后,有着46年党龄的××不顾全家人反对,提前借好邻居家的空房子,并准备好生活用品,等到儿媳妇和孙子一进家门就立即把她们单独隔离起来。对于这一举动,孙子抹着眼泪表示非常不理解,作为爷爷的××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考虑到屯里259个父老乡亲和全村1400多个群众的安全,当天,××和老伴儿也毅然决定居家隔离。全家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电话向村里报告体温监测情况,村里每天也会安排工作人员去他家消毒。
采访中,××告诉小编,以往元宵节这个重要节点,他都会坚守在森林防火一线,但今年他只能通过电话安排村民上岗,不过,目前已经是隔离的第8天了,体温、身体指标都很正常,再坚持6天,就可以让全村老百姓放心了,也可以上岗为村民服务了。
志愿者抗击疫情事迹篇5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00多名驻村干部积极响应,义无反顾奔赴嘎查村战“疫”第一线,与嘎查村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奋战,构筑起群防群治的第一防线。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只要嘎查500多牧民平安了,我们辛苦点不算什么!”虽然过了立春,但处于祖国北疆的东乌珠穆沁旗巴音图门嘎查,夜里温度还是在零下34度,驻村第一书记青格勒图与嘎查两委干部、志愿者,在嘎查出入口防控点上24小时轮流值守,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尽管冻得瑟瑟发抖,鼻涕眼泪直流,但为了辖区牧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克服严寒,毅然坚守。
锡林郭勒全盟687个驻村工作队、2029名驻村干部,不仅一直以来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更是奋战在嘎查村疫情防控一线,为抗击疫情、守护群众平安贡献自己的力量。各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与嘎查战斗队一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倾力守护草原牧区基层防控第一道防线。
“党员干部早一分钟到达疫情防控一线,群众就会少一丝恐慌、多一分安心。”在多伦县西干沟乡牛心山村“第一书记”唐继成,正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对返乡人员进行新一轮的摸排,他在大年初二就主动返回村里,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第一时间成立疫情疫情防控战斗队,对返村过节的66人进行网格化管理, 同时,在进出村路口设立劝解站,实施24小时轮班值守,严查外地车辆和外地返村人员,最大限度的消除风险因素。从正月初三开始,多伦县65支驻村工作队,全体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196人,全部提前结束假期,返回到所派驻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相信我们工作队不仅能出色地完成扶贫工作,也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连日来,正镶白旗宝力根陶海苏木浩日庆敖包嘎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王俊与嘎查“两委”组成疫情防控 “尖刀班”,组织和带领村民开展联防联控,尽职尽责当好疫情防控组织员、排查员、宣传员、监督员、引导员、信息员,牧民后勤保障服务员。通过他和嘎查“尖刀班”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嘎查牧民的理解与支持,积极主动配合防控工作,36名外地返乡人员,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嘎查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已走上正轨。
“战场”虽变, 初心不变。嘎查村是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锡林郭勒盟2000余名驻村干部,逆流而行,冲锋在前,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知识,劝阻农牧民取消宴席等聚集活动,全面排查外省返乡人员,疏导农牧民对疫情存在的焦虑情绪,带领嘎查工作人员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的战场作为党性锻炼的考场,他们以实际行动守护着草原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2020年的春节,对于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关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蒋丽娟来说,是充满期待的,因为戍守祖国边疆的丈夫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不料,刚回老家不到半天的她,就收到通知:“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官渡区卫健系统全体职工取消春节休假。”
“苗苗,妈妈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这几天就不能陪你了。”
“妈妈,你别走,留下来。”
“爸爸在部队打squo;坏蛋squo;,妈妈要去医院里打squo;坏蛋squo;,squo;坏蛋squo;很多,妈妈必须要去。”
跟儿子“商量”好后,丈夫的电话也打来了,蒋丽娟对丈夫说:“以前都是看你当战士,这次我也要和你一起战斗!”
回到单位后,蒋丽娟事事抢在前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派医务人员到华丰温泉酒店留观点值守,为武汉来昆滞留人员进行健康实时监测,中心主任李爱莲正在考虑人员安排,蒋丽娟就主动请缨:“派我去吧,我家老人孩子都在老家,老公也在部队,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属,更应该冲在前,我去最合适!”
这就是一位3岁孩子的母亲,一名共产党员的抗“疫”豪情。
在昆明,像蒋丽娟这样勇于担当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疫情发生以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到近900名医务人员的请战申请,其中党员人数超过三分之一,多名退休党员主动请战。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7人主动递交请战书,在职党员占比超90%。
昆明眼科医院党员李建奎,在做好医院全面消毒的同时,志愿为胜利堂公园自行车、居住小区进行消毒,为富春小区免费配制消毒水100多升。
西山公安分局金牛派出所95后党员民警梅莹,瞒着家人毅然写下请战书,写道:“我是最适合去的人选”,此时离她正式加入警队还不到3个月……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英勇无畏的身影,就是一面面鲜红的旗帜,成为抗“疫”的中流砥柱。
“出门要戴口罩,口罩得勤换,回家勤洗手,多开窗户多通风,注意打扫好家里的卫生。”2月12日上午八点多,在河北省魏县魏州街道办事处河里西居委会疫情防控值班室西侧的监测点,72岁的党员志愿者李文堂一边登记上街买菜的居民,一边叮嘱着。
1968年,20岁的李文堂应征入伍。由于在部队表现突出,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退伍一年后的李文堂回到居委会,担任了党支部委员。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李文堂积极响应居委会党支部号召,成为河里西年龄最大的一名党员志愿者。因患脑血栓留下后遗症,每天上午,他都得拄着拐杖,准时到监测点帮着登记进出车辆和人员信息。“我是一个老兵,一名老党员,跟党走了五十年。如今,国家有难,组织有号召,群众有需求,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冲在防疫一线。是党员,就要永葆本色!”精神矍铄的李文堂,铿锵有力地说,“全国非武汉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已经8连降,我们的抗疫战斗,一定会夺得全面胜利!”
李文堂47岁的儿子李路喜已有七年党龄,并像老父亲一样,担任了居委会党支部委员。这次疫情防控,他主要负责监测站点的白天值班和返乡人员的排查防控工作。“父亲一直教导我,遵纪守法,拥护党,爱护党。我一定拿好父亲的接力棒,把党的红色基因矢志不渝地传承下去。”李路喜说。
受李文堂影响,他25岁的孙子李建凯,18岁时就应征入伍,2015年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服役结束。疫情发生后,李建凯和爷爷一起报名,成为河里西最年轻的党员志愿者,负责大街小巷和公园的喷洒消毒工作。“爷爷和爸爸经常跟我说,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心存私利,要时刻准备着冲锋在前。”脸上稍显稚嫩的李建凯完成消杀工作,撂下喷雾杆后说,“小时候最爱听爷爷讲述抗美援朝和雷锋同志的故事,特别是雷锋精神,感触最深。我要像他一样,无私无畏,服务人民。”
“我捐1000元,我捐500元,我捐200元……”采访中,三三两两的群众,或步行,或骑着电动自行车,主动到监测站点捐款捐物。“李文堂还捐了200元。目前总共收到了近3万元的爱心款物。”河里西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国文介绍说,河里西共有54名党员、279户1200人,四个出口仅留了一个,从腊月二十九开始进出村口监测,昼夜五班倒,全面摸排疫情,每两天全域消毒一次,每户都发放消毒片,由群众自行负责家里面的消毒。“自发报名参加疫情防控的党员志愿者、群众志愿者已达20多人,准备从表现积极的普通群众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李国文表示。
“全县近3.8万名党员冲在了疫情防控一线,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处处发挥着先锋带动作用。党的红色基因必须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壮大农村基层堡垒,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阻击战。”邯郸市委常委、魏县县委书记卢健说。
1月25日上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发出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通知。短短几个小时,就有几百名医务人员踊跃请战,最后由20名医护人员组成了第一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
医疗队中有一支青年突击队,由5名青年团干部、团员组成。作为首批进入病房的护师,队长李青在出发武汉前特意剪短了一头长发,只为更好地投入工作。队员、呼吸科护士张秦容,腊月二十九晚上才回到老家。大年三十中午收到医院招募公告,自愿报名驰援湖北。除夕夜,她的爸爸、弟弟和堂弟一起开车从家里护送她到广州机场,和医疗队一起出发。
从除夕夜到武汉开始,青年突击队一直在对口支援的汉口医院隔离病房奔忙着。1月26日医疗队接手汉口医院的呼吸科病区,里面有近80张病床,全病区所有患者基本都是肺部感染。
为让患者有更舒适的环境,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促进病情恢复,在完成一轮护理工作后,队员们变成“全能护士”,撸起袖子动手清洁医院的隔离病区。武汉的冬天很冷,但青年突击队队员穿着多层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拖地、清洁病房,忙得汗流浃背。
十几天来,无论白班、夜班,队员们点到名字就上,从不喊累。值班期间,队员们要拿药、加药、送药,接补液,监测体温及生命体征,派发口服药及一日三餐、补充物资等。脚磨起了泡,脸上都是被口罩勒出的道道印痕。为节约防护服,队员们每次上班都是几个小时滴水不沾,嘴唇干裂,却从无怨言,只期待病人快些好起来。
“快递就放在门口,您别进去了!我们请居民来取。”2月12日中午,正是午饭时间,外卖小哥们在武汉街头忙碌穿梭。当两名小哥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桃源社区1号门门口时,遇到五六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我们社区现居住着近2000户居民,共6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有市里支援的党员志愿者,劝导居民减少进出。”桃源社区党总支书记胡郡艳说。
这些党员志愿者,又叫“下沉”党员干部,连日来,武汉市共派出34498名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共同参与疫情防控。“我今天是第一天到这里报到,应该每天上午8点半到岗,晚上8点半下班。不过我早上8点就到了。”桃源社区较大,在一个大铁门前,记者见到了来自市老年大学机关的姚珉艳,50岁上下的她,正拿着社区居民出入证和出入登记表。由于桃源社区离自己家比较远,她借了一辆电动车,一大早就出发了。“很长时间没骑车,刚开始还有点紧张。但是我对自己说,不能怕,必须勇敢地冲上去。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每个人都有责任!”
桃源社区是个老社区,房子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难以封闭管理。有几栋楼临街而建,楼栋门对着马路,怎么办?在台北二路,记者看到,一大排挡板用铁丝连接起来,只留一个临时出口。一名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男士站在出口前,三四名身穿红马甲、戴着志愿者小红帽的女士在旁协助。“这次我们机场集团派出了150名志愿者,分头支援10个社区。”身穿防护服的王峰告诉记者,“昨天想出门的人还比较多,经过我们宣传和劝说,今天出门的人就非常少了。”
“前几天深夜转运确诊患者去医院,有个志愿者看到我们社区干部没穿防护服,竟然把自己的防护服让给了我们。我当时感动得差点掉泪。”胡郡艳一边说着,一边带着记者来到另一处大门前。一个年轻的帅小伙和一个秀气的姑娘守在这里。“小伙子叫左昌坤,姑娘叫舒畅,他们是squo;夫妻档squo;呢!”一旁的同事介绍。送防护服的志愿者就是左昌坤,“你们值守的小区也有发热人员,把自己的防护服送给社区干部,向妻子squo;请示squo;了吗?”记者问。还没等他回答,舒畅连忙说:“同意,同意!社区干部比我们更需要。”
他们对面,门洞口站着两位年轻的妈妈。陈璐,女儿10岁;彭晓萌,儿子才一岁三个月。为了保证家人的安全,她们都住在了机场的“倒班楼”。陈璐完全顾不上女儿的学习。彭晓萌儿子还在喝夜奶,“没办法,只能把丈夫锻炼成squo;超级奶爸squo;了,他还要在家办公,忙下来自己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每次视频通话,都看见孩子头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爸爸嘛,当然没有我细心!”
“武汉就是我们大家的家,只有我们守好每一个门,才能守护好这一座城!”王峰说。
志愿者抗击疫情事迹篇6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党委书记戴伟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担当作为,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带领全镇党员干部抗击疫情、共克时艰,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
疫情就是命令,迅速吹响“集结号”
3月12日,高淳区疫情防控会议结束后,阳江镇立即组织召开全镇疫情防控部署会议,第一时间加强镇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运转,由戴伟担任指挥长,下设“一办十组”,细化分解压实责任,明确各专项组由组长牵头负责,各村由村党组织书记牵头负责,统筹抓好防疫各项要求。在部署会议上,戴伟要求全镇上下立即取消休假,迅速把思想统一到防疫工作中来,马上进入战时状态,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思想准备。会后,各村迅速召开“两委”班子会,传到会议精神,并通过大喇叭和微信群及时将防疫情况传达到了全体村民,在戴伟第一时间安排部署下,阳江镇防疫“机器”快速运转起来,在全镇19个村、16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构建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
针对疫情突发性强、核查要求高、时间任务紧等实际,戴伟带领阳江全镇干群,深刻践行“两在两同”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组建19个“抗疫先锋”行动党支部、5支党员志愿者队、35个“党员先锋岗”,划定33个“党员责任区”,实现“无疫情”目标,守牢“零疫情”成果。全镇33个交通查验点都竖起了鲜艳的党旗,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旗”,展现了阳江镇全体党员干部不怕困难、勇担使命、奋勇先前的战斗精神。
主动对接下沉机关部门,统筹各方人、财、物资源充实到防疫一线;协调电信、移动等通讯公司,为防疫一线人员提供流量配送、语音扩容等服务;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走访慰问,为防疫一线人员“送包子、送菜团”;号召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同心同向,支援支持,累计受捐款物8万余元。
防疫就是责任,一线工作“大头兵”
根据阳江毗邻安徽马鞍山、芜湖实际情况,省界通道较多,人员管控难度大,在西莲村中埂、南埂2个苏皖界自然村设置来宁查验点,戴伟同志和镇长李月兵同志亲自挂帅,担任中埂、南埂两个重点查验点的点位负责人。同时,每日安排6名党政领导三班倒带班,84名镇村干部参与值班值守做好进出查验工作。优化设立33个村级查验点,安排340名镇村干部昼夜值守,对辖区公共娱乐场所以及棋牌室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专项排查,应关尽关。利用广播、宣传车、流动喇叭等,全域常态化宣传引导群众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和经济发展,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在服务企业生产上,推行永不走的“驻厂员”制度,全面优化流程服务,督导企业做好人员健康登记、货运车辆通行、企业员工返岗等工作,尤其是从严管控外市来淳货运车辆,出台《阳江镇货运车辆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实操口径》,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为镇属企业来淳车辆专门服务,“点对点”领路,明确闭环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驻点员”制度,实现辖区内建设工地驻点员派驻全覆盖,实行施工现场封闭管理,认真落实两码核验、测温登记、核酸检测等管控措施,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检查指导,有效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护航企业正常生产。
守土就是尽责,冲锋在前“好干部”
作为镇党委书记,戴伟同志深知守土有责、守土必须尽责。“我是一名党员干部,更是镇党委书记,全镇7.2万名老百姓都看着我,防疫关键时期,我必须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在带动引领上率先垂范”,戴伟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防疫战斗打响的一个月里,他时常吃住在单位,脑子里全是全镇的防疫工作,一有时间,他都要往“疫”线跑,只为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在各阶段调度会上,戴伟反复强调,疫情防控仍然处于关键时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盯紧盯实关键部位、各个环节,严格查验程序,严防人员聚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戴伟同志的号召下,全体镇村干部自觉按照组织安排下沉到各村、集镇、企业、建筑工地开展防疫工作,组织开展“敲门行动”做好人员排查,落实卡点执勤、居家管控、人员转运、全员核酸检测等各项防疫措施。全镇上下严格落实“快严准实”硬措施,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以最大力度、最实举措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志愿者抗击疫情事迹6篇相关文章: